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龙 麦威 +3 位作者 李雷 王晓通 钟晓刚 黄顺荣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5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51例,将其随机分为腔镜组24例,开腹组27例,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N...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51例,将其随机分为腔镜组24例,开腹组27例,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Na^+、K^+、Ca^(2+)及术中、术后24、48、72 h的液体入量、出量(尿量)、入出量差值、腹腔引流量,观察术后尿量峰值和液体负平衡出现的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稍长,术中出血量相对少,术后住院时间相对短(P均<0.05)。两组术后电解质(Na^+、K^+、Ca^(2+))、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液体入量、液体入出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液体出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液体出量、术后液体入出量差值随时间改变而变化(P<0.05),腹腔镜组术后24 h出现液体负平衡、尿量高峰较开腹组早,持续时间较长(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液体、电解质异常分布情况,但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尿量高峰、液体负平衡时间较开腹手术早,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开腹 第三间隙效应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第三间隙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汪龙 李雷 +3 位作者 麦威 黄顺荣 毕连臣 钟晓刚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9例,其中腹腔镜组21例,开腹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电解质情况以及两组术中、术后24 h、48 h及72 h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9例,其中腹腔镜组21例,开腹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电解质情况以及两组术中、术后24 h、48 h及72 h的液体入量、出量(尿量)及入出量差值的变化情况,观察术后尿量峰值出现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电解质(Na^+、K^+、Ca^(2+))、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液体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液体入量随时间延长而变化(P<0.05);两组间的液体出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24 h出现尿量高峰,较开腹组早、持续时间较长。两组患者术后液体入出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24 h出现液体负平衡,较开腹组早。结论开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第三间隙效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液体、电解质异常分布情况,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尿量高峰、液体负平衡时间较开腹手术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腹腔镜 开腹 根治术 第三间隙效应
下载PDF
免腹部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明府 吴永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免腹部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法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普外科住院并行根治性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免腹部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法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普外科住院并行根治性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免腹部辅助切口NOSE法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48、72 h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Na^+、K^+、Ca^2+、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ALB、PAB、TP、Na^+、K^+、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DA、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腹部辅助切口NOSE法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可减轻手术创伤及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根治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 第三间隙效应
下载PDF
减孔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亮 彭方兴 +1 位作者 吴宸 陈汇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直肠癌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直肠癌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电解质情况、液体出入量及入出量差、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首次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Na^+、K^+、Ca^+和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液体出入量及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中使用减孔腹腔镜、开腹手术后的第三间隙效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但减孔腹腔镜手术可减少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孔腹腔镜 直肠癌 第三间隙效应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5
作者 刘舒 高龙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研究组行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第三间隙效应[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细胞黏附分子[可溶性分化抗44分子变异体6(sCD44v6)、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尿控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至术后5 d血清Na^(+)、Ca^(2+)呈降低-升高趋势,血清K^(+)、sVCAM-1、sCD44v6水平呈升高-降低趋势(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尿控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PCa患者的近期效果与腹腔镜根治术相当,但术中出血量少,可减少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腹腔镜根治术 机器人 微创手术 第三间隙效应 细胞黏附分子 吻合口尿漏
下载PDF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腹腔高压第三间隙效应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柳东之 马卫星 +1 位作者 曾燕萍 丁峰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期44-46,62,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腹腔高压第三间隙效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以第三间隙液体潴留为主的腹腔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腹腔高压第三间隙效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以第三间隙液体潴留为主的腹腔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RRT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肾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 4%,对照组有效率为69. 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血肌肝(SCr)、尿素氮(BUN)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3 d后,2组患者的SCr和BUN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均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3 d后,2组患者的TNF-α、IL-6和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均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腹内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 d后,2组患者腹内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RRT治疗以第三间隙液体潴留为主的腹腔高压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第三间隙效应 腹腔高压
原文传递
外科病人的液体正平衡与负平衡 被引量:7
7
作者 魏刚 赵建国 张应天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3-76,共4页
探讨外科病人的液体正平衡与负平衡的产生机制,总结液体平衡的监测与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医生尽量减少正平衡量,及时判断病人是否已进入负平衡期,使正平衡的不良后果尽可能降到最低.
关键词 液体治疗 正平衡 负平衡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第三间隙效应 毛细血管渗漏 综合征(C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