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与雌激素受体、细胞周期蛋白B1、C-erbB-2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加步 姚运红 +1 位作者 欧阳清 黄冰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hTR)、雌激素受体(E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2012—2...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hTR)、雌激素受体(E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2012—2013年在广东医科大学湛江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乳腺癌患者hTR、ER、CyclinB1、C-erbB-2的表达。结果肿瘤大小、是否淋巴结转移、不同组织分级患者hTR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hTR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淋巴结转移患者ER、C-erbB-2、CyclinB1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级、肿瘤大小患者CyclinB1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患者ER、C-erbB-2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29,P<0.05),C-erbB-2、CyclinB1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67、0.548,P<0.05),CyclinB1与组织分级和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589、0.568,P<0.05)。乳腺癌组织hTR表达水平与ER无关(r=0.167,P>0.05),而与C-erbB-2、CyclinB1呈正相关(r=0.439、0.354,P<0.05)。结论hTR表达水平与C-erbB-2、CyclinB1的表达明显相关,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hTR、C-erbB-2、CyclinB1的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C-ERBB-2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B1 端粒酶基因rna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娟 李燕 +1 位作者 赵骏达 马俊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7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627例,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行人乳头状...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627例,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检测和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分析不同病症间临床指标的变异情况。结果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改变(NILM)、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与不典型腺细胞(ASC-US)、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腺癌(AC),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6%、42.9%、51.0%、80.6%、47.4%、5.9%、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3.770,P〈0.01),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LSIL达到最高点,在AC降至最低点;人端粒酶RNA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9.9%、36.3%、51.6%、94.7%、100.0%、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9.564,P〈0.01),呈持续升高趋势,在SCC与AC达到最高点。依正常、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顺序,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6%、46.1%、80.6%、53.3%、25.0%、3.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3.015,P〈0.01),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CINⅠ期达到最高点,在宫颈癌降至最低点;人端粒酶RNA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4%、51.6%、93.3%、100.0%、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69.582,P〈0.01),呈持续升高趋势,在CINⅢ期达到最高点。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联合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 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癌
下载PDF
鸡端粒酶RNA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梅竹 时东方 +3 位作者 潘风光 艾永兴 王秋悦 刘春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5-868,共4页
本研究采用扩增条件优化的PCR扩增技术,以MDCC-MSB1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鸡端粒酶RNA(chicken telomerase RNA,chTR)全长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PCR鉴定后测定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鸡端粒酶RNA基因全长465bp... 本研究采用扩增条件优化的PCR扩增技术,以MDCC-MSB1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鸡端粒酶RNA(chicken telomerase RNA,chTR)全长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PCR鉴定后测定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鸡端粒酶RNA基因全长465bp,其中模板区的11个核苷(5'-CUAACC-CUAAU-3')合成端粒亚单位(TTAGGG)n。chTR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hTR在马立克氏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可能的序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基因 基因克隆 Touch-down PCR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L1及人端粒酶RNA基因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佩红 涂权梅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L1)及人端粒酶RNA基因(h TERC)的表达情况。方法:自就诊于我院和温州医科大学二附院HPHPV阳性者中,选取90例宫颈组织正常者作为A组,选取90例宫颈上皮...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L1)及人端粒酶RNA基因(h TERC)的表达情况。方法:自就诊于我院和温州医科大学二附院HPHPV阳性者中,选取90例宫颈组织正常者作为A组,选取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作为B组,选取90例宫颈癌者作为C组,对比分析三组间L1及h TERC表达情况。结果:三组间L1位点中Cp G-1、Cp G-2及Cp G-3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均以C组水平最低,以A组水平最高(P<0.05)。三组间h TERC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C组阳性表达率为83.33%最高,A组阳性表达率为26.67%最低(P<0.05)。结论:在HP-HPV阳性者中,以宫颈癌者L1位点中Cp G-1、Cp G-2及Cp G-3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h TERC阳性表达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 端粒酶rna基因 子宫颈脱落细胞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茜 卞美璐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14,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上皮细胞癌(S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子宫颈癌筛查的138例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上皮细胞癌(S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子宫颈癌筛查的138例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不同级别分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病理学确诊为正常、CINⅠ、CINⅡ、CINⅢ及子宫颈癌例数分别为20、28、31、34、25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扩增在不同组织病理级别中存在差别:hTERC基因扩增随细胞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随组织病理学级别的增加而升高。结论:hTERC基因的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级别密切相关,其扩增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检测hTERC基因的扩增,可为判断是否发展为宫颈高度病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组分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
下载PDF
玉米端粒酶RNA模板基因候选序列的转基因鉴定体系研究
6
作者 郑洁 杨力媛 +2 位作者 马国兴 马登旭 刘小川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62-765,774,共5页
研究采用pCAMBIA 1301穿梭质粒和LBA 4404菌株,侵染不同品种玉米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以构建玉米端粒酶RNA候选序列的转基因鉴定体系。构建了两个含有玉米端粒酶RNA的pCAMBIA 1301穿梭质粒,一个携带模板区正常的玉米端粒酶RNA候选序列... 研究采用pCAMBIA 1301穿梭质粒和LBA 4404菌株,侵染不同品种玉米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以构建玉米端粒酶RNA候选序列的转基因鉴定体系。构建了两个含有玉米端粒酶RNA的pCAMBIA 1301穿梭质粒,一个携带模板区正常的玉米端粒酶RNA候选序列(野生型),另一个携带模板区定点突变处理的端粒酶RNA候选序列(突变型),然后分别侵染甜玉米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也同样分别侵染糯玉米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培养中,甜玉米的愈伤诱导率在40%左右,而糯玉米的愈伤诱导率高达80%;在抗性筛选培养基上已成功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经PCR鉴定愈伤组织基因组中分别含有正常和突变的目的片段,这表明成功构建了玉米端粒酶RNA候选序列的转基因鉴定体系,为进一步鉴定相关候选序列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糯玉米 端粒酶rna模板基因候选序列 农杆菌介导法 抗性愈伤组织
下载PDF
人端粒酶RNA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永红 张玉静 +4 位作者 叶志远 阮承迈 陈守义 吴东林 李鹏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8,共4页
以人血基因组DNA为模板 ,合成两段 2 0个寡聚核苷酸为引物 ,经过PCR扩增 ,得到 4 80bp的片段 ,克隆到pMD18-T载体中 ,经电泳、酶切、PCR鉴定后测定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人端粒酶RNA(humantelomeaseRNA ,hTR)基因含有 4 80bp ,包括... 以人血基因组DNA为模板 ,合成两段 2 0个寡聚核苷酸为引物 ,经过PCR扩增 ,得到 4 80bp的片段 ,克隆到pMD18-T载体中 ,经电泳、酶切、PCR鉴定后测定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人端粒酶RNA(humantelomeaseRNA ,hTR)基因含有 4 80bp ,包括约 4 50bp的编码模板区序列和约 30bp的上游调控区序列 ,其中模板区的 11个核苷酸 ( 5’ -CUAACCCUAAC - 3’)合成端粒亚单位 (TTAGGG) n。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人肾癌 2 93细胞系hTRcDNA序列完全相同 ,同源性达 10 0 % ,表明已经获得了hTR基因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端粒酶rna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鉴定
下载PDF
端粒酶RNA基因(TERC)与宫颈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逦滢 吕卫国 谢幸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8-271,共4页
染色体异常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细胞由不典型增生向宫颈癌的转变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3q)的扩增,通过对其共同区域3q25-q27的参与基因进行鉴定,发现位于3q26上最重要的基因可能是端粒酶RNA基因(TERC)。TERC... 染色体异常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细胞由不典型增生向宫颈癌的转变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3q)的扩增,通过对其共同区域3q25-q27的参与基因进行鉴定,发现位于3q26上最重要的基因可能是端粒酶RNA基因(TERC)。TERC基因几乎在所有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中稳定出现,故可作为标记物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检测。简要综述该基因近年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癌 端粒酶
下载PDF
联用血清糖类抗原19-9和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讨
9
作者 张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讨联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人端粒酶RNA(hT ERC)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平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血清CA19-9和h... 目的 :探讨联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人端粒酶RNA(hT ERC)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平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血清CA19-9和hT ERC基因检测。比较单用血清CA19-9检测法、hT ERC基因检测法及联用血清CA19-9和hT ERC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与单用血清CA19-9检测法、hT ERC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相比,联用血清CA19-9和hT ERC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较高(P<0.05)。结论 :联用血清CA19-9和hT ERC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9-9检测法 端粒酶rna基因检测法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HPV L1壳蛋白与hTERC基因检测及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斌 李瑞珍 +7 位作者 吴瑞芳 汤惠茹 刘志红 乌兰娜 李鹃 王纯 周艳秋 翁雷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4-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①随着组织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0.272,P<0.01);而hTERC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605,P<0.01)。②4种HPV L1/hTERC表达类型的构成与宫颈病变的级别有关。L1(-)/hTERC(+)表达类型在CIN2以上病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在CIN1中(P<0.01);L1(+)/hTERC(-)及L1(-)/hTERC(-)与宫颈病变的级别呈负相关(P<0.01),L1(-)/hTERC(+)与宫颈病变的级别呈正相关(P<0.01);从L1(-)/hTERC(-)、L1(+)/hTERC(-)、L1(+)/hTERC(+)到L1(-)/hTERC(+)在各级病变中的构成比有随宫颈病变级别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1)。③HPVL1和hTERC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用HPV L1或hTERC(P<0.05),但三者对宫颈癌筛查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和hTERC基因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测宫颈病变的标志物。从L1(-)/hTERC(-)、L1(+)/hTERC(-)、L1(+)/hTERC(+)到L1(-)/hTERC(+),这种表达时序可能反映了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壳蛋白 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病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hTERC、C-MYC基因检测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玲玲 黄修菊 +3 位作者 刘新莲 王丹 祖力比艳.依玛木江 陈志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hTERC)及原癌基因C-MYC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 000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均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高危型HPV筛查(HR-HPV)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TER...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hTERC)及原癌基因C-MYC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 000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均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高危型HPV筛查(HR-HPV)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TERC和C-MYC基因,任一指标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分析hTERC、C-MYC基因在细胞学及病理学分级中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hTERC和C-MYC基因单一和联合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CINⅡ期)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hTERC、C-MYC基因表达水平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而升高。hTERC基因单独诊断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79,C-MYC基因为0.835,两者联合检测为0.904,且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0.77%)、阴性预测值(96.00%)和准确性(90.22%)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 hTERC、C-MYC基因可作为临床宫颈病变高级别筛查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学检查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端粒酶rna基因 C-MYC基因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及人端粒酶RNA基因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立新 赵宏伟 +3 位作者 丁进进 韩海琼 阎丽隽 连翔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613-61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状瘤病毒L1(HPVL1)及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有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的HR-HPV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300例,其中子...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状瘤病毒L1(HPVL1)及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有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的HR-HPV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300例,其中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为正常及慢性炎症4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95例、CINⅡ58例、CINⅢ64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37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MaxVision法检测液基细胞学标本中抑癌基因HPVL1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子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水平.结果 HPVL1阳性率在正常及慢性炎症、CIN Ⅰ、CINⅡ、CINⅢ及SCC组中分别为58.70%(27/46)、63.16%(60/95)、37.93%(22/58)、10.94%(7/64)、0(0/37),随着子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高,HPVL1阳性率逐渐降低.hTERC扩增阳性率在正常及慢性炎症、CIN Ⅰ、CINⅡ、CINⅢ、SCC组中分别为6.52%(3/46)、11.58%(11/95)、51.72%(30/58)、85.94%(55/64)、100.00%(37/37),与子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302,P< 0.01).HPVL+/hTERC-在CIN Ⅰ中占57.89%,在CINⅢ中占4.69%;HPVL1-/hTERC+在CIN Ⅰ中占6.32%,CINⅢ中占79.69%.结论 联合检测HPVL1及hTERC在HR-HPV阳性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端粒酶rna基因 人乳头状瘤病毒L1
原文传递
CA19-9与hTERC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笛 雷志英 +2 位作者 黄金台 梁月秀 何丽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人端粒酶RNA基因(hTERC)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采集的392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人端粒酶RNA基因(hTERC)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采集的392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CA19-9的变化水平,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CA19-9的总体阳性率38.78%(152/392);hTERC的总体阳性率26.79%(105/392);HPV检测阳性率64.54%(253/392);χ2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升高,CA19-9和hTERC阳性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χ2CA19-9=-4.089,P<0.05;χ2hTERC=7.795,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CA19-9水平和hTERC基因表达均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CA19-9=0.308,P<0.05;rhTERC=0.256,P<0.05);CA19-9水平的检测灵敏度71.64%,hTERC基因的检测灵敏度65.67%,CA19-9联合hTERC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则可达92.54%,联合检测策略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CA19-9或hTERC基因检测(χ2CA19-9=6.292,P<0.05;χ2hTERC=5.121,P<0.05);CA19-9和hTERC基因检测有4种类型结果,分别是:CA19-9(+)/hTERC(+)、CA19-9(+)/hTERC(-)、CA19-9(-)/hTERC(+)和CA19-9(-)/hTERC(-)。检测结果 CA19-9(+)/hTERC(+)的构成比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而逐渐增加(P<0.05)。结论 CA19-9联合hTERC检测有助于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端粒酶rna基因 糖类抗原19-9 灵敏度 特异度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下载PDF
人端粒酶RNA基因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淑慧 余忠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955-958,共4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人端粒酶RNA基因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人端粒酶RNA基因"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1995-01-2008-12相关人端粒酶RNA基因的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26...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人端粒酶RNA基因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人端粒酶RNA基因"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1995-01-2008-12相关人端粒酶RNA基因的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26篇,中文文献4篇。纳入标准:1)人端粒酶RN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人端粒酶RNA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扩增和表达情况;3)人端粒酶RNA基因与致肿瘤性作用;4)人端粒酶RNA基因与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精选80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28篇文献。结果:人端粒酶RNA基因作为人端粒酶RNA组分的编码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有扩增及表达增加,且它的扩增和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是相关的。结论:深入研究人端粒酶RNA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扩增、表达及致肿瘤性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有望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上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基因 肿瘤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hTERC基因和P16蛋白在子宫颈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瑞霞 贠文晶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末端酶RNA(hTERC)基因的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宫颈癌,66例CIN,3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及P16蛋...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末端酶RNA(hTERC)基因的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宫颈癌,66例CIN,3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2.94%、16.67%、41.18%、78.38%和83.3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2%、16.67%、41.18%、86.49%和91.6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和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 hTERC基因和P16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间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 P16蛋白
下载PDF
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在子宫颈和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周军 马捷 王建东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30-632,共3页
人端粒酶RNA组分(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酶延长的RNA模板。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指鳞状上皮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属于癌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鳞状上皮内瘤变最常见的部... 人端粒酶RNA组分(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酶延长的RNA模板。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指鳞状上皮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属于癌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鳞状上皮内瘤变最常见的部位。子宫颈癌是全球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1],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85%。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基因 端粒酶rna基因 鳞状上皮 子宫颈 食管 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佳星 王莹 +6 位作者 肖琳 米贤军 罗小婉 栾峰 符丽华 陈昂 李玉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h TERC)基因扩增情况,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CINⅠ患者的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随访后根据病理学确诊情况分为3组,...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h TERC)基因扩增情况,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CINⅠ患者的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随访后根据病理学确诊情况分为3组,CINⅡ、Ⅲ及宫颈癌组(进展组)13例、CINⅠ组(持续组)19例、正常或炎症组(转归组)23例。采用FISH技术检测不同组中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 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共有54例CINⅠ患者的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纳入研究,h TERC基因扩增阳性22例,其中进展组12例,持续组9例,转归组1例,阳性率分别为进展组100.00%,持续组47.37%,转归组4.35%。3组h 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信号比2∶3、2∶4、4∶4和N∶≥5的细胞数比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 TERC基因扩增情况可以预测CINⅠ的进展和转归;异常信号比为4∶4和N∶≥5可能可以用来预测CIN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石蜡包埋切片
下载PDF
HTERC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后监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丽红 贺昕红 +1 位作者 龙燕 蔺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6-952,共7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apalsia,CIN)治疗后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3例CIN患者,治疗前均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hin prep cytologic tes...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apalsia,CIN)治疗后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3例CIN患者,治疗前均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hin prep cytologic test,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道镜活检及HTERC检测。于治疗后6个月及1年随访时再次行上述检查。结果 1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半年复查发现细胞学异常程度、高危型HPV阳性率及HTERC基因检测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HTERC阳性患者较HTERC阴性患者治疗后相比,宫颈病变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几种检测方法比较,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阳性预测值相对较强,HR-HPV检查对于宫颈病变预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相对较高,HTERC检测对于宫颈病变预测特异度最高。结论在患者有HR-HPV持续感染、特别是宫颈出现CIN改变时,可行HTERC基因检测辅助预测病变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位荧光杂交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运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为临床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进行分析,随访后根据病理学确诊情况... 目的:探讨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为临床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进行分析,随访后根据病理学确诊情况分为进展组、持续组和转归组,采用Fish技术检测不同组的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206例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所有患者均成功杂交,其中56例进行了二次杂交,杂交成功率100%。206例CINⅠ组患者随访后发现,hTERC基因扩增阳性114例,其中进展组67例、持续组30例、转归组17例。在进展组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67例,占100%,持续组中基因扩增阳性30例,占49.18%,转归组中基因扩增阳性17例,占21.79%;经Fisher确切概率法,三组转归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三组hTERC基因扩增异常信号比的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或可成为预测CINⅠ病程进展程度的一种生物学指标,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更大程度地做到对患者的早诊、早治,避免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石蜡包埋切片
下载PDF
TERC与p16/Ki-67检测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效能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欣 陈少敏 高冠峰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基因(TERC)和p16/Ki-67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2+)的诊断效能。方法随机选取61例组织学确诊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2+35例、CIN1-26例。对其残余宫颈细胞学标本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TERC检测,通过免疫细胞...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基因(TERC)和p16/Ki-67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2+)的诊断效能。方法随机选取61例组织学确诊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2+35例、CIN1-26例。对其残余宫颈细胞学标本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TERC检测,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p16、Ki-67双染检测,并对其灵敏度、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CIN1-组和CIN2+TERC扩增率分别为11.5%、94.3%,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4.0%、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16/Ki-67、TERC检测诊断CIN2+的灵敏度分别为80.0%、94.3%,特异度分别为96.2% 88.5%,准确性分别为86.9%、91.8%,两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诊断策略中,p16/Ki-67的特异度最高(96.2%),其次为TERC(88.5%)。TERC灵敏度最高(94.3%),其次为HPV(91.4%)。结论TERC、p16/Ki-67检测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二者均可用于CIN2+的早期诊断,而p16/Ki-67检测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较TERC检测更适合宫颈病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端粒酶rna基因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MKI67基因编码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