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道沧桑: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文献展“归成”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苏丹 《世界建筑》 202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本文基于2019年展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筑文献展"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从文献展的价值本身以及该展览内容出发展开论述。前者分析了文献展"真实客观性"特征之下的重要社会... 本文基于2019年展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筑文献展"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从文献展的价值本身以及该展览内容出发展开论述。前者分析了文献展"真实客观性"特征之下的重要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后者从"归成"展的两条线索——建筑师与建筑学教育着手,梳理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学人的历史、以及"建筑"与"艺术"在建筑学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分离或融合关系的演变,提出人的因素对于促进建筑历史发展至关重要、向以"鲍扎"体系为根基的宾大建筑教育系统学习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展 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建筑学科体系 鲍扎
下载PDF
儋石之储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奚福泉(1902—1983年)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刊 《时代建筑》 2019年第4期154-161,共8页
上海建筑师奚福泉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师,他曾留学德国,先后取得建筑学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是20世纪20年代极少有完整欧洲留学经历的中国建筑师,与同时代留美建筑师相比,在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群体中可谓是"儋石之储&qu... 上海建筑师奚福泉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师,他曾留学德国,先后取得建筑学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是20世纪20年代极少有完整欧洲留学经历的中国建筑师,与同时代留美建筑师相比,在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群体中可谓是"儋石之储"。文章秉承建筑师史的学术脉络,基于现有的文献史料和历史图档的梳理,发掘建筑师奚福泉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理念,试图重新认识不同留学背景下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历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奚福泉 中国第一建筑师 中国建筑
下载PDF
传承与演进:评“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力扬 《建筑师》 2022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本文回顾了2022年1月底至6月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费舍尔美术图书馆和建筑档案馆举办的“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旨在呈现展览的原貌,本文概述了展览的背景和缘起,介绍了展览的具体内容和策展思路,并回顾了展览进行过程中和结... 本文回顾了2022年1月底至6月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费舍尔美术图书馆和建筑档案馆举办的“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旨在呈现展览的原貌,本文概述了展览的背景和缘起,介绍了展览的具体内容和策展思路,并回顾了展览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来自各界的反响和评价。本文将“中国建造”展置于近二十年来一系列有关宾夕法尼亚大学与中国现代建筑关系的学术活动的框架内,强调其目标是在立足于“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扎体系首次交集的一个世纪之后,审视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跨文化对话,揭示中国建筑实践中的跨世纪连贯性,并对全球性建筑技术的探索和设计创作中本土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地诠释。文章指出本次展览是对中西现代建筑“百年对话”主题的一次有意义的深入扩展性研究,并提出了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这一宏观话题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造 建筑百年对话 宾夕法尼亚大学 布扎 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中国建筑
下载PDF
折叠的历史 宾夕法尼亚大学与百年中国建筑
4
作者 林中杰 丁力扬 《时代建筑》 2023年第1期30-39,共10页
文章回顾了2022年上半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通过对展览“对话”主题的诠释,文章试图从非线性的历史史观的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建筑百年间两次创作高峰期的历史延续性。展览的历史板块与当代板块以... 文章回顾了2022年上半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通过对展览“对话”主题的诠释,文章试图从非线性的历史史观的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建筑百年间两次创作高峰期的历史延续性。展览的历史板块与当代板块以“折叠”的叙事方式呈现了百年前从布扎体系发展而来的中国“第一代现代建筑师”与当代独立建筑师之间思想与设计方法的交叉。通过深入分析展出的若干组作品,文章从“空间折叠”角度观察东西方对话对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并从“时间折叠”的角度观察布扎教育体系与建筑现代性探索的相互关系。这些分析不仅体现在中国第一代现代建筑师的作品中,在当代建筑师张永和和王澍的创作中也可以看到从静态的本土性转向动态的在地性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造 宾夕法尼亚大学 中国第一建筑师 布扎 本土性 在地性
下载PDF
规训与调适——有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晓茜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97,共7页
立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归国后的建筑实践,从实践的技术和观念两个层面探讨了布扎训练和中国实践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学院派教育普适性的设计方法在中国近代存在的必然性,并指出内在的统一性与表面的折中性,是宾大教... 立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归国后的建筑实践,从实践的技术和观念两个层面探讨了布扎训练和中国实践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学院派教育普适性的设计方法在中国近代存在的必然性,并指出内在的统一性与表面的折中性,是宾大教育背景和近代中国具体环境下建筑师对现代化建筑探索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训 调适 实践 中国第一建筑师 宾夕法尼亚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