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图档》所见清代盛京笔帖式研究三题
1
作者 赵彦昌 刘芮岑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5期91-97,共7页
笔帖式是清代地方政府正式的文书档案职官,本文通过对《黑图档》记载的有关笔帖式的内容进行详细梳理,进而对笔帖式的铨选与任用、考核与升迁、告假与离任等方面进行初步考察,全面展现笔帖式这一档案职官的管理形式。
关键词 笔帖式 《黑图档》 文书档案 档案职官
下载PDF
清后期笔帖式的发展嬗变及其原因探析
2
作者 彭新宇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笔帖式是清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官职。为保障旗人仕进之路的通畅宽裕,清统治者特意为八旗子弟开辟了笔帖式入仕这一选官路径,以提高旗人的入仕数量,确保旗人群体的政治参与度。清后期,清政府官制改革,改笔帖式为录事,使得笔帖式的设... 笔帖式是清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官职。为保障旗人仕进之路的通畅宽裕,清统治者特意为八旗子弟开辟了笔帖式入仕这一选官路径,以提高旗人的入仕数量,确保旗人群体的政治参与度。清后期,清政府官制改革,改笔帖式为录事,使得笔帖式的设置职掌发生了一定的嬗变,对清代的旗人入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笔帖式 录事 官制改革
下载PDF
清代笔帖式之特色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郁楠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8,共10页
笔帖式是清代品级不高但很重要的职官,是继承和转化后金时期“巴克什”群体职能后的产物,且只能由旗人(主要是满族人)担任。康熙时期,出于政治、军事需要,始有派出之笔帖式。有清一代,笔帖式设置遍及中央和地方各个部门,并设有专门考试... 笔帖式是清代品级不高但很重要的职官,是继承和转化后金时期“巴克什”群体职能后的产物,且只能由旗人(主要是满族人)担任。康熙时期,出于政治、军事需要,始有派出之笔帖式。有清一代,笔帖式设置遍及中央和地方各个部门,并设有专门考试用于铨选。笔帖式升迁较之他途为快,乃旗人重要的进身之阶,是清代“首崇满洲”的具体体现。从其职掌考察,笔帖式具有沟通满汉关系、联系中央和地方的两大作用,与清王朝同兴衰共荣辱,在清代职官系统中极为独特,颇值得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什”群体 笔帖式 持折笔帖式 派出之笔帖式
下载PDF
清乾隆年间西北台站笔帖式考略
4
作者 解梦洁 《满族研究》 2023年第4期71-78,共8页
台站笔帖式是清朝为传递军情,管理驿路及应对突发事件所设的官缺,在军事情报系统和地方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康熙年间笔帖式始被用于西北驿路,发展出独特的坐台笔帖式制度,随着西北局势的发展,其角色和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渐优化和演... 台站笔帖式是清朝为传递军情,管理驿路及应对突发事件所设的官缺,在军事情报系统和地方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康熙年间笔帖式始被用于西北驿路,发展出独特的坐台笔帖式制度,随着西北局势的发展,其角色和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渐优化和演变,展现了清朝在应对西北战事及边疆经营中所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为深入理解清代边疆经营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北边疆 台站 笔帖式
下载PDF
清代笔帖式新论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涛 卫宇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3期45-53,共9页
笔帖式是清代官僚体系中品秩较低,地位特殊的一环。作为满人进身之阶,笔帖式为宗室、满人提供了入仕的门槛。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笔帖式又是政府部门中各项事务的具体承担者,对外放官员来说,笔帖式又起到了幕僚的作用。因此,弄清笔帖式的... 笔帖式是清代官僚体系中品秩较低,地位特殊的一环。作为满人进身之阶,笔帖式为宗室、满人提供了入仕的门槛。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笔帖式又是政府部门中各项事务的具体承担者,对外放官员来说,笔帖式又起到了幕僚的作用。因此,弄清笔帖式的发展脉络,有助于从不同视角把握清代社会变迁的基本线索。尽管学术界对该问题已有涉猎,但以往的研究未能廓清笔帖式在不同时期地位、职能等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其出身、分类、分布、职能、升迁、衰落等方面的进一步考察,或有益于对清代笔帖式更加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帖式 职能 升迁过程
下载PDF
清代笔帖式仕进与迁转路径分析——以满族内阁大学士群体为样本
6
作者 王亿超 《研究生法学》 2014年第5期45-52,共8页
在清代职官系统中,笔帖式群体遍及从中央至地方的各个衙门。他们虽然品级不高——大多仅七、八品,平时也只是掌管一些低级事务,但职位却很重要,官缺数量又多,补官较为容易,而且还只能由旗人(主要是满人)充任。满人在初任职笔帖式后,升... 在清代职官系统中,笔帖式群体遍及从中央至地方的各个衙门。他们虽然品级不高——大多仅七、八品,平时也只是掌管一些低级事务,但职位却很重要,官缺数量又多,补官较为容易,而且还只能由旗人(主要是满人)充任。满人在初任职笔帖式后,升迁即开始进入快车道,或不数年,辄至通显,被擢升至朝廷重臣和地方大员者,更是比比皆是。因此,时人称笔帖式为"满官进身之初阶"、"乃文臣储才之地,将相大僚也多由此出"。通过选取有清一代由笔帖式出身、发迹而被授为内阁大学士的二十一位满族官员作为分析样本,对其旗属分布、被初次授为内阁大学士的时间、被初次授为内阁大学士之前的职位官阶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以期能够进一步认识清代笔帖式群体的仕进与迁转路径状况及其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帖式 仕进 迁转 清代
下载PDF
清代的笔帖式
7
作者 王述之 《人事世界》 2000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清代笔帖式 文书官 书记官 翻译文书 入仕途径
下载PDF
《黑图档》所见清代笔帖式职能探微
8
作者 赵彦昌 刘芮岑 《档案》 2023年第11期4-8,共5页
在清代地方政府,笔帖式属于国家正式的文书档案工作者。本文通过对《黑图档》中记载的有关笔帖式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进而对笔帖式的职能进行详实考察,以期有益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笔帖式这一文书档案职官,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 在清代地方政府,笔帖式属于国家正式的文书档案工作者。本文通过对《黑图档》中记载的有关笔帖式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进而对笔帖式的职能进行详实考察,以期有益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笔帖式这一文书档案职官,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盛京文书档案工作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帖式 《黑图档》 盛京 职能
原文传递
雍正初年笔帖式考
9
作者 王敬雅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笔帖式一职在清代尤为重要,担任笔帖式是旗人重要的入仕途径,而笔帖式的任用、数量与政治息息相关。本文从雍正初年皇帝下旨令各部院衙门保举笔帖式入手,在统计、分析各部院笔帖式数量的基础上,对雍正初年笔帖式设置与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 笔帖式 雍正 保举
原文传递
清代“笔帖式”
10
作者 杜家骥 《文史知识》 1983年第4期76-79,共4页
笔帖式,是清朝政府各机构中负责翻译文书、掌理簿籍的一种低品级官,可称作是'文书官',或'书记官'。笔帖式一词,是满文名词bithc(书、信、文之义,读作'笔特赫')加上附加成分si(音近于汉语的'希'或'... 笔帖式,是清朝政府各机构中负责翻译文书、掌理簿籍的一种低品级官,可称作是'文书官',或'书记官'。笔帖式一词,是满文名词bithc(书、信、文之义,读作'笔特赫')加上附加成分si(音近于汉语的'希'或'式')而成的一个派生名词。起初作为对掌管文书、簿籍、帐目等人员的称呼,后来才成为官名。它的正规读音应是'笔特赫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帖式 附加成分 清朝政府 书记官 《清史稿》 舒赫德 军机大臣 赫希 清代皇帝 领催
原文传递
“边塞”与“旗员”:清代陕甘总督迁进路径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军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督抚制度是清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督抚作为文官,行省总督的迁进路径必然符合文官迁进路径规律的一般特点,总督群体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文官制度下的官僚系统中的其它群体一样,经历相同或相似的迁进路径。但是,陕甘总督的满洲缺... 督抚制度是清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督抚作为文官,行省总督的迁进路径必然符合文官迁进路径规律的一般特点,总督群体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文官制度下的官僚系统中的其它群体一样,经历相同或相似的迁进路径。但是,陕甘总督的满洲缺又决定了陕甘总督群体迁进路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遵循文官迁进路径一般性的同时,体现出旗人迁进路径的特殊性,笔帖式和侍卫为主要进身路径和文武易途而进成为陕甘总督群体迁进路径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总督 笔帖式 侍卫 迁进路径
下载PDF
《视学》再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康身 《自然杂志》 1990年第9期605-610,623,共7页
本刊10卷6期曾发表刘逸撰写的《〈视学〉评析》一文,对清初年希尧这一透视学杰作作了介绍。《〈视学〉再析》是沈康身先生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近作,文章娓娓道来,有味,也颇具价值,有兴趣的读者,值得细读。
关键词 年希尧 透视学 窑务 量点法 刘逸 北堂图书馆 笔帖式 景德镇陶录 《清史稿》 郎世宁
下载PDF
《旧清语》研究(三)
13
作者 赵志强 《满语研究》 1992年第1期53-60,32,共9页
32查《实录》原文为:汉译文为:“是时,明沿边之民每岁越境,窃采我国(人)参、(银)矿……”在此,系名词与助词之合写体,意为“边界的”。
关键词 清语 合写 解释句 命令 附加成分 五体清文鉴 清文 笔帖式 成衰扎布 愚者
下载PDF
清末民初珲春地区旗人精英的乡村统治(下)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煜 朴晟爱 顾松洁 《满语研究》 2014年第2期95-103,共9页
五、新政与辛亥革命动荡中的旗人精英 清末,随着边境人口的增长,对外接触的频繁以及政府职能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官员不仅需要具备驻防军事的相关知识,还需具备解读国家目标和政府政策的能力.因此,在边境地区解除了依靠旗官的统治,与内... 五、新政与辛亥革命动荡中的旗人精英 清末,随着边境人口的增长,对外接触的频繁以及政府职能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官员不仅需要具备驻防军事的相关知识,还需具备解读国家目标和政府政策的能力.因此,在边境地区解除了依靠旗官的统治,与内地一样改为文官统治.[1]1371906年,陈昭常被任命为副都统后,正式在珲春开始行政改革.改革司法制度,设置专门负责旗人和民人官司的发审专员;在副都统衙门内废除印务处、图书文差等不必要的机构和官职;明确左司、右司等现有官职的权限,变更了人员;[2]207此外,还新设了负责外交事务的边务司;同时,成立工艺专习所和学校,集资开矿,成立公司开办林业,并着手开通红溪河与图们江水运.[2]206为了筹集这些工作所需的资金,他还修订了与税制相关的章程,并将税务征收交由税务处独立办理.[2]2081908年,陈昭常的继任者郭宗熙上任,并继续领导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人 民人 笔帖式 旗官 珲春 清末民初 副都统 珲春县志 乡议事会 正白旗 珲春厅 乡村
下载PDF
甘肃近代烟祸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士荣 《兰州学刊》 CSSCI 1990年第6期78-85,共8页
鸦片何时输入甘肃?根据史籍记载大概在道光年间。“道光初,……(鸦片)由印度传至云南,而南土兴矣,展转传至四川而有川土,又传至甘肃而有西土……一、二十年来,废田而种罂粟,岁益浸广。”①所谓“岁益浸广”说明鸦片传到甘肃后,经过长期... 鸦片何时输入甘肃?根据史籍记载大概在道光年间。“道光初,……(鸦片)由印度传至云南,而南土兴矣,展转传至四川而有川土,又传至甘肃而有西土……一、二十年来,废田而种罂粟,岁益浸广。”①所谓“岁益浸广”说明鸦片传到甘肃后,经过长期泛滥,便成为一种难以治愈的痼疾。本文试图就甘肃烟毒泛滥的原因、概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一定很多,恳请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烟 道光皇帝 烟亩罚款 土药税 镇守使 土地荒芜 同治年间 南土 陕甘总督 笔帖式
下载PDF
清朝官吏回避制度简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月龙 《理论探索》 1987年第4期54-55,共2页
为了使封建的官僚机器正常运转,防止种种弊病,清王朝在对官吏的任用和调动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的回避制度。这些制度虽然都是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某些做法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干部管理的一般要求,有一定借鉴意义。清朝的官吏回避... 为了使封建的官僚机器正常运转,防止种种弊病,清王朝在对官吏的任用和调动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的回避制度。这些制度虽然都是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某些做法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干部管理的一般要求,有一定借鉴意义。清朝的官吏回避制度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本籍回避。这一规定要求:地方上从总督巡抚直到卅县一级的各类官员,都不能在自己家乡所属的省府州县内担任官职。比如,属于山西省籍的人回避担任山西省一级的官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度 干部管理 山西人 太原府 笔帖式 官僚机构 教职人员 科举考试 高平县 任者
下载PDF
专为皇帝牧马的清代内务府上驷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景丽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3,共2页
上驷院是清代内务府的机构之一。内务府是掌管着清代"宫禁"事务的机关,凡是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都由它来承办,所属机构众多,事务繁杂,组成了一个为皇室服务的庞大机构。其中,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营造司、慎刑司统称"七... 上驷院是清代内务府的机构之一。内务府是掌管着清代"宫禁"事务的机关,凡是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都由它来承办,所属机构众多,事务繁杂,组成了一个为皇室服务的庞大机构。其中,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营造司、慎刑司统称"七司",属于内务府的直属机构;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统称"三院",是内务府的统辖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驷院 奉宸 武备院 营造司 掌仪司 三院 慎刑 直属机构 笔帖式 阿敦
下载PDF
清朝锦州皇庄简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玉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9-44,共6页
锦州皇庄是清朝皇帝在锦州地区所设置的皇室私有庄园,在当时称之谓关外大粮庄。它是清代东北皇庄的主体部分,是研究清代皇庄和旗地不可缺少的课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的馈乏。
关键词 清朝皇帝 旗地 纳粮庄 纳银庄 大清会典 奉天府府尹 笔帖式 清史研究 宣统元年 副都统
下载PDF
清代文官制度概论——文官的考核、升转与惩处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顺林 乔润令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67-74,共8页
文官制度亦称公务员制度,它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机构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现代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美国、法国、西德、日本等也都相继效法而建立起各自的文官制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业已或正在采用这种... 文官制度亦称公务员制度,它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机构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现代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美国、法国、西德、日本等也都相继效法而建立起各自的文官制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业已或正在采用这种制度。但是如果追根溯源,英国的文官制度在它形成之时,则颇受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之影响。这一点,就连当代西方的行政学家亦不否认。民主革命先哲孙中山早在辛亥革命前,在深入考察了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官制度后,也曾这样言道:英美的文官考选之制,都学自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因此,究世界文官制度之源,源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官制度 公务员制度 考选 辛亥革命前 政府机构 科举考试制度 人事任命 笔帖式 户部三库 钦天监
下载PDF
清代理藩院的设置和沿革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云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97-102,118,共7页
有清一代对蒙古地区的统治,理藩院起了重要作用。关于理藩院的组织,职能和历史评价,笔者在《清代理藩院初探》一文中曾略有论述。但限于篇幅,有些问题尚未述及。为此,本文拟就清代理藩院的设置和沿革再做探讨,并求正于史学界同志。
关键词 理藩院 蒙古衙门 蒙古地区 笔帖式 阿什达尔汉 承政 旗籍司 漠南 清太宗 官制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