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的再认识——基于苏联解体后公布之档案资料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凤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1-236,共6页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早期颁布的对华纲领性文件。宣言放弃帝俄时代在中国享有的特权,明确提出"无偿归还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主张对华实施友好平等的政策,体现了苏俄政府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一定程度上维...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早期颁布的对华纲领性文件。宣言放弃帝俄时代在中国享有的特权,明确提出"无偿归还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主张对华实施友好平等的政策,体现了苏俄政府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但同时出于维护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在中苏磋商和建交谈判中,苏俄政府又未能将宣言中的承诺全部付诸实施,在中苏疆界和中东铁路问题上继承了沙俄的衣钵,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犯了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客观评价对华宣言不仅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注意到其消极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 国际主义 民族利己主义
下载PDF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内容变化简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凤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中东铁路 第一次对华宣言 苏俄政府 内容变化 北洋政府 远东共和国 苏联对华政策 协约国 苏维埃俄国 对华外交
下载PDF
国家利益变迁与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态度的变化--以苏俄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蔚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9,共11页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应有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内容,但苏俄后来对此予以否认。苏俄在归还中东铁路问题上前后所持态度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动因是由这一时期苏俄对华政策的基本思想与具体实践所决定的。其一,苏俄政府关于中东铁路的政策...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应有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内容,但苏俄后来对此予以否认。苏俄在归还中东铁路问题上前后所持态度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动因是由这一时期苏俄对华政策的基本思想与具体实践所决定的。其一,苏俄政府关于中东铁路的政策实际上始终未变,即不同意无条件归还中东铁路。其二,《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关于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规定,是苏维埃政府两重性外交的结果。其三,苏俄政府宣布无偿归还中东铁路,是出于获得中国在外交上承认的需要。总之,决定苏俄对华政策的主导因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现实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 国家利益
下载PDF
建构与抵抗——《新青年》7卷6号附录《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来源考证与影响之考察
4
作者 周丽卿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对于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左倾倾向,大陆学界多引用毛泽东的说法:"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事实上十月革命1920年以后才广泛产生影响,在此之前,《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新青年》7卷6号... 对于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左倾倾向,大陆学界多引用毛泽东的说法:"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事实上十月革命1920年以后才广泛产生影响,在此之前,《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新青年》7卷6号以将近三十页的篇幅刊载《宣言》原文及各团体、各报刊的答复与热列响应,以《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形成当时知识界亲俄的热潮,从而对于之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接受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照考证《新青年》《宣言》译文与外交部原始电文版本,揭示官方版与民间流通版译文之显著区别,而此区别显然有助于民间知识界对劳农俄国的心理接受。进而论证《新青年》宣言译文与民间舆论(含团体及报刊)的来源,是主编陈独秀有意识的剪贴数报所建构形成的左派倾向民间知识界的整体舆论导向。在当时宣言被禁的情况下,《新青年》仍以大幅版面报导,不但形成一种知识界反抗政府的抵抗姿态,也形成左倾刊物的连带性,此种连盟关系,更表现为之后《新青年》的作者人脉。《新青年》大幅刊载"对于俄罗斯劳农政府通告的舆论",也是该刊之后逐渐定调为马列主义代表刊物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 《新青年》 劳动节专号 陈独秀
下载PDF
“列宁时刻”: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的传入与五四后思想界的转变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月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28,共16页
1920年3月底4月初,苏俄势力进至远东,其第一次对华宣言亦随之传入中国,以传言形式在数月之间逐步呈现于中国媒体之中,得到国人热烈响应与欢迎。民众纷纷撰文、复信。这些反复公开发表的文字使苏俄在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全新的形象:原本是... 1920年3月底4月初,苏俄势力进至远东,其第一次对华宣言亦随之传入中国,以传言形式在数月之间逐步呈现于中国媒体之中,得到国人热烈响应与欢迎。民众纷纷撰文、复信。这些反复公开发表的文字使苏俄在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全新的形象:原本是毁誉参半的"社会革命"的代表,仅是部分时人试图模仿的榜样,宣言之后更有了主动主持世界正义的英雄形象,取美国而代之,地位急遽提升。苏俄新形象的确立,不仅直接造成了中国思想界的美俄易位,更因外交的"正义"使得其内政进一步正面化,从而在中国出现了"列宁时刻","为苏俄式的共产主义在中国铺了一条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第一次对华宣言 加拉罕宣言 五四思想界
原文传递
试论“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内容变化问题 被引量:8
6
作者 薛衔天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6-194,共9页
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布的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引起学者们注意的是,不仅它在整个中苏关系史中产生了巨大... 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布的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引起学者们注意的是,不仅它在整个中苏关系史中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其有内容不同的两种版本和这两种版本的交替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苏俄政府 第一次对华宣言 对华政策 中国人民 北京政府 远东地区 威廉斯 北洋政府 苏维埃政府
原文传递
试论“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归还中东铁路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薛衔天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0年第6期2-8,共7页
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布的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中苏关系中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其有... 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布的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中苏关系中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其有内容不同的两种版本和这两种版本的交替出现而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这两种版本是:1919年8月26日苏俄《消息报》公布的版本,和1920年3月3日苏俄驻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外交事务全权代表蒋纯交给中国驻伊尔库次克领事馆的苏俄政府1919年7月26日第1872号照会。两者不同之处是,前者删除了一段极为重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苏俄政府 第一次对华宣言 对华政策 中国人民 远东地区 对华外交 北洋政府 威廉斯 西伯利亚
原文传递
对《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两个版本的文本差异分析
8
作者 赵世锋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中苏两国开展外交关系早期阶段的重要文件。然而,中华民国外交部第一次收到的文本中有关“向中国交还中东铁路”的内容却在苏俄《消息报》上公布的文本中被删除了。这段内容是否真实存在,其作用如何,背后反映...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中苏两国开展外交关系早期阶段的重要文件。然而,中华民国外交部第一次收到的文本中有关“向中国交还中东铁路”的内容却在苏俄《消息报》上公布的文本中被删除了。这段内容是否真实存在,其作用如何,背后反映了什么,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考察这段内容的真实性,探讨苏俄制造两个宣言版本的目的,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当时苏俄政府对华外交手段和外交政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 文本差异 外交政策 中东铁路
原文传递
加拉罕的对华外交活动
9
作者 赵文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0-121,共2页
一发表三次对华宣言1919年夏,苏俄人民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如何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摆脱外交上的孤立局面,成为苏俄外交的第一要务。而此时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反帝“五四”爱国运动之火正越烧越旺,这使苏俄认识到与... 一发表三次对华宣言1919年夏,苏俄人民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如何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摆脱外交上的孤立局面,成为苏俄外交的第一要务。而此时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反帝“五四”爱国运动之火正越烧越旺,这使苏俄认识到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中国改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拉罕 中东铁路 对华外交 中俄协定 对华宣言 第一次对华宣言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北京政府 苏联政府 中国人民
下载PDF
论苏俄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苏俄时期的对华政策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矛盾性。如何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坚持正确评价问题的两个标准,一是国家利益原则;二是国际主义原则。把这两个标准同当时苏俄所处的历史环境相结合,才是正确理解苏俄对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关键词 对华政策 中东铁路 外蒙古 远东共和国 苏俄政府 中苏协定 协约国武装干涉 第一次对华宣言 北洋政府 苏联政府
下载PDF
苏联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传波 胡忠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2-26,共5页
中东路是沙俄侵略中国的工具,也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大国争夺的对象。十月革命后,中苏双方在中东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交涉。在交涉过程中,苏联政府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力图恢复沙俄时代对中东路的特权,以至将该路区域视为俄国领... 中东路是沙俄侵略中国的工具,也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大国争夺的对象。十月革命后,中苏双方在中东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交涉。在交涉过程中,苏联政府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力图恢复沙俄时代对中东路的特权,以至将该路区域视为俄国领土之一部分。苏联政府发表的三次对华宣言中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无产阶级对华政策的原则和精神并没有得到贯彻。苏联政府这种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态度,不能不在中国人民的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而且成为以后影响中苏关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北京政府 远东共和国 第一次对华宣言 中俄协定 对华政策 苏联政府 中东路 中国政府 苏俄政府
下载PDF
关于苏俄两次对华宣言和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问题——兼答苏联学者 被引量:9
12
作者 方铭 《历史研究》 1980年第6期63-76,共14页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俄国对外关系发生了根本转折。苏维埃政府两次对华宣言,摒弃沙皇政府传统侵华政策,确定列宁主义对华宗旨,揭开了中俄两国关系史的崭新一页。遗憾的是,近一些年来,在苏联学术界重新评价、全面改写中国历史(包括中外...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俄国对外关系发生了根本转折。苏维埃政府两次对华宣言,摒弃沙皇政府传统侵华政策,确定列宁主义对华宗旨,揭开了中俄两国关系史的崭新一页。遗憾的是,近一些年来,在苏联学术界重新评价、全面改写中国历史(包括中外关系史)的活动中,有些人力图抹去宣言的列宁主义光辉,使它变得与苏联政府现行的对华政策协调起来。去年,他们借第一次对华宣言发表六十周年之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等条约 苏维埃政府 对华政策 秘密条约 沙皇政府 帝国主义 第一次对华宣言 列宁主义 中国人民 废除
原文传递
俄国十月革命对新疆的影响──兼论杨增新对苏俄的政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培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44,共9页
关键词 杨增新 新疆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 白卫军 北京政府 苏俄政府 第一次对华宣言 塔什干 伊犁
下载PDF
苏联早期远东政策述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文丰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4-37,共4页
苏联早期远东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复杂性。苏联早期远东政策  呈现出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由强化到淡化,与苏联政府对欧洲政策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促进,对华政策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日政策等... 苏联早期远东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复杂性。苏联早期远东政策  呈现出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由强化到淡化,与苏联政府对欧洲政策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促进,对华政策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日政策等重要特点。这些外显特征是由其维护国家、民族现实利益的本质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政府 远东政策 第一次对华宣言 中东铁路
下载PDF
苏俄与北洋政府的建交始末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建洪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3-77,共5页
苏俄十月革命后,白俄匪军退至中俄边界,负隅抵抗。至1920年,北洋政府面对沙皇政府的彻底垮台,苏俄政权日益巩固的事实,于1920年9月23日宣布中止同沙俄政府的外交关系,并对新俄政权予以极大的关注。与此同时,苏俄政府为减少来自北部中国... 苏俄十月革命后,白俄匪军退至中俄边界,负隅抵抗。至1920年,北洋政府面对沙皇政府的彻底垮台,苏俄政权日益巩固的事实,于1920年9月23日宣布中止同沙俄政府的外交关系,并对新俄政权予以极大的关注。与此同时,苏俄政府为减少来自北部中国方面的军事压力,急切地改善同中国政府的关系,从1920年起着手进行邦交的工作,经过近5年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签订了中俄协定,使中俄关系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 苏俄政府 加拉罕 远东共和国 中国政府 中俄协定 中东铁路 第一次对华宣言 中俄关系 谈判
下载PDF
张作霖时期东北与俄苏关系述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平安 楚双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4,共5页
张作霖与俄(苏)的外交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利用基础之上的,二者不可能冲突大大;但张作霖与俄(苏)关系又存在着相斗争的一面,二者不可能真正诚意合作。俄(苏)一直对中东路问题抓住不放,对张作霖在东北的统治权益构成了严重危害,... 张作霖与俄(苏)的外交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利用基础之上的,二者不可能冲突大大;但张作霖与俄(苏)关系又存在着相斗争的一面,二者不可能真正诚意合作。俄(苏)一直对中东路问题抓住不放,对张作霖在东北的统治权益构成了严重危害,加之,张作霖对俄(苏)共产主义的仇视,使其在利用俄(苏)的同时,又采取抗俄(苏)反赤的政策。总体说来,张作霖在对俄(苏)外交上是“无所屈挠”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作霖 中东路 中东铁路 加拉罕 苏联政府 苏俄政府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北京政府 第一次对华宣言 共产主义
下载PDF
评中苏关于中东铁路问题之交涉(1917—1924)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4-58,共5页
1917—1924年的包括中东铁路问题在内的中苏交涉的焦点是先承认苏联政府并恢复正常邦交还是先谈判解决两国间的悬案问题。北京政府屈从于列强,无意改善与苏邦交,而苏联对中东铁路的政策前后不一,则是面对国内外局势而迫不得... 1917—1924年的包括中东铁路问题在内的中苏交涉的焦点是先承认苏联政府并恢复正常邦交还是先谈判解决两国间的悬案问题。北京政府屈从于列强,无意改善与苏邦交,而苏联对中东铁路的政策前后不一,则是面对国内外局势而迫不得已的历史选择和必然的历史退却,并非意味着苏联承继沙俄政策,也不构成对中国主权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北京政府 中苏交涉 第一次对华宣言 苏联政府 远东共和国 中国政府 顾维钧 加拉罕 苏俄政府
下载PDF
从张斯麐访问苏俄看十月革命后的中国对苏的外交
18
作者 李永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张斯麐访问苏俄是北洋军阀政府一次试探性的外交行动。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和平外交”,北洋军阀政府仰承西方列强鼻息,放弃与苏俄建交机遇。在国内形势的压迫下,才派张斯麐出访,并未取得实质性成就;但对中国了解苏俄起到一定作用;同时... 张斯麐访问苏俄是北洋军阀政府一次试探性的外交行动。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和平外交”,北洋军阀政府仰承西方列强鼻息,放弃与苏俄建交机遇。在国内形势的压迫下,才派张斯麐出访,并未取得实质性成就;但对中国了解苏俄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更加暴露了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自相矛盾和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政府 中国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十月革命 远东共和国 西方列强 中国代表团 苏维埃俄国 第一次对华宣言 莫斯科
下载PDF
对初、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一点思考(上)
19
作者 王春良 《教育学报》 1996年第6期23-26,共4页
对初、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一点思考(上)王春良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谈话中说:“过去的事完全不讲恐怕也不好,总得有个交代。”又说:“从鸦片战争起,……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 对初、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一点思考(上)王春良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谈话中说:“过去的事完全不讲恐怕也不好,总得有个交代。”又说:“从鸦片战争起,……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知识结构 《历史》 南京国民政府 第一次对华宣言 伪满洲国 苏联政府 苏俄政府 黑瞎子岛 平等条约
下载PDF
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内部分歧 被引量:17
20
作者 林军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9-56,共8页
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内部分歧林军早期苏联对华外交中的许多不解之谜,近一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地吸引、困惑着中外学者。在得不到第一手档案的情况下,许多学者有意、无意地采用“黑箱”原理,不懈地试图通过公开的资料,从宣言和结果... 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内部分歧林军早期苏联对华外交中的许多不解之谜,近一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地吸引、困惑着中外学者。在得不到第一手档案的情况下,许多学者有意、无意地采用“黑箱”原理,不懈地试图通过公开的资料,从宣言和结果的逻辑联系中分析、推测当时苏俄对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苏联对华政策 新经济政策 第一次对华宣言 加拉罕 对外政策 外蒙古问题 帝国主义者 蒙古政府 对华外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