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发生第二原发癌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运钦 姜海虹 +2 位作者 喻静 刘娜娜 王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患者继发第二原发癌症(SPC)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提取数据,采用SEER*Stat program 8.4.0计... 目的 分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患者继发第二原发癌症(SPC)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提取数据,采用SEER*Stat program 8.4.0计算标准化发病率比(SIR)和绝对超额率(AER),并通过R 4.2.1采用Cox回归模型估计不同年龄、年代、种族、性别、是否接受化疗、放疗等因素对发生第二肿瘤的风险比(HR)以及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累计发病率图。结果 总计纳入22 407例病例,随访人年数为142 780.82。共计发生SPC436例,继发第二癌症的中位数时间为47.5个月。ALL患者发生SPC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SIR=2.27;95%CI:2.07~2.50),SPC发生部位最多的为淋巴及造血系统,SIR为6.96(95%CI:5.94~8.11)。不同年代诊断的ALL患者发生SPC的风险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1.98升高到2019年2.38,随着年龄增长,ALL患者发生SPC的风险逐渐降低。接受化疗能够降低发生SPC的风险(HR=0.26;95%CI:0.19~0.36),接受放疗会增加59.60%(HR=1.57;95%CI:1.23~2.00)发生SPC的风险。结论 未来对ALL患者建议采用化疗手段,减少接受放疗时受到的辐射接触,在ALL患者患病后1~5年内更进一步关注其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第二原发癌症 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
原文传递
重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性癌症的风险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楠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5期399-401,共3页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性癌症(second primary cancers,SPC)的几率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以首发癌症为阴道癌、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患者发生SPC的风险最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也随之不断延长,因...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性癌症(second primary cancers,SPC)的几率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以首发癌症为阴道癌、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患者发生SPC的风险最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也随之不断延长,因此有必要对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者进行可能的SPC监测。本文对此进行了评述,旨在帮助大家提高对SPC风险的警惕性与判断,才能早期诊断与治疗,从而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第二原发癌症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