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素平 梁爱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第一类释放因子是新生肽链释放所必需的因子 ,它能正确地识别终止信号 ,水解肽酰 tRNA酯键 ,释放出新合成的多肽链 .它的高级结构与tRNA结构相似 ,从而解释了它们功能上的相似性 。
关键词 第一类释放因子 tRNA-mimicry GGQ MOTIF 三肽反密码子 肽链 合成
下载PDF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洁 柴宝峰 梁爱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7-822,共6页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终止是由于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导致肽酰-tRNA酯键水解,释放出新合成的多肽链.近期,通过冷冻电镜、结晶学、核磁共振、分子动力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使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的结构与功能逐渐清...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终止是由于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导致肽酰-tRNA酯键水解,释放出新合成的多肽链.近期,通过冷冻电镜、结晶学、核磁共振、分子动力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使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的结构与功能逐渐清晰.对近期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 冷冻电镜 晶体结构 核磁共振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学剑 《中国奶牛》 1995年第1期47-48,共2页
气象因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云南省西畴县畜牧兽医站(663500)刘学剑气象因子是奶牛机体的重要环境因素,它可通过不同途径对机体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力。1气象因子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序列气象因子对奶牛生... 气象因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云南省西畴县畜牧兽医站(663500)刘学剑气象因子是奶牛机体的重要环境因素,它可通过不同途径对机体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力。1气象因子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序列气象因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报道很多,且气象因子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奶牛生产性能 奶牛产奶量 受胎率 相关系数 日照时数 畜牧学 成年母牛 重要程度 第一因子
下载PDF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与原量表(WAIS和WAIS-R)因素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戴晓阳 龚耀先 《心理学报》 1987年第1期70-78,共9页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S-RC)的城市与农村两个常模以及WAIS和WAIS-R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这三套测验都负荷较高的g因子;常识,领悟,相似性和词汇测验负荷较高的A(言语理解)因子,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和物体拼...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S-RC)的城市与农村两个常模以及WAIS和WAIS-R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这三套测验都负荷较高的g因子;常识,领悟,相似性和词汇测验负荷较高的A(言语理解)因子,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和物体拼凑测验负荷较高的B(知觉组织)因子,而数字广度,算术和数字符号测验负荷较高的C(记忆/集中注意)因子。因子模型是极相似的,这说明WAIS-RC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同时,所建立的因子模型也为使用者在使用测验和分析解释结果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因素分析方法 测验负荷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因子负荷 比较研究 第一因子 分析结果 因子模型 数字符号
下载PDF
基于第一抗热震因子的BN纳米管/Si_3N_4复合材料抗热震性能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守仁 王高琦 +3 位作者 杨学锋 王砚军 乔阳 杨丽颖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75-1581,共7页
利用Kingery抗热震断裂理论构建了BN纳米管(BNNTs)强韧化陶瓷复合材料的第一抗热震因子模型,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了四组BNNTs含量分别为0.5wt%、1.0wt%、1.5wt%和2.0wt%的BNNTs/Si_3N_4复合材料,并采用水浴淬冷法和三点弯曲法测试了... 利用Kingery抗热震断裂理论构建了BN纳米管(BNNTs)强韧化陶瓷复合材料的第一抗热震因子模型,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了四组BNNTs含量分别为0.5wt%、1.0wt%、1.5wt%和2.0wt%的BNNTs/Si_3N_4复合材料,并采用水浴淬冷法和三点弯曲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震后弯曲强度和临界热震断裂温差)。测试结果验证了在急剧加热和急剧冷却条件下第一抗热震因子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添加BNNTs使BNNTs/Si_3N_4复合材料第一抗热震因子增大,抗热震性能提升。分布在晶界上的BNNTs起到裂纹钉扎、桥联和裂纹偏转作用,增加了裂纹扩展的阻力;纳米管孔隙的存在改变了裂纹扩展路径,提高了BNNTs/Si_3N_4的断裂韧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其抗热震断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管 氮化硅 陶瓷 复合材料 第一抗热震因子
原文传递
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第一结构域基因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巢晨 马贵亮 +1 位作者 任红 毛伟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3-975,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具有抗肿瘤细胞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第一结构域(HGFK1)基因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的溶瘤腺病毒,研究其对胃癌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以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hTERT)和缺氧调控元件序列(HRE)分... 目的构建携带具有抗肿瘤细胞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第一结构域(HGFK1)基因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的溶瘤腺病毒,研究其对胃癌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以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hTERT)和缺氧调控元件序列(HRE)分别调控溶瘤腺病毒复制必要的E1a和E1b基因,基因组插入HGFK1基因,构建HGFK1溶瘤腺病毒(TH—Ad—HGFK1-EGFP)和无HGFK1溶瘤腺病毒(TH—Ad—EGFP),空斑计数法滴定病毒浓度;病毒分为3组:实验A组(TH-Ad—HGFK1-EGFP)、实验B组(TH-Ad—EGFP)和对照C组(Ad-EGFP),分别感染胃癌细胞SGC7901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HF);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法(TCID50)检测病毒扩增倍数;噻唑蓝(MTT)法检测病毒杀伤抑制作用;双重荧光染色检测病毒促凋亡作用。结果溶瘤腺病毒TH—Ad—HGFK1-EGFP、TH-Ad—EGFP经测序及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确认构建成功,滴度都为2×10^10pfu/ml;病毒扩增结果显示:A、B组病毒在SGC7901细胞中的扩增倍数分别为1.47×10^4、1.60×10^4倍,远大于对照C组病毒,在HF细胞中为110倍和124倍,远小于对照C组病毒;MTF结果显示:当感染复数(MOI)=100时,A组病毒对SGC7901细胞72、96h后的抑制率为(71.34±8.27)%、(74.56±1.78)%,B组为(30.58±3.83)%、(31.84±6.62)%,C组为(23.40±2.29)%、(21.18-4-2.32)%。A组与B组两时间点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3),A组与C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A、B组病毒对HF细胞在96h后的抑制率为(18.94±0.88)%、(22.84±3.34)%,C组为(53.25±3.50)%,A、B两组与C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凋亡结果显示:A组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为(18.66±4.04)%,远高于其余各组。结论溶瘤腺病毒TH—Ad—HGFK1-EGFP能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复制增殖并对其有杀伤抑制、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第一结构域 溶瘤腺病毒 SGC7901
原文传递
CCR5-△32突变基因地域和人群分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晓祎 黄红艳 孙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失突变时,其在细胞膜的表达量减少,导致HIV-1无法有效地入侵细胞。我们把这种突变的CCR5称为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近年来,通过对CCR5-△32的深入研究, AIDS的治疗获得很大进展。我们主要总结了该基因的结构功能并且详细统计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该基因的分布情况,以期对AIDS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 综述
下载PDF
新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量化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军 龙恩深 张旭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88-92,共5页
向室内人员提供呼吸代谢必需的新鲜空气且有效控制室内人员的污染暴露水平,达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IAQ)的目的,即为新风第一效应。完整的新风第一效应描述包括入室新风气流的流动特性、新风到达室内任意点的有效量、新风气流稀释运移污... 向室内人员提供呼吸代谢必需的新鲜空气且有效控制室内人员的污染暴露水平,达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IAQ)的目的,即为新风第一效应。完整的新风第一效应描述包括入室新风气流的流动特性、新风到达室内任意点的有效量、新风气流稀释运移污染物的能力和污染源强度与分布的影响特性。本文从新风效应发生过程中的质量迁移方面首次提出了新风效应第一因子FFOAE,完成对新风第一效应的量化与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利用FFOAE能够有效揭示在新风改善IAQ的过程中新风气流与污染源各自的影响规律和二者之间的制约关系,识别影响新风改善IAQ效果的主导性因素和提高改善效果的关键策略,并且为新风量指标的合理确定、通风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 第一效应 室内空气品质 新风效应第一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