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的重要表现——从人的本质与发展看“第二个结合”的前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洪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从学理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及其主要表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切实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基于社会关系来把握人的本质,反对把人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是马克思... 从学理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及其主要表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切实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基于社会关系来把握人的本质,反对把人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同理论起点。在核心理念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人文化成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主张,在逻辑上是相通的。明确人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及作用,构成了正确认识人的发展的一个基本内容。从人的发展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契合,不难看出天下为公追求和共产主义理想相通、民为邦本思想与坚持人民至上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彼此契合 人的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性省思——从五四时期“大同”观念的再出场说起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增岽 范嘉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F000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性与省思西方现代性的现实议题,受社会心理转变和推介核心价值观念的隐喻思维影响,纷纷试图采用“大同”观念解决时代问题。但因择取非科学的思想学说,不具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空间,不仅未能带动传统观念发挥时代价值,而且使其落入倒退或空想的窠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根深叶茂,在于其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传统文化发挥鼓舞群众实践的效力,使人民群众通过先进阶级语境中的传统观念理解、认同和运用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应对现实课题及社会心理转变,科学利用隐喻思维推动理论大众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第二个结合”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创新空间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第二个结合”继承发展了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更多原创性理论探索和创新,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标识和政党形象,承担世界责任、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隐喻思维
下载PDF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安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建设路向性探索——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
4
作者 孙俊杰 刘孟琪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举措,不仅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事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以“双创”方针逻辑原点、逻辑演进和逻辑复归的演绎层次为切入点,对“双创”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举措,不仅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事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以“双创”方针逻辑原点、逻辑演进和逻辑复归的演绎层次为切入点,对“双创”实施的历史机遇、实践机遇和科技机遇进行现实审视,厘清“双创”方针的逻辑与背景。同时,结合“双创”实施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局限性、世界多元文化冲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内外因素造成的挑战困境,最终得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创新发展前提、以人民群众为创新发展立场、以“破”与“立”为创新发展原则、以打造品牌为创新发展手段等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双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发展何以可能
5
作者 陈力祥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规约为三个层面,即主体层面、客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主体层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具有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要兼具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同时还要有推动二者契合发...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规约为三个层面,即主体层面、客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主体层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具有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要兼具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同时还要有推动二者契合发展的主观意愿。客体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属于异质文化,但他们符合“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特点,二者在形而上层面具有“形似”之同质性,均关注人的问题,注重人伦道德的提升。实践层面,两者契合发展的前夜乃是文化的迷茫时期,契合发展是在多元文化的角逐与竞争中逐渐形成的,是在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契合发展 历史经验 基本规律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神力量
6
作者 张新科 《学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神力量来自精神凝聚力、精神感召力、精神意志力和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神力量来自精神凝聚力、精神感召力、精神意志力和精神创新力。其中,精神凝聚力表现为民族凝聚力、群体认同力和个体认知力,精神感召力表现为“崇德论”、“尚志论”和“人本论”,精神意志力表现为意志坚定性、意志顽强性和意志普遍性,精神创新力表现为守正创新精神、历史主动精神和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力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体系
7
作者 杨震 刘小康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不仅开辟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维度。通过系统分析二者相结合的历史现实性和可能性,回顾内在的同一性和高度契合性,生动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不仅开辟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维度。通过系统分析二者相结合的历史现实性和可能性,回顾内在的同一性和高度契合性,生动体现了“第二个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统一。在诠释二者结合内在机制的基础上从现实、理论、实践等三个维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必然和文化应然,为新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新的叙述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理路
8
作者 刘建荣 陈红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思考这一重大命题,可以从“何以可能”“何以必须”“何以实现”三个维度进行审视与建构,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着重...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思考这一重大命题,可以从“何以可能”“何以必须”“何以实现”三个维度进行审视与建构,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坚守正确政治立场,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用胸怀天下的世界眼光锚定发展良机,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助推民族复兴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结合
下载PDF
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9
作者 荣开明 《学习月刊》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中学习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中学习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命题本身 中央政治局 集中学习 时代化 根脉 坚守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实际运用”的历史性飞跃
10
作者 高建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发展的成效,既在于其真理性,更在于不同条件下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通过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来实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找到了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实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发展的成效,既在于其真理性,更在于不同条件下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通过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来实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找到了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实现形式”的基因密码,给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的“实现形式”,提供了进一步探索“实现形式”的科学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际运用”的历史性飞跃。在新时代不断探索“第二个结合”的“实现形式”,就必须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认知自觉和责任担当,科学把握“结合”的内容和方法,高度重视“结合”的质量和成效,提升推进“结合”的能力和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际运用” “实现形式”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三重逻辑
11
作者 管金玲 《时代人物》 2024年第6期248-251,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在思政课教学中践行“两个结合”思想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动的素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在思政课教学中践行“两个结合”思想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动的素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科学指导。厘清二者之间契合相通的理论逻辑,剖析融入中的问题逻辑,在问题基础上探讨融入路径的现实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重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论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卫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高度契合性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前提条件、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现代性、创造性和包容性...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高度契合性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前提条件、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现代性、创造性和包容性,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创新实践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直接构成了其之所以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前提条件和内在根据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自然观、社会观、道德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宇宙观、天人观、天下观、道德观的相互契合则直接构成了其之所以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基本内涵和深层原因。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和深度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问题导向和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契合性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传统文论资源
13
作者 王中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须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理资源纳入其理论实践中。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前在场化,中国传统文论从实践主体的本土性塑造、知识资源的保障、思想观念的熔铸三个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转换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传统文论 中国化 当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价值研究
14
作者 孙嘉 李英林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聚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详细探讨二者融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科学探析实现二者融通的关键在于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握“双创”中的重...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聚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详细探讨二者融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科学探析实现二者融通的关键在于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握“双创”中的重要关系、坚持二者相结合的中国化方向,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明燕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而且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为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发挥指导作用,但仅凭其自身无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而且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为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发挥指导作用,但仅凭其自身无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全部问题,它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有效合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细节的相通之处以及由各自理论气质决定的发展逻辑,是二者结合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二者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面具备不同优势,在功能上能够形成互补,这是二者结合的现实基础。从功能的互补性入手,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层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优势,是使二者产生深刻“化学反应”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下载PDF
三个务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16
作者 赵鑫宇 陈自才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三个务必”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内涵的提炼总结,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古代民... “三个务必”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内涵的提炼总结,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结合;“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结合;“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与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精神的结合。“三个务必”的提出对新时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所谓的“结合”,前提是互相契合,依据是中国实际,结果是互相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逻辑、内在关系和实践进路
17
作者 刘根旺 吴云志 《学术探索》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立足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发展。把握这个时代论题需要深刻理解其出场逻辑、内在关系和实践进路。...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立足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发展。把握这个时代论题需要深刻理解其出场逻辑、内在关系和实践进路。这一论题被自觉地提出来,具有其独特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二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结合”是可行的、有价值的。实现相“结合”,要把握其实践要求,明确其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策略探析
18
作者 张旭露 李健芸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道德伦理、哲学理论,将其融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过程,有助于青年弘扬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道德伦理、塑造高尚品质,学习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创新。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面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道德伦理、哲学理论,将其融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过程,有助于青年弘扬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道德伦理、塑造高尚品质,学习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创新。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面临教育方式与青年思想相脱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相对不足、文化实践活动设置较少等多重困境。本文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理论武装,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文化体验,构建文化氛围、促进文化自觉,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年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觉 爱国精神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
19
作者 郑文芳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0,39,共4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经”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个结合”的视域下“第二个结合”直接与中国现代化的特色密切关联,是关涉传统文化继承与超越的重大事件。在新时代背景下...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经”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个结合”的视域下“第二个结合”直接与中国现代化的特色密切关联,是关涉传统文化继承与超越的重大事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其结合的意义,推进两者有效融合的路径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外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与话语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伟 姚秉轩 顾慧卿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性的对立统一性,厘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可能性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扎根中华大地,推进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