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观认识与符号认识:异质性哲学引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长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3,共12页
异质性哲学的主旨在于从学理上解释认识与实践的反差,尤其是理论性认识与实践的反差。该反差是指,一些对实践的预先认识,尤其是理论性认识,跟实践的实际后果明显不一致。要解释这种反差,必须考察认识的机制,看看何种认识或认识在何种情... 异质性哲学的主旨在于从学理上解释认识与实践的反差,尤其是理论性认识与实践的反差。该反差是指,一些对实践的预先认识,尤其是理论性认识,跟实践的实际后果明显不一致。要解释这种反差,必须考察认识的机制,看看何种认识或认识在何种情况下比较可靠,何种认识或认识在何种情况下比较成问题,以及实践跟认识相比有哪些特点,认识在实践中如期实现的自身条件有哪些,缺失这些条件可能导致哪些后果。认识的机制很复杂,需要先考察认识的基本结构,把直观认识与符号认识作为该结构的两个层面,把直观认识作为比较可靠的区域,把符号认识作为比较成问题的区域,把它们之间的异质性确定为基础异质性,为异质性哲学进一步分析符号认识的机制和问题铺设一小段引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哲学 直观认识 符号认识 基础异质性 实践
下载PDF
句形树白描——符号指谓的句法结构图解
2
作者 周宏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6,共9页
人运用符号认识对象的基本形式为符号指谓,其基本句式可表示为"s是p"。其中,s代表主词,其作用在于指出一个对象;p代表谓词,其作用在于说明该对象;指谓配合,从而实现对该对象的一种认识。通过对基本句式中所包含的主词和谓词... 人运用符号认识对象的基本形式为符号指谓,其基本句式可表示为"s是p"。其中,s代表主词,其作用在于指出一个对象;p代表谓词,其作用在于说明该对象;指谓配合,从而实现对该对象的一种认识。通过对基本句式中所包含的主词和谓词的种类进行区分,我们可以划分出符号指谓的三个次级句式,分别是个别句(主词为个别词,谓词为实在词)、实在句(主词和谓词均为实在词)和范畴句(谓词为范畴词)。借助句形树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呈现这三个次级句式的句法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联情况,进而勾画出符号指谓在句法上的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哲学 符号认识 符号指谓 句法结构 句形树
下载PDF
“形象思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建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形象思维"观点最早来源于俄国,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50年代到60年代初、1978年到1985年,"形象思维"两度在中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些讨论与中国1949年以后的"意识形态"建构的任务和几十年间的社会政... "形象思维"观点最早来源于俄国,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50年代到60年代初、1978年到1985年,"形象思维"两度在中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些讨论与中国1949年以后的"意识形态"建构的任务和几十年间的社会政治状况,以及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的总体发展联系在一起。前一次讨论对"美的本质"起了平衡作用,后一次讨论引发了新一轮的"美学热"。自从1985年以后,对"形象思维"的讨论走向低潮,但这一讨论却化身为文艺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研究和古代文论中的"意象"研究。以上几个途径都是"形象思维"的积极的发展,值得肯定,但是,认识论上的经验的和符号的态度,可以提供更多的启示。对艺术特征的理解,曾经经历了"是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不是认识"这三个阶段,我们需要有第四阶段的理解,这第四阶段的核心,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还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认识符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