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法史唐宋转型中的毛笔形质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学森 《书画世界》 2016年第6期20-22,共3页
宋代"尚意"书风导致毛笔的体式多样,苏轼、黄庭坚等人在择笔方面也是各逞己意。主流字体和风格的变化导致唐宋毛笔从披柱式向散卓式演变,从短硬笔头向长软笔头转化。从叶梦得、蔡绦等人的记述中可以还原出唐宋时期诸葛氏毛笔... 宋代"尚意"书风导致毛笔的体式多样,苏轼、黄庭坚等人在择笔方面也是各逞己意。主流字体和风格的变化导致唐宋毛笔从披柱式向散卓式演变,从短硬笔头向长软笔头转化。从叶梦得、蔡绦等人的记述中可以还原出唐宋时期诸葛氏毛笔的基本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转型 鸡距 散卓 枣心
下载PDF
天津的阿文书法家及其特色(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山牧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36,共4页
阿拉伯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美妙的风格,赢得艺术界高度的赞誉,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之一。阿拉伯书法是阿拉伯文字在造型艺术上美的升华,也是一种感情活动的物化体现。
关键词 阿文书法 感情活动 结字 写经 三一体 裹锋 汉字书法 笔柱 刘化民 伊斯兰文化
下载PDF
鸡距笔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友舟 《书法》 2013年第7期98-101,共4页
魏晋至隋唐时期毛笔以笔锋粗短而硬劲为主要形制特点,其中较著名的有鸡距笔。鸡距笔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鸡距为斗鸡的主要利器。斗鸡的历史由来已久,宋人周去非称:"鸡始斗,奋击用距。少倦则盘旋相啄,一啄得所... 魏晋至隋唐时期毛笔以笔锋粗短而硬劲为主要形制特点,其中较著名的有鸡距笔。鸡距笔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鸡距为斗鸡的主要利器。斗鸡的历史由来已久,宋人周去非称:"鸡始斗,奋击用距。少倦则盘旋相啄,一啄得所,觜牢不舍,副之以距,能多如是者必胜。"①显然,以鸡距名笔乃是形容其笔锋粗短犀利。相对于汉魏的制笔,鸡距笔的确为一种进步。那么,鸡距笔制作方法及特点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距 笔柱 周去非 祭侄文稿 伯远帖 米芾 汉魏 行草书 硬毫 散锋
原文传递
蠡测“二王时代”的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学雷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3-159,共7页
在书写材料中,笔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材料无疑是至为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二王"父子及其时代的笔。由于资料的罕缺,严格地说,本文相当程度上是种蠡测。一、后世的推测由于资料的稀缺,不免会使研究流于悬测,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悬测... 在书写材料中,笔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材料无疑是至为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二王"父子及其时代的笔。由于资料的罕缺,严格地说,本文相当程度上是种蠡测。一、后世的推测由于资料的稀缺,不免会使研究流于悬测,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悬测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所用的毛笔了。唐何延之《兰亭记》说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时候"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劲劲健,绝代更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王 《兰亭序》 鼠须 兰亭记 易简 何延之 张芝 笔柱 文房四谱 书写材料
原文传递
文港赣笔制作的技与艺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明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关于江西文港的毛笔起源,元代以前没有确切史料记载,据《赣东史迹》载:相传在2100多年前,制笔技艺是由秦朝时期的咸阳游侠郭解、朱兴传授而来。据族谱记载,山东邹县的邹氏于西晋时期迁居临川城西,开始制作毛笔,后代迁徙于临川李渡、文... 关于江西文港的毛笔起源,元代以前没有确切史料记载,据《赣东史迹》载:相传在2100多年前,制笔技艺是由秦朝时期的咸阳游侠郭解、朱兴传授而来。据族谱记载,山东邹县的邹氏于西晋时期迁居临川城西,开始制作毛笔,后代迁徙于临川李渡、文港一带,继续承传祖上的手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毛笔制作技术日臻完善的时代,此时的文港,已有繁荣的笔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时期 山东邹县 李渡 明代中期 郭解 赣东 笔柱 水刀 启功先生 墨猪
原文传递
毛笔的制作
6
作者 周晓文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8-129,共2页
笔作为书写、绘画工具,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岁月中走来,至今仍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汉代蔡邕曾有"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之说,从某种程度... 笔作为书写、绘画工具,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岁月中走来,至今仍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汉代蔡邕曾有"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之说,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书法艺术之所以经历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仍然为世人所钟爱,根源在于"笔软"。因为"笔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柱
原文传递
徽笔:国家级“非遗”
7
作者 江志伟 汪苹 《东方收藏》 201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在最近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上,来自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徽笔制作技艺"榜上有名。让我们通过从事徽笔制作与研究已经30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笔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文先生的手与眼,看徽笔... 在最近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上,来自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徽笔制作技艺"榜上有名。让我们通过从事徽笔制作与研究已经30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笔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文先生的手与眼,看徽笔是如何诞生的,倾听徽笔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技艺 物质文化遗产 微刻 笔柱 牛角梳 山羊毛 手工技艺 狼毫 常用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