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经典”分子筛——物质高效分离新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鹤林 段陈阳 +2 位作者 王翊冰 魏敬轩 卞江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1期337-344,共8页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孔道结构,能够选择性分离小分子的固体物质。经典的分子筛已经得到深入而透彻的研究,但还存在局限性,如无法分离物理性质相似的物质等。近年来,科学家开始关注“非经典”的物质分离方法,取得的成果包括多孔薄膜、多孔...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孔道结构,能够选择性分离小分子的固体物质。经典的分子筛已经得到深入而透彻的研究,但还存在局限性,如无法分离物理性质相似的物质等。近年来,科学家开始关注“非经典”的物质分离方法,取得的成果包括多孔薄膜、多孔液体以及笼形分子等,其中有些方法或能大大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甚至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即对这些新兴的方法进行一一讨论,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物质分离 多孔薄膜 多孔液体 笼形分子
下载PDF
单笼形水分子簇中心水分子对类型关系
2
作者 胡晓敏 余雨田 +3 位作者 陈思宇 雷鸣 蒲敏 杨作银 《分子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I0003,共6页
随机产生单笼形水分子簇(H2O)n(n=8~36),经分类统计后发现,在笼形水分子簇中,其1221,1212,2121和2112四类氢键的个数与水分子和氢键总数之间有定量关系,且1212类氢键的个数与2121类的氢键始终相等.如果笼形水分子簇中某一类氢键数已知,... 随机产生单笼形水分子簇(H2O)n(n=8~36),经分类统计后发现,在笼形水分子簇中,其1221,1212,2121和2112四类氢键的个数与水分子和氢键总数之间有定量关系,且1212类氢键的个数与2121类的氢键始终相等.如果笼形水分子簇中某一类氢键数已知,则它的其余三类氢键的个数也随即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簇异构体 中心水分子 近邻水分子 氢键网络类型 氢键类型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敏感膜折射率变化的光纤甲烷传感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建春 徐龙君 陈伟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0-423,共4页
根据光波导理论,分析基于敏感膜折射率变化的光纤甲烷传感原理,设计并制作含笼形分子A的聚合物敏感膜的光纤甲烷传感器,通过甲烷传感实验评价传感性能,以现场瓦斯气体样品验证其有效性。数值计算表明,当敏感膜折射率n2介于1.441~1.447... 根据光波导理论,分析基于敏感膜折射率变化的光纤甲烷传感原理,设计并制作含笼形分子A的聚合物敏感膜的光纤甲烷传感器,通过甲烷传感实验评价传感性能,以现场瓦斯气体样品验证其有效性。数值计算表明,当敏感膜折射率n2介于1.441~1.447时,传感器归一化光功率随n2增加呈线性快速下降,适宜制作高灵敏度折射率型光纤甲烷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当甲烷浓度在0~27.0%范围内,传感器信号随甲烷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大,其斜率为0.007,该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符;甲烷最低检出限2.80%,响应时间约180 s,且传感器对CO、CO2、H2S、O2、N2等非甲烷类气体不产生响应,选择性良好;用于现场瓦斯气体样品中的甲烷检测时,其测量结果与气相色谱法一致,相对误差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笼形分子A 甲烷气体 敏感膜 折射率
下载PDF
Novel carbon nanohybrids as highly effici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trast agents 被引量:3
4
作者 Rongli Cui Juan Li Huan Huang Mingyi Zhang Xihong Guo Yanan Chang Min Li Jinquan Dong Baoyun Sun Gengmei Xi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259-1268,共10页
Novel carbon nanohybrids based on unmodified metallofulleren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for use as a ne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ntrast agent. The nanohybrids showed higher R1 relaxivity and bett... Novel carbon nanohybrids based on unmodified metallofulleren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for use as a ne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ntrast agent. The nanohybrids showed higher R1 relaxivity and better brightening effect than Gd@C82(OH)x, in Tl-weighted MR images in vivo. This is a result of the proton relaxivity from the original gadofullerenes, which retained a perfect carbon cage structure and so might completely avoid the release of Gd^3+ ions. A "secondary spin-electron transfer" relax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explain how the encaged Gd^3+ ions of carbon nanohybrids interact with the surrounding water molecules. This approach opens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ing highly efficient and low toxicity MRI contrast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oxide METALLOFULLERENE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MRI) NANOHYBRI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