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部地区9种大型丛生竹生长效果分析
1
作者 韦岑妮 卢宗军 +3 位作者 邓毅晖 黄智鑫 李立杰 黄大勇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3年监测9种大型丛生竹造林后的生长情况,为选择适应广西北部地区生长的大型丛生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9个竹种中竹丛立竹总量(3年合计)较多的是融水麻竹(21株/丛)、撑绿杂交6#(15.8株/丛)和田东大竹...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3年监测9种大型丛生竹造林后的生长情况,为选择适应广西北部地区生长的大型丛生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9个竹种中竹丛立竹总量(3年合计)较多的是融水麻竹(21株/丛)、撑绿杂交6#(15.8株/丛)和田东大竹(15.4株/丛);竹丛平均立竹胸径(3年平均值)较大的是麻竹(7.87 cm)、马来甜龙竹(7.76 cm)和壮绿竹(7.41 cm);竹丛立竹高度(造林后第3年)较高的是壮绿竹(13.2 m)、麻竹(12.82 m)、撑绿杂交6#(12.2 m)。综合比较各竹种的立竹量、胸径和高度3个生长指标,其生长表现优劣排序为:融水麻竹>麻竹>撑绿杂交6#>壮绿竹>马来甜龙竹>田东大竹>吊丝球竹>大绿竹>撑绿杂交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丛生 适应性 丛立 胸径 竹高度 广西北部地区
下载PDF
3年生慈竹竹秆不同部位的解剖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齐锦秋 胡瑶 +3 位作者 谢九龙 黄兴彦 罗浩 陈思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研究慈竹竹秆不同部位的解剖特征,为慈竹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数显投影仪、奥林巴斯显微镜和木材图像分析软件,对生长于四川洪雅3年生慈竹不同竹秆高度(0~10m)的竹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腔径... 【目的】研究慈竹竹秆不同部位的解剖特征,为慈竹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数显投影仪、奥林巴斯显微镜和木材图像分析软件,对生长于四川洪雅3年生慈竹不同竹秆高度(0~10m)的竹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腔径等形态指标和组织比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慈竹纤维长度2.60mm,属于长纤维,宽度14.44μm,长宽比179.73;壁厚9.85μm,腔径4.71μm,壁腔比2.28;基本组织比量47.84%,纤维组织比量42.25%,输导组织比量9.91%。在轴向上,纤维长度以竹秆中部最大,纤维宽度由竹秆基部向上逐渐减小,纤维壁厚和输导组织比量则相反;在径向上,纤维长度、宽度、腔径以中部最大,而壁厚由内侧向外侧呈逐渐增大的规律。【结论】慈竹是优良的纸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 解剖特征 纤维形态 组织比量
下载PDF
4种地被竹大个体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秦鹏 顾琪 +3 位作者 王舒悰 曹俊杰 王福升 时培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5,共7页
【目的】植物个体大小存在的差异,是植物种群空间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探究大个体在种群空间中分布的类型、大小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为城市绿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髯毛箬竹(In... 【目的】植物个体大小存在的差异,是植物种群空间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探究大个体在种群空间中分布的类型、大小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为城市绿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髯毛箬竹(Indocalamus barbatus)、菲白竹(P.fortunei)和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ostriatus)4种地被竹种,依据竹株高度分为大个体组(观测组)和小个体组(控制组),运用空间聚集性的二阶分析法,并结合Monte-Carlo检验,分析大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使用估计的方法计算空间强度趋势面。【结果】翠竹、髯毛箬竹、铺地竹的大个体竹株分别在其给定的距离尺度下呈现出显著的随机分布,未表现出聚集性特征;菲白竹大个体则在给定的距离尺度下呈现出较弱的随机分布;4种地被竹在各自样地内的分布存在不同特征上的理论强度。【结论】地被竹个体大小的差异影响个体在生长空间、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大个体的空间分布是地被竹种群在生境中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自然环境中,地被竹种群在个体差异基础上,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和一系列生态过程,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 个体空间结构 高度 观测组-控制组 随机分布 Monte-Carlo检验 空间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