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基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端部放矿贫化损失计算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振东
陶干强
任青云
杨冬生
机构
南华大学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2-576,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JJ3090)
文摘
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时矿石损失贫化的原因以及损失率和贫化率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随机介质放矿理论,视端部放矿时的放出体为旋转体,推导了端部放矿时贫化率和损失率的计算公式。测量出矿岩散体流动参数后,根据该计算公式,可给出不同放矿方式下的贫化率和损失率。结合一具体工程实例,计算了该矿山端部放矿时的理论损失率和贫化率,并与现场实践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相符,说明所建立的贫化率与损失率的计算公式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随机介质放 矿 理论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贫化率
损失率
端部放矿
Keywords
random medium ore-drawing theory
sublevel caving
dilution ratio
loss ratio
end ore drawing
分类号
TD853.36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口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乔登攀
周宗红
马正位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9-62,共4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资金项目(2006E0020Q)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004PY01-6)
文摘
目前,大型凿岩设备和无轨出矿设备在无底柱崩落法中得到普遍应用,大型设备运行的采场进路断面也相应增大。本文分析了端部放出口散体流动速度分布,揭示了端部放矿条件下放出口沿进路方向的散体有效流动范围,进路宽度及出矿方式对放矿的影响。指出增大放出口散体的有效流动范围,有利于顶部矿岩平稳下降。实际放矿中,应尽量增大铲运机的铲入深度,出矿方式应保持全断面均匀出矿,可使矿岩散体层平整与均匀下降,是降低矿石贫化与损失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端部放矿
进路宽度
有效流动范围
影响机理
Keywords
sublevel caving
drawing on solid-wall
drift width
effective flowing section
influence mechanics
分类号
TD853.3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端部放矿贫化损失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健
杨正松
机构
中南大学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0-73,103,共5页
文摘
放矿贫化损失指标的预测和控制方法是放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端部放矿理论仅研究了放出体正面废石混入贫化率的计算方法,无法实现生产实际放矿过程中,对多方废石混入贫化损失指标的预测和控制。为此,研究了端部放矿过程中多方废石混入贫化损失的形成机理。在现有放出体正面废石混入贫化率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放出体顶部废石混入贫化损失指标的计算方法,放出体侧面废石混入及放出体多方废石混入贫化和损失指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较完整的端部放矿贫化损失指标的预测计算体系。
关键词
端部放矿 理论
放 出体
贫化率
损失率
Keywords
Side drawing theory, Draw - out body, Dilution rate, Loss rate
分类号
TD85-9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853.3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端部放矿废石移动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邵安林
机构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10)
文摘
针对端部放矿损失贫化大的问题,对废石移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端部放矿过程中,上分段相邻进路遗留下的废石漏斗中的废石会较早地在两侧形成燕尾状侧漏,造成大量的矿岩混杂。如果进路间距过小,侧漏过快汇合,会使顶部矿石不能有效放出。适当增加进路间距,能改善回采效果,为优化进路间距提出了一条新的依据。
关键词
端部放矿
崩落采矿 法
废石漏斗
废石移动
侧漏
Keywords
side drawing
caving mining method
mullock funnel
mullock movement
side leakage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端部放矿随机介质理论方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宗生
乔登攀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采矿技术》
2006年第3期237-240,253,共5页
文摘
端部放矿理论研究是放矿理论研究的重心。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基于散体随机移动与移动概率分布的一致性关系,且考虑散体二次松散的影响,建立了端部放矿时矿岩散体移动概率密度方程、颗粒移动迹线方程、速度场方程、移动漏斗方程、放出体方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采场放矿边界因素与散体流动参数对移动规律的影响。各方程中相应参数的物理意义较为明确,并且与模拟放矿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设计和放矿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端部放矿
随机介质
放 矿 理论
概率密度方程
放 出体
分类号
TD853.36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端部放矿下矿岩结拱的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亮
温彦良
杜森
洪芷彤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12期82-84,共3页
基金
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X202010146829)。
文摘
针对地下铁矿山端部放矿时经常出现的内部结拱问题,以矿山通用参数为基础,以侧压力监测的实验模拟手段探讨了矿岩堆积的结拱形成条件和结拱位置确定问题。实验结果显示,矿岩堆积高度超过10m后,放矿中就存在结拱的可能,放矿过程中发生结拱的位置距离放矿口约11m。研究结果在指导矿山改进放矿工艺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端部放矿
散体侧压力
损失
贫化
Keywords
Side drawing
Granular lateral pressure
Loss
Dilution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缓倾斜薄矿体端部放矿的崩落采矿法
7
作者
П.М.沃尔夫松
А.П.霍布亚
肖通遥
机构
苏联全苏矿业劳动安全科学研究所
奇亚图拉锰矿生产联合公司 技术科学副博士
采矿工程师
出处
《国外金属矿山》
1993年第2期35-38,共4页
文摘
本文叙述了在某些先前已报废的矿床进行二次开采时所遇到的问题,介绍了较安全的端部放矿新采矿法及其试验结果。
关键词
缓倾斜
薄矿 体
端部放矿
崩落采矿
分类号
TD853.25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无底柱放矿中岩石提前混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威
冉光建
苟书洲
艾为辉
机构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矿山工程》
2015年第3期33-37,共5页
文摘
岩石的提前混入使得矿石过早贫化,研究分析发现导致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岩石提前混入的主要原因是推排、大块卡堵放矿漏斗、不合理的出矿方法以及端部放矿废石移动规律。本文结合镜铁山矿的实际生产经验对这4种导致岩石提前混入的主要原因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岩石提前混入
推排
端部放矿 废石移动规律
Keywords
sublevel caving without sill pillar
advanced rock mixed in ore
unbroken ore wall
waste moving law in the end discharge
分类号
TD85-9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毛公铁矿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多分段放矿实验
被引量:9
9
作者
常贯峰
路增祥
常帅
温彥良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51,共4页
文摘
针对毛公铁矿生产中矿石回收率低、崩落矿石放出量少的问题,依据其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1.6 m、1.8 m 2种崩矿步距条件下矿石回收、矿石残留体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的物理相似模拟放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首采分段放矿时,矿石回收率基本稳定在40%~50%;第2分段以后的放矿中,矿石回收率稳定在70%~90%,混岩率稳定在35%左右;上一分段脊部残留矿石将在下一分段逐渐回收;放矿过程中正面废石会较早混入放矿过程,造成矿石贫化;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1.8 m崩矿步距矿石回收率优于1.6 m。
关键词
大结构参数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相似模拟实验
矿 石回收率
端部放矿
Keywords
Large structure parameter, Non-pillar sublevel caving method,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Ore recoveryrate, Face-end ore drawing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基于散体侧压力分布的急倾斜矿体结拱规律研究
10
作者
商惠兰
温彦良
赵江东
孙爽
付志勇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采矿技术》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110)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02B08)。
文摘
端部放矿时崩落矿岩散体结拱影响着地下铁矿山采矿过程中的损失贫化,以实际矿山参数为参照,进行了4种不同爆破端壁倾角的物理模拟放矿试验,通过散体侧压力分布分析结拱出现的规律。结果表明:散体矿岩颗粒的结拱强度与爆破端壁倾角有明确关系,在75°~90°倾角范围内,爆破端壁倾角越小越容易出现结拱现象,且结拱强度更高,结拱形成时机更早;散体颗粒结拱的高度与爆破端面倾角关系不大,都是在距出矿口11.2 m位置处形成了主结拱;放矿过程中,主结拱和弱结拱同时出现和发展,主结拱高度高、强度大、数量少,弱结拱高度低、强度小、数量多。
关键词
端部放矿
散体侧压力
爆破端 壁倾角
结拱
分类号
TD853.3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诱导冒落技术及其在北洺河铁矿的应用
被引量:41
11
作者
任凤玉
韩智勇
赵恩平
王伟杰
机构
东北大学采矿系
北洺河铁矿
出处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按分段连续回采,当回采面积足够大时,完全可以利用第一分段的连续采空区诱导上部矿岩安全冒落。北洺河铁矿应用这一技术形成诱导冒落与强制崩落相结合的无底柱高效采矿工艺,创造了投产19个月达产的国内最好纪录。
关键词
诱导冒落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端部放矿
生产能力
Keywords
Induced caving, Sublevel caving without sill pillar, Side ore drawing, Production capacity
分类号
TD861.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853.36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四方金矿矿石流动规律和矿块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进平
王小林
汪朝
潘健
张文革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凤县四方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7年第4期15-1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12011001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基金项目(XK201205)
文摘
针对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7m分段过高导致悬顶的问题,提出12.5m的低分段方案。通过端部放矿相似物理实验,结合椭球体放矿理论和数学回归分析,测定了反映四方金矿矿石流动规律的移动边界系数和移动迹线指数,分段高度为12.5m时,矿石放出体a轴长12.5m,b轴长4.0m,c轴长4.5m。在此基础上,根据矿石放出体大间距排列理论确定最佳进路间距为14m,根据放出体为前倾扁椭球体缺推导出崩矿步距与矿石回收率、贫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回贫差计算模型,以回贫差评价矿石回收效果,确定最佳崩矿步距为3.1~3.3m。研究结果为矿山优化结构参数、避免悬顶事故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端部放矿
回贫差
结构参数优化
Keywords
non-pillar sublevel caving method
side ore drawing
rati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covery and dilution
structura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D853.3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梅山铁矿大结构参数下合理崩矿步距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荣高
安龙
江学
王鹏
机构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2,共5页
文摘
针对梅山铁矿亟需确定的18 m×20 m结构参数下最优崩矿步距取值问题,分析了优选最优崩矿步距的数学分析方法,确定以端部放矿实验为手段来测定该结构参数下放出体的形态特征,并利用放出体的形态参数,以回贫差为目标函数,通过求极值的方法,计算最优的崩矿步距。理论计算表明,崩矿步距对矿石回收指标影响较大,崩矿步距为4.31~5.38 m时,更有利于矿石回收。实践表明,用数学分析法确定的最优崩矿步距对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崩矿 步距
回贫差
端部放矿
放 出椭球体
Keywords
Caving space, Difference of recovery and dilution ,Top dilution drawing, Elliptical drawing body
分类号
TD853.3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金属矿山》2010年总目录
14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0-190,共11页
关键词
高磷鲕状赤铁矿
铁矿 石选矿
金矿 石
磁选试验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端部放矿 分段崩落法
金属矿 山
氧化铜矿 石
高磷赤铁矿
选矿 试验
磁化焙烧
选别工艺
2010
目录
检索工具
分类号
TD
[矿业工程]
题名 《金属矿山》2011年总目录
15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9-168,共10页
关键词
难选铁矿 石
选矿 试验
低品位铜镍矿
磁选精矿
鲕状赤铁矿
微细粒赤铁矿
矿 山
高磷赤铁矿
采矿 方法选择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深度还原
露天矿 边坡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端部放矿 分段崩落法
还原焙烧
目录
检索工具
分类号
TD
[矿业工程]
题名 《金属矿山》2004年总目录
16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5-80,共6页
关键词
金属矿 山
铁矿 石价格
冶金矿 山
阴离子反浮选
凤凰山铜矿
浆体泵
电磁振动高频振网筛
地矿 工程
矿 业公司
钢铁工业
冶金工业
选矿 厂
加工厂
中国冶金矿 山企业协会
矿 业开发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端部放矿 分段崩落法
胡岳
工业试验
梅山铁矿
目录
检索工具
分类号
TD
[矿业工程]
题名 《矿业工程》2009年分类总目录
17
出处
《矿业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矿 山
庙沟铁矿
铁矿 床
黑色金属矿 床
鞍钢
矿 业工程
复杂地质条件
硫铁矿
梅山铁矿
选矿 厂
加工厂
矿 井通风
尾矿 库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端部放矿 分段崩落法
目录
检索工具
分类号
TD
[矿业工程]
题名 梅山铁矿多步距下端壁倾角优选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帅
高振领
安龙
机构
东北大学
山东黄金设计研究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3,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N090301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090401006)
文摘
崩落法采矿的特点是覆岩下放矿,不合理的结构参数极易加大开采贫损指标,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下降。结合梅山铁矿大间距高分段工业实验中崩矿步距优化研究,采用相似材料放矿试验和计算机放矿仿真模拟,开展80°、85°、90°端壁倾角下3.6,4,4.4,4.8 m四个步距9个物理放矿仿真实验的放矿方案的仿真放矿实验研究,以回贫差和纯矿回收率最大为判据,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到梅山铁矿分段高度18 m,进路间距20 m条件下,崩矿步距为4.4 m,端壁倾角为88°~90°时,放矿效果最好。
关键词
端 壁倾角
崩矿 步距
端部放矿
计算机仿真
物理模拟
Keywords
End - wall angle, Caving space, Side drawing, Com-puter simulation, Phys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853.3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复杂倾斜厚矿体几个问题的研究
19
机构
中南矿冶学院无底柱采矿法科研组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1979年第1期51-53,50,共4页
文摘
近年来,由于新的凿岩和装运设备相继出现,采矿工艺有了较大的改进,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已成为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的采矿方法之一,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应用中遇到下列问题时,常常不易解决: 1.矿体中含有厚度不大的倾斜夹石层,应如何分采? 2.回采倾斜厚矿体时,如何降低上下盘三角矿柱的损失贫化? 为此,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模拟试验,得出了初步结果,现分述如下: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矿 层
放 矿
石层
厚度
端部放矿 分段崩落法
矿 体
厚矿 体
崩矿 步距
分类号
TD85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题名 覆盖层岩块容重对岩石混入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杨
张国建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3期50-52,66,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3BAB02B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174110)
文摘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损失贫化大的问题,以理论力学为基础,分析岩块容重、合力大小、岩石混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以生产矿山采场参数为依据,设计制作实验模型,选取一定粒度和容重的岩石和矿石材料,对覆盖层岩块容重对岩石混入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覆盖层岩块容重的大小对岩石混入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岩石混入率随着覆盖层岩块容重的增大而增加,随容重的减小而减少。生产矿山在形成覆盖层时,要考虑岩块容重对放矿的影响。如果覆盖层岩块容重较大,废石漏斗很快形成,废石过早混入,会使顶部矿石不能有效放出。在条件允许范围内,选用容重较小的岩石作为覆盖层,为矿山科学合理形成覆盖层提出了一条新的依据,对降低矿山矿石的损失贫化,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端部放矿
覆盖岩层
岩石容重
岩石混入
Keywords
Area-end ore drawing
Overburden rock stratum
Weight density of rock
Waste in-ore
分类号
TD853.36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