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生命本体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士林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119,共19页
从哲学角度讲 ,人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本体差异 ,它是那种能够把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标示出来的逻辑尺度。无论传统的理性句法与审美句法 ,还是作为其现代变种的实践本体论与符号本体论 ,实际上都未能从逻辑上完成这种本体论证明。这种尺... 从哲学角度讲 ,人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本体差异 ,它是那种能够把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标示出来的逻辑尺度。无论传统的理性句法与审美句法 ,还是作为其现代变种的实践本体论与符号本体论 ,实际上都未能从逻辑上完成这种本体论证明。这种尺度只能是以人自然欲望为生产对象的道德尺度。从语言哲学上讲 ,只有可以从“质的分析”高度区划出人与自然之本体差异的伦理句法 ,才能捍卫“人是目的”这个基本的人性原则。然而另一方面 ,这种道德本质又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那种因与自然血缘相混淆而显得不够纯粹的旧伦理学。新道德主义是一种性命之学 ,是一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展开的生命本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道德主义 生命本体论 理性句法 审美句法 实践本体论 符号本体论 伦理句法 中国文化 人性
原文传递
文学、文化之“文”——“文化唯物论”的一个基点
2
作者 王尔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145,共5页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化唯物论” 文本性 符号本体论 历史修辞学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IT Artefacts with Language
3
作者 Giusy Gall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7年第1期44-52,共9页
Every day we experience relationships with artefacts, which describe material objects made by humans in order to reach a goal and exploit the human feature to plan ahead. Artefacts bring together cognitive evolution a... Every day we experience relationships with artefacts, which describe material objects made by humans in order to reach a goal and exploit the human feature to plan ahead. Artefacts bring together cognitive evolution and technical enhancement. Although artefacts are conceived as technical, we are now facing a relationship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rtefacts. IT artefacts include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as a two-sided entity. The definition of IT artefact corresponds with the Saussurean linguistic sign: a two-sided entity constituted by the signifier (hardware) and the signified (software). I claim that IT artefacts share this ontological trait with the linguistic sign. I will show that IT artefacts are the result of design and planning, while language--which is an institution--is not the fabrication of one human but linked to collective human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facts IT artefacts LANGUAGE INSTITUTION linguistic sign Saussure Bre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