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结构到解构的符号——论罗兰·巴特《符号帝国》中的“空”与“无”
1
作者 罗鑫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8-42,共5页
《符号帝国》是罗兰·巴特在解构主义时期用符号学的视点完成的一本关于日本社会文化生活的著作。在对日本社会文化符号的考察中,巴特跨越了早期受索绪尔影响而形成的"科学化"、"体系化"的结构主义符号学观点,... 《符号帝国》是罗兰·巴特在解构主义时期用符号学的视点完成的一本关于日本社会文化生活的著作。在对日本社会文化符号的考察中,巴特跨越了早期受索绪尔影响而形成的"科学化"、"体系化"的结构主义符号学观点,感受到了符号的一种"空"和"无"的特点。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断裂,能指不再对应单一或终极的所指,符号的意义也被无限的推延。在这种对符号新的思考和认识中,巴特也最终完成了向解构主义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结构 解构 符号帝国 “空” “无”
下载PDF
罗兰·巴特和我们各看到了什么——谈《符号帝国》对异域文化之物的审美误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以柠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6期185-186,共2页
本文认为,罗兰·巴特的《符号帝国》是一本具有游记随笔性质的作品,其中谈到日本的文化之物是一种回到物本身的纯粹指示性符号,即去除了意义的空无的观点,是作者立足旅游者心态和视角而对异域文化产生的一种审美性"误读"... 本文认为,罗兰·巴特的《符号帝国》是一本具有游记随笔性质的作品,其中谈到日本的文化之物是一种回到物本身的纯粹指示性符号,即去除了意义的空无的观点,是作者立足旅游者心态和视角而对异域文化产生的一种审美性"误读".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文化,两国文化传统中的上层社会文化之物(符号)都具有很强的秩序性和欲望性;百姓日常生活文化之物(符号)没有强大的欲望意指,是因为它被压抑在实用、简约的状态;空无文化不是东方文化的全貌,且有着具体的社会历史原因,是一种被秩序文化压抑的曲折文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符号帝国 异域文化之物 审美误读
下载PDF
法国当代作家让·艾什诺兹的符号化写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圣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48,172,共6页
让·艾什诺兹是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以风格取胜,其中符号化是其突出特征。艾什诺兹以物品符号的共时性堆积表现静态的物的世界,用以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现了一种高超的符号管理艺术;利用兼具共时和历时性质的符号场景,呈... 让·艾什诺兹是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以风格取胜,其中符号化是其突出特征。艾什诺兹以物品符号的共时性堆积表现静态的物的世界,用以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现了一种高超的符号管理艺术;利用兼具共时和历时性质的符号场景,呈现了符号的飘荡与暂停形成的动静结合;并最终上升到以零符号和体裁符号为代表的符号历时性组合,从而在三个层次上构建了整个符号帝国。艾什诺兹的符号化写作不仅构筑了一个真实的今日世界,同时也获得了独立的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当代作家 让·艾什诺兹 符号化写作 物品 场景 叙述 符号帝国
下载PDF
帝国研究——刘禾访谈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晓武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3年第1期26-31,共6页
作为专有名词的“帝国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人们用它来概括冷战前后总结现代欧洲殖民史的某些研究,它与传统的对帝国现象和帝国主义的研究不同,和后殖民、新历史主义有非常复杂的关系,跟赛义德、福柯有很大关系。为使读者对这方面... 作为专有名词的“帝国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人们用它来概括冷战前后总结现代欧洲殖民史的某些研究,它与传统的对帝国现象和帝国主义的研究不同,和后殖民、新历史主义有非常复杂的关系,跟赛义德、福柯有很大关系。为使读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就“帝国研究”问题专门采访了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和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刘禾。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禾 后殖民理论 帝国主义 帝国现象 统治秩序 跨文化 帝国符号
下载PDF
从空无的符号到新的书写--论罗兰·巴特的日本书写
5
作者 吴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6-102,共7页
罗兰·巴特作为学者一生有很多面孔,中前期的巴特在结构主义符号学上用力颇深,而中后期的巴特更多地关注书写、身体与欲望等问题。《符号帝国》作为巴特中期的重要文本,承载着巴特由日本文化符号而来的思考,在巴特看来,日本的符号... 罗兰·巴特作为学者一生有很多面孔,中前期的巴特在结构主义符号学上用力颇深,而中后期的巴特更多地关注书写、身体与欲望等问题。《符号帝国》作为巴特中期的重要文本,承载着巴特由日本文化符号而来的思考,在巴特看来,日本的符号中心空无、意义缺失,每一个符号都有待于被书写,在书写中身体与欲望的维度涌现出来。从符号学的反思到对书写的讨论,《符号帝国》可视为巴特前后期思想转折的过渡与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符号帝国 日本 符号 书写
下载PDF
罗兰·巴特论日本文化
6
作者 蒋传红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9期182-186,共5页
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中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敏锐独到的阐述:作为一位西方学者,罗兰·巴特时时感受到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作为一位后结构主义文论家,罗兰·巴特将日本文化视作"一个符号系统";罗兰·... 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中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敏锐独到的阐述:作为一位西方学者,罗兰·巴特时时感受到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作为一位后结构主义文论家,罗兰·巴特将日本文化视作"一个符号系统";罗兰·巴特的阐述和日本文化表现出亲近性,但又对日本文化存在相当的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符号帝国 日本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