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和过表达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比
1
作者 林书倩 赵玺龙 +3 位作者 高景 潘兴华 李自安 阮光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16-6624,共9页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逐渐降低,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身衰老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目的:通过改变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telomerase cajal body protein 1,TCAB1)基因的表达,探讨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途径。方...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逐渐降低,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身衰老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目的:通过改变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telomerase cajal body protein 1,TCAB1)基因的表达,探讨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途径。方法:细胞贴壁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重组慢病毒技术过表达或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TCAB1基因,采用q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P21、P53、P27的表达,qPCR检测Telomere的表达判断端粒的相对长度;Western blot检测衰老蛋白P16、P21、P53、P27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PE/7-AAD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过表达TCAB1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衰老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下降,端粒相对长度增加,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细胞凋亡数量较少,细胞呈现年轻状态;干扰TCAB1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衰老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上升,端粒相对长度缩短,细胞增殖能力较弱,细胞凋亡数量较多,细胞呈现衰老状态。以上结果表明,在适当范围内增加TCAB1的表达量,可以延缓细胞衰老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 衰老 过表达 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工程化干细胞
下载PDF
端粒酶、γ-干扰素、腺苷酸脱氨酶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由振华 黄锦宏 +3 位作者 赵云根 顾宇平 程易 凌春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 评价端粒酶、γ-干扰素(IFN-γ)、腺苷酸脱氨酶(ADA)及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早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和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组),分别在治疗前抽取患者胸腔... 目的 评价端粒酶、γ-干扰素(IFN-γ)、腺苷酸脱氨酶(ADA)及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早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和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组),分别在治疗前抽取患者胸腔积液及空腹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端粒酶的含量和IFN-γ的浓度,应用比色分析法检测ADA的活性,采用Elispot斑点计数检测T-SPOT.TB阳性率。结果 结核组和肿瘤组的端粒酶含量分别为(1.46±0.73)×10~(-3) nmol/L和(3.34±1.72)×10~(-3) nmol/L,结核组端粒酶含量低于肿瘤组(P<0.01);结核组和肿瘤组的IFN-γ含量分别为(137.44±38.93) U/L和(27.94±8.46) U/L,ADA含量分别为(68.42±9.58) U/L和(15.39±4.43) U/L,2组患者IFN-γ含量和AD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组IFN-γ浓度、ADA活性及T-SPOT.TB阳性率均高于肿瘤组(P<0.01)。联合应用端粒酶、IFN-γ、ADA及T-SPOT.TB 4个诊断指标的诊断试验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0.974,特异度为0.974。结论 联合应用端粒酶、IFN-γ、ADA及T-SPOT.TB 4个诊断指标的诊断试验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Γ-干扰素 腺苷酸脱氨酶 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端粒和端粒酶(telomeres and telomerase):
3
作者 王全楚 聂青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28-128,共1页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两端的一段保护性DNA序列。其DNA序列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人类和脊椎动物是由富含嘌呤核苷酸的串联重复(5′-TTAGGG-3′)n组成,约有10~15千个碱基对。其结构的完整性有赖于端粒酶。端粒在防止染色体复制过...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两端的一段保护性DNA序列。其DNA序列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人类和脊椎动物是由富含嘌呤核苷酸的串联重复(5′-TTAGGG-3′)n组成,约有10~15千个碱基对。其结构的完整性有赖于端粒酶。端粒在防止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重组、端-端融合,抵御DNA外切酶、连接酶等多种因素对染色体DNA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DNA序列 真核细胞 生物进化过程 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不稳定 染色体DNA 串联重复 段保护
下载PDF
血清lncRNA ATP1A1-AS1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崔巍 周威 +1 位作者 刘智化 刘成栋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Na+/K+ATP酶A1亚基的反义RNA1(ATP1A1-AS1)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5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Na+/K+ATP酶A1亚基的反义RNA1(ATP1A1-AS1)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5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qRT-PCR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ATP1A1-AS1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TP1A1-AS1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PANC-1,通过转染ATP1A1-AS1过表达载体上调PANC-1细胞中ATP1A1-AS1表达,MTT检测上调ATP1A1-AS1表达对PANC-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调ATP1A1-AS1表达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调ATP1A1-AS1表达对PANC-1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增殖抗原Ki-67、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上调ATP1A1-AS1表达对PANC-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胰腺癌患者血清中ATP1A1-AS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TP1A1-AS1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为83.08%,特异度为86.67%,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ATP1A1-AS1表达上调,PANC-1细胞增殖能力、端粒酶活性及细胞CyclinD1、Ki-67、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ATP1A1-AS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可能是胰腺癌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上调ATP1A1-AS1表达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调控CyclinD1、Ki-67、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ATP1A1-AS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端粒酶活性
下载PDF
植物端粒DNA结合蛋白及端粒酶活性调控研究
5
作者 孙守江 马馼 +4 位作者 毛培胜 豆丽茹 贾志程 孙铭 王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6,共9页
植物衰老和种子劣变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植物衰老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牧草提前衰老也会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限制草产业的发展。由于种子劣变,全球每年约有25%的种子失去活力,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 植物衰老和种子劣变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植物衰老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牧草提前衰老也会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限制草产业的发展。由于种子劣变,全球每年约有25%的种子失去活力,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深入揭示植物衰老特性和调控机制,不仅对于阐明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种群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延缓衰老技术和调控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中发现,染色体端粒与植物衰老以及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由端粒DNA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结合蛋白是一组与端粒DNA结合的蛋白质,主要是帮助稳定端粒结构并保护端粒免受DNA修复系统的干扰,其次还参与了基因表达、DNA复制和染色体结构调节等许多生物学过程。端粒酶由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酶RNA(TER)两个亚单位组成,端粒酶逆转录酶亚基参与线粒体功能以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通过对端粒酶新功能的探索,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从而延缓植物的衰老进程,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近年来在植物中研究发现,端粒的动态变化与植物衰老存在相关性,植物端粒内稳态的维持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植物衰老以及种子老化的关系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综述了端粒和端粒结合蛋白在植物生物学中的作用,重点论述了端粒和端粒结合蛋白调控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模式,为后续解析植物衰老以及种子劣变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端粒结合蛋白 植物衰老
下载PDF
端粒酶抑制剂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6
作者 陈震霖 李晋虎 +2 位作者 陈毅 张家琛 刘晓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3601-3610,共10页
端粒(telomere)是人类染色体末端一段富含TTAGGG/AATCCC碱基对和3'单链的特殊结构,其末端由Shelterin蛋白复合体封闭。细胞每次分裂后,端粒都会缩短一部分,直到到达临界值,而此时将触发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引起细胞... 端粒(telomere)是人类染色体末端一段富含TTAGGG/AATCCC碱基对和3'单链的特殊结构,其末端由Shelterin蛋白复合体封闭。细胞每次分裂后,端粒都会缩短一部分,直到到达临界值,而此时将触发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引起细胞死亡。为了保障细胞的长期生存,必须具备延长端粒的机制。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机制主要存在于人类干细胞中,涉及一种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的酶,端粒酶主要由催化亚基(hTERT)和RNA(hTR)两个部分组成。大多数肿瘤细胞中都检测到了端粒酶的表达,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甚至高达80%的细胞都表现出高端粒酶活性,表明以端粒酶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极具有前景的。该文主要讨论近年来出现的端粒酶抑制剂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端粒 端粒酶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志悦 薛晓帆 +2 位作者 曾景蓉 黄安琪(综述) 许二赫(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多以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作为生物标记物来辅助临床进行诊断。近年来,人们发现染色体末端的端粒能够作为衡量生物衰老程度的指标,并发现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可能作为评... 神经退行性疾病多以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作为生物标记物来辅助临床进行诊断。近年来,人们发现染色体末端的端粒能够作为衡量生物衰老程度的指标,并发现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可能作为评估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风险、疾病进展、不良预后的血液标记物,但目前相关国内外研究结果并不具有一致性。了解端粒相关生物标记物在年龄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现就端粒-端粒酶系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介绍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以及潜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下载PDF
Telomerase-related advanc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biblio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 被引量:2
8
作者 Hai-Yang Li Lin-Lin Zheng +9 位作者 Nan Hu Zhi-Hao Wang Chang-Cheng Tao Ya-Ru Wang Yue Liu Zulihumaer Aizimuaji Hong-Wei Wang Rui-Qi Zheng Ting Xiao Wei-Qi Ro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4年第9期1224-1236,共13页
BACKGROUND As a critical early ev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telomerase activation might be a promising and critical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atients,and its function in the genesis and tre... BACKGROUND As a critical early ev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telomerase activation might be a promising and critical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atients,and its function in the 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HCC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AIM To perform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on HCC-related telomerase.METHODS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and PubMed wer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to retrieve publications pertaining to HCC/telomerase limited to“articles”and“reviews”published in English.A total of 873 relevant publications related to HCC and telomerase were identified.We employed the Bibliometrix package in R to extract and analyze th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of the publications,such as the trends in the publications,citation counts,most prolific or influential writers,and most popular journals;to screen for keywords occurring at high frequency;and to draw collabora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charts on the basis of coauthorship and co-occurrences.VOSviewer was utilized to compile and visualize the bibliometric data.RESULTS A surge of 51 publications on HCC/telomerase research occurred in 2016,the most productive year from 1996 to 2023,accompanied by the peak citation count recorded in 2016.Up to December 2023,35226 citations were made to all publications,an average of 46.6 citations to each paper.The United States received the most citations(n=13531),followed by China(n=7427)and Japan(n=5754).In terms of national cooperation,China presented the highest centrality,its strongest bonds be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Among the 20 academic institutions with the most publications,ten came from China and the rest of Asia,though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Cité,Public Assistance-Hospitals of Paris,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INSERM)were the most prolific.As for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Hisatomi H,Kaneko S,and Ide T were the three most prolific authors.Kaneko S ranked first by H-index,G-index,and overall publication count,while Zucman-Rossi J ranked first in citation count.The five most popular journals were t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Oncotarget,and Oncogene,while Nature Genetics,Hepatology,and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had the most citations.We extracted 2293 keywords from the publications,120 of which appeared more than ten times.The most frequent were HCC,telomerase and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Keywords such as mutational landscape,TERT promoter mutations,landscape,risk,and prognosis we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issues in this field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and may be topics for research in the coming years.CONCLUSION Our bibliometric analysi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HCC/telomerase research and insights into promising upcoming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omerase Bibliometric analysis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OGNOSIS Treatm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下载PDF
基于G-四链体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灵敏检测端粒酶活性
9
作者 贺彰瑾 杜雨莹 鲁理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3-970,共8页
端粒酶活性的分析检测对于癌症诊断、预后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G-四链体(G4) DNA的金属配合物靶向发光探针[Ir(ppy)_(2)(pip)]PF_(6),构建了灵敏检测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首先将引物DNA组装在电极表... 端粒酶活性的分析检测对于癌症诊断、预后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G-四链体(G4) DNA的金属配合物靶向发光探针[Ir(ppy)_(2)(pip)]PF_(6),构建了灵敏检测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首先将引物DNA组装在电极表面,然后与癌细胞提取的端粒酶共同孵育,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在引物末端生成端粒重复序列从而形成G4结构,随后[Ir(ppy)_(2)(pip)]PF_(6)通过与G4靶向作用结合到延长的序列中。结果表明[Ir(ppy)_(2)(pip)]PF_(6)的ECL信号与端粒酶活性呈现正相关,传感器的电化学发光强度与癌细胞浓度在10-5×10^(5)cell/m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3 cell/mL。实验还表明了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性、抗干扰性和重现性,最后将该传感器用于测定真实人类血清和尿液样本中的端粒酶活性,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G-四链体 金属配合物 电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嗜热毛壳菌端粒酶的表达纯化及酶学特性分析
10
作者 尹虎 宋泽玉 奚绪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2-541,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端粒酶的酶学特性,以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 Thermo)端粒酶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得到4种不同长度的Thermo端粒酶蛋白,分别与体外转录得到的Thermo端粒酶RNA进行组装。通过端粒酶体外延... 为进一步探究端粒酶的酶学特性,以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 Thermo)端粒酶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得到4种不同长度的Thermo端粒酶蛋白,分别与体外转录得到的Thermo端粒酶RNA进行组装。通过端粒酶体外延伸试验检测组装体的反转录活性,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反转录活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4种不同长度的Thermo端粒酶蛋白重组质粒经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后均可得到相应的Thermo端粒酶蛋白,且纯度均在90%以上;体外孵育试验表明,在10 mmol/L HEPES-KOH(pH 8.0)、1 mmol/L MgCl2、100 mmol/L NaCl、3 mmol/L KCl、体积分数25%Glycerol、10units/μL Rnasin的条件下,端粒酶蛋白与RNA的摩尔浓度比达到1∶1及以上时,两者能有效复合;端粒酶体外延伸试验发现,结构完整的Thermo端粒酶组装体具有很强的反转录活性,可使18nt-DNA引物反复延伸。TEN结构域不完整并未减弱Thermo端粒酶组装体的反转录活性,说明其在反转录过程中未发挥显著作用。T-PK区或TWJ区缺失的组装体均不能使18nt-DNA引物发生延伸,表明RNA结构的完整性是端粒酶发挥反转录功能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端粒酶 蛋白表达纯化 RNA体外转录 反转录活性
下载PDF
端粒酶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石长安 张梦娜 +1 位作者 赵晓民 范宁娟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端粒是一段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的特殊结构。端粒酶可延长端粒,但在正常人体细胞内活性较低或无活性。大多数肿瘤细胞通过激活端粒酶活性,延伸端粒达到细胞无限增殖的可能。端粒酶的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端粒是一段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的特殊结构。端粒酶可延长端粒,但在正常人体细胞内活性较低或无活性。大多数肿瘤细胞通过激活端粒酶活性,延伸端粒达到细胞无限增殖的可能。端粒酶的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以近年来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出发点,综述了其与端粒酶活性关系及端粒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肿瘤 癌症
下载PDF
影像组学结合深度学习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状态
12
作者 徐欣怡 张旺 +2 位作者 张力强 王琳玲 文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建立融合模型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TERTp)突变状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基因组图谱和癌症影像... 目的 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建立融合模型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TERTp)突变状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基因组图谱和癌症影像档案的175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训练组122例,测试组53例),评估其TERTp突变状态。在T1c和T2f图像上勾画水肿区和肿瘤区,使用SE-Net模型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提取不同区域(水肿区、肿瘤区和整体病变)的组学特征,并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筛选11个特征建立组学模型。最后,将影像组学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和包含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特征的临床模型结合为融合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结果 最终建立6个预测模型,临床模型训练组和测试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CI 0.738~0.892)和0.645(95%CI 0.494~0.796);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组和测试组AUC分别为0.860(95%CI 0.798~0.922)和0.735(95%CI 0.614~0.856);融合组学模型比单独水肿或肿瘤区组学模型预测性能更优,训练组和测试组AUC分别为0.906(95%CI 0.856-0.955)和0.867(95%CI 0.769~0.964);融合模型预测性能最佳,训练组和测试组AUC分别为0.964(95%CI 0.929~1.000)和0.905(95%CI 0.818~0.991)。结论 影像组学结合深度学习的临床融合模型在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TERTp突变状态方面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异柠檬酸脱氢酶
下载PDF
原发性肺腺癌患者外周血端粒酶逆转录酶阳性白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谢佩佩 张颀 +4 位作者 张小利 万朵 张文 程书钧 张开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6期431-437,443,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活性的外周血白细胞亚群检测方法,以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增殖潜能。方法:改造的重组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hTERTp-eGFP)能够特异性地在TERT启动子高转录活性的白细胞中复制,并表达...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活性的外周血白细胞亚群检测方法,以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增殖潜能。方法:改造的重组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hTERTp-eGFP)能够特异性地在TERT启动子高转录活性的白细胞中复制,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识别具有高增殖潜力的TERT阳性白细胞,评估机体的免疫增殖潜能。分别将100、500、1 000个经HSV1-hTERTp-eGFP病毒感染24 h后的Jurkat阳性细胞,加入到未经病毒感染的2.5×106个外周血白细胞中,作为模拟样品进行检测,设置3个平行组,并对阳性细胞的回收率、重复性、线性回归系数等指标进行检验。同时,采集5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外周血,设置3个平行组,检测每组1 mL外周血中的TERT阳性白细胞比例,通过计算组内变异系数评估外周血样本检测技术的可靠性。此外,利用本检测技术,对8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及80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外周血TERT阳性白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Jurkat细胞系能够被HSV1-hTERTp-eGFP病毒感染并启动GFP的表达,可以作为模拟样本进行技术验证。100、500、1 000个Jurkat细胞的模拟样品平均检出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0.3、448.2、920.6个,回收率分别为80.3%、89.6%和92.1%;3次重复实验的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1.3%、7.2%、4.4%,而3个平行实验组内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5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外周血TERT阳性细胞百分比的组内变异系数也均在10%以内。说明本检测技术准确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8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TERT阳性白细胞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r=-0.61;P<0.01)。与良性肺结节患者对照组相比,早期肺腺癌患者的TERT阳性白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与非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相比,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TERT阳性白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结论:肺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存在免疫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的现象,且在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中表现更明显。这一发现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免疫衰老有密切联系,为理解浸润性肺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提供了新视角,并为深入探索免疫衰老机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端粒 端粒酶逆转录酶 免疫衰老
下载PDF
端粒酶TERT通过向线粒体转位抵抗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机制
14
作者 刘思琪 郝名英 +1 位作者 黄欣宇 耿鑫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究胃癌细胞铁死亡发生时,端粒酶TERT如何抵抗铁死亡的发生。方法:提取胃癌细胞BGC823的线粒体及细胞总蛋白,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10μmol/L erastin处理细胞后,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及端粒酶蛋白T... 目的:探究胃癌细胞铁死亡发生时,端粒酶TERT如何抵抗铁死亡的发生。方法:提取胃癌细胞BGC823的线粒体及细胞总蛋白,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10μmol/L erastin处理细胞后,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及端粒酶蛋白TERT表达量的变化以及线粒体中TERT含量变化;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TERT是否定位于线粒体;使用5μmol/L bosutinib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10μmol/L erastin处理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TERT与线粒体定位情况;通过活性氧簇(ROS)检测试剂盒、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Fe^(2+)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ROS、MDA、Fe^(2+)含量变化;通过CCK-8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GPX4(t=15.30,P<0.001)、SLC7A11(t=5.228,P<0.01)、TERT(t=3.682,P<0.05)水平明显降低,线粒体中TERT含量降低(t=6.736,P<0.001)。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TERT定位于线粒体,联合用药组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TERT更多的定位在细胞核。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铁死亡指标ROS(t=4.109,P<0.05)、MDA(t=6.491,P<0.01)、Fe^(2+)(F=9.703,P<0.01)含量均升高,CCK-8(F=4.706,P<0.05)及划痕实验(t=4.631,P<0.05)结果显示细胞增殖、迁移能力进一步降低。结论:铁死亡发生时,TERT由细胞核向线粒体进行转位,使用bosutinib抑制TERT向线粒体转位后,铁死亡相关指标增强,抑制TERT转位可以增强铁死亡的发生,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胃癌 铁死亡 线粒体
下载PDF
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siRNA抑制兔早期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张翔翔 何娜 +1 位作者 何佳玲 吕志刚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观察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早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40眼)纳入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2组:右眼为靶向TERT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TERT-siRNA-Adv组(实验... 目的观察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早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40眼)纳入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2组:右眼为靶向TERT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TERT-siRNA-Adv组(实验组),左眼为阴性对照重组腺病毒Adv组(对照组),每组20眼;均实施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术,术后前房内分别注入0.1 mL滴度为10^(9) PFU/mL的TERT-siRNA-Adv和阴性对照腺病毒;术后第1天、1周、2周、4周观察眼压、角膜水肿、前房闪辉及后发性白内障(PCO)分级情况,术后4周对术眼各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后囊膜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后囊膜混浊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术后早期存在轻度眼压升高以及眼前节炎症反应(角膜水肿、前房闪辉),但于术后1周恢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后囊膜细胞内α-SM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后囊膜下少量成纤维细胞增殖,对照组后囊膜下多层成纤维细胞增殖,囊膜结构紊乱;2组角膜、虹膜各层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靶向TERT基因siRNA可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以及兔早期PCO的发生,且对眼前段各组织无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端粒酶逆转录酶 siRNA 角膜水肿 前房闪辉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端粒酶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16
作者 王为东 矫罗兰 张祯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
原发性肝癌中90%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肿瘤个体化治疗及靶向治疗仍然是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端粒酶作为细胞复制过程启动阶段的重要酶蛋白之一,在肿瘤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存活素Survivin是... 原发性肝癌中90%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肿瘤个体化治疗及靶向治疗仍然是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端粒酶作为细胞复制过程启动阶段的重要酶蛋白之一,在肿瘤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存活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可以防止细胞发生凋亡,同样在肿瘤细胞的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以上两种标记物在HCC中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一些临床特征的关系来判断其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端粒酶 存活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不同病变胃粘膜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检测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3 位作者 罗元辉 鲁荣 杨金亮 刘为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亚单位(TP1、hTR、hTRT)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端粒酶的检测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亚单位(TP1、hTR、hTRT)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端粒酶的检测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端粒酶亚单位的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分别为24.6%(14/57)、38.9%(7/18)、37.5%(3/8)及92.3%(60/65),正常胃粘膜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与以上各病变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亦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0.01);端粒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RT-PCR定性检测发现端粒酶亚单位hTR和TP1在大多数胃粘膜中都有表达,而hTRT主要在胃癌及部分癌前组织中表达,且在胃癌中hT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部分癌前组织中也有表达。提示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亚单位hTRT不仅可能作为胃癌的诊断指标,而且还可能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端粒酶 端粒酶亚单位 胃癌 HTRT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9
18
作者 李伏娥 朱陵群 +3 位作者 叶红军 李坚 王俊萍 吴子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端粒酶活性变化。方法苦参碱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显微镜下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用PCR-ELISA...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端粒酶活性变化。方法苦参碱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显微镜下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用PCR-ELISA法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SGC-7901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也发现大量神经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细胞即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特征,FCM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下降,苦参碱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且随苦参碱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胃癌 细胞 凋亡 端粒酶
下载PDF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调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23
19
作者 陈伟忠 林勇 +3 位作者 谢渭芬 张俊平 张新 程志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苦参碱 (Ma)对肝癌细胞株 Hep G2 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以 TRAP- EL 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采用 L 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 目的 :探讨苦参碱 (Ma)对肝癌细胞株 Hep G2 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以 TRAP- EL 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采用 L 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 TERT)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2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 Ma,孵育 4 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 ;同时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并于加药后第 2 4 h、4 8h、72 h分别收集细胞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百分比。结果 :在 75 0μg / m l浓度 ,Ma可抑制端粒酶活性 ,明显下调 h TERT启动子的表达 ;加药后第 4 8h、72 h,5 0 0μg / m l、75 0μg / ml组中肝癌细胞 G0 / G1 期百分比明显增多 ,S期和部分 G2 / M期显著减少。 结论 :Ma可抑制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h TERT的表达并影响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端粒酶 细胞周期 基因表达调控 肝癌
下载PDF
苦参碱对结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周喜汉 韦星 +4 位作者 黄赞松 岑朝 尹毅霞 覃月秋 苏倩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RAP-ELISA测端粒酶活性,半定量RT-PCR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结果:Ma对SW1116细胞具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并呈现较明显的...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RAP-ELISA测端粒酶活性,半定量RT-PCR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结果:Ma对SW1116细胞具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并呈现较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或P<0.01),hTERT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Ma能通过下调hTERT表达而有效地抑制SW1116细胞端粒酶活性,从而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结肠癌细胞 细胞增殖 端粒酶 端粒酶逆转录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