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黄宇 杨向军 +3 位作者 林刚 邱建平 张建军 林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80-2283,共4页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C2B、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B、D2B时间显著缩短(100.3 min vs.145.6 min;77.1 min vs.115.4 min,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5.0%vs.15.7%,P<0.05),随访期间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通道组(均P<0.05)。结论:优化的绿色通道模式可显著缩短FMC2B、D2B时间,并改善近、远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救绿色通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就诊-时间 预后
下载PDF
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麦子杰 宋明才 +8 位作者 张稳柱 李健豪 梁嘉永 陈国钦 雷汉东 张在勇 赵善隽 梁伟杰 黄惠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的影响,并探求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方法入选由救护车送入,发病12 h之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218例,分为绿色通道...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的影响,并探求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方法入选由救护车送入,发病12 h之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218例,分为绿色通道组125例(由急诊室直接进入导管室)及常规通道组93例(由急诊室收入CCU病房再入导管室),主要的研究指标为FMC2B时间,次要指标包括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病死率及心肌坏死程度(CK峰值)。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入院时心力衰竭发生率偏低,有显著高的院前心电图完成率。绿色通道组FMC2B时间显著短于常规通道组[中位数,82 min vs 124 min(P<0.001)],D2B时间亦显著短于常规通道组[中位数,53 min vs 112 min(P<0.001)];首次医疗接触120 min内完成球囊扩张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通道组(96.8%vs 23.7%,P=0.000),D2B时间在90 min内的比例亦显著高于常规通道组(97.6%vs 32.3%,P=0.000)。校正患者及医院因素后,绿色通道是FMC2B<120 min的独立预测因素(95%CI 0.424~0.654,P=0.000)。两组的CK峰值[1 726(749,3 125)vs 1 751(648,3 362),P=0.629]和住院病死率(2.4%vs 2.15%,P=0.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绿色通道可显著缩短FMC2B时间及D2B时间,FMC2B时间可考虑作为救护车运送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就诊至球扩张时间
下载PDF
急救流程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褚锋 周丽琴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优化流程前45例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流程后45例为研究组。将2组院前完成心电图...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优化流程前45例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流程后45例为研究组。将2组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情况、院前明确诊断情况、院前及院内启动介入团队情况、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FMC-D)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进行对比。结果:2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院前明确诊断及院前启动介入准备方面,研究组显著超过对照组(88.89%vs 33.33%;64.44%vs 24.44%;40.00%vs 0.00%,均P<0.05)。2组患者FMC-D时间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D-B时间、FMC-B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腹胀、便秘、腰酸背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优化急救流程可有效缩短急性STEMI患者FMC-B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流程优化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下载PDF
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付丽 王楠 +3 位作者 杨柳 吴其明 宋毓青 董茜 《中国医药》 2018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255例,以FMC-to-B时间1...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255例,以FMC-to-B时间120 min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FMC-to-B时间≤120 min组(91例)和FMC-to-B时间>120 min组(164例)。比较2组入院后48 h内心功能和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后48 h内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MC-to-B时间≤120 min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FMC-to-B时间>120 min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FMC-to-B时间>120 min组[(51±8)%比(47±8)%、15.4%(14/91)比38.4%(63/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缩短FMC-to-B时间可降低STEMI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下载PDF
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海燕 陈英俊 陈巧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165-168,174,共5页
目的观察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7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120救急团队院前转运来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共8... 目的观察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7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120救急团队院前转运来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共82例。其中,以2015年7月~2017年10月实施优化流程下,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3年7月~2015年7月,实施优化流程前,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首次医学接触(FMC)为时间起点,记录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首份心电图诊断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启动介入团队时间、球囊扩张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时间(FMC-D)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B)、FMC-B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院前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较两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优化院前院内流程,形成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良好衔接,大大缩短了急性STEMI患者D-B时间,使院前救治的急性STEMI的FMC-B时间减少。优化的流程在急救工作发挥了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邓龙华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对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方法采集经本急救中心转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11年7月~2013年6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对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方法采集经本急救中心转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11年7月~2013年6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对FMC-TO-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成立后,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时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施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艳珍 郭仁维 +3 位作者 郭晓萍 任艳琴 路映攀 薛红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救治时间节点,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整个救治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由基层医院转诊入山西省汾阳医院,发病在12 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救治时间节点,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整个救治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由基层医院转诊入山西省汾阳医院,发病在12 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EMI病人100例,分为两组:SO-to-FMC≤60 min组(46例)和SO-to-FMC>60 min组(54例)。两组均记录如下时间:SO-to-FMC、首次医疗接触至进门(FMC-to-D)、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以及心肌总缺血时间(TIT)。结果 SO-to-FMC≤60 min组的FMC-to-D时间、D-to-B时间以及TIT均短于SO-to-FMC>60 m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过程中,SO-to-FMC时间越短越早进行干预,FMC-to-D、D-to-B及TIT随之缩短,因此SO-to-FMC时间可作为STEMI病人急救效果的新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至首医疗接触 医疗接触至进门 进门至球扩张 心肌总缺血时间
下载PDF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佩林 刘莉 +10 位作者 赵京涛 宋洪勇 赵蓓 冯雪瑶 刘利峰 刘瑛琪 毛帅 周莉 夏会会 高铁山 王守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由救护车送入解放军第306医院,发病12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由救护车送入解放军第306医院,发病12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49例。记录如下时间:SO-to-FMC、首次医疗接触至进门、D-to-B、发病至球囊扩张。分为SO-to-FMC≤60 min组(82例)和SO-to-FMC>60 min组(67例)。结果 149例患者SO-to-FMC中位时间(P25,P75)为60(40,105)min;SO-to-FMC≤60 min组D-to-B时间达标率显著高于SO-toFMC>60 min组(35.3%对19.4%,P=0.000),D-to-B时间明显短于SO-to-FMC>60 min组(中位时间95 min对114 min,P<0.05),总缺血时间显著短于SO-to-FMC>60 min组(中位时间179 min对273 min,P<0.05);两组首次医疗接触至进门时间(中位时间26 min对25 min,P=0.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O-to-FMC时间越短即越早寻求医疗干预,D-to-B及总缺血时间也随之越短,因此SO-to-FMC时间可作为STEMI患者急救的新时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发病至首医疗接触 进门至球扩张时间
原文传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再灌注时间延迟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蓓 刘佩林 +9 位作者 陈辉 冯雪瑶 赵京涛 刘莉 宋洪勇 毛帅 刘利峰 刘瑛琪 高铁山 王守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不同的转运方式的STEMI患者以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时间(FMC-to-B)为基础的各救治时间段,探讨与指南的差距。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急诊就诊的315例STEMI患者,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体系(EMS... 目的本研究分析不同的转运方式的STEMI患者以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时间(FMC-to-B)为基础的各救治时间段,探讨与指南的差距。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急诊就诊的315例STEMI患者,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体系(EMS)转运组及非EMS转运组,分析各急救时间,包括发病至FMC时间(SO-to-FMC)、转运时间、FMC-to-B、导管室启动延迟时间、介入操作延迟时间、急诊至球囊扩张血管再通时间(D-to-B)。结果两组患者SO-to-FMC、转运时间及FMC-to-B比较,EMS组明显低于非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时间,EMS组为91 min,明显低于非EMS组的1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to-B时间及院内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EMS系统转运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从而缩短总缺血时间。我院院前急救时间与指南标准比较,还有很大差距,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急救体系来缩短缺血时间并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入门-扩张时间
下载PDF
缩短AMI患者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10
作者 陈贝 金爱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构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接触医疗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构建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 目的构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接触医疗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构建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密封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期间对照组未有脱落,共61例;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42~56(50.30±4.50)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2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因延迟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脱落1例,共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42~56(50.42±4.56)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干预,其主要内容有构建医护团队、建立缩短FMC-to-B时间模式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救治情况、并发症、经济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AMI时间、FMC-to-B时间及导管室激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82.61±10.36)s比(602.67±10.07)s、(110.61±9.48)min比(125.77±11.81)min、(19.85±3.94)min比(28.39±5.8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58、7.737、9.386,均P<0.05)。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94.92%(56/59)比83.61%(51/61)、93.22%(55/59)比80.33%(49/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4.314,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13.56%(8/59)比18.03%(1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8.95±1.84)d比(10.95±1.51)d、(39503.25±600.36)元比(43981.22±586.3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19、41.335,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3,P<0.05)。结论缩短AMI患者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可以有效缩短确诊AMI时间、FMC-to-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与存活率,减少住院费用,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集束化管理 接触医疗扩张时间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绕行急诊PCI救治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姬富才 贾永平 +9 位作者 范春雨 吕吉元 赵珂 朱炳豹 赵光煊 赵龙现 宁小方 武甲龙 罗玉荣 张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4期1655-1657,共3页
目的分析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救治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7月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的STEMI病人232例。绕过急诊室、冠心病监护病房或普通心脏病房直接将病人送入导管室行急诊... 目的分析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救治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7月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的STEMI病人232例。绕过急诊室、冠心病监护病房或普通心脏病房直接将病人送入导管室行急诊PCI者72例纳入绕行急诊PCI组,其余通过急诊室送入冠心病监护病房或普通心脏病房然后再送入心导管室行急诊PCI者1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症状发作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O-to-FMC),首次医疗接触(FMC)至确诊时间(FMC-to-Dn),Dn至球囊扩张时间(Dn-to-B)。结果绕行急诊PCI组SO-to-FMC、Dn-to-B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MC-to-Dn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结论 SO-to-FMC时间短者更易接受急诊PCI,选择绕行急诊PCI者在Dn-to-B方面大大节约救治时间,对STEMI病人早期改善再灌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绕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症状发作至首医疗接触 确诊至球扩张时间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时间节点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媛 李伟 +1 位作者 熊信林 段宗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1024-1027,共4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已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STEMI患者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坏死心肌。虽然大量的临床及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首选的再灌注策略,但部分患者在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已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STEMI患者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坏死心肌。虽然大量的临床及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首选的再灌注策略,但部分患者在地理位置和首诊医院医疗条件等一些因素的限制下,可能造成救治时间上的延迟。在STEMI患者的救治中,时间就是心肌,对各项时间节点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现就STEMI救治环节中首诊医院入门-出门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诊医院入门-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及总缺血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入门-出门时间 入门-扩张时间 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总缺血时间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关键救治时间节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洁 秦中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4期4073-4075,4150,共4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及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其最重要的治疗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及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其最重要的治疗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国内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关键救治时间节点的研究观点不一,研究较多的是门球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和总缺血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是一个链状体系,从发病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整个处理过程都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时间节点 时间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总缺血时间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再灌注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军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2期2672-2675,共4页
目的观察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S-to-B)时间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首诊于太原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发病时间在12 h... 目的观察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S-to-B)时间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首诊于太原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发病时间在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STEMI病人230例,依据是否纳入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分为区域救治组(138例)和常规流程组(92例)。比较两组FMC-to-B时间、S-to-B时间、入院和PCI术后6个月心功能指标有无差别,并随访病人6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区域救治组FMC-to-B时间、S-to-B时间[分别为(96.3±21.0)min、(410.8±208.9)min]均低于常规流程组[分别为(138.9±49.2)min、(461.3±215.4)min],其中FMC-to-B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FMC-to-B时间在90 min内为目标,区域救治组FMC-to-B时间达标率为30.4%(42/138),明显高于常规流程组的2.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似,出院后6个月区域救治组病人LVEF高于常规流程组[(54.12±6.72)%比(51.90±6.93)%],LVEDD小于常规流程组[(52.15±4.84)mm比(55.86±4.9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流程组[6.52%比17.4%,P<0.05]。结论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可明显缩短FMC-to-B时间,改善病人心功能及预后,减少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区域协同救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时间节点研究进展
15
作者 任雪雷 孙树印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9期8216-8223,共8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预后。STEMI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有限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预后。STEMI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有限的医疗条件等因素下,部分患者存在救治延误,在STEMI患者的救治中,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救治过程中的各项时间节点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STEMI的救治是一个链状体系,需要关注患者从发病至急诊室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整个过程,对各项时间节点的控制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旨在总结STEMI的各项时间节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发病至首医疗接触时间 医疗接触至扩张时间 发病至入门时间 进门至出门时间 入门至心电图时间 入门至球扩张时间 发病至球扩张时间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胡彬 张伟伟 +1 位作者 崇爱国 周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91-393,共3页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3])。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在急诊工作中具有明确性和谨慎性,使急诊工作更为专业化、系统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4-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 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临床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参数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东霞 刘寒 +2 位作者 许红娟 李文超 万玉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临床急救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流程时间参数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发病12h内进入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35例,其中传统通道组入院者84例、绿色...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临床急救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流程时间参数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发病12h内进入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35例,其中传统通道组入院者84例、绿色通道组115例、优化绿色通道组136例。观察指标为第1次医疗接触至抗血小板治疗(FMC2A)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FMC2S)时间、脑血管意外、住院期间第2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心源性与全因病死、发生心力衰竭,以及在调查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分析影响STEMI患者在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临床预后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传统通道组、绿色通道组及优化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都依次缩短;3组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再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与绿色通道组比较,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率、严重心律失常、靶血管再次的血管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心力衰竭、心源性与全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结论优化绿色通道模型可显著减少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并使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的临床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通道 绿色通道 优化绿色通道 第1医疗接触至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第1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 第1医疗接触至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时间
下载PDF
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鑫 袁杰 +2 位作者 王钊 李国庆 雷建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的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乌鲁木齐市120急救系统及乌鲁木齐周边地区、邻近的不具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 目的:探讨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的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乌鲁木齐市120急救系统及乌鲁木齐周边地区、邻近的不具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能力的医疗机构等参与的胸痛中心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实现院前心电图等资料传输及早期诊断,将STEMI患者直接转运至我院导管室行PPCI。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PPCI的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318例,按是否微信启动导管室分为常规流程组和微信启动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及达标率、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达标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期间死亡率,梗死罪犯血管以及合并急性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辅助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101例为微信启动组,217例为常规流程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信启动组D2B时间[40(27,55)vs. 88(68,121)min,P<0.001]和FMC2B时间[67(55,82)vs. 117(92,150)min,P<0.001]均较常规流程组显著缩短,D2B时间达标率[94(93.1%)vs. 117(50.7%),P<0.001]和FMC2B时间达标率[82(81.2%)vs. 50(23%),P<0.001]均高于常规流程组,微信启动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降低[3(3%)vs. 20(9.2%),P=0.04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7.3±3.1)vs.(8.8±3.9)d,P=0.012],住院费用显著减少[(4.5±1.3)vs.(5.6±1.8)万元,P=0.037],合并急性左心衰竭[5(5%)vs. 28(12.9%),P=0.03]、心源性休克[5(5%)vs. 31(14.3%),P=0.014]以及使用IABP辅助[11(10.9%)vs. 46(21.2%),P=0.016]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梗死罪犯血管及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胸痛中心为依托,利用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的模式,优化了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流程,缩短了总救治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救治效率,适合进行区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信 入门-扩张时间 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晓曦 刘惠亮 於四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5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节点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时...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节点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时接诊单元是否配备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各时间节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达峰值时间及峰值、在院期间心衰率及病死率、超声测得术后24 h内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s, EF)值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总住院费用、天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TNI达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cTNI峰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P〈0.01;t=-5.32, P〈0.01);试验组入院后24 h内EF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试验组院内心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试验组心源性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6);试验组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t=2.75,P=0.01)。结论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可以显著缩短STEMI患者时间延迟、改善急性期心功能,并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医疗接触时间 入门至球扩张时间
下载PDF
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燕宾 郑若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规范化的胸痛中心(CPC)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前来院的140例ACS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的148例ACS患者... 目的探讨建立规范化的胸痛中心(CPC)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前来院的140例ACS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的148例ACS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其中STEMI患者再灌注的实施情况(包括首次医疗接触-冠脉开通时间(FMC-to-B)、门球时间(D-to-B)及FMC-to-B达标率),观察两组ACS患者再发心梗、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急性心衰发作、卒中以及死亡等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对比两组患者30 d的心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建立规范化的胸痛中心模式对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评价胸痛中心建立后经济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STEMI患者FMC-to-B时间和D-to-B时间再灌注达标情况较对照组下降,FMC-to-B时间达标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发心梗、恶性心律失常、卒中、死亡、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入院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30 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衰发生率和30 d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有效的缩短STEMI患者的FMC-to-B、D—to-B时间,降低30 d内心衰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CS患者的预后,并能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冠脉综合征 医疗接触至扩张 时间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