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指翻译的本质
1
作者 贾洪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3-51,共9页
符指翻译是以符指过程为着眼点建构符号翻译学的新术语。符指翻译以狭义的口头符号转换为焦点建构符指翻译理论,存在狭义与广义指称的矛盾问题,故有必要以相关且典型的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皮尔士的符指过程界定为切入点,阐述符号学、符指... 符指翻译是以符指过程为着眼点建构符号翻译学的新术语。符指翻译以狭义的口头符号转换为焦点建构符指翻译理论,存在狭义与广义指称的矛盾问题,故有必要以相关且典型的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皮尔士的符指过程界定为切入点,阐述符号学、符指过程、符指过程系以及符指翻译之间的术语内涵与概念关联,联系皮尔士、莫里斯、佩尔斯等有关符号学和符指过程的思想,探究符指翻译的本质,讨论其存在的问题,阐明符指翻译与翻译符号学之间的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号学 符指翻译 翻译号学 本质
下载PDF
人在符号转换中的作用——对皮尔士与格雷翻译符指过程的批判与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洪伟 《翻译界》 2019年第1期70-81,共12页
格雷(Gorlée, 1994)认为皮尔士的三元符号关系及符指过程弱化了人这一关键符号要素;格雷将皮尔士符号学应用于翻译问题分析,虽然意识到人作为符号主体的重要性,却局限于译者层面,不但缩小了皮尔士理论中人的所指范围,还落入由发出... 格雷(Gorlée, 1994)认为皮尔士的三元符号关系及符指过程弱化了人这一关键符号要素;格雷将皮尔士符号学应用于翻译问题分析,虽然意识到人作为符号主体的重要性,却局限于译者层面,不但缩小了皮尔士理论中人的所指范围,还落入由发出者和阐释者构成的二元对立的藩篱。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回顾皮氏有关人的符号学思想,梳理格雷对皮氏思想的解读与译者角色构建的观点,指出格氏译者观乃是对皮氏经典思想的误读。进而,在翻译符号学理论架构下,以有形与无形符号之间的转换从广义上界定翻译,基于人在符号生成、使用和阐释中的角色和作用,将人分为抽象和具体两类,并以皮尔士的三元符指关系为参照,将翻译符号学的符指过程构拟为人—符号—对象—解释项为基础的三重梯度四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士 格雷 翻译过程 翻译号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