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侵权法关于旅馆对住客的注意义务——以第三方行为引致住客人身伤害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粟撒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3期87-91,共5页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大量美国侵权法上旅馆因第三方行为引致住客的人身伤害所负注意义务的相关案例,总结出美国法院在衡量旅馆对因第三人行为受到侵害的住客的责任时的一般原则、具体情形、考察因素及其例外,并比对我国2004年开始施行的...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大量美国侵权法上旅馆因第三方行为引致住客的人身伤害所负注意义务的相关案例,总结出美国法院在衡量旅馆对因第三人行为受到侵害的住客的责任时的一般原则、具体情形、考察因素及其例外,并比对我国2004年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而对我国的相关司法实践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义务 旅馆 第三方行为
下载PDF
第三方利他行为:“惩罚”与“补偿”
2
作者 姚佳雯 丁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第三方利他行为是指与该事件无直接关系的第三方旁观者做出的惩罚违规者或补偿受害者的行为。独裁者和公共物品博弈范式是第三方利他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文章梳理了从仅研究第三方惩罚到将第三方惩罚和补偿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并从规范... 第三方利他行为是指与该事件无直接关系的第三方旁观者做出的惩罚违规者或补偿受害者的行为。独裁者和公共物品博弈范式是第三方利他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文章梳理了从仅研究第三方惩罚到将第三方惩罚和补偿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并从规范激活理论、公平偏好理论和强互惠理论以及双系统模型和双加工模型等不同角度来阐述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心理发展机制。未来研究可以探究个体在同一情境下对惩罚和补偿偏好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深化这两种决策及其博弈过程的神经生理机制,重视在现实情境中探查它们的发生几率和特点以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利他行为 第三利他惩罚 第三利他补偿 公平
下载PDF
技术创新网络第三方经纪行为选择——结构平衡理论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党兴华 成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3,共6页
结构平衡是维持技术创新网络稳定的重要前提,第三方在组织关系由非平衡转向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在结构平衡理论的基础上,从经纪报酬、结构洞效应和协调成本等方面考虑经纪行为选择动机,并通过知识权力反映第三方协调能力... 结构平衡是维持技术创新网络稳定的重要前提,第三方在组织关系由非平衡转向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在结构平衡理论的基础上,从经纪报酬、结构洞效应和协调成本等方面考虑经纪行为选择动机,并通过知识权力反映第三方协调能力,对第三方在非平衡三元结构中的经纪行为选择进行了研究。针对处于不同位置的第三方,其经纪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而治之和协同促进。结果表明,知识权力对第三方协同促进经纪行为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当第三方不具备知识权力时,动机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网络 结构平衡 第三经纪行为 知识权力 协同促进 分而治之
下载PDF
儿童道德义愤的发展及其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丁芳 刘颜蓥 陈甜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2-658,共7页
为了探讨儿童道德义愤的发展及其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响,实验1考察106名幼儿园大班、小学2年级和4年级儿童的道德义愤在年级以及数目和价值不公平分配上的差异;实验2考察57名小学儿童在有无代价条件下,其道德义愤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 为了探讨儿童道德义愤的发展及其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响,实验1考察106名幼儿园大班、小学2年级和4年级儿童的道德义愤在年级以及数目和价值不公平分配上的差异;实验2考察57名小学儿童在有无代价条件下,其道德义愤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的道德义愤呈现随年级增长而不断增强的趋势;儿童由数目不公平分配引发的道德义愤得分显著高于价值不公平分配;幼儿园大班和2年级儿童在数目不公平分配中的道德义愤得分均显著高于价值不公平分配,而4年级儿童在数目和价值不公平分配中的道德义愤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诱发道德义愤的儿童更多地做出第三方公正行为,并且更愿意选择补偿受害者;在不同诱发道德义愤条件下,是否需要付出代价都不会影响儿童的第三方公正行为。研究说明儿童的道德义愤随年级增长而发展,并影响第三方公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义愤 不公平分配 第三公正行为 第三惩罚 第三补偿
下载PDF
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侵犯软件修改权的证成-以“间接正犯理论的私法构造”为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冠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8,共10页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软件著作权保护领域延伸为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可以对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必要修改权的行使仅限于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自身的使用行为。"向他人提供具有修改功能插件的行为"与"提供已利用插...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软件著作权保护领域延伸为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可以对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必要修改权的行使仅限于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自身的使用行为。"向他人提供具有修改功能插件的行为"与"提供已利用插件进行修改的软件"一样均违背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初衷,违背软件开发者的意愿且可能使之遭受重大损失,理应认定为侵权行为。现行司法实务认定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时缺乏说理依据。将刑法学间接正犯理论予以私法构造构建"支配性侵权",可将"利用他人合法行为实施侵权"作为独立的侵权类型,能有效地为知识产权领域诸如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提供影视资源以及百度文库等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充分的说理依据,从而有效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供第三插件行为 软件修改权 间接正犯 工具性侵权理论 利用他人合 行为侵权
下载PDF
突发公共事件中针对网络语言暴力第三方回应行为的语用研究
6
作者 陈倩 霍帆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7-24,共8页
很多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会触发网络语言暴力,对此,网民在评论区作为第三方会进行针对性回应。本研究选取疫情期间央视网微信公众号上两篇关于不应称新冠肺炎感染者为“羊”的文章的评论作为语料,探讨第三方所采用的回应策略以及所体现的... 很多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会触发网络语言暴力,对此,网民在评论区作为第三方会进行针对性回应。本研究选取疫情期间央视网微信公众号上两篇关于不应称新冠肺炎感染者为“羊”的文章的评论作为语料,探讨第三方所采用的回应策略以及所体现的道德基础。研究发现,第三方针对网络语言暴力在回应时主要采用相对礼貌和相对不礼貌策略,前者包括呼吁、建议、祝愿、同情,后者包括直接批评、间接批评、质疑、威胁。两种回应策略主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尊重、平等三种道德基础。本研究将网络语言暴力、第三方回应行为与道德基础相联系,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网络语言暴力 第三回应行为 道德基础
下载PDF
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基于社会规范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佳兴 《心理学进展》 2020年第3期252-259,共8页
社会规范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演化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的合作水平远高于动物合作水平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社会规范被破坏时,人们就会产生维护社会规范的需求,总是期望恢复社会规范。第三方利他行为是人们面对他人违背社会规范的... 社会规范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演化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的合作水平远高于动物合作水平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社会规范被破坏时,人们就会产生维护社会规范的需求,总是期望恢复社会规范。第三方利他行为是人们面对他人违背社会规范的主要反应,包括第三方惩罚和第三方补偿。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倾向于研究第三方惩罚而忽略了第三方补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意识到第三方补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惩罚使不公平的分配者付出代价,表达了对罪犯的不满和道德谴责,对减少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显著提升群体内的合作水平有重要作用;补偿则是减少不公正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尽量使受害者在物质上和心理上恢复到他们在受伤害之前的状态,有利于受害者的恢复和社会安定。惩罚和补偿都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规范。当可以同时使用两种利他行为时,会出现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偏好。在需要第三方利他行为时,我们应该结合惩罚和补偿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保证社会规范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第三利他行为 第三惩罚 第三补偿
下载PDF
流域公共治理主体行为分析
8
作者 刘振坤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7期39-41,共3页
流域公共治理是一种网络化治理,其复杂性和整体性决定了任何单一主体都无法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只有集结起流域网络中的各个点,编织成一个协商与合作的治理网络,才能达到流域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这个网... 流域公共治理是一种网络化治理,其复杂性和整体性决定了任何单一主体都无法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只有集结起流域网络中的各个点,编织成一个协商与合作的治理网络,才能达到流域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这个网络中的各个治理主体的行为及其偏差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定位其在流域治理中的角色和职能,实现流域治理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公共治理 网络化治理 政府行为 企业行为 第三方行为
下载PDF
论片面对向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明祥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45,共13页
在片面对向犯中,不处罚一方的参与行为,是立法者基于刑事政策的需要或立法技术的考量所做的一种选择。对法无明文规定予以处罚的一方参与行为,虽然在原则上不处罚,但是如果该参与行为超出立法者预想的定型性、通常性的范围,那么就有可... 在片面对向犯中,不处罚一方的参与行为,是立法者基于刑事政策的需要或立法技术的考量所做的一种选择。对法无明文规定予以处罚的一方参与行为,虽然在原则上不处罚,但是如果该参与行为超出立法者预想的定型性、通常性的范围,那么就有可能与相对方构成共同犯罪,应予处罚。在具体判断行为是否可罚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国已有两项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与此相关,尽管受到较多的非议,但是与我们应采取的判断规则并不冲突。如果第三方参与实施片面对向犯的一个参与行为,那么可以视为对双方均给予了帮助或教唆,这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的想象竞合犯相似,可以根据从一重处断的原则按可罚的参与行为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面对向犯 参与行为 可罚性 第三参与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