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契约文书看清代台湾竹堑社的土著地权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翔鹤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3年第2期1-9,共9页
清代台湾平埔族在和汉人移民的接触中 ,引进了汉人移民的地权观念、租佃习俗和农耕模式 ,使平埔族群内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竹堑社为例 ,利用土地文书 。
关键词 契约文书 清代 平埔族 竹堑 地权
下载PDF
妈祖余音:日据时期台湾消失的妈祖庙探析——以竹堑内妈祖天后宫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孟蓉 《妈祖文化研究》 2019年第3期68-79,共12页
本文以台湾曾经消逝的妈祖庙新竹内天后宫为例,从历史变革与文化传承作为探讨核心,试图从历史沿革中梳理妈祖文化在台的传承意义。本文以文献梳理和实地田野访查为方法,论述范围包括:乾隆年间竹堑内妈祖天后宫的倡建与修建、日据时期内... 本文以台湾曾经消逝的妈祖庙新竹内天后宫为例,从历史变革与文化传承作为探讨核心,试图从历史沿革中梳理妈祖文化在台的传承意义。本文以文献梳理和实地田野访查为方法,论述范围包括:乾隆年间竹堑内妈祖天后宫的倡建与修建、日据时期内妈祖天后宫的变革、光复后的重建与现况等四个部分,试图在历史与文化的变革中理解竹堑内妈祖天后宫如何在文化洪流里蜕变。同时,本文也尝试说明竹堑内妈祖天后宫如何在严苛的历史条件下浴火重生,以及如何在法定规范下通过"改制"再度重现妈祖文化传承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堑 内天后宫 妈祖文化 台湾
下载PDF
地方知识与文化传统——从郑用锡的经学到龙瑛宗的文学看竹堑学之“道”
3
作者 黎湘萍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年第1期16-24,共9页
本文根据《北郭园文集》及《龙瑛宗全集》的资料,讨论清代台湾郑用锡的诗文与日本殖民时期龙瑛宗小说的一些相关问题,探讨"竹堑经学"与"竹堑文学"对于"竹堑学"的意义。从"竹堑学"的角度,也可... 本文根据《北郭园文集》及《龙瑛宗全集》的资料,讨论清代台湾郑用锡的诗文与日本殖民时期龙瑛宗小说的一些相关问题,探讨"竹堑经学"与"竹堑文学"对于"竹堑学"的意义。从"竹堑学"的角度,也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两位作家的诗文与小说所具有的特征与内在的关联,藉此展开文学史叙事可能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堑 地方知识 文化传统 龙瑛宗
原文传递
地方知识与文化传统——从郑用锡的经学到龙瑛宗的文学看竹堑学之“道”
4
作者 黎湘萍 《中国文学年鉴》 2020年第1期1052-1054,共3页
-、“竹堑学”的“道”:地方知识与文化传统竹堑学这一概念内在地包涵着以“道”(学理)为基础的天(气象)、地(地理)、人(人文历史)三方面的系统知识,奠定“竹堑学”成文法基础的,应该就是清代竹堑开辟为淡水厅的管辖区之后制定的政治、... -、“竹堑学”的“道”:地方知识与文化传统竹堑学这一概念内在地包涵着以“道”(学理)为基础的天(气象)、地(地理)、人(人文历史)三方面的系统知识,奠定“竹堑学”成文法基础的,应该就是清代竹堑开辟为淡水厅的管辖区之后制定的政治、社会、礼法制度,换言之,竹堑一旦成为淡水厅的管辖区,与它相关的政治意识便产生了,而这政治意识显然源于中国古老的政治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传统 管辖区 竹堑 礼法制度 知识与文化 人文历史 成文法 郑用锡
原文传递
淡水厅志(选载)
5
作者 郑用锡 陈培桂 《贵州文史丛刊》 1981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本刊本期选载了郑用锡纂辑的《淡水厅志》凡例、建置、疆域、山川、防海、水利、城池等七章。因为它是淡水厅的第一部专志,从未刻印,颇为可贵。淡水厅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置的,属福建省台湾府。初无城,寄治彰化县城。雍正九年(1731年... 本刊本期选载了郑用锡纂辑的《淡水厅志》凡例、建置、疆域、山川、防海、水利、城池等七章。因为它是淡水厅的第一部专志,从未刻印,颇为可贵。淡水厅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置的,属福建省台湾府。初无城,寄治彰化县城。雍正九年(1731年)移治竹堑(今台湾新竹)。光绪元年(1875年)裁厅,改设新竹县。在设厅的一百五十二年中修纂的厅志,我们现在知道的有三种木子:最早的是道光年间郑用锡纂辑的《淡水厅志》(以下简称《郑志》);其次是同治六年(1867年)由同知严金清主修、林豪主纂的《淡水厅志续稿》 (以下简称《严志》);第三是同治十年(1871年)由同知陈培桂主修、杨浚主纂的《淡水厅志》(以下简称《陈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厅志 郑用锡 严金清 竹堑 专志 陈培桂 光绪元年 修纂 后垅 大崎山
下载PDF
开台第一位进士——郑用锡
6
作者 张炎宪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2-66,共5页
郑家是新竹的望族,和台北板桥的林家、台中雾峰的林家并称。郑氏家族,本质上既不是土豪,也并无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是靠经商和功名,同时并进,而成为社会上的望族。此与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先由土豪、再发展成为士绅的途径,有所不同。
关键词 郑用锡 同时并进 社会经济基础 峰林 家先 郑家 竹堑 分类械斗 雾峰 发展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