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与液基薄层细胞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肖军兰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7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layer preparation cytologic test,TCT)、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2,HC2)、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宫颈癌的预防与早期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妇科门...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layer preparation cytologic test,TCT)、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2,HC2)、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宫颈癌的预防与早期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TCT阳性患者共15 200例,进一步采用HC2-HPV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检测,并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结果单纯TCT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为77.51%(11 782/15 200),单纯HC2-HPV检测HPV阳性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为83.24%(12 652/15 200),而TCT联合HC2-HPV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为95.16%(11 212/11 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T、HC2-HPV检测联合阴道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高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 第二基因杂交捕获法(HC2)
下载PDF
基因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剑敏 李海川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已知99.7%的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已知99.7%的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宫颈癌患者呈现年轻化,据报道这与过早感染高危型HPV有关。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HC2)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宫颈癌筛查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文利用HC2检测HR—HPV感染与子宫颈不同病变的关系,同时研究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杂交捕获技术 宫颈癌筛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HPV感染 基因 流行病学资料 癌前病变
下载PDF
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致病基因突变
3
作者 郭俊 蔡伦 +2 位作者 李小燕 王绿娅 杜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14-416,419,共4页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13个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EH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5例EH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设计内皮素转化酶1(ECE1)、G蛋白...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13个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EH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5例EH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设计内皮素转化酶1(ECE1)、G蛋白调节信号5(RGS5)、钠钾三磷腺苷酶通道β1多肽(ATP1β1)、选择素E(SEL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受体1(AGTR1)、α-内收蛋白(ADD1)、细胞色素P450 3A亚家族多肽5(CYP3A5)、一氧化氮合酶3(NOS3)、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β3(GNβ3)、一氧化氮合酶2A(NOS2A)、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和前列腺素I2合成酶(PTGIS)基因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针,与基因组DNA文库进行杂交,将目标基因组区域的DNA片段进行富集后,再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第2代测序仪进行测序,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突变位点,对选定的突变位点用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设计合成的目标基因特异性捕获探针可有效捕捉并富集基因组DNA的目标靶片段。目标区域平均测序深度为301.12~431.92,99.30%~99.70%目标区域覆盖度。5例患者中ADD1基因发现3个错义突变;AGT基因发现1个错义突变;SELE基因发现2个错义突变;PNMT基因发现1个剪切位点突变;PTGIS基因发现1个错义突变。结论 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结合Illumina HiSeq 2000第2代测序技术成功发现了EH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该方法快速有效,对深入研究EH的分子病因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致病基因 目标基因捕获 第2测序
下载PDF
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RLF2、FLT3及C-KIT突变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渊媛 杨亚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2(CRLF2)、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及C-KIT突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C... 目的探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2(CRLF2)、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及C-KIT突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CRLF2、FLT3及C-KIT突变情况。比较CRLF2、FLT3及C-KIT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参数;比较CRLF2、FLT3及C-KIT不同突变类型患者治疗≤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结果78例患者中CRLF2突变11例,突变率为14.10%,正常核型突变率高于异常核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3突变9例,突变率为11.54%,正常核型突变率高于异常核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IT突变6例,突变率为7.69%,正常核型突变率低于异常核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LF2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3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IT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随访跟踪共计76例患者可评价干预效果,CRLF2不同突变类型患者治疗≤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T3突变阳性患者治疗≤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低于突变阴性患者,复发率高于突变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IT不同突变类型患者治疗≤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IT突变阳性患者复发率高于突变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RLF2、FLT3及C-KIT突变较为常见,利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开展上述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测序技术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2 FMS样酪氨酸激酶3 C-KIT
下载PDF
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雪菊 徐凤娟 黄珊珊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技术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DNA(HCⅡ-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进行筛查的女性,均行TCT、HCⅡ-HPV检测及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分析TCT、HCⅡ-HPV检测方法与病理...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技术联合第2代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DNA(HCⅡ-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进行筛查的女性,均行TCT、HCⅡ-HPV检测及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分析TCT、HCⅡ-HPV检测方法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T、HCⅡ-HPV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TCT检测中仅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鳞状上皮癌与对应的病理分级符合率均高(100%),HCⅡ-HPV仅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原位癌两个病理分级的阳性符合率较高(80%以上),但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各项分级的阳性符合率均较高,均达90%以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且高于单一检测方法。结论 TCT和HCⅡ-HPV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增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宫颈癌 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第2杂交捕获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振华 李柱南 胡伟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2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PCR与HC-Ⅱ分别检测223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实时PCR和HC-Ⅱ2种方法检测...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2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PCR与HC-Ⅱ分别检测223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实时PCR和HC-Ⅱ2种方法检测高危亚型HPV的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77%,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538。其中,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二者的符合率为82%,Kappa指数为0.410,一致性比其他组好。结论实时PCR与HC-Ⅱ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尤其对于HSIL患者,可作为临床上HPV高危亚型检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第2杂交捕获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比较
7
作者 李泉 祖洪勇 +4 位作者 杨清平 旷英 孟小容 张传碧 张晓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802-2804,共3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实时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与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13种HPV高危亚型。方法采用实时PCR与HC-Ⅱ分别检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的HPV16、18型和13种HPV高危亚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P...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实时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与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13种HPV高危亚型。方法采用实时PCR与HC-Ⅱ分别检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的HPV16、18型和13种HPV高危亚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PV16、18型实时PCR总的检出率为24%,13种HPV高危亚型HC-Ⅱ总的检出率为46.6%;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实时PCR和HC-Ⅱ的检出率均较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组要高,分别为54%与21%、84.3%与65.6%。HPV16、18型在HPV高危亚型中的总检出率为51%。有2例宫颈炎组标本HC-Ⅱ检测阴性而实时PCR检测阳性,测序结果与实时PCR一致。结论实时PCR法检测HPV16、18较HC-Ⅱ灵敏度高,但检测的HPV亚型少,相比之下HC-Ⅱ更适合于临床上HPV高危亚型的筛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第2杂交捕获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利用目标基因捕获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发现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MYBPC3基因错义突变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然 郭俊 +4 位作者 丁文虹 焦萌 李小燕 王绿娅 杜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的已知致病基因MYBPC3进行突变筛查。方法:收集5例IVNC患者及一级亲属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并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设计MYBPC3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针...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的已知致病基因MYBPC3进行突变筛查。方法:收集5例IVNC患者及一级亲属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并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设计MYBPC3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针,与基因组DNA文库进行杂交,富集目标基因组区域DNA片段,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确定突变位点,并使用Sanger测序法在其一代亲属中验证。结果:目标基因特异性捕获探针可有效地捕捉并富集基因组DNA目标靶片段。在5例IVNC患者中,发现1例MYBPC3基因杂合非同义突变c.G1000A(p.E334K),该突变位于MYBPC3基因第13外显子中,测序深度249.65。经过数据分析与Sanger测序验证后,父亲发现此突变位点,母亲未发现提示突变的父亲的遗传。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Gen Cap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结合二代测序技术成功发现了MYBPC3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MYBPC3基因 目标基因捕获技术 测序技术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cDNA文库中新基因NS2TP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黎颖 成军 +3 位作者 邓红 郭江 郭风劲 王巧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688-1691,共4页
目的:筛选HCV非结构蛋白2(NS2)反式调节蛋白(NS2TP)的结合蛋白,探讨HCV的致病机制及新蛋白NS2TP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PCR法扩增的NS2TP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 转化单倍体酵母细胞AH109并... 目的:筛选HCV非结构蛋白2(NS2)反式调节蛋白(NS2TP)的结合蛋白,探讨HCV的致病机制及新蛋白NS2TP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PCR法扩增的NS2TP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 转化单倍体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pACT2的单倍体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C-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提取阳性酵母茵落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茵氨苄青霉素-LB平板上选择并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筛选出与NS2TP结合的蛋白基因25个,其中包括细胞色素p450 2E1、核心蛋白聚糖、p68、β2微球蛋白、羧肽酶N2等已知功能基因及3个未知功能序列. 结论:为阐明新蛋白NS2TP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及HCV 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技术 筛选 白细胞 CDNA文库 基因 NS2TP蛋白 结合蛋白基因 致病机制
下载PDF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冷刀锥型切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佳丽 庞小芬 +3 位作者 石丹丽 刘雪云 李春梅 莫凌昭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冷刀锥型切除(CKC)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8例CKC后病理确诊为CINⅡ~Ⅲ的患者,于CKC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和18... 目的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冷刀锥型切除(CKC)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8例CKC后病理确诊为CINⅡ~Ⅲ的患者,于CKC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随访时行HCⅡ和TC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阳性患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CⅡ、TCT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病灶复发的效能。结果 228例患者中,有27例在宫颈锥切术后出现复发。HCⅡ、TCT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CINⅡ~Ⅲ期患者CIN术后病灶复发的敏感性分别为92.6%、70.4%、100.0%,特异性为97.5%、96.5%、96.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73.1%、79.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0%、96.0%、1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0.853、0.98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均高于或大于TCT(均P<0.05),而联合检测与HCⅡ、HCⅡ与TCT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CⅡ与TCT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病灶复发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用于CINⅡ~ⅢCKC术后患者的随访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 冷刀锥型切除术 杂交捕获技术 液基细胞学检测 随访 复发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HCV NS3蛋白反式激活基因2的上调基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党晓燕 成军 +5 位作者 邓红 王建军 杨倩 刘妍 纪冬 王春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847-850,共4页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文库,克隆HCV NS3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 方法:以HCV NS3表达质粒pcDNA3.1(-)-NS3转染HepG2 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制备转染...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文库,克隆HCV NS3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 方法:以HCV NS3表达质粒pcDNA3.1(-)-NS3转染HepG2 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从中提取mRNA并合成cDNA,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结果:成功构建人HCV NS3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61个白色克隆,进行菌落PCR分析,均得到100-1000 bp插入片段.挑取30 个插入片段测序分析,得到30个已知功能基因序列. 结论:筛选到的cDNA全长序列,包括一些与细胞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免疫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推测了NS3TP2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克隆 HCV NS3蛋白 反式激活基因2 上调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2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黎颖 成军 +5 位作者 刘妍 郭江 黄燕萍 吴顺华 吴煜 邵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6-158,161,共4页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2(NS2)反式调节基因cDNA消减文库,研究HCVNS2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筛选转染pcDNA3.1(-)NS2和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差异性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2(NS2)反式调节基因cDNA消减文库,研究HCVNS2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筛选转染pcDNA3.1(-)NS2和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差异性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12个差异表达的已知蛋白基因和3个未知功能基因序列,包括: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酸性核糖体磷蛋白PO、核糖体蛋白L13a、整合素β1、天冬酰胺合成酶、信号肽酶、α2HS糖蛋白、小核糖体蛋白多肽G、蛋白酶样亚单位、黄体酮受体、SDR家族脱氢酶8、Ras家族RAB4A、具有BTB/POZ结构的新蛋白、具有coiled coil helix结构的新蛋白、未知功能基因。结论:成功构建HCVNS2反式调节的相关基因cDNA消减文库,为今后进一步分析、研究病毒蛋白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调节基因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HCV) 筛选 CDNA消减文库 蛋白2 差异性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PCDNA3 非结构蛋白 NS2蛋白 磷脂酰肌醇 核糖体蛋白 整合素β1 黄体酮受体 RaS家族 G2细胞 基因序列 蛋白基因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TAHCCP2的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军 刘妍 +5 位作者 成军 杨倩 纪冬 党晓燕 徐志强 王春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筛选与克隆TAHCCP2的反式激活基因,了解其可能存在的调节功能线索.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筛选并克隆TAHCCP2反式激活的新型靶基因.以TAHCCP2表达质粒pcDNA3.1(-)-TAHCCP2转染HepG2细... 目的:筛选与克隆TAHCCP2的反式激活基因,了解其可能存在的调节功能线索.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筛选并克隆TAHCCP2反式激活的新型靶基因.以TAHCCP2表达质粒pcDNA3.1(-)-TAHCCP2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TAHCCP2反式激活基凶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70个阳性克隆,进行菌落PCR分析,均得到200-1000bp插入片段.对插入片段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基因序列.结果共获得15种编码基因.结论:筛选到的cDNA全长序列,包括一些与细胞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免疫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推测了TAHCCP2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的线索,尚需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TAHCCP2 反式调节基因 细胞凋亡 蛋白编码基因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研究胃癌hMSH2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14
作者 刘连 王丽珍 李春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F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基因蛋白表达、hMSH2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及其导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hMSH2基因蛋白表达... 目的通过对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基因蛋白表达、hMSH2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及其导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hMSH2基因蛋白表达情况。(2)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设备直接获取胃癌细胞。(3)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5个外显子hMSH2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 (1)45例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9例(20.00%),阳性36例(80.00%)。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进展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2)45例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突变共4例(8.89%)。hM-SH2基因突变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进展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3)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的胃癌组有4例hMSH2基因突变(44.44%),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的胃癌组见hMSH2基因突变0例(0.00%),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胃癌组hMSH2基因突变率与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MSH2基因突变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且可能是引起胃癌中该蛋白表达缺失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HMSH2基因 蛋白表达 基因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HER-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朱文标 卢善明 +1 位作者 郑少秋 谢寿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HER-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原发癌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与免疫组化技... 目的:探讨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HER-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原发癌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与免疫组化技术(IHC)对所有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HER-2基因表达予以检测。结果:FISH阳性率为42.1%,IHC为58.6%;IHC阴性时与FISH符合率为87.2%,IHC(+)与FISH符合率为34.7%,IHC(++)与FISH符合率为83.8%,IHC(+++)与FISH符合率为100.0%。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67.5%,未转移阳性率为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HC对HER-2基因予以检测时若结果为阴性或者强阳性则与FISH符合率较高,同时HER-2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癌 HER-2基因
下载PDF
长×巴F_2代杂交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敖秋桅 严雪瑜 +4 位作者 蒋钦杨 唐家梁 兰干球 郭亚芬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MC1R)碱基突变与其毛色分离的相关性,为研究猪的毛色遗传分子机制及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猪MC1R基因同源序列(AF326520)设计引物,以70头不同毛色的长白猪×巴马小... 【目的】探讨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MC1R)碱基突变与其毛色分离的相关性,为研究猪的毛色遗传分子机制及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猪MC1R基因同源序列(AF326520)设计引物,以70头不同毛色的长白猪×巴马小型猪杂交F2代(长×巴F2代)猪血液总DNA为模板,PCR扩增MC1R基因序列,并利用PCR-SSCP对长×巴F2代杂交猪的MC1R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结果】长×巴F2代杂交猪MC1R基因编码区序列约963 bp,与参考序列(AF326520)的同源性为99.37%,共有6处碱基发生突变,其中两处(284G→A和306T→C)为错义突变,284G→A导致95Val→Met,306T→C导致102Leu→Pro;其余4处均为同义突变,分别为6C→T、51G→A、364T→C和730G→A。PCR-SSCP检测结果显示,长×巴F2代杂交猪的MC1R基因均未表现出多态性。【结论】长×巴F2杂交猪的MC1R基因存在碱基突变,其基因型为ED1,但在不同毛色的长×巴F2代杂交猪群体中并未发现MC1R基因呈多态性,即猪毛色多样性不能简单以MC1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巴F2杂交 毛色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Ⅰ基因 碱基突变 PCR-SSCP
下载PDF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明华 刘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2期2272-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对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体检的已婚妇女1180例,均进行HC2与TCT联合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180例受检者TCT检查未... 目的 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对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体检的已婚妇女1180例,均进行HC2与TCT联合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180例受检者TCT检查未明确诊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41例,低等级宫颈鳞状上皮病变(LSIL)177例,高等级宫颈鳞状上皮病变(HSIL)3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19例;HC2检查HPV感染共465例。HC2检查方法对CINⅡ+CINⅢ与宫颈浸润癌的检出率(82.61%)明显高于TCT检查方法(72.46%),差异有显著性(P〈0.05)。TCT与HC2联合检查的检出率(95.65%)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P〈0.05)。结论 宫颈癌早期筛查中选择HC2与TCT联合检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阳性患者患病危险性高,需病理活检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早期筛查 杂交捕获技术 液基细胞学检测
下载PDF
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可星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3期104-104,共1页
目的:通过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状态,评估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82例,分别用免疫组化及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对Her-2基因及蛋白进行检测,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配对卡... 目的:通过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状态,评估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82例,分别用免疫组化及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对Her-2基因及蛋白进行检测,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及Kappa检验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而言,两种方法所得出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过表达结果高度相似,可作为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法 HER2基因
下载PDF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与二代基因测序检测拷贝数变异的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新周 王明珠 +3 位作者 何丹 周慧 林方欣 李粉霞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上的一致性,为临床检测CNV提供新... 目的对比分析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上的一致性,为临床检测CNV提供新的检测方法。方法提取15例流产组织临床样本的基因组DNA,然后分别使用aCGH和NGS 2种方法对上述DNA进行检测,分析对比每个样本的CNV的数目。结果 aCGH共检测到CNV数有109个,最小的片段有16 kb,最大的片段有34 Mb,其中小于200 kb的有20个,大于200 kb小于1 Mb的有34个,大于1 Mb小于5 Mb的有26个,大于5 Mb小于34 Mb的有29个。NGS共检出68个CNV,其中小于200 kb的有3个,检出率为15.0%;大于200 kb小于1 Mb的有22个,检出率为64.7%;大于1 Mb小于5 Mb的有20个,检出率为76.9%;大于5 Mb小于34 Mb的有29个,检出率为100.0%。结论对于目前的数据量来说,NGS在检测大于5 Mb的大片段CNV上检出率较高,与aCGH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以应用于流产组织中CNV的检测。对于小片段的CNV的检测,需要增加相应的读取的数据量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第二基因测序 微阵列比较基因杂交技术
下载PDF
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宛利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101-102,105,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HC2)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不同年龄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400例,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并与液基薄... 目的探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HC2)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不同年龄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400例,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并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进行对比,异常患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C2法与TCT的诊断效果。结果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女性以青中年为主。TCT检查、HPV检测与病理的符合率是随病理级别的上升而上升。CINⅢ及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以HPV16、18、58为主。结论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致病因子,HPV16型感染易导致宫颈高度病变;HPV-DNA联合TCT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基因杂交捕获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基因分型 癌前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