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本体论角度看书籍装帧的审美追求与符号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谭小荷 赵唯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一切人类的文化产品都具有符号性,尤其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符号消费的时代、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从本体论的角度,书籍装帧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及大众化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两重张力空间的产物。书籍装帧是书籍精神... 一切人类的文化产品都具有符号性,尤其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符号消费的时代、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从本体论的角度,书籍装帧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及大众化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两重张力空间的产物。书籍装帧是书籍精神与文化内涵外在的、物化的表现形式,是有表情的艺术品,是会讲话的传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 符号本体 审美追求
下载PDF
本体驱动下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海霞 霍亮 +2 位作者 朱杰 胡啸 樊龙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5,共5页
针对地图符号模型与异构地图符号资源不兼容,难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集成与互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图符号概念模型。通过定义符号的类、属性、关系和约束条件,该模型实现了对符号概念及关系的形式化表达... 针对地图符号模型与异构地图符号资源不兼容,难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集成与互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图符号概念模型。通过定义符号的类、属性、关系和约束条件,该模型实现了对符号概念及关系的形式化表达和符号本体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采用SOA软件架构思想,建立了基于Web服务的地图符号分布式共享框架结构,实现了符号的跨平台调用。本研究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地图符号与ArcGIS Engine之间的跨平台调用,进行了本符号共享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灵活开放集成和互操作,并且有效地保留了地图符号的语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符号本体 地图符号模型 符号共享 WEB服务
下载PDF
论语言形式的两种符号性
3
作者 夏建新 《外语研究》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对人们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语言形式的现象作一番分析 ,指出语言形式有两种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符号性 (sign potential) :本体符号性 (ontologicalsign potential)和形式符号性 (formalsign potential)。同时本... 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对人们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语言形式的现象作一番分析 ,指出语言形式有两种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符号性 (sign potential) :本体符号性 (ontologicalsign potential)和形式符号性 (formalsign potential)。同时本文试图说明人们使用语言形式的行为本身是怎样直接进入交际过程并与语言形式同时发挥交际功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式 符号 本体符号 形式符号
下载PDF
语言学支撑的粮食供应本体可视化表达
4
作者 司海芳 常德海 栗嵩山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6-652,共7页
粮食信息化建设对粮食供应信息分析可视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和很高要求。针对目前粮食供应信息可视化研究不系统、不深入的问题,基于本体理论对粮食供应信息进行了系统归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粮食供应本体框架;在分析每类粮食供应本体特... 粮食信息化建设对粮食供应信息分析可视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和很高要求。针对目前粮食供应信息可视化研究不系统、不深入的问题,基于本体理论对粮食供应信息进行了系统归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粮食供应本体框架;在分析每类粮食供应本体特点的基础上,基于语义学理论进行了粮食供应专题地图符号设计,并基于语法学进行了粮食供应专题可视化表达方法设计;最后基于SuperMap iObject平台,实现了粮食供应基本信息和储粮流通设施信息等两类共9幅粮食供应信息专题图。基于本体和语言学理论对粮食供应本体专题可视化表达研究为粮食供应信息可视化分析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理论 语言学 粮食供应本体 粮食供应本体符号设计 粮食供应专题可视化表示
下载PDF
文学、文化之“文”——“文化唯物论”的一个基点
5
作者 王尔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145,共5页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化唯物论” 文本性 符号本体 历史修辞学
下载PDF
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生命本体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士林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119,共19页
从哲学角度讲 ,人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本体差异 ,它是那种能够把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标示出来的逻辑尺度。无论传统的理性句法与审美句法 ,还是作为其现代变种的实践本体论与符号本体论 ,实际上都未能从逻辑上完成这种本体论证明。这种尺... 从哲学角度讲 ,人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本体差异 ,它是那种能够把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标示出来的逻辑尺度。无论传统的理性句法与审美句法 ,还是作为其现代变种的实践本体论与符号本体论 ,实际上都未能从逻辑上完成这种本体论证明。这种尺度只能是以人自然欲望为生产对象的道德尺度。从语言哲学上讲 ,只有可以从“质的分析”高度区划出人与自然之本体差异的伦理句法 ,才能捍卫“人是目的”这个基本的人性原则。然而另一方面 ,这种道德本质又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那种因与自然血缘相混淆而显得不够纯粹的旧伦理学。新道德主义是一种性命之学 ,是一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展开的生命本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道德主义 生命本体 理性句法 审美句法 实践本体 符号本体 伦理句法 中国文化 人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