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流媒体融合新闻创新路径探析——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报道获奖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怡帆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0-22,共3页
融合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现象、新的新闻活动方式,也是未来新闻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通过对第32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报道获奖作品的研究,分别从认知、策划和叙事角度切入,认为融合是基础、策划是前提、多维叙事是手段,最终用创新路径增强... 融合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现象、新的新闻活动方式,也是未来新闻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通过对第32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报道获奖作品的研究,分别从认知、策划和叙事角度切入,认为融合是基础、策划是前提、多维叙事是手段,最终用创新路径增强融合新闻叙事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实现融合新闻的高质量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 主流媒体 多维叙事 第32中国新闻奖
下载PDF
创新突破的标杆,融合传播的典范--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2
作者 彭伟步 舒树满 《新闻战线》 2021年第24期72-75,共4页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每年都会有一批优秀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这些优秀作品在内容生产、报道方式、立意思想、稿件深度、新闻视角、地方特色等方面各领风骚,成为新闻业界的标杆,指引新闻作品的生产方向,为新闻工作者从事...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每年都会有一批优秀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这些优秀作品在内容生产、报道方式、立意思想、稿件深度、新闻视角、地方特色等方面各领风骚,成为新闻业界的标杆,指引新闻作品的生产方向,为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提供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评选标准
原文传递
论“抓准问题”——兼评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
3
作者 刘保全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新闻报道 第九
下载PDF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政治类作品的传播创新
4
作者 彭伟步 苏曼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57,共3页
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发展,主流媒体渠道部分丢失,受众流失的情况日趋严重,在政治传播领域,受众视听的兴趣锐减,主流媒体的政治传播思维与方式不得不因应新媒体的发展而作出重大变革。改变政治传播思维,增强内容的可接受性和易接受性,通过... 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发展,主流媒体渠道部分丢失,受众流失的情况日趋严重,在政治传播领域,受众视听的兴趣锐减,主流媒体的政治传播思维与方式不得不因应新媒体的发展而作出重大变革。改变政治传播思维,增强内容的可接受性和易接受性,通过对最新科技的运作,创建体验式的互动环境,是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政治传播类作品的主要特色。这些作品改变了过去呆板、说教和灌输式的传播方式,更加注重新媒体传播手段,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更加注重公众体验和互动的方式展开,实现技术、故事形式、创新思维的完美融合,开创了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十七中国新闻奖 政治传播 创新
下载PDF
源于当地 高于当地——评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
5
作者 刘保全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89,共2页
刊登在2004年3月4日《苏州日报》的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获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这篇动态消息反映的是江苏昆山农民刷卡看病的事。由于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报道刊出后,引起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动态消息 第15 一等奖 刷卡 农民 昆山 当地 作品 《苏州日报》
下载PDF
注重展现人物的人性美——评第15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百姓心中的丰碑》
6
作者 刘保全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4,共2页
2004年6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获第15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这是一篇记者用自己的心灵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写出的新闻佳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下述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第15 通讯类 一等奖 百姓 人性美 作品 人物 展现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文笔犀利 切中时弊——评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打肿谁的脸》
7
作者 刘保全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5,共1页
刊登在《法制日报》2003年1月3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体裁类二等奖作品。这是一篇杂文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有下述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第14 作品 2003年1月 文笔 《法制日报》 报纸副刊 专刊 文稿
下载PDF
源于当地 高于当地——评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
8
作者 刘保全 《青年记者》 2006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第15 一等奖 消息类 刷卡 农民 昆山 当地 作品 《苏州日报》
下载PDF
这篇报道为何能独树一帜——评第1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
9
作者 刘保全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刊登在<南方日报>2003年2月19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921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依笔者看,主要原因在于下述几个方面: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 第14中国新闻奖 新闻作品 新闻标题 新闻报道
下载PDF
520字,尽显舆论监督之力——评第1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大足县三驱法庭集体编假案》
10
作者 刘保全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6,共2页
<重庆晚报>2003年9月5日刊发的<大足县三驱法庭集体编假案>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篇仅520字的消息,是一篇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短新闻佳作.
关键词 第14 大足县 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集体 法庭 2003年9月 《重庆晚报》 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奖评选 新闻 消息
下载PDF
因为他离现场很近——评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
11
作者 刘保全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青睐呢?笔者认为,除了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分...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青睐呢?笔者认为,除了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四 杨利伟 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现场 2003年10月 《解放军报》 新闻奖评选 角度分析 新闻采访 通讯 一等奖 同期声 鲜明
下载PDF
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新闻佳作——评第1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5年第5期14-15,共2页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原来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它指伙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新闻现场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第14 同期声 杨利伟 一等奖 现场新闻 2003年10月 作品 《解放军报》 被采访对象 新闻采访 新闻事件 新闻现场 新闻写作 现实生活 通讯类 新闻 声音 稿件 鲜明 广播 特定 报纸
下载PDF
呼唤感恩回归 建设和谐社会——评第15届“中国新闻奖”副刊一等奖作品《感恩老兵》
13
作者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6年第3期54-55,共2页
刊登在《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上的《感恩老兵》一稿,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等奖。这篇作品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获此大奖,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它的主题思想针对性强,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时代意义,新闻价值高。从... 刊登在《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上的《感恩老兵》一稿,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等奖。这篇作品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获此大奖,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它的主题思想针对性强,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时代意义,新闻价值高。从写作上来说,它有下列三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第15 感恩 老兵 作品 一等奖 回归 呼唤 副刊 社会
下载PDF
文笔犀利 切中时弊——评第14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体裁类二等奖作品《打肿谁的脸》
14
作者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5年第11期21-22,共2页
刊登在《法制日报》2003年1月3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体裁类2等奖作品。这是一篇杂文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有下述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报纸副刊 第14 作品 体裁 文笔 《法制日报》 专刊 文稿
下载PDF
背景添彩 引语增辉——评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
15
作者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新华社2004年11月30日播发的《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稿荣获消息类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消息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获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特色: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艾滋病人 国家主席 第15 消息类 一等奖 作品 引语 新华社
下载PDF
题材切中时弊——评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交口县委大院竞挖出“升官符”》
16
作者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3年第7期30-31,共2页
刊登在《光明日报》2001年1月9日上的消息《交口县委大院竟挖出'升官符'》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获消息2等奖。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如此高的奖项,主要得力于题材抓得好,能够切中时弊。记者(通讯员)在真实... 刊登在《光明日报》2001年1月9日上的消息《交口县委大院竟挖出'升官符'》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获消息2等奖。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如此高的奖项,主要得力于题材抓得好,能够切中时弊。记者(通讯员)在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要求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捕捉那些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评析 第12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消息 题材
下载PDF
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新闻佳作——评第1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
17
作者 刘保全 《采写编》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 第14中国新闻奖 新闻作品 新闻采访 现场新闻
下载PDF
道理讲得实在 语言朴实生动——评第1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干净 干事 出活》
18
作者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3年第6期24-24,48,共2页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吉林日报》2001年11月15日上的《干净干事出活》一稿,被评为3等奖。这是一篇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文章是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部的评论员,就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吉林日报》2001年11月15日上的《干净干事出活》一稿,被评为3等奖。这是一篇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文章是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部的评论员,就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规格低于社论。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常常用此评论形式,其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虽然不能视为完全代表编辑部,但在通常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评析 第12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针对性 标题制作
下载PDF
视觉传达内容的完美呈现——以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版面《羊城晚报》头版为例
19
作者 宋会平 《东南传播》 2016年第4期136-137,共2页
新媒介环境下,为顺应读者阅读习惯,报纸版面视觉化呈现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羊城晚报》2014年4月20日头版,作为第25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中唯一的一等奖获奖版面,采用重点式版式,运用多种编排手段和版面语言,把弘扬红色经典... 新媒介环境下,为顺应读者阅读习惯,报纸版面视觉化呈现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羊城晚报》2014年4月20日头版,作为第25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中唯一的一等奖获奖版面,采用重点式版式,运用多种编排手段和版面语言,把弘扬红色经典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主题宣传巧妙结合,达到了视觉传播内容的完美统一,也成为当代顺应报纸版面视觉化流行趋势的代表之一。本文从版面主题和版面语言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城晚报》第25中国新闻奖 视觉 传达内容
下载PDF
一篇成功的短新闻——评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作品《郑州:罚单“赶”走首家擦鞋店》
20
作者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刊登在《工人日报》2001年8月2日上的消息《郑州:罚单'赶'走首家擦鞋店》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3等奖。评委们之所以青睐这篇消息,原因是它是一篇成功的短新闻。从写作上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以... 刊登在《工人日报》2001年8月2日上的消息《郑州:罚单'赶'走首家擦鞋店》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3等奖。评委们之所以青睐这篇消息,原因是它是一篇成功的短新闻。从写作上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一、主题专一,中心突出。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一文中,把'旨戒杂'作为文章'七戒'中的头一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 第12中国新闻奖 消息 获奖作品 新闻评析 主题 选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