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第三王国”到“日常生活”:当代美育的后现代转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姚文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91,259,共11页
席勒将审美的王国称为与感性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对应的"第三王国",赋予了他所提倡的"审美教育"以巨大的历史感,使之显示了"求分化"的时代精神。20世纪中国美育思想的先驱者王国维、蔡元培、李石岑、朱... 席勒将审美的王国称为与感性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对应的"第三王国",赋予了他所提倡的"审美教育"以巨大的历史感,使之显示了"求分化"的时代精神。20世纪中国美育思想的先驱者王国维、蔡元培、李石岑、朱光潜等人在引进西方美育思想的同时将其"求分化"的时代精神也带进来了,他们致力将美育从德育和智育中剥离出来,赋予其相对独立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育的重建延续了这一取向。90年代社会经济体制转换所带来的激荡使得美育的革故鼎新势在必行。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提出"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铸成了哲学意义上的"日常生活"范畴,带有显著的后现代理论色彩,推进了美育在不同领域之间"去分化"的趋势,有可能为美育的除旧布新提供理论上的合理论证和有力支撑。这在当今中国美育从情感教育向人性教育、人文教育、人生教育扩展的走向中得到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第三王国 日常生活 当代美育 重构美学 沃尔夫冈·韦尔施
下载PDF
“第三王国”的理想——《皇帝与加利利人》与《叛教者尤利安》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晓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5-110,126,共7页
罗马皇帝尤利安一直为不同时代的作家和研究者所关注。19世纪下半叶,关于尤利安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当属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历史剧《皇帝与加利利人》和俄国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叛教者尤利安》。两部作品在人物的塑造、语言... 罗马皇帝尤利安一直为不同时代的作家和研究者所关注。19世纪下半叶,关于尤利安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当属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历史剧《皇帝与加利利人》和俄国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叛教者尤利安》。两部作品在人物的塑造、语言、象征手法以及关于"第三王国"的思想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将其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两位作家对于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等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探索历程,进而揭示两部作品的深刻哲学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梅列日科夫斯基 尤利安 第三王国
下载PDF
从苏珊·洛里·帕克斯的《第三王国的渐变》看美国非裔历史的碎片化再现
3
作者 孙刚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5-39,共5页
苏珊·洛里·帕克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黑人女作家,是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美国非裔戏剧界的领军人物。《第三王国的渐变》是她的一部早期作品,再现了美国非裔族群数百年的沧桑历史,1990年获得奥比奖... 苏珊·洛里·帕克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黑人女作家,是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美国非裔戏剧界的领军人物。《第三王国的渐变》是她的一部早期作品,再现了美国非裔族群数百年的沧桑历史,1990年获得奥比奖最佳戏剧奖。为考察美国非裔族群历史的碎片化再现,以帕克斯的剧作《第三王国的渐变》为研究对象,以碎片化概念为研究视角进行文本细读发现,帕克斯在创作该剧的过程中运用实验性手法对戏剧结构、戏剧情节和戏剧人物进行碎片化处理:她让部分剧情复现并打乱美国非裔族群历史沿革的线性呈现,形成了戏剧结构上历史与现实的持续衔接;她让演员进行独白、让图片在投影机上不断复现,形成了戏剧情节发展的间性阻滞;她让人物身份的能指变得多元、让其身份感变得模糊,形成了戏剧人物与非裔族群自身历史的不断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洛里·帕克斯 第三王国的渐变 美国非裔历史 碎片化
下载PDF
试论《第三王国的渐变》的语言创作风格
4
作者 王丽丽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3期153-155,共3页
《第三王国的渐变》是美国当代黑人非裔剧作家苏珊·洛莉·帕克斯的代表作,这部戏剧是个四幕剧,讲述了四个不同的黑人的故事。该剧作的语言创作风格富有创造性,韵味十足,充满了诗意的元素和无限的张力,并大量使用比喻手法,使人... 《第三王国的渐变》是美国当代黑人非裔剧作家苏珊·洛莉·帕克斯的代表作,这部戏剧是个四幕剧,讲述了四个不同的黑人的故事。该剧作的语言创作风格富有创造性,韵味十足,充满了诗意的元素和无限的张力,并大量使用比喻手法,使人们对非裔美国人的生存现状有了深刻的感知和思考,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王国的渐变》 语言创作风格 独创性
下载PDF
重复与改写:《第三王国的渐变》中的美国非裔历史再现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刚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08,共5页
2002年,苏珊·洛里·帕克斯获得普利策戏剧奖。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帕克斯成为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美国非裔戏剧的领军人物。《第三王国的渐变》是其早期作品,再现了从奴隶贸易伊始到20世纪80年... 2002年,苏珊·洛里·帕克斯获得普利策戏剧奖。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帕克斯成为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美国非裔戏剧的领军人物。《第三王国的渐变》是其早期作品,再现了从奴隶贸易伊始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非裔数百年的历史,1990年获得美国戏剧界的重要奖项——奥比奖最佳戏剧奖。宏大的历史主题并非帕克斯获奖的唯一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应该归功于其再现历史的策略,即"重复与改写"。这一源于黑人爵士乐和盖茨"意指"理论的实验性创作手法广受美国戏剧评论界的关注与好评。本文以《第三王国的渐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从非裔历史主题的重复与演进、非裔历史形象的复现与改写两个层面考察剧作家的"重复与改写"策略对美国非裔族群历史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洛里·帕克斯 第三王国的渐变 美国非裔历史 再现策略 重复与改写
原文传递
“植物的隐喻”:纪录片《第三极之植物王国》叙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昕璨 何小青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向度中,生态治理已然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植物有着深刻的体悟,善于从植物中发现人类及自然的共通之处。对生态纪录片《第三极之植物王国》进行文本细读,以“植物叙事... 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向度中,生态治理已然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植物有着深刻的体悟,善于从植物中发现人类及自然的共通之处。对生态纪录片《第三极之植物王国》进行文本细读,以“植物叙事”为依托,在人与自然的双重视阈下探讨新时代生态纪录片将植物作为生命共同体象征的表达,思考植物所隐喻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的意义,对中国生态纪录片的未来创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植物叙事 纪录片 第三极之植物王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