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疾病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联合检测及与组织学检查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陶琨 杨静 +6 位作者 杨华 郭振华 陈向宇 孟晓彦 王春蕾 唐龙英 左绪磊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HCII 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并总结TCT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2006—2009年行TCT、HCII 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的...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HCII 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并总结TCT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2006—2009年行TCT、HCII 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的病例共1050例,分别比较了TCT、HCII HPV DNA及TCT联合HCII HPV DNA检测的诊断效能。对照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了TCT漏诊、误诊的原因。结果:TCT中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与组织学的符合率显著高于未见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NILM)/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UCS),P<0.01;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步增加(P<0.01);TCT联合HCII HPV DNA检测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显著提高(P<0.01);TCT诊断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是对反应性细胞及变性细胞的误诊,而假阴性的原因则是对个别挖空细胞和异形细胞的漏诊。结论:TCT联合HCII HPV DNA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诊断效能,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正确的取材、规范的制片、准确的识别反应性细胞、挖空细胞和核深染的异形细胞,将有效地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第2杂交捕获乳头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 联合试验 宫颈上皮内
下载PDF
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雪菊 徐凤娟 黄珊珊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技术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DNA(HCⅡ-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进行筛查的女性,均行TCT、HCⅡ-HPV检测及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分析TCT、HCⅡ-HPV检测方法与病理...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技术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DNA(HCⅡ-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进行筛查的女性,均行TCT、HCⅡ-HPV检测及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分析TCT、HCⅡ-HPV检测方法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T、HCⅡ-HPV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TCT检测中仅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鳞状上皮癌与对应的病理分级符合率均高(100%),HCⅡ-HPV仅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原位癌两个病理分级的阳性符合率较高(80%以上),但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各项分级的阳性符合率均较高,均达90%以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且高于单一检测方法。结论 TCT和HCⅡ-HPV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增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宫颈癌 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第2杂交捕获乳头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立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6期92-94,共3页
目的:比较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在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亚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6月我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进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查... 目的:比较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在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亚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6月我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进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查,检查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100例,分别采用real-time PCR与HCⅡ检测HPV高危亚型,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对检测HPV阳性的样本或HPV阴性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LCT)≥LSIL的妇女采用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验证两种HPV检测的参考标准。结果:共取病理68例。病理结果证实该人群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5例,CINⅡ级11例,CINⅠ级19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33例。该100例患者HCⅡ和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分别为63.0%和71.0%,二者总符合率为82.3%;HCⅡ检测手段对高危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HPV筛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9.3%、88.2%、91.2%、10.1%、99.7%、8.9和0.327;real-time PCR以上各指标分别为100.0%、92.5%、86.7%、8.6%、100.0%、8.7和0。结论:Real-time PCR与HCⅡ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有较好的相关性;但real-time PCR检测高危型HPV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第二杂交捕获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宫颈上皮内
下载PDF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成人喉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敛容 苏永进 +2 位作者 王芬 蔡智 林宜玲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喉部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HPV感染与成人喉乳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其中喉乳头瘤36例、声带息肉30例。在...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喉部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HPV感染与成人喉乳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其中喉乳头瘤36例、声带息肉30例。在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喉部病变组织,留取部分组织。同时留取本院妇科门诊HC-Ⅱ检测阴/阳性各10份的宫颈细胞标本;采用HybriMax技术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 10例HC-Ⅱ法阳性宫颈细胞标本HybriMax法均检测出HPV,亚型分别为52、59、68型,其中52型50%(5/10)、58型30%(3/10),59型20%(2/10);1例HC-Ⅱ法阴性宫颈细胞标本HybriMax法检测出HPV。36例喉乳头瘤患者HPV阳性率50%(18/36),分别检测出2种亚型,依次为HPV 6型(33.33%、12/36)、11型(16.67%、6/36);声带息肉患者均未检测出HPV。结论 HybriMax检测HPV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检测HPV亚型,是临床喉HPV感染分型检测的有效方法。HPV6、HPV11型可能在成人喉乳头瘤的发病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乳头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下载PDF
基因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余剑敏 李海川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已知99.7%的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已知99.7%的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宫颈癌患者呈现年轻化,据报道这与过早感染高危型HPV有关。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HC2)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宫颈癌筛查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文利用HC2检测HR—HPV感染与子宫颈不同病变的关系,同时研究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宫颈癌筛查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HPV感染 基因 流行病学资料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晋精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7期106-108,共3页
目的 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行病理诊断检查的66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及68例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实时荧光PCR技术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技术行HPV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 目的 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行病理诊断检查的66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及68例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实时荧光PCR技术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技术行HPV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03%、96.97%、91.18%、91.43%、96.88%、94.03%,高于HC-Ⅱ技术的76.12%、81.82%、70.59%、72.97%、80.00%、7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检测中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够保证疾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支持,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实时荧光PCR技术 第二杂交捕获试验技术 病理诊断
下载PDF
21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及宫颈病变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8
7
作者 邹冰玉 浦海鹰 +1 位作者 李丹 谢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影响其感染妇女宫颈病变程度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10月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型HPVDNA阳性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10例患者同时期行TCT检查及阴道镜病...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影响其感染妇女宫颈病变程度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10月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型HPVDNA阳性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10例患者同时期行TCT检查及阴道镜病理活检。将210例患者的年龄和病毒负荷(RLU/CO比值)作为自变量,宫颈病变程度作为应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年龄和病毒负荷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有相关性。结果:@210例HC2阳性妇女中,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TCT的阳性率明显升高,CIN组(71.05%)和宫颈癌组(60.00%)显著高于宫颈炎组(13.33%)和尖锐湿疣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CT的假阴性率也较高。@210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年龄和病毒负荷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病毒负荷越高、年龄越大,发生严重宫颈病变的风险越高。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年龄及病毒负荷与宫颈病变的风险密切相关。对于HC2阳性的患者,即使TCT结果阴性,也可考虑行阴道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第二基因杂交捕获技术 人乳头病毒
下载PDF
惠州地区妇女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宇鹏 余小燕 +1 位作者 吴立红 刘瑞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694-3697,共4页
目的研究高危型HPV-DNA检测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并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的患者9917例,从中筛选出1209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 目的研究高危型HPV-DNA检测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并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的患者9917例,从中筛选出1209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并同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1)9917例样本中,HPV感染率12.19%,21-50岁年龄段感染率总体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2)l209例高危型HPV-DNA阳性患者中,细胞学诊断:未见上皮内病变835例(69.07%),炎性反应细胞改变179例(14.8l%),ASC33例(2.73%),LSIL59例(4.88%),HSIL103例(8.52%)。将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阳性负荷量分为1-100、10-300,301-600,601-1000、〉1000pg/mL组,看不同TCT结果的负荷量分布情况,可见每组的比率并不完全随宫颈病变的加重雨呈递增趋势。(3)宫颊细胞学病变程度与HR-HPv-DNA负荷量相关系数r=0.245(P〈0.01)。结论高危型HPV—DNA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并不完全相符,高危型HPV-DNA负荷量并不能作为预测宫颈痛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液基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HPV—DNA负荷量 宫颈病变程度 第二基因杂交捕获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颖 孙江铭 贾蜀云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6期107-108,共2页
目的建立攀枝花地区妇女宫颈HR-HPV感染方面的基础数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6年3月,攀枝花地区10291例18-65岁妇女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检测技术进行宫颈HPV感染调查,同时进行妇科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 目的建立攀枝花地区妇女宫颈HR-HPV感染方面的基础数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6年3月,攀枝花地区10291例18-65岁妇女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检测技术进行宫颈HPV感染调查,同时进行妇科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1)10291例妇女HPV总感染率为18.16%。(2)各年龄组间HPV感染的检出率不同,30岁前为第一个感染高峰,〈20岁为25%,20-30岁为22.15%。第二个高峰为50-60岁为19.5%。(3)结合基本信息调查问卷显示HPV感染率与认知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与吸烟、饮酒、初次性行为年龄无明确关联。(4)不同细胞学类型的HPV感染率不同,随着宫颈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也越高。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已婚妇女的健康教育宣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HPV感染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防治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HC2 HPV DNA) 液基细胞学 宫颈疾病 HPV感染率
下载PDF
宫颈细胞DNA倍体测定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筛查宫颈癌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伟杰 赵仁峰 +2 位作者 李伟 蓝智 吴月莲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测定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宫颈癌高危患者600例,分别采用Ac Cell系统进行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型HPV。上述检测任何一项阳性患者进行阴道...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测定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宫颈癌高危患者600例,分别采用Ac Cell系统进行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型HPV。上述检测任何一项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取材病理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600例宫颈癌高危患者中,Ac Cell系统筛查宫颈细胞DNA倍体阳性276例(46.0%);HC2筛查HPV-DNA阳性239例(39.8%)。397例病理学检查结果:慢性炎症19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轻度9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度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重度35例,宫颈浸润癌26例。细胞DNA定量分析阳性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为40.16%;HC2检测方法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45.55%。DNA定量分析方法结合HC2检测筛查宫颈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54%、85.71%。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高,该方法与HC2检测相结合,可提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定量分析 人乳头病毒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筛查
下载PDF
西北4省女性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年龄阶段的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艳 李永霞 +4 位作者 刘丽利 代艳艳 黄蕾 姚建强 王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评估西北地区4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不同年龄阶段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4 021例女性进行高危型HPV-DNA项目检测,并按照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个年龄段进行回... 目的评估西北地区4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不同年龄阶段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4 021例女性进行高危型HPV-DNA项目检测,并按照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个年龄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女性30岁以下的感染率为9.72%-27.89%,30-50岁的感染率为59.72%-70.97%;50岁以上的感染率为6.12%-30.56%。结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女性30-50岁的中年阶段高危型HPV-DNA阳性率最高,是感染该病毒的最敏感时期,重点关注该好发年龄阶段的人群,更有助于防范HPV,预防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阳性率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建渝 虞柯静 +4 位作者 董国强 蔡春玲 刘莉 黎义 邹光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5期2175-217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华西妇产医院就诊的18~43岁妊娠期妇女486例,行第二代分子杂交捕获技术(HC2‐HPV‐DNA)和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技术(TH)2种方法联合检测及...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华西妇产医院就诊的18~43岁妊娠期妇女486例,行第二代分子杂交捕获技术(HC2‐HPV‐DNA)和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技术(TH)2种方法联合检测及电子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结果486例妊娠期妇女 HR‐HPV 检测阳性患者161例,阳性率33.12%(161/486);病理组织学诊断出宫颈癌(ICC)及癌前病变(CIN)24例;HPV 阳性患者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22例,敏感性91.67%(22/24)。 HR‐HPV 感染情况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 病毒载量及阳性表达率越高,宫颈病变的程度越高。结论妊娠期妇女不同年龄段的 HR‐HPV 感染率不同;HR‐HPV 阳病毒载量与 CIN 及 ICC 发生有关,与宫颈病变的发生过程有关,但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妊娠期妇女 HPV 感染的宫颈病变阳性率和病毒载量与非妊娠期妇女相似;HC2‐HPV‐DNA 法是目前筛查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分子杂交捕获技术 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技术 病理活检 宫颈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晓叶 《医疗装备》 2021年第8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PCR)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实时PCR、...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PCR)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实时PCR、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及组织病理检查,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实时PCR检查高危型HPV的阳性率。结果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5例患者中,炎症反应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35例,CINⅡ级18例,CINⅢ级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例。实时PCR检查高危型HPV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71);HC-Ⅱ检查高危型HPV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546)。实时PCR检查高危型HPV的阳性率为87.30%,高于HC-Ⅱ检查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PCR可提高高危型HPV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和治疗宫颈病变措施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杂交捕获定量分型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瘤病毒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丽华 冷天艳 +2 位作者 张琴 张素仙 赵庆华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2-543,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杂交捕获技术定量分型(daltonbio hybrid capture 3,DH3)检测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human papiloma virus,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H3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264例宫颈癌筛查女性宫颈脱落细胞的HPV... 目的探讨第三代杂交捕获技术定量分型(daltonbio hybrid capture 3,DH3)检测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human papiloma virus,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H3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264例宫颈癌筛查女性宫颈脱落细胞的HPV,同时行TCT检查,TCT结果异常者(≥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HPV结果的一致性及检出宫颈病变情况。结果 264例女性中,HC2法检出HPV阳性者32例(12.12%)。DH3法检出HPV阳性者39例(14.77%),其中HPV16/18阳性患者14例(35.90%)。264例女性中,DH3和HC2检出HPV结果的符合率为94.32%(249/264);15例结果不一致,其中8例的检测值在临界值,排除此8例后再次统计分析,符合率为97.27%(249/256)。264例中TCT异常者10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SIL 1例、HSIL 2例、宫颈癌1例。DH3 HPV16/18阳性女性TCT异常及宫颈病变检出率(71.43%,10/14;21.42%,3/14)显著高于HC2 HPV阳性检出率(31.25%,10/32;9.38%,3/32)(P<0.05)。结论 DH3与HC2检测高危型HPV符合率高,DH3 HPV16/18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高,DH3技术可作为临床上宫颈癌初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子宫颈癌 筛查 第三杂交捕获技术定量分型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原文传递
应用支链DNA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华 陈亚宝 +2 位作者 叶丽华 叶军 袁冬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5期4362-4366,共5页
目的评价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2例宫颈疾病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HPV,同时进行宫颈病理学检查。结果 ... 目的评价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2例宫颈疾病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HPV,同时进行宫颈病理学检查。结果 (1)随着宫颈疾病级别升高,bDNA技术和HC2法检测HPV阳性率均呈现趋势性增加(χ2=65.397,P<0.001;χ2=65.018,P<0.001);(2)bDNA技术对总体人群检出阳性率为39.7%,HC2法检出阳性率为56.1%,HC2法显著高于bDNA技术(χ2=13.489,P<0.001),二者一致性一般(Kappa=0.501);(3)bDNA技术对CIN2+诊断的灵敏度为63.4%(95%CI:54.5%~72.3%),显著低于HC2法78.6%(95%CI:71.0%~86.2%)(χ2=5.549,P=0.018);而特异性为78.0%(95%CI:71.4%~84.6%),高于HC2的60.7%(95%CI:52.8%~68.5%)(χ2=9.798,P=0.002)。结论 HC2法检测高危HPV仍是目前宫颈疾病筛查较好的方法,bDNA技术检测HPVE6/E7mRNA有较好的特异性,可能更为适用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样病变 宫颈肿 E6/E7信使RNA bDNA技术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人乳头病毒
原文传递
宫颈癌前病变程度、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及HPV清除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谭秋梅 刘婷 罗美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程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负荷量以及HPV清除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54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为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程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负荷量以及HPV清除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54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为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r-HPV均为阳性),分析不同病变程度与hr-HPV病毒载量关系,对hr-HPV阳性患者行2年的跟踪检查,研究HPV清除率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及HPV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CINⅠ期患者术前hr-HPV病毒载量低于CINⅡ期、CINⅢ期患者(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病变级别与其术前hr-HPV病毒载量无相关关系(r=0.421,P=0.23)。不同CIN分期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hr-HPV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术前病毒载量的CIN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hr-HPV持续感染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r-HPV持续感染率随病毒载量的升高而升高,术前病毒载量≥1 000RLU/CO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r-HPV持续感染率显著高于1~99RLU/CO和100~999RLU/CO的患者(P<0.05),术后24个月不同术前病毒载量的CIN患者hr-HPV持续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病变级别与其术前hr-HPV病毒载量及术后hr-HPV清除率无关,但高病毒载量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病毒载量 清除率
下载PDF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方法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和晓利 刘洪倩 +3 位作者 何斌 杨沛 王和 刘珊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45,共5页
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法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试剂盒(HP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慢性宫颈炎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女性的宫颈上皮脱落细胞151例,应用HPG检测方法、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方法以及DNA直接测序法进行检测,通过对HPG与HC2、... 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法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试剂盒(HP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慢性宫颈炎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女性的宫颈上皮脱落细胞151例,应用HPG检测方法、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方法以及DNA直接测序法进行检测,通过对HPG与HC2、DNA直接测序结果的平行对照,对HPG检测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HPG检测方法和HC2检测方法的总一致率为87.42%(kappa=0.75,P<0.05),以DNA直接测序结果为金标准,HPG检测方法对高危险HP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100%、96.49%,HPG方法和DNA直接测序方法的一致率为98.70%(kappa=0.97,P<0.05)。通过HPG检测结果发现,多重HPV感染率为23.84%,HPV阳性感染率较高的HPV亚型依次为HPV 16(13.25%)、58(11.92%)、52(11.92%)、31(6.62%)、39(5.96%)、33(5.96%)。结论 HPG检测法和HC2检测法以及DNA直接测序法有着良好的一致率,HPG检测法可以实现HPV准确分型检测,适用于临床检测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人乳头病毒分型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DNA直接测序
原文传递
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筛查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彬 陈汶 +6 位作者 任生达 刘新伏 马俊飞 崔剑峰 王秀荣 陈凤 乔友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 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 -Ⅱ)检测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中高危型(CINⅡ以上)HPVDNA用于筛查宫颈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用HC Ⅱ方法分别对山西襄垣县研究组人群972份液基细胞检查剩余样品和对照... 目的 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 -Ⅱ)检测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中高危型(CINⅡ以上)HPVDNA用于筛查宫颈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用HC Ⅱ方法分别对山西襄垣县研究组人群972份液基细胞检查剩余样品和对照组人群5 797份HPV直接取样标本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病理学为标准评定2次筛查结果。结果 2次筛查人群中HPV感染率分别为17 .5%和20 .1%。研究组HPVDNA检测检出宫颈高度病变以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 .2%和85. 6%;对照组为96 .6%和83 .2%。2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用HC II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剩余标本中的HPVDNA,可替代HPV直接取样法,该方法也是一种有较好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DNA 子宫颈病变 标本 第二杂交捕获 人乳头病毒 液基细胞学检查 DNA检测 脱氧核糖核酸 HPV 细胞检查 筛查结果 筛查方法 子宫颈癌 高危型 对照组 人群 襄垣县 病理学 感染率 特异度 灵敏度 统计学 取样法 可替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检测方法的初步比较及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筠 谢建生 +4 位作者 徐晓昕 郝颖 吴维青 金晴 罗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从分子水平检测通常采用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FQ—PCR)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以及PCR结合反向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技术(PCR/RDB)。FQ—PCR实验方法简单,其优点是易于操作,且全部实验均在一个密闭... 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从分子水平检测通常采用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FQ—PCR)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以及PCR结合反向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技术(PCR/RDB)。FQ—PCR实验方法简单,其优点是易于操作,且全部实验均在一个密闭反应体系中完成,能有效避免交叉污染造成的假阳性;而HC-Ⅱ实验方法相对繁琐,其缺点是开放式的操作过程容易交叉污染造成假阳性,且试剂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亚型分析 基因检测方法 人乳头病毒 初步比较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交叉污染 操作过程 杂交技术
原文传递
浙江省温州市宫颈病变妇女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20
作者 张玉宇 蔡平生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8期680-683,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情况及特点,探讨HR—HPVDNA用于检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HR—HPV检测第二代...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情况及特点,探讨HR—HPVDNA用于检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HR—HPV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II法)和阴道镜检查并行活检的1130例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30例患者HR.HPV阳性率65.84%(744/1130)。细胞学检测异常862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56例、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8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1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损伤(HSIL)184例、癌22例。病理学诊断≥CINI/HPVI682例,HR—HPV阳性率78.59%(536/682)。≥CINII病变TCT方法灵敏度88.94%,特异度32.73%;HC-Ⅱ方法灵敏度90.21%,特异度51.82%;两种方法联合灵敏度97.45%,特异度22.42%,阳性预测值47.22%,阴性预测值92.50%。30—39岁患者除与40-49岁有相近HR—HPV发生率外(,=0.41,P〉0.05),比20~29岁和50~59岁发病率高(x2=3.99和8.15,P〈0.05,〉60岁除外)。HC—II方法检测ASCUS病理≥CINlI灵敏度89.83%,特异性53.78%;HC-II检测LSIL≥CINⅡ病变的灵敏度97.62%,特异性22.72%。结论HR-HPV在各年龄段均有较高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深,HR—HPV感染率逐步升高。HC-Ⅱ检测HR-HPVDNA是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可选用方法,特别是对高级别CIN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HR-HPVDNA检测是一种有效的ASCUS和LSIL的管理手段,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人乳头病毒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