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宗络索》笺解(续五)--生命、生死与第六、七识
1
作者 徐孙铭 李佩桦 《船山学刊》 2018年第6期99-108,共10页
认识的心理体验有忧、喜、苦、乐、受五种。第八识作为认识和生命的本体,存在于前有身、中有身和后有身三种不同生命形态中;人的生死有分段与变易两种不同形式;认识主体所引发的作用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分别产生善、烦恼、不定等各种复... 认识的心理体验有忧、喜、苦、乐、受五种。第八识作为认识和生命的本体,存在于前有身、中有身和后有身三种不同生命形态中;人的生死有分段与变易两种不同形式;认识主体所引发的作用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分别产生善、烦恼、不定等各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通过第六意识集中反映出来。而流转生死之根祸生于末那识,斩断末那为超越生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 中有身 第六识 位心所 还灭
下载PDF
《菩提心》创作随想
2
作者 黄丽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9年第10期51-51,共1页
佛法是教人向善的人间哲学,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在善行的修持中,正心以自化,达到明心见性之至高境界。佛法为止恶扬善需在身口意三方持戒,以防造作恶业,意即心、性。而第六识意识对前五识作业有助伴义,时刻主宰前五根识运行,... 佛法是教人向善的人间哲学,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在善行的修持中,正心以自化,达到明心见性之至高境界。佛法为止恶扬善需在身口意三方持戒,以防造作恶业,意即心、性。而第六识意识对前五识作业有助伴义,时刻主宰前五根识运行,一切语默动静如仆属主,与心相应。《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就有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可知善恶存乎一心,至虚之心,含纳万有,故举一心可统万物,唯善护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心见性 诸恶莫作 至高境界 第六识 菩提心 持戒 恶业 自化
下载PDF
《楞严经》中的“众生”概念
3
作者 韦政希 《中国佛学》 2018年第1期257-265,共9页
《楞严经》的"众生"揭示了生命不同层次的关系。就生灭门而言,众生因根本无明转真心为妄心,并依各自的情—想结构而被划分成七趣;另外,众生的八识是一个互相奠基的过程,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中显现出来,三种相续是对众生与世界的关系的说... 《楞严经》的"众生"揭示了生命不同层次的关系。就生灭门而言,众生因根本无明转真心为妄心,并依各自的情—想结构而被划分成七趣;另外,众生的八识是一个互相奠基的过程,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中显现出来,三种相续是对众生与世界的关系的说明。不管是情感性的阿赖耶识和第七识还是认知性的第六识,它们从真如门来看实际的分别是众生自我否定的两种形式:"迷己为物"和"认物为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严经》众生 阿赖耶 第七 第六识 世界
下载PDF
对末那识与意识梵语同名的思考
4
作者 曹彦 《藏学学刊》 2019年第1期269-280,381-382,共14页
佛教瑜伽行派的第七末那识与第六意识的梵语名称都是由manas与vij?āna组成的复合词。之所以该派的创始人要忍受第七识与第六识同名,一方面是因为manas这个词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符合第七识的思量特性;另一方面是因为manas在传统的十八... 佛教瑜伽行派的第七末那识与第六意识的梵语名称都是由manas与vij?āna组成的复合词。之所以该派的创始人要忍受第七识与第六识同名,一方面是因为manas这个词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符合第七识的思量特性;另一方面是因为manas在传统的十八界中指的是意根,而在瑜伽行派中第七识正好是第六意识的根。如果第七识坚持要用manovij?āna这个名称,那么第六识就应该作出调整,如"随境立名"称作"法识"。但是《成唯识论》对此方案作了批判。本文认为相关批判无效,而且创新性地提出了"俱随根境立名"的解决方案,即第六识称作"意法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那 第六识 瑜伽行派 第六 第七 《成唯论》
原文传递
论转识成智
5
作者 牛实为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18-20,47,共4页
在本期"佛教论坛"一栏中,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牛实为教授的《论转识成智》一文,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佛教唯识学派转识成智的原理和步骤进行比较研究,文章虽然不长,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意义.
关键词 成智 第七 第八 无漏种子 意根 正智 第六识 人智学
原文传递
唯识宗的记忆观与时间观:耿宁先生文章引出的进一步现象与探讨
6
作者 张祥龙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407-407,共1页
耿宁(Iso Kern)先生在其《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唯识三世(现在、过去、未来)》一文中,通过玄奘、窥基、熊十力等人的著作来阐述唯识宗的时间观,并从胡塞尔现象学时间观的角度来批评或补充前者。同时,耿宁先生也指出“唯识宗关于潜在意识(即... 耿宁(Iso Kern)先生在其《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唯识三世(现在、过去、未来)》一文中,通过玄奘、窥基、熊十力等人的著作来阐述唯识宗的时间观,并从胡塞尔现象学时间观的角度来批评或补充前者。同时,耿宁先生也指出“唯识宗关于潜在意识(即功能、阿赖耶识)的理论”可以让现象学学到不少东西。耿宁对唯识宗回忆观的批评很有道理,但他的现象学补充并未最终解决问题,还可以沿着他提及的两个方面——唯识宗对开悟经验和阿赖耶识的阐发——再做深度探索。转识成智的开悟没有消除时间经验,反而在某些方面突出了它。阿赖耶识而非第六识作为回忆的最终依据,其“能藏”性就在于它在刹那生灭中还具有的保持能力。它与胡塞尔揭示的内时间意识之流有一些可比之处:它们都是流性的,在根本的转变中具有非实体的连续;它们对于双方都是终极的发生源头,使得熏习或习性成为可能。胡塞尔的时晕说似乎可以补足唯识刹那生灭说中的缺口,而唯识对阿识流性的贯彻始终和对我执的深刻批评,也可以反衬胡塞尔先验主体说的未化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 内时间意 成智 先验主体 熊十力 耿宁 第六识
原文传递
唯识学上的我法义
7
作者 定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21,共6页
一、我法的定义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 一、我法的定义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二、常住义,我的身体虽有死坏,而“我”是常位不灭不坏的。如说精神不死,此精神即我的代名词;三、自在义,我能自在作用,不受任何束缚;四、一体义,“我”是只有一个,决无二体,故不变异。这四种意思中,以第一主宰义为主。“法”有二义:一、轨义,就是轨生物解;二、持义,任持自性。我们在这世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取趣 补特伽罗 第七 第八 神我 烦恼障 自性 异熟果 第六识
原文传递
“五蕴皆空”的研究(下)——佛学的人生观
8
作者 常新 《法音》 1986年第2期4-7,共4页
5.识最后阐释“识”。佛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八识,每一识又各具见、相二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所认识的对象。见相二分,是互相依存的,一有俱有,一无俱无。因而识是见相的统一,亦即主客观的统一。八识分四组:一、前五识,约当感性... 5.识最后阐释“识”。佛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八识,每一识又各具见、相二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所认识的对象。见相二分,是互相依存的,一有俱有,一无俱无。因而识是见相的统一,亦即主客观的统一。八识分四组:一、前五识,约当感性认识。二、第六识,约当理性认识。在认识中,有主观自我,客观世界。三、第七识,即自我形成的根荄。四、第八识,即生活中存在的巨大潜力。兹一一阐释如下:前五识中眼唯缘(攀附义)色,耳唯缘声,鼻唯缘香,舌唯缘味,身唯缘触。在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缘于色、声、香、味、触——前五境时,第六意识皆能与之俱起,缘于五境,因而名之五俱意识。能把色、声、香、味、触的零散影像,综合而成为“物”的概念。再层层加以分析整理,最后能接触事物的本质及其活动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八 第七 第六 第六识 五蕴皆空 五境 世间法 我执 第一义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