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历史文化、宗教传统与民族意识的互构——俄罗斯思想与第三罗马自喻成因的关联性初探 |
刘毅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2
|
历史文化、宗教传统与民族意识的互构——俄罗斯思想与第三罗马自喻成因的关联性初探 |
刘毅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
2010 |
0 |
|
3
|
“俄罗斯思想”的精髓:“莫斯科即第三罗马” |
岳汉景
|
《克拉玛依学刊》
|
2003 |
0 |
|
4
|
“莫斯科—第三罗马”学说的古罗斯文学线索 |
胡颖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22 |
0 |
|
5
|
“第三罗马说”与“中国论”中的“我-他”建构——认同视域的中俄文化比较 |
郭小丽
|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6
|
记忆与理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莫斯科文本 |
郭芯雨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21 |
1
|
|
7
|
“胸怀上帝的国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罗斯正教“国民性”论说 |
季明举
史崇文
|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
2023 |
1
|
|
8
|
寻求斯拉夫民族性的精神支持:俄国文学的审美基础 |
林精华
|
《阴山学刊》
|
2003 |
1
|
|
9
|
棺材店老板的“梦”与现实——普希金的小说《棺材店老板》解析 |
傅星寰
胡松杰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0
|
对东正教两大常识的误读 |
松里公孝
阎德学
|
《俄罗斯学刊》
|
2018 |
2
|
|
11
|
当前俄罗斯民族主义探源 |
姚掌宏
陈红蕾
|
《俄罗斯研究》
|
1996 |
0 |
|
12
|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 |
郑永旺
|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3
|
俄罗斯文学和历史文献中的“看东方” |
刘亚丁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2021 |
3
|
|
14
|
试论17世纪俄国东正教会分裂的原因 |
刘博玲
|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 |
M.H.格罗莫夫
吴铮
|
《世界哲学》
|
1996 |
0 |
|
16
|
莫斯科的双重面貌:俄罗斯域外文学第一浪潮中的莫斯科文本 |
郭芯雨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