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口店第一地点第4-5层脉石英原料产地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锋 王春雪 +3 位作者 刘德成 张晓凌 张双权 高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0-908,共9页
文章从考古学角度对遗址周围潜在原料产地进行调查,并以遗址出土文化遗物最为丰富的第4~5层为例对其原料采集策略进行初步分析。调查显示,遗址以北、周口河两岸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和花岗岩侵入体中多有石英脉出露,而遗址以南多为灰岩、... 文章从考古学角度对遗址周围潜在原料产地进行调查,并以遗址出土文化遗物最为丰富的第4~5层为例对其原料采集策略进行初步分析。调查显示,遗址以北、周口河两岸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和花岗岩侵入体中多有石英脉出露,而遗址以南多为灰岩、白云岩山地,少见石英脉出露。遗址第4~5层石制品的原料分析显示,距今30万年左右的"北京人"既从河流砾石层也从岩脉露头或风化处采集脉石英进行石器生产;古人类可能对不同类型脉石英采取多种开发策略;对石英脉的利用具有一定的技术组织性,表现出一副多样的原料开发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店第一地点 4~5层 脉石英 原料开发方略 技术组织性
下载PDF
周口店第一地点西剖面2009-2010年发掘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双权 高星 +4 位作者 陈福友 李俨 张乐 张晓凌 栗静舒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5,共13页
周口店第一地点再次发掘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遗址西剖面的保护状态与水平,同时也为东亚直立人演化方面某些焦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机遇与可能。2009-2010年,在西剖面最顶部堆积(即第三层)的野外发掘中共计出土大中型动物化石材料约800... 周口店第一地点再次发掘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遗址西剖面的保护状态与水平,同时也为东亚直立人演化方面某些焦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机遇与可能。2009-2010年,在西剖面最顶部堆积(即第三层)的野外发掘中共计出土大中型动物化石材料约800件。埋藏学研究表明,西剖面第三层中葛氏斑鹿(Cervus(Sika)grayi)等动物属种的骨骼富集并非古人类生存行为的结果;石制品以及古人类化石材料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结论。结合发掘过程中揭露出来的一系列洞穴坍塌事件的证据,我们初步认为,至少在第三层堆积形成时期,第一地点西剖面位置处的洞穴形态并不适合于古人类的栖居活动;葛氏斑鹿等骨骼材料则是当时在遗址附近活动的各种动物因意外因素陷落于其中而得以聚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早期 周口店第一地点 西剖面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下载PDF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细石器加工技术与年代——兼论华北地区细石器的起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小庆 张家富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6,共8页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的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中国华北细石器工业传统的特征,其原料以燧石和石英为主,在制作技术上直接法和间接法并用,具有十分成熟的间接打制和压制修整技术。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和释光年代测定,其年代为26000-21000a.B.P....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的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中国华北细石器工业传统的特征,其原料以燧石和石英为主,在制作技术上直接法和间接法并用,具有十分成熟的间接打制和压制修整技术。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和释光年代测定,其年代为26000-21000a.B.P.。为论证华北地区的细石器是本地起源的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辿遗址 第一地点 细石器 绝对年代 起源
下载PDF
陕西宜川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细石器的观察与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小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4,共6页
2005~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7次发掘,发现30000余件石制品及一些动物骨骼和多处与人类生活加工相关的遗迹现象。通过对其细石器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 2005~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7次发掘,发现30000余件石制品及一些动物骨骼和多处与人类生活加工相关的遗迹现象。通过对其细石器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技术类型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为后来的定居生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细石器
下载PDF
石器解读——以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小庆 《文博》 2017年第6期26-30,共5页
石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尤其在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石制品为中心,通过对其石材获取方式、石制品加工技术体系、使用方式和使用功能等几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 石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尤其在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石制品为中心,通过对其石材获取方式、石制品加工技术体系、使用方式和使用功能等几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石制品组合所体现的技术内涵,可能为后来的人类的定居,并开启全新的生活模式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 旧石器时代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 细石器
下载PDF
百色大梅遗址第一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晓颖 谢光茂 林强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303,共15页
大梅遗址位于百色右江区东南的右江北岸,最初发现于1982年。该遗址包括三个地点,分别位于Ⅱ、Ⅲ、Ⅳ级河流阶地上。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第一地点(A区)发掘面积1100m^2,第二地... 大梅遗址位于百色右江区东南的右江北岸,最初发现于1982年。该遗址包括三个地点,分别位于Ⅱ、Ⅲ、Ⅳ级河流阶地上。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第一地点(A区)发掘面积1100m^2,第二地点(包括B、C、E区)发掘面积1900m^2,第三地点(D区)发掘面1000m^2,总揭露面积4000m^2。该点出土石制品314件,包括砾石、石核、石片、石锤、石器等。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剥片和修理主要采用锤击法,工具多用砾石直接加工而成,类型有砍砸器、手镐、刮削器、尖状器等,刮削器数量最多。根据地层和出土石制品的特征推断,第一地点的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大梅遗址第一地点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辽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西南建筑群发掘简报
7
作者 贾笑冰 郭明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地区,是一处由多个功能不同的遗址点组成的遗址群,遗址区面积50余平方公里"。1988年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认红山文化遗址点有16处(N1~16,图一)。
关键词 辽宁凌源市 牛河梁遗址 第一地点 西南建筑群 台基址
原文传递
南京直立人地点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时代与环境辨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春林 袁林旺 +1 位作者 刘泽纯 孙小燕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和南京直立人地点是我国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地点。近年来,采用TIMS铀系测年等手段对这两个地点的年代重新进行了测定,将北京和南京直立人生存年代均前移了100ka以上。南京直立人的时代可能大于500ka,抑或580ka。北京直... 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和南京直立人地点是我国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地点。近年来,采用TIMS铀系测年等手段对这两个地点的年代重新进行了测定,将北京和南京直立人生存年代均前移了100ka以上。南京直立人的时代可能大于500ka,抑或580ka。北京直立人的时代介于距今400ka至650ka,抑或800ka。新的年代框架促进了两个地点地层与环境的研究。重点梳理两个地点的年代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分歧,并对测年方法与结果、古生物与地层分析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或多解性进行了讨论。尽管这两个地点在时代和环境研究方面仍存疑问,有些问题一时尚难澄清,但还是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部分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直立人 周口店第一地点 年代框架 气候地层 第四纪 南京 北京
原文传递
陕西宜川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石器的微痕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小庆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11,共12页
前言对石器使用痕迹的显微观察和分析,作为复原远古人类经济生活行之有效的一种研究手段,在当今学术界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它的理论依据是石器在使用时,其使用部位因力学作用而发生的不可逆转的物理变化在石器表面留下各种不同的破... 前言对石器使用痕迹的显微观察和分析,作为复原远古人类经济生活行之有效的一种研究手段,在当今学术界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它的理论依据是石器在使用时,其使用部位因力学作用而发生的不可逆转的物理变化在石器表面留下各种不同的破损、磨耗、光泽等使用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宜川市 龙王迪遗址第一地点 细石器 微痕观察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文传递
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智刚 崔光海 +2 位作者 李增超 蒋炳丽 汪静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4-69,76,共7页
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的主体结构为单层异形钢网壳,此结构最大斜向跨度83m,通过山顶和山脚两排铰接支座进行支撑,基础高差约33m。单层网壳杆件通过相贯焊接进行连接,相贯焊接对节点刚度的影响通过包络设计法考虑。通过风... 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的主体结构为单层异形钢网壳,此结构最大斜向跨度83m,通过山顶和山脚两排铰接支座进行支撑,基础高差约33m。单层网壳杆件通过相贯焊接进行连接,相贯焊接对节点刚度的影响通过包络设计法考虑。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了风压系数及极值风压分布情况。对结构进行了静力和动力分析、抗震性能化设计、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对相贯节点的承载力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大部分节点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节点的刚性可以得到保证。单层网壳结构对基础变形非常敏感,参考大坝设计经验,选用条形抗推基础,保证了基础的刚性和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 猿人洞 钢结构 单层异形网壳 抗推基础 抗震性能化设计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掘报告》简介
11
作者 伊铭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15,共1页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368页,彩色图版169版,定价590元。本报告系统介绍了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368页,彩色图版169版,定价590元。本报告系统介绍了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龙王辿遗址的发掘情况。该遗址出土了3万余件石制品、4000余件动物骨骼,有20余处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遗址发掘 石制品 文物出版社 动物骨骼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版发行
原文传递
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出土于第10层还是第11层?——与林圣龙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双权 徐钦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的出土层位历来在学者当中存在争议。由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早年发掘记录方面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导致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历史及堆积状况的综合对比分析,... 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的出土层位历来在学者当中存在争议。由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早年发掘记录方面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导致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历史及堆积状况的综合对比分析,提出: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出土层位相当于现今西壁剖面的第10层,即综合剖面的第11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 出土层位 地层对比 周口店第一地点
下载PDF
北京人时代的气侯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钦琦 欧阳涟 《人类学学报》 1982年第1期80-90,共11页
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在距今46万年到23万年期间,北京人曾在周口店地区居住。这段时间相当于海洋的O^(18)的第12—8阶段。对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第3—10层的各哺乳动物群,我们利用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第5层和第8—9... 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在距今46万年到23万年期间,北京人曾在周口店地区居住。这段时间相当于海洋的O^(18)的第12—8阶段。对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第3—10层的各哺乳动物群,我们利用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第5层和第8—9层的哺乳动物群分别代表温暖期,它们相当于O^(18)的第9和第11阶段;而第3层、第6—7层和第10层的哺乳动物群则分别代表寒冷期,它们相当于第8、第10和第12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周口店第一地点 哺乳动物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