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单层IrSCl和IrSI的载流子迁移率
1
作者 张磊 陈起航 +1 位作者 曹硕 钱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6-256,共11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单层IrSCl和IrSI材料的载流子输运特性.声子谱计算无虚频,表明材料结构稳定,且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其在300 K下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这两种材料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且在不同泛函下的...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单层IrSCl和IrSI材料的载流子输运特性.声子谱计算无虚频,表明材料结构稳定,且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其在300 K下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这两种材料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且在不同泛函下的带隙计算结果分别为:单层IrSCl在PBE和HSE06泛函下的带隙.为0.37 eV和1.58 eV,单层IrSI的带隙为0.23 eV和1.36 eV.在双轴拉伸应变下,IrSCl和IrSI的带隙逐渐减小.在应变6%时,带隙分别降至0.05 eV和0.01 eV(PBE).基于形变势理论预测,室温下单层IrSCl和IrSI的最大载流子迁移率分别407.77 cm^(2)/(V·s)和202.64 cm^(2)/(V·s).同时,基于玻尔兹曼输运方程的计算结果显示,室温下单层IrSCl和IrSI的载流子迁移率最大值分别299.15 cm^(2)/(V·s)和286.41 cm^(2)/(V·s).这些结果表明,IrSCl和IrSI单层材料在纳米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迁移率 二维材料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Al/Cu涂层制备与第一性原理计算
2
作者 李德元 李光全 张楠楠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为了研究Al/Cu涂层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顺序和形成机理,在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Al/Cu涂层。对试样进行热处理使得Al/Cu涂层原位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随后测试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Al-Cu金属间化合物的焓、... 为了研究Al/Cu涂层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顺序和形成机理,在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Al/Cu涂层。对试样进行热处理使得Al/Cu涂层原位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随后测试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Al-Cu金属间化合物的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和热容等数据。将热力学和扩散动力学相结合,提出有效生成自由能模型来预测化合物在Al/Cu界面的生成顺序。结果表明:Al/Cu涂层中首先形成Al_(2)Cu相,在Al/Cu界面处出现了AlCu相,加热时间增加至20 h后出现了富Cu的Al_(4)Cu_(9)相。由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出,Al-Cu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顺序为Al_(2)Cu→AlCu→Al_(4)Cu_(9),与实验结果一致。此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涂层 304不锈钢 电弧喷涂 等离子喷涂 第一性原理计算 金属间化合物 抗高温氧化 热处理
下载PDF
过渡金属W、Mn、V、Ti掺杂二维材料MoSi_(2)N_(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登浪 黄泽琛 +2 位作者 郭祥 丁召 王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4,共8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18 e V和1.373 e V;四种过渡金属掺杂后MoSi_(2)N_(4)的带隙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W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价带顶,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为p型半导体,杂质能级为受主能级;Mn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导带底,费米能级靠近导带底,为n型半导体;V和Ti掺杂后杂质能级位于费米能级附近,为复合中心;光学性质分析表明,在2 e V~4 e V的能量区间内,W掺杂结构的吸收波长为336 nm,体系发生红移;Mn、V和Ti替位掺杂后的吸收波长分别为320 nm、358 nm和338 nm,且掺杂体系均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MoSi_(2)N_(4) 第一性原理计算 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高压下硝酸肼结构演化的中远红外光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4
作者 曾阳阳 朱刚贝 +4 位作者 王文涛 白莎 郑朝阳 于国洋 杨延强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对于含能材料,6 THz(200 cm^(-1))以内的晶格振动模式对外部压力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中远红外振动光谱可作为研究含能材料高压相变的有力手段。利用基于空气等离子体产生的中远红外超宽带光谱技术,结合金刚石对顶砧,获得... 对于含能材料,6 THz(200 cm^(-1))以内的晶格振动模式对外部压力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中远红外振动光谱可作为研究含能材料高压相变的有力手段。利用基于空气等离子体产生的中远红外超宽带光谱技术,结合金刚石对顶砧,获得了含能材料硝酸肼的高压振动光谱。同时,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硝酸肼的晶体结构和红外光谱,在此基础上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综合实验和计算结果,揭示了压力作用下分子间氢键和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对材料中分子结构和堆垛变化的影响,获得了硝酸肼的相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肼 中远红外光谱 第一性原理计算 高压 相变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固溶体合金集成学习设计方法
5
作者 张琦祥 苑峻豪 +4 位作者 李震 李文杰 孙丹 王清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3-240,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考虑了固溶体化学短程序特征后计算得到的合金的基本性质更为可靠。本工作将描述固溶体短程序的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嵌入到第一性原理计算中,获得了一系列合金的基本物性数据;构建了数据管理系统...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考虑了固溶体化学短程序特征后计算得到的合金的基本性质更为可靠。本工作将描述固溶体短程序的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嵌入到第一性原理计算中,获得了一系列合金的基本物性数据;构建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成分与性能数据库;进而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合金成分与性能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最优算法,以精确预测合金的性能,并实现以性能为目标导向的成分设计;最终形成了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固溶体合金集成学习设计方法,并开发出可视化程序软件。该方法有望大幅提升高性能先进合金材料研发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团簇结构模型 机器学习 集成计算方法
下载PDF
聚苯胺改性Ti_(3)C_(2)(OH)_(2)抗氧化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6
作者 周云凯 刁亚琪 +2 位作者 王明磊 张宴会 王利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1158,共8页
Ti_(3)C_(2)(OH)_(2)的抗氧化性和结构稳定性不佳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推广。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了Ti_(3)C_(2)(OH)_(2)、聚苯胺(PANI)和PANI/Ti_(3)C_(2)(OH)_(2)复合材料的表面氧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Ti_(3)C... Ti_(3)C_(2)(OH)_(2)的抗氧化性和结构稳定性不佳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推广。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了Ti_(3)C_(2)(OH)_(2)、聚苯胺(PANI)和PANI/Ti_(3)C_(2)(OH)_(2)复合材料的表面氧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Ti_(3)C_(2)基体上-OH官能团改变了活性吸附位点,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Ti_(3)C_(2)基体的抗氧化性和结构稳定性。Ti_(3)C_(2)(OH)_(2)与PANI复合后,表面PANI的氧吸附活性较高,而Ti_(3)C_(2)(OH)_(2)的氧吸附能大幅度降低。经Bader电荷计算发现,复合后从PANI端到Ti_(3)C_(2)(OH)_(2)发生了电子转移,从而保护了后者。因此,PANI改性Ti_(3)C_(2)(OH)_(2)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牺牲表面PANI来保护Ti_(3)C_(2)(OH)_(2)基体,进而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本工作对于提高MXene体系抗氧化性能、结构和电化学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结构稳定性 抗氧化性 PANI修饰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对SmCo_(3)合金结构和磁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7
作者 严志 方诚 +1 位作者 王芳 许小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7,共8页
在稀土永磁材料中,Sm-Co基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磁性能,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永磁材料.然而,这些合金在高温环境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其相对较低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而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Fe,Ni,Cu,Zr作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元素,通过第... 在稀土永磁材料中,Sm-Co基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磁性能,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永磁材料.然而,这些合金在高温环境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其相对较低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而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Fe,Ni,Cu,Zr作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元素,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掺杂元素对SmCo_(3)合金结构稳定性、磁性能和电子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元素Ni,Cu和Fe的掺杂有利于提升SmCo_(3)体系结构稳定性,而元素Zr的掺杂不利于体系结构稳定性.磁性能计算表明,掺杂非磁性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SmCo_(3)体系的总磁矩,而掺杂磁性元素可以增大SmCo_(3)体系的总磁矩,在SmCo_(3)体系中并不是掺杂所有的磁性元素都可以增大体系总磁矩,并通过电子结构的分析阐明了其微观机制.最后筛选出了过渡元素Fe有利于提升SmCo_(3)的磁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并在其原胞中掺杂原子百分比为0—22.22%范围内,预测了其最佳掺杂原子百分比为1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_(3)型永磁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过渡元素掺杂 综合磁性能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约束宏观地质现象的微观机制
8
作者 高子越 邱昆峰 +5 位作者 罗炳程 刘鑫 龙政宇 于皓丞 张靖源 邓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1996,共25页
微观尺度物理化学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尺度放大,逐步累积形成在地球系统中能够被直观观测到的大规模地质过程。揭示地质作用过程中隐藏在宏观表象下的微观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计算方法的... 微观尺度物理化学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尺度放大,逐步累积形成在地球系统中能够被直观观测到的大规模地质过程。揭示地质作用过程中隐藏在宏观表象下的微观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计算方法的进步,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理论计算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以精度高、效率高、应用灵活且所得结果可以媲美实验等优势,为构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提供了一个有力途径。本文归纳总结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梳理了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宏观地质现象的微观机制领域取得的新认识,侧重论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矿物物理化学性质、深部熔体性质、同位素分馏机理、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为微观机制的计算模拟研究提供帮助。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增强了人们对地球系统微观机制的理解,为未来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晶格振动频率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深部地球 矿物结构 流/熔体
下载PDF
Ti_(x)NbMoTaW系高熵合金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9
作者 彭超 赵勇 +3 位作者 张芳 龙旭 林金保 常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1-248,共8页
NbMoTaW合金是目前研究极广泛的难熔高熵合金之一,具有高熵合金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的优异性能,但其韧性塑性较差,极大影响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在NbMoTaW合金中添加不同比例的Ti元素以提高该合金的塑韧性,通过相形成参数计算... NbMoTaW合金是目前研究极广泛的难熔高熵合金之一,具有高熵合金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的优异性能,但其韧性塑性较差,极大影响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在NbMoTaW合金中添加不同比例的Ti元素以提高该合金的塑韧性,通过相形成参数计算确定了Ti_(x)NbMoTaW系合金的相结构为固溶体相,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合金晶格常数、基态能量、形成能及焓变值,分析了合金结构稳定性。通过计算合金不同Ti含量时弹性常数、弹性模量、B/G、泊松比ν、柯西压C_(12)-C_(44)等参数研究了合金弹性性质的变化规律。最后对电子态密度分析得知,合金体系成键共价性降低,金属键增强,弹性性质和态密度的结果表明添加Ti有助于该合金韧性的提高。此研究可为设计、改善难熔高熵合金性能提供一定设计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结构分析 力学性能 Ti_(x)NbMoTaW
下载PDF
深度学习与第一性原理计算
10
作者 李贺 段文晖 徐勇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2-449,共8页
第一性原理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通过求解复杂的多电子相互作用问题实现高精度材料计算预测,已成为现代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然而,高昂的计算成本限制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尺度材... 第一性原理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通过求解复杂的多电子相互作用问题实现高精度材料计算预测,已成为现代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然而,高昂的计算成本限制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尺度材料模拟和材料大数据构建等重要领域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近年来,Alpha Go、Alpha Fold、Chat GPT等突破性工作的涌现宣示了人工智能新时代的来临,第一性原理计算领域也迎来了变革性转变的历史机遇。深度学习为第一性原理计算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通过精确建模和高效预测,有望突破传统方法的瓶颈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类基于深度学习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密度泛函理论中的核心物理量——密度泛函理论哈密顿量进行建模,并设计出满足局域性原理、协变性原理等关键物理先验的先进神经网络架构,实现了高效精确的深度学习电子结构计算。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转角范德瓦耳斯材料等体系的大尺度材料模拟、基于材料大数据的通用材料模型构建等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中,为发展材料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材料发现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 深度学习 材料大模型 人工智能驱动的材料发现
下载PDF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计算材料学实验设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第一性原理计算
11
作者 许真铭 郑明波 +2 位作者 刘振辉 陈铎 刘庆生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140-148,共9页
为培养学生材料计算思维,本文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研究案例设计一个第一性原理计算综合实验。本实验设计包括晶体结构建模、结构优化、电子结构计算、锂离子扩散性质计算、后处理分析等操作步骤,帮助学... 为培养学生材料计算思维,本文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研究案例设计一个第一性原理计算综合实验。本实验设计包括晶体结构建模、结构优化、电子结构计算、锂离子扩散性质计算、后处理分析等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第一性原理计算基本原理、流程和分析方法,实现理论方法水平和软件操作技能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学 理论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材料学实验
下载PDF
合金元素(Cr、Ni、Mn、Cu)增强T91钢耐蚀性机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12
作者 叶怀波 孙琨 +1 位作者 李六六 吴冰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212,共8页
为解决核反应堆结构材料T91钢在铅铋合金液中耐腐蚀性低的问题,采用热力学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原子尺度上探究了合金元素Cr、Ni、Mn、Cu增强T91钢的耐腐蚀性能的机理。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研究,确定了T91钢室温下的主要... 为解决核反应堆结构材料T91钢在铅铋合金液中耐腐蚀性低的问题,采用热力学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原子尺度上探究了合金元素Cr、Ni、Mn、Cu增强T91钢的耐腐蚀性能的机理。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研究,确定了T91钢室温下的主要相成分为马氏体结构,搭建了4种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马氏体-铬模型、马氏体-镍模型、马氏体-锰模型以及马氏体-铜模型,并计算比较了电子结构以及电荷密度分布,发现合金元素与Fe原子之间形成金属键。通过差分电荷研究分析,发现Cr与Fe原子之间的金属键具有较强的共价键特性且结合最强,Ni与Fe原子之间的金属键也具有一定的共价键特性,但其结合弱于Cr、Cu和Mn原子次之。同时,计算了4种模型中合金元素与基底之间的结合能,发现马氏体-铬模型不仅能量最低,而且Cr与基底的结合很高,说明Cr原子能够提高T91钢的耐腐蚀性能。该研究可为合金元素Cr、Ni、Mn、Cu增强T91钢耐铅铋合金液腐蚀性能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新材料的开发以及性能预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钢 耐腐蚀性能 第一性原理计算 合金元素
下载PDF
高压下Th_(2)N_(2)S的结构相变: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13
作者 杜润润 王珊 柯学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4,共9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Th_(2)N_(2)S在0~200 GPa压强范围内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结果成功再现了常压下的实验相:P3m1相,同时预测了2个高压下的新结构,即I4/mmm相和Cmmm相.确定了一系列由压强诱导的结构相变序...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Th_(2)N_(2)S在0~200 GPa压强范围内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结果成功再现了常压下的实验相:P3m1相,同时预测了2个高压下的新结构,即I4/mmm相和Cmmm相.确定了一系列由压强诱导的结构相变序列:由P3m1.相转变为I4/mmm相,然后转变为Cmmm,相应的相变压强分别为4.8.2 GPa和156.2 GPa.Th_(2)N_(2)S材料声子色散曲线及弹性常数的.结果表明,Th_(2)N_(2)S的3相是动力学和力学稳定的.力学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P3m1相、I4/mmm相和Cmmm相均为韧性材料,其中,Cmmm相的各向异性程度是3相中最大的.电子结构的计算表明,P3m1相到I4/mmm相的相变是一个半导体-金属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结构相变 结构预测 晶体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钍基核材料
下载PDF
Nb掺杂对Mo_(2)FeB_(2)弹性、硬度和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4
作者 王延广 王军凯 +2 位作者 黄珍霞 戚海新 柯德庆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Mo_(2)FeB_(2)具有耐高温、耐磨、高强度,是一种良好的硼基金属陶瓷材料,在模具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Nb元素掺杂Mo_(2)FeB_(2)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弹性、硬度和电子结构.结合能和生成焓的计算结... Mo_(2)FeB_(2)具有耐高温、耐磨、高强度,是一种良好的硼基金属陶瓷材料,在模具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Nb元素掺杂Mo_(2)FeB_(2)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弹性、硬度和电子结构.结合能和生成焓的计算结果表明,Nb在Mo_(2)FeB_(2)中更容易占据Fe位置,并且在Fe位掺Nb的Mo_(2)FeB_(2)比在Mo位处掺Nb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Nb掺杂可以提高Mo_(2)FeB_(2)的剪切模量、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和硬度,但塑性略有下降,合适的掺杂浓度应为2.5 at.%.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Nb掺杂Mo_(2)FeB_(2)力学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Nb-B共价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掺杂 Mo_(2)FeB_(2) 力学性能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单原子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_(2)研究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兆杰 曹守福 +2 位作者 刘思远 李娇 胡玉颖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了拓展计算材料学实验课程前沿内容,设计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电催化CO_(2)还原体系性能研究实验项目。实验包括电催化CO_(2)还原(ECO_(2)RR)体系基础学习、计算模型构建、任务提交及计算结果分析等内容。该文介绍了ECO_(2)RR体系... 为了拓展计算材料学实验课程前沿内容,设计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电催化CO_(2)还原体系性能研究实验项目。实验包括电催化CO_(2)还原(ECO_(2)RR)体系基础学习、计算模型构建、任务提交及计算结果分析等内容。该文介绍了ECO_(2)RR体系的设计和模拟方法,通过在Mo_(2)CO_(2) MXene基单原子催化剂表面构建电催化体系,对其CO_(2)吸附机理和还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比生成不同反应产物的反应能量研究了单原子催化剂与ECO_(2)RR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CO_(2)还原 第一性原理计算 单原子催化剂
下载PDF
钆掺杂La_(2)Ce_(2)O_(7)电子结构和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6
作者 鲁昊天 杨鲲 李文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9,共7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钆掺杂量(La_(1−x)Gd_(x))_(2)Ce_(2)O_(7)(x为物质的量分数,取0,0.25,0.50,0.75,1.00)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能。结果表明:(La_(1−x)Gdx)_(2)Ce_(2)O_(7)能带结构为...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钆掺杂量(La_(1−x)Gd_(x))_(2)Ce_(2)O_(7)(x为物质的量分数,取0,0.25,0.50,0.75,1.00)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能。结果表明:(La_(1−x)Gdx)_(2)Ce_(2)O_(7)能带结构为Γ-X间接带隙,带隙随着x的增加而减小;随着x的增加,(La_(1−x)Gdx)_(2)Ce_(2)O_(7)的晶格常数和体积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密度先增大后减小;(La_(1−x)Gdx)_(2)Ce_(2)O_(7)的力学性能均符合Born-Huang稳定性判据,说明(La_(1−x)Gdx)_(2)Ce_(2)O_(7)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Pugh比(剪切模量与体模量之比)小于0.571,泊松比大于0.26,说明(La_(1−x)Gdx)_(2)Ce_(2)O_(7)具有良好的韧性,具备承受热循环应力的能力;(La_(1−x)Gdx)_(2)Ce_(2)O_(7)的最小热导率在0.98~1.26 W·m^(−1)·K^(−1)之间,低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表明(La_(1−x)Gdx)_(2)Ce_(2)O_(7)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可以作为热障涂层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钆掺杂La_(2)Ce_(2)O_(7)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热学性能
下载PDF
医用低弹性模量Ti-xFe合金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7
作者 刘恩智 汤勇 +3 位作者 李永昆 刘少辉 吴文专 疏达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传统的钛合金(Ti6Al4V)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弹性模量相对人体骨骼过高会导致“应力屏蔽”。为了设计低弹性模量医用钛合金,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利用Voigt-Reuss-Hill近似函数,计算了Ti-xFe(x=6.25,12.5,18.75,25,31.2... 传统的钛合金(Ti6Al4V)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弹性模量相对人体骨骼过高会导致“应力屏蔽”。为了设计低弹性模量医用钛合金,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利用Voigt-Reuss-Hill近似函数,计算了Ti-xFe(x=6.25,12.5,18.75,25,31.25%)弹性特性以及钛铁合金β相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铁元素的含量增大结合能减小,因此Fe元素可以增加β钛合金的稳定性。普氏比(B/G)和泊松比(ν)计算结果表明,Ti-xFe合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Ti-xFe(x=18.75%)的C_(44)最小和杨氏模量最低为47.60 GPa,且四方剪切常数C_(44)和杨氏模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钛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合金设计 低杨氏模量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Al/Cu钎焊界面组织与接头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杨俊朝 黄冠 +3 位作者 丁宗业 纠永涛 龙伟民 胡侨丹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界面脆性化合物对Al/Cu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明晰界面化合物的形成、生长行为与块体性质对调控界面组织与接头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借助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技术对加热与冷却过程中Al/Cu钎焊界面组织演变进行动态表征,利用第一性原理... 界面脆性化合物对Al/Cu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明晰界面化合物的形成、生长行为与块体性质对调控界面组织与接头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借助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技术对加热与冷却过程中Al/Cu钎焊界面组织演变进行动态表征,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界面化合物的块体性质进行计算,研究了界面化合物的形成次序、模量与键合特征。结果表明,界面Al_(2)Cu与Al_(4)Cu_(9)化合物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小平面枝晶状Al_(2)Cu化合物为初生相,从原始界面处凝固析出,且二次枝晶臂呈非对称性;与母材接触后发生扩散反应形成层状Al_(4)Cu_(9)化合物。界面化合物具有金属键与共价键的混合键合特征,Al_(4)Cu_(9)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与硬度,可提高Al/Cu钎焊接头硬度,降低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钎焊 同步辐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化合物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高熵合金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海洋 刘华英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第一性原理计算作为一种无需任何实验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是现阶段解决实验理论问题和预测新材料结构性能的有力工具。由于高熵合金为无序固溶体合金,晶格中原子的排布是随机的,这给固溶体模型的构建带来了困难。基于第一性原理综述了... 第一性原理计算作为一种无需任何实验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是现阶段解决实验理论问题和预测新材料结构性能的有力工具。由于高熵合金为无序固溶体合金,晶格中原子的排布是随机的,这给固溶体模型的构建带来了困难。基于第一性原理综述了高熵合金结构常用的构建方法(简单超胞法、特殊准无序超胞法、虚拟晶体近似法和相干势近似法)及其在高熵合金性能预测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高熵合金 固溶体模型
下载PDF
Al/Mg共掺杂Li_(2)MnO_(3)电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20
作者 曾智泉 张时维 王建川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双离子掺杂是改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2)MnO_(3)电化学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的有效方法,然而掺杂离子间微妙的相互作用对Li_(2)MnO_(3)性能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晰。本研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别研究Mg单掺杂和Mg/Al共掺杂Li_(2)MnO_(3)的晶... 双离子掺杂是改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2)MnO_(3)电化学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的有效方法,然而掺杂离子间微妙的相互作用对Li_(2)MnO_(3)性能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晰。本研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别研究Mg单掺杂和Mg/Al共掺杂Li_(2)MnO_(3)的晶格结构、电子结构、O稳定性以及Li扩散动力学。结果表明:相对于Mg单掺杂,Mg/Al共掺杂能引起明显的晶格畸变,提高局域O的电化学活性,但同时会牺牲一定的O稳定性。此外,Mg/Al共掺杂还可以促进局域Li的层内扩散。本研究突出对比了Mg/Al共掺杂和Mg单掺杂对Li_(2)MnO_(3)电化学性能影响的差异,为优化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正极材料 掺杂 电化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计算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