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与RAS抑制药物一类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1
作者 戚文航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6期323-325,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正在不断增高,将成为新世纪心血管疾病中的一大新流行疾病,尽管有关Af的基础、临床的研究近年来都有很大进步,但迄今为止在Af的有效治疗上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在高危人...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正在不断增高,将成为新世纪心血管疾病中的一大新流行疾病,尽管有关Af的基础、临床的研究近年来都有很大进步,但迄今为止在Af的有效治疗上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在高危人群中采取措施预防它的发生可谓基本空白,纵然,近年来不断有高血压、心衰等大型临床试验或研究的发表,但很少把Af的发生列入为预设终点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抑制药物 RAS 大型临床试验 高危人群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预防——一类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2
作者 戚文航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 预防 大型临床试验 高危人群 心血管疾病 流行疾病 有效治疗 患病率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董福强 滕广帅 +2 位作者 王学文 焦占全 江勇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278-279,共2页
目的 探讨抗心律常药物西地兰和艾司洛尔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11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治... 目的 探讨抗心律常药物西地兰和艾司洛尔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11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控制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给予吸氧,先后给予速尿、西地兰,之后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硝酸甘油,5-20μg/min。开始注射硝酸甘油后,建立另一个静脉通道,每30 min给予0.2 mg西地兰,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艾司洛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心室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早期及晚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西地兰联合小剂量艾司洛尔在治疗心房颤动,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可适当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西地兰 艾司洛尔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韦美玉 王会永 +3 位作者 徐延敏 李广平 许纲 陈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01至2010-05就诊于我院住院部房颤患者123例,其中66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组)和57例同期入院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组),对...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01至2010-05就诊于我院住院部房颤患者123例,其中66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组)和57例同期入院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组),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SF-36量表)调查方式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消融组与药物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SF-36量表中除肌体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以及躯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消融组患者按疗效分为成功者(41例)和未成功者(25例)分别进行比较,成功者SF-36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术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躯体健康评分从(227.4±57.0)分提高到(293.4±54.3)分(P<0.001),精神健康评分从(243.8±51.7)分提高到(309.0±58.0)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肺静脉消融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房颤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消融成功患者中,环肺静脉消融治疗房颤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转复山羊持续性心房颤动过程中心房异常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单兆亮 王玉堂 +2 位作者 时向民 Mattias F.Duytschaever Maurits A.Allessie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 :在山羊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颤 )模型上分析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对心外膜单极心房电图形态的影响。   方法 :在 7只山羊的心房外膜分别缝合 83个电极。用自动房颤刺激器维持房颤 ,待持续性房颤持续 4周后 ,静脉滴注ciben... 目的 :在山羊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颤 )模型上分析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对心外膜单极心房电图形态的影响。   方法 :在 7只山羊的心房外膜分别缝合 83个电极。用自动房颤刺激器维持房颤 ,待持续性房颤持续 4周后 ,静脉滴注cibenzoline[0 1mg/ (kg·min) ] ,直至房颤终止。记录用药后房颤周长 (AFCL)的变化 ,分析AFCL分别延长 2 0、40、60、80ms和房颤转复前各 16s的间期内 ,心房各部位异常电位的百分率和左心房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在静脉滴注cibenzoline后 ,平均AFCL逐渐延长 ,心房传导速度逐渐下降 ,异常电位的百分率逐渐减少 ,与静脉滴注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延长AFCL ,减慢房颤波的传导速度 ,减少房颤时异常电位的比例。提示该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增加房颤的可兴奋间期从而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 Ic抗心律失常 CIBENZOLINE 山羊 持续性心房颤动 心房异常电位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汤日波 马长生 +10 位作者 董建增 刘兴鹏 龙德勇 喻荣辉 康俊萍 史力生 田颖 郑斌 何华 陶海龙 刘小慧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影响。方法210例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联合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其中服用普罗帕酮29例、...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影响。方法210例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联合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其中服用普罗帕酮29例、胺碘酮113例、索他洛尔3例,未服用药物65例,因索他洛尔组病例数少仅对前三组进行分析。早期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3个月内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晚期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3个月后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结果三组平均年龄具有显著差异,余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内共88例(41.9%)出现早期复发,普罗帕酮、胺碘酮、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三组早期复发率分别为41.4%,32.7%,55.4%,具有显著差异(P=0.013)。Logistic分析显示胺碘酮与早期复发独立相关(比数比=0.37,95%可信区间0.19~0.72,P=0.003)。随访180±75(91~374)天,66例(31.4%)晚期复发,三组晚期复发率分别为34.5%,28.3%,32.3%,无显著差异(P=0.752)。Logistic分析显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978)。服索他洛尔3例均出现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结论术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胺碘酮可显著降低房颤导管消融的早期复发,但对晚期复发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复发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心房颤动(4) 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续3)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新春 周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7,共3页
不管是维持窦性心律策略还是控制心室率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房颤的相关症状、减少房颤的复发,而无法彻底消除房颤。新型的心房高选择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伊布利特等在转复房颤方面具有... 不管是维持窦性心律策略还是控制心室率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房颤的相关症状、减少房颤的复发,而无法彻底消除房颤。新型的心房高选择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伊布利特等在转复房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房颤复律后短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房颤宽松心室率控制策略均显示出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安全性和相近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殷跃辉 黄德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700-703,共4页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 ACC/AHA 持续时间 疾病情况 合并用药 总体疗效
下载PDF
心房颤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文青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4期5-6,共2页
心房颤动复律及维持窦律的药物主要是离子通道阻滞剂,按其作用的特点分为三类:Ⅰa类: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酰胺;Ⅰc类:氟卡尼、普罗帕酮、莫雷西嗪;Ⅲ类:多非利特、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可达龙、决奈达龙。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房颤动 离子通道阻滞剂 普鲁卡因酰胺 维持窦律 普罗帕酮 莫雷西嗪 多非利特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复发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10
作者 郭红阳 王玉堂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689-692,共4页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临床难题,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内的联合治疗是现阶段减少复发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复发 抗心律失常药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
11
作者 谢玉霞 布艾加尔.哈斯木 马依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624-627,共4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其他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其发生率及流行范围逐年增加。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以增加致残率。近年来有大量报导证明,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作...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其他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其发生率及流行范围逐年增加。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以增加致残率。近年来有大量报导证明,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作用机制及临床试验结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非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施惠华 刘旭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5期293-295,共3页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经导管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起源学说 神经内分泌 房颤患者 中国人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激综合征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张小勇 夏明凯 邱汉婴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激综合征并宽QRS型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首次用药不同 ,分为利多卡因组 (13例 ) ,普罗帕酮组 (11例 ) ,胺碘酮组 (10例 )。分别予静注和静滴。未能复律者测量其治疗前后平均心室率、最短R R间... 目的 :评价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激综合征并宽QRS型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首次用药不同 ,分为利多卡因组 (13例 ) ,普罗帕酮组 (11例 ) ,胺碘酮组 (10例 )。分别予静注和静滴。未能复律者测量其治疗前后平均心室率、最短R R间期的变化。结果 :利多卡因组复律 2例 (15 4 % ) ;普罗帕酮组复律 9例 (81 8% ) ;胺碘酮组复律 9例 (90 0 % )。普罗帕酮、胺碘酮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多卡因 (P <0 0 1) ;利多卡因复律效果差 ,且心房颤动未转复者 ,用此药后平均心室率较前明显增快 (P <0 0 1)。结论 :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宽QRS型心房颤动时应选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 ,慎用利多卡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治疗效果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利多卡因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误区
14
作者 曲秀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8期11-11,共1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确诊心律失常事件的1/3。近20年来人类对AF治疗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问题仍有很多。最近公布的2010年欧洲和2011年美国的AF治疗指南,对改变当今治疗理念很有启示,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确诊心律失常事件的1/3。近20年来人类对AF治疗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问题仍有很多。最近公布的2010年欧洲和2011年美国的AF治疗指南,对改变当今治疗理念很有启示,有利于更多的AF患者获得更合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事件 AF治疗 治疗指南
下载PDF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邦滢 李广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0-92,F0003,共4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i)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房颤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也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可将AFi分为首诊AFi、阵发性AFi、持续性AFi、长期持续性AFi及永久性AFi。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离子通道阻滞剂 维纳卡兰 伊布利特
下载PDF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治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莫健姣 郭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108-110,114,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他汀类药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的上游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他汀类药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的上游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药物等防治房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射频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迎春 武云涛 +3 位作者 赵平 蒋鹏 贺利平 张颖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6年3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病程3~9月,心脏超声显示左心房前后径小于45 mm,左室射血分数大于50...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6年3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病程3~9月,心脏超声显示左心房前后径小于45 mm,左室射血分数大于50%。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进行分组,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30例,为射频消融组,给予包括环肺静脉隔离及线消融在内的射频消融治疗。另30例患者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是否能够长期维持窦性心律进行分析。结果射频消融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47~72岁,平均年龄(59.8±7.1)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2.8±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左房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长期有效率为46.7%,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是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对于本研究人群,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学胜 陈慧 张学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143-514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对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1980年至2014年12月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共11篇临床对照研究纳入。荟萃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对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1980年至2014年12月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共11篇临床对照研究纳入。荟萃分析显示维纳卡兰对新发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OR=27.3,P<0.01),且对开胸手术后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OR=5.04,P<0.01),而对长时程房颤转复率和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4.88,P=0.09)。维纳卡兰的房颤转复率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3,P=0.72)。维纳卡兰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OR=6.69,P=0.02),与电复律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13,P=0.18)。维纳卡兰的平均转复时间为11min,且显著迅速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主要复合不良事件发生率,维纳卡兰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P=0.38)。结论维纳卡兰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转复新发房颤及开胸术后房颤,维纳卡兰亦可能适用合并有缺血性心脏病且病情稳定的房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节律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多非力特:一种新型的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京林 樊朝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0,共3页
多非力特是一种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钾电流(Ikr)增加动作电位持续时间(QT间期)而发挥效应。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多非力特在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尖端扭转型室性... 多非力特是一种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钾电流(Ikr)增加动作电位持续时间(QT间期)而发挥效应。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多非力特在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多非力特应用后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非力特 抗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药理学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美英 谢春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16-116,共1页
目的 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心房颤动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研究对象心房颤... 目的 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心房颤动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研究对象心房颤动转复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在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变化幅度、心房颤动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用药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用药原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心房颤动的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少由于用药原因而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