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评价
1
作者 江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8期4-7,共4页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江苏省2018~2022年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均对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江苏省2018~2022年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均对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等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划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并制定有效措施,以推动能源节约和减排、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并保持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以提升江苏省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 DEA模型 技术创新 政策环境
下载PDF
中医药行业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编制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金剑 宋美辰 范小宁 《统计与管理》 2023年第7期4-17,共14页
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等相关统计标准,对中医药行业的概念和分类标准进行界定;采用矩阵剥离系数法对各产业部门数据进行剥离,编制了2017年、2018年和2020年我国中医药行业非竞争型投... 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等相关统计标准,对中医药行业的概念和分类标准进行界定;采用矩阵剥离系数法对各产业部门数据进行剥离,编制了2017年、2018年和2020年我国中医药行业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将中医药行业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数据应用于测算中医药行业各产业部门的非期望产出指标——隐含碳排放量和隐含碳排放系数,采用线性数据转化函数处理后引入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医药行业隐含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依据效率水平对各产业部门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我国中医药行业隐含碳排放效率处于向好发展趋势;各产业部门之间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外部环境对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有显著影响。从概念界定、分类标准、数据建设等方面丰富了中医药行业相关研究;基于中医药行业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线性数据转化函数和三阶段DEA模型处理之后的中医药行业隐含碳排放效率测算结果更加准确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中医药行业 非期望产出 隐含排放效率
下载PDF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胡剑波 闫烁 韩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43,共14页
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我国各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并将其引入到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当中,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将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剔除,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各产业部门隐... 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我国各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并将其引入到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当中,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将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剔除,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整体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且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差异显著。根据第三阶段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历年均值的聚类分析可知,农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处于高等效率水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采选业等处于中等效率水平,而资源依赖、创新能力较差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处于低等效率水平。外部环境对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影响显著,影响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交叉型""重合型"和"平行型"。"交叉型"产业部门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先提升后抑制;"重合型"产业部门主要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甚微;"平行型"产业部门主要以资源型行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就具体行业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部门 隐含排放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剑波 闫烁 王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104,共10页
文章将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相结合,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测度26个产品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剖析其影响因素和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2—2017年中国整体产品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处于... 文章将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相结合,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测度26个产品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剖析其影响因素和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2—2017年中国整体产品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处于向好发展趋势,尤其是2012年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以后向好趋势更为明显,但各产品部门之间碳排放效率水平差异依然显著。②由K-means聚类分析测算可知,农业、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建筑业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大都集中在高、中效率水平区间,而以资源依赖、能耗较大的产品部门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采选业等行业则处于低效率水平。③各产品部门在2002—2010年和2010—2017年期间均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从收敛速度和程度来看,各产品部门在2010—2017年的水平均高于2002—2010年。④技术进步在抑制能源消费和提升隐含碳排放效率方面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还拉大了各产品部门之间碳排放效率水平的差距。贸易规模的扩大能有效提升碳排放效率,缩小部门之间的水平差距,环境规制能有效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但会拉大部门之间的水平差距。以上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需要在低碳贸易发展方面构建完善的环境规制,合理扩大贸易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低碳技术,并加强部门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间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隐含排放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非竞争型I-O模型 收敛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隐含能的行业完全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丽萍 王立 李金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95-2102,共8页
针对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比较问题,考虑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基于隐含能思想提出了行业完全能源效率的概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投入产出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评价模型,模型综合考虑... 针对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比较问题,考虑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基于隐含能思想提出了行业完全能源效率的概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投入产出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评价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行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演变的作用与价值.通过实证分析,对北京市42个行业的完全能源效率进行了评价,鉴别其在生产全流程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高行业完全能源效率的潜力和改进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一产业的完全能源效率很低,有些服务业的完全能源效率也较低,相反地有些工业行业的完全能源效率却比较高.这说明,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政府不应该简单地限制所有工业行业发展,也不应该盲目地鼓励发展所有服务业,而应该参考各行业的完全能源效率情况,在充分衡量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之后做出综合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隐含 隐含排放 数据包络分析 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初探 被引量:42
6
作者 龙惟定 张改景 +3 位作者 梁浩 苑翔 范蕊 白玮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提出用"建筑利用中的人均碳排放指标"和"建筑用能过程碳减排效率"对低碳建筑进行评价。指出建筑碳排放实质上是人的碳排放,建筑只是使用者的能耗平台。因此,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价要用强度指标,即建筑使用者人均碳排... 提出用"建筑利用中的人均碳排放指标"和"建筑用能过程碳减排效率"对低碳建筑进行评价。指出建筑碳排放实质上是人的碳排放,建筑只是使用者的能耗平台。因此,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价要用强度指标,即建筑使用者人均碳排放指标。而对建筑设备的碳排放评价,是一个投入产出分析过程,即投入隐含碳、间接碳和直接碳,产出"避免碳排放量"的效率。同时计算得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隐含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评价指标 人均排放指标 减排效率 隐含排放 避免排放
下载PDF
区域碳减排的经济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友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9,共8页
无论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区域碳减排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关于区域碳减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和长足的进展。其中,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客观地评价了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历史贡献、它们影响力的区域差异,... 无论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区域碳减排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关于区域碳减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和长足的进展。其中,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客观地评价了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历史贡献、它们影响力的区域差异,并且明确了未来区域碳减排的方向和途径。对区域间碳排放交互影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区域碳排放格局的理解,更为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区域碳减排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区域碳排放效率研究揭示了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结论是科学制定政策措施改善区域碳排放效率并促进区域碳减排的重要基础。关于区域碳减排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减排的市场化机制,其中又以碳交易和碳税为主,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不过,在区域碳减排研究领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除了分地区、分行业的碳排放估计等基础数据方面的问题外,至少还有如下两个领域的研究亟待深化。一方面,供给视角下的区域碳排放交互影响研究不足,另一方面,在有关区域碳减排政策影响及其优化研究中,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减排 因素分解 隐含 排放效率 减排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