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1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莫西林胶囊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卢俊丽 刘婉莹 +7 位作者 李灿霞 黄丽凤 张婵娟 李艳波 雷雨燕 陈露露 欧阳冬生 颜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胶囊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以单中心、开放式、随机、双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试验设计,共48例受试者(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各24例),口服0.25 g阿莫西林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胶囊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以单中心、开放式、随机、双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试验设计,共48例受试者(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各24例),口服0.25 g阿莫西林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阿莫西林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空腹试验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阿莫西林的药物峰浓度(C_(max))分别为(5483.296±1321.102)ng/mL、(5611.291±1659.407)ng/mL,从时间0到t之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13255.3±1715.7)h·ng/mL、(13115.5±2091.7)h·ng/mL,从0时到无限时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分别为(13329.4±1718.8)h·ng/mL、(13192.7±2107.1)h·ng/mL,达峰时间(T_(max))均为1.38 h。餐后试验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阿莫西林的C_(max)分别为(4218.072±780.598)ng/mL、(4156.713±877.752)ng/mL,AUC_(0-t)分别为(13073.9±1584.3)h·ng/mL、(12817.8±1575.5)h·ng/mL,AUC_(0-∞)分别为(13166.8±1606.0)h·ng/mL、(12914.8±1587.2)h·ng/mL,T_(max)均为3.00 h。两种试验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CI)均在可接受的生物等效性范围内(80%~125%)。结论:两种阿莫西林胶囊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生物等效性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地诺孕素片在中国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空腹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2
作者 所伟 荆珊 +5 位作者 刘文芳 鲁春艳 杨克旭 刘敬怡 谭莉 林阳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2期1831-1834,共4页
目的评价地诺孕素片在中国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空腹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给药试验设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2月21日至3月3日入选24例中国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采用随... 目的评价地诺孕素片在中国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空腹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给药试验设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2月21日至3月3日入选24例中国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组和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组),每组12人。2组服药顺序不同,分别在第1天和第8天,先后空腹状态下服用1次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或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地诺孕素片2 mg)。通过采集生物样本并进行血药浓度分析,对比两药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同时观察受试者的临床安全性。结果空腹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峰浓度分别为(52±13)、(54±11)μg/L,达到峰浓度的时间分别为1.75(0.50,5.50)、1.00(0.50,5.50)h,从0时至t时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20±87)、(604±99)h·μg/L,从0时至无穷大时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44±97)、(628±111)h·μg/L,血浆消除半衰期分别为(9.7±1.5)、(9.8±1.8)h。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几何均数比值均落在生物等效的80%~125%范围内。所有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均未发生可能导致退出研究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地诺孕素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空腹状态下具有生物等效性,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生物等效性 空腹 安全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两种卡洛芬注射液在犬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3
作者 张璐 邱基程 +3 位作者 龚晓会 曹玉颖 孔靖元 曹兴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8-2187,共10页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卡洛芬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比较两种以卡洛芬为活性成分的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24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成2组,按单剂量、双周期和双序列的交...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卡洛芬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比较两种以卡洛芬为活性成分的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24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成2组,按单剂量、双周期和双序列的交叉设计,分别皮下注射4.4 mg/kg BW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RIMADYL,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0.5、1、2、3、4、6、8、12、24、36、48和72 h从臂头静脉采血。对UPLC-MS/MS方法的特异性、线性、检测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进行考察。利用建立好的U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卡洛芬的浓度,并用WinNonlin 8.1软件对达峰时间(T_(max))、达峰浓度(C_(max))、消除半衰期(T_(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等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判定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在10~5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和10 ng/mL;高、中、低、定量限4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在91.45%~111.61%范围内,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15%。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T_(max)分别为(2.27±1.09)和(2.33±1.10)h;C_(max)分别为(20.02±5.24)和(19.92±5.42)μg/mL;T_(1/2)分别为(8.54±3.71)和(8.65±2.64)h;AUC_(0-t)分别为(246.78±55.94)和(249.22±53.33)μg·h/mL。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相似,且受试制剂相比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AUC_(0-t)和AUC_(0-∞)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之间。【结论】本试验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血浆中卡洛芬浓度的测定,卡洛芬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RIMADYL具有生物等效性,临床上均可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本试验结果可为卡洛芬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特征 生物等效性 比格犬 卡洛芬注射液 UPLC-MS/MS
下载PDF
兽用化学药品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注册资料技术评审要点及常见问题
4
作者 孙雷 王亦琳 +4 位作者 叶妮 孙红洋 李丹 徐倩 苏富琴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
生物等效性试验作为兽药获批上市的关键试验,其研究过程和技术评审都要遵循特定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的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具有全身作用的剂型(大多... 生物等效性试验作为兽药获批上市的关键试验,其研究过程和技术评审都要遵循特定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的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具有全身作用的剂型(大多数内服剂型和特殊注射剂)。本文根据生物等效性定义、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结合近年来新兽药注册资料,对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资料的技术评审要点及常见问题进行梳理,旨在为新兽药的研发和注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化学药品 血药浓度法 生物等效性试验 评审要点 常见问题
下载PDF
盐酸贝那普利片及活性代谢物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5
作者 段舟萍 彭洪薇 +3 位作者 李蒲 魏筱华 崔建鑫 韩盈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50-53,59,共5页
目的评价空腹及餐后状态下单次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受试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将志愿者按照1:1的比例分配至T-R(受试制剂-参比制剂)和R-T(参比制剂-受试制剂)序列组;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双序列、自身交叉、单次给药... 目的评价空腹及餐后状态下单次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受试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将志愿者按照1:1的比例分配至T-R(受试制剂-参比制剂)和R-T(参比制剂-受试制剂)序列组;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双序列、自身交叉、单次给药(空腹、餐后)的试验方法设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对贝那普利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 max、AUC 0-t、AUC 0-∞进行分析;T max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空腹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贝那普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 max分别为(207.86±70.77)ng·mL^(-1)和(205.20±70.37)ng·mL^(-1);AUC 0-t分别为(168.91±36.03)h×ng·mL^(-1)和(170.23±38.37)h×ng·mL^(-1);AUC 0-∞分别为(171.01±36.15)h×ng·mL^(-1)和(172.27±38.49)h×ng·mL^(-1);T max分别为(0.48±0.11)h和(0.49±0.17)h。空腹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活性代谢物贝那普利拉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 max分别为(270.45±69.07)ng·mL^(-1)和(271.86±65.90)ng·mL^(-1);AUC 0-t分别为(1490.10±295.32)h×ng·mL^(-1)和(1487.96±285.39)h×ng·mL^(-1);AUC 0-∞分别为(1535.19±289.52)h×ng·mL^(-1)和(1532.63±285.26)h×ng·mL^(-1);T max分别为(1.45±0.47)h和(1.41±0.33)h。餐后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贝那普利的C max分别为(102.05±41.17)ng·mL^(-1)和(112.04±49.39)ng·mL^(-1);AUC 0-t分别为(149.19±32.76)h×ng·mL^(-1)和(151.70±33.78)h×ng·mL^(-1);AUC 0-∞分别为(151.02±33.08)h×ng·mL^(-1)和(154.03±33.99)h×ng·mL^(-1);T max分别为(1.14±0.65)h和(1.09±0.60)h。餐后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活性代谢物贝那普利拉的C max分别为(207.71±50.76)ng·mL^(-1)和(211.68±66.50)ng·mL^(-1);AUC 0-t分别为(1366.01±292.24)h×ng·mL^(-1)和(1343.78±315.41)h×ng·mL^(-1);AUC 0-∞分别为(1414.95±297.71)h×ng·mL^(-1)和(1387.03±314.17)h×ng·mL^(-1);T max分别为(2.46±0.87)h和(2.46±0.85)h。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的C max、AUC 0-t、AUC 0-∞的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125%;T max在两种制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片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贝那普利拉 生物等效性 药代动力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吡嘧司特钾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空腹/餐后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6
作者 马宜明 胡旺 +6 位作者 张峰 张文 赵胜龙 曹阳 谢晶 周焕 黄顺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5-1081,共7页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与餐后条件下吡嘧司特钾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空腹组与餐后组各入组26名与30名受试者,每...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与餐后条件下吡嘧司特钾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空腹组与餐后组各入组26名与30名受试者,每周期在空腹状态或餐后状态下服用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10 mg,在给药周期前后按设计的时间点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血浆中的吡嘧司特钾浓度,用Phoenix TM WinNonlin(8.3)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两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空腹单次口服给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 1/2分别为(4.44±0.91)h和(4.49±0.93)h,t max中位数分别为(1.96±1.29)h和(2.18±1.25)h,C max分别为(867.12±205.56)μg·L^(-1)和(863.35±172.03)μg·L^(-1),AUC 0-t分别为(5513.23±1463.67)h·μg·L^(-1)和(5661.32±1628.65)h·μg·L^(-1),AUC 0-∞分别为(5699.81±1477.68)h·μg·L^(-1)和(5849.44±1644.75)h·μg·L^(-1);受试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 max、AUC 0-t、AUC 0-∞的90%置信区间的统计结果分别为92.49%~107.53%、94.71%~100.67%和95.28%~100.27%,均在80.00%~125.00%范围内,空腹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安全性良好;餐后单次口服给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 1/2分别为(4.46±0.78)h和(4.51±0.84)h,t max中位数分别为(3.08±1.36)h和(3.28±1.28)h,C max分别为(683.83±111.87)μg·L^(-1)和(689.77±110.24)μg·L^(-1),AUC 0-t分别为(5695.99±1566.05)h·μg·L^(-1)和(5773.60±1551.04)h·μg·L^(-1),AUC 0-∞分别为(5914.06±1551.86)h·μg·L^(-1)和(5967.30±1552.89)h·μg·L^(-1);C max、AUC 0-t、AUC 0-∞的90%置信区间统计结果分别为93.56%~104.69%、96.43%~100.83%和97.29%~101.14%,均在80.00%~125.00%范围内,餐后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安全性良好。结论在空腹与餐后的单次口服给药条件下,两种吡嘧司特钾片具有较好的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嘧司特钾片 健康受试者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片在空腹及高脂餐条件下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7
作者 李伟 曾跃红 +2 位作者 孙姝雯 饶一淞 欧阳凯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在空腹和高脂餐条件下单次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的生物等效性、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单剂量、开放、随机、双交叉给药设计,选取2017年9月至10月益阳市中心医院的6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空腹入...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在空腹和高脂餐条件下单次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的生物等效性、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单剂量、开放、随机、双交叉给药设计,选取2017年9月至10月益阳市中心医院的6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空腹入组32例,餐后入组33例。受试者在服用0.25 g盐酸二甲双胍片后检测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结果空腹入组32例受试者,二甲双胍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分别为(769.310±164.148)ng/ml和(738.720±127.457)ng/ml,AUC_(0-t)分别为(4737.900±920.287)h·ng/ml和(4647.700±869.177)h·ng/ml,AUC_(0-∞)分别为(4808.330±928.534)h·ng/ml和(4717.670±875.598)h·ng/ml。餐后入组33例受试者,二甲双胍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分别为(476.100±99.755)ng/ml和(467.520±94.557)ng/ml,AUC_(0-t)分别为(3677.200±770.824)h·ng/ml和(3673.860±754.462)h·ng/ml,AUC_(0-∞)分别为(3762.760±783.383)h·ng/ml和(3745.280±761.178)h·ng/ml。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AUC_(0-t)、AUC_(0-∞)经过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几何均值比的90%CI均在80.00%~125.00%范围。结论在空腹和高脂餐条件下给药,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药代动力学 健康受试者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复方磺胺甲噁唑人体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婷 李梦瑶 +3 位作者 姜雅琦 田杰 郭东生 甘方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单次空腹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24例受试者分别空腹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 目的研究单次空腹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24例受试者分别空腹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血浆中的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的血药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8.2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空腹试验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磺胺甲噁唑C max、AUC 0-t、AUC 0-∞分别为(27.340±3.400)和(28.042±3.527)μg/mL、(375.2±38.7)和(371.5±35.4)h·μg/mL、(390.0±42.9)和(386.7±41.0)h·μg/mL;甲氧苄啶C max、AUC 0-t、AUC 0-∞分别为(0.845±0.198)和(0.838±0.144)μg/mL、(8.7±1.3)和(8.2±1.5)h·μg/mL、(8.9±1.3)和(8.4±1.5)h·μg/mL,药动学参数最小二乘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落在80.00%~125.00%判定范围内(P均>0.05)。结论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磺胺甲噁唑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生物等效性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泊沙康唑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9
作者 钱晓萍 陈可心 +7 位作者 徐桥 张悦翎 曾琼 侯晓璇 郑俊红 朱瑞芳 江翊国 黄立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7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泊沙康唑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受试者空腹或餐后条件下口服受试或参比制剂100 mg后,用LC-MS/MS法检测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8.3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目的研究泊沙康唑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受试者空腹或餐后条件下口服受试或参比制剂100 mg后,用LC-MS/MS法检测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8.3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两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90%置信区间均落在80.00%~125.00%。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非预期可疑不良事件。结论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两种泊沙康唑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具有生物等效性,且两制剂的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肠溶片 空腹和餐后 生物等效性 安全
下载PDF
药物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中方案偏离的分析与改进
10
作者 陈莹蓉 叶丽冰 +1 位作者 田孟丽 杨水新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1期71-73,70,共4页
目的 研究药物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实施中发生方案偏离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为提高临床试验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方案偏离的年度分布、发生率和类别为评价指标,分析造成方案偏离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2018年1月至2022年12... 目的 研究药物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实施中发生方案偏离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为提高临床试验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方案偏离的年度分布、发生率和类别为评价指标,分析造成方案偏离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共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项目27个,发生方案偏离项目23个,共计229例次。发生方案偏离的类别主要为血样采集过程(59.40%)、违反试验流程(33.17%)和生物样本管理(7.43%)。结论 建议组建职业化的临床试验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人员应持续学习和培训,严格遵循GCP原则及试验方案,减少方案偏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实验 生物等效性试验 方案偏离
下载PDF
口溶膜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中的受试者管理要点
11
作者 张娟 程敏 +1 位作者 胡彩露 张飞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口溶膜作为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相较于传统口服片剂,其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实施过程面临较大挑战。本文综述在临床研究中,研究者需对受试者行为判定、服药训练及给药主观指标评价等行为进行严格且规范化的管理,以保障临床试验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 口溶膜 生物等效性试验 受试者管理 质量
下载PDF
面向对准方案等效性分析的命中精度评定
12
作者 赵鹏飞 秦昌茂 +1 位作者 雷延花 刘娟 《飞控与探测》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动基座发射的飞行器存在精对准和粗对准两种方案,由于粗对准采用提前获取的失准角,时间效应的不确定性导致对准偏差较难获取,不利于制导精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命中精度评定的飞行器对准方案等效性分析方法,基于置信上界估计方法,通... 动基座发射的飞行器存在精对准和粗对准两种方案,由于粗对准采用提前获取的失准角,时间效应的不确定性导致对准偏差较难获取,不利于制导精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命中精度评定的飞行器对准方案等效性分析方法,基于置信上界估计方法,通过对飞行器粗对准和精对准子样进行独立评定和对比,在评定准则下验证了两种对准方案的等效性,可有效确定粗对准状态下失准角的时间效应对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中精度评定 置信上界估计 对准方案 等效性分析
下载PDF
叶下珠配方颗粒、饮片汤剂药动学特性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仙慕 黄群 +2 位作者 陈丹 谢平 马国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1456,共6页
目的评价叶下珠配方颗粒、饮片汤剂药动学特性及生物等效性。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叶下珠配方颗粒、饮片汤剂溶液(0.4282、2.000 g/kg),于0.083、0.167、0.25、0.5、0.75、1、2、3、4、8、12、24、36 h采血,UPLC-MS/MS... 目的评价叶下珠配方颗粒、饮片汤剂药动学特性及生物等效性。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叶下珠配方颗粒、饮片汤剂溶液(0.4282、2.000 g/kg),于0.083、0.167、0.25、0.5、0.75、1、2、3、4、8、12、24、36 h采血,UPLC-MS/MS法测定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再考察这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2种制剂AUC_(0~∞)、AUC_(0~t)、MRT_(0~∞)、MRT_(0~t)、t_(1/2)、T_(max)、CL、C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C_(max)、AUC_(0~∞)比值或对数均数的差值均在90%置信度下符合生物等效标准。结论叶下珠配方颗粒、饮片汤剂药动学特性接近,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配方颗粒 叶下珠饮片汤剂 药动学特 生物等效性 UPLC-MS/MS
下载PDF
高变异药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在Excel中的实现
14
作者 唐韵 王杰 +2 位作者 苏远 吴昭君 何鸽飞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使用Excel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方法:利用Excel内置的统计分析函数,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90%置信区间、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等统计学检验。结果:基于Excel进行高变异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检验,其得... 目的:使用Excel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方法:利用Excel内置的统计分析函数,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90%置信区间、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等统计学检验。结果:基于Excel进行高变异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检验,其得出的结果个体内变异系数、90%置信区间和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与Phoenix WinNonlin结果一致。结论:高变异药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在Excel中可以实现,且整个数据处理过程高效快捷、结果可靠,是处理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变异药物 参比制剂校正平均生物等效性 生物等效性 单因素方差分析 EXCEL
下载PDF
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峰 于浩 +2 位作者 吕静静 赵杨 刘玉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49-953,共5页
生物等效性试验用于评价试验药 (T)与注册药物 (R)的生物等效性 ,以确定其效应相当。目前生物等效性平均、群体、个体生物等效性三种。平均生物等效性只评价观察指标的平均水平 ,而不考虑个体间的变异 ;而群体生物等效性既考虑了平均水... 生物等效性试验用于评价试验药 (T)与注册药物 (R)的生物等效性 ,以确定其效应相当。目前生物等效性平均、群体、个体生物等效性三种。平均生物等效性只评价观察指标的平均水平 ,而不考虑个体间的变异 ;而群体生物等效性既考虑了平均水平 ,又考虑了个体间的变异 ;个体生物等效性除考虑平均水平和个体变异 ,还考虑个体与药物间的交互作用。本文介绍了评价三种生物等效性的统计学原理 ,准则 ,等效性界值的确定 ,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并以实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生物等效性 群体生物等效性 个体生物等效性用药可交替 处方可选择
下载PDF
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王仁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 :阐明生物等效性与临床等效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 :介绍新药等效性评价方法的原理 ,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的新进展包括总体或 (和 )个体生物等效性和多变量生物等效性检验的方法 ,以及临床等效性中等效界值、目标参数及有待... 目的 :阐明生物等效性与临床等效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 :介绍新药等效性评价方法的原理 ,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的新进展包括总体或 (和 )个体生物等效性和多变量生物等效性检验的方法 ,以及临床等效性中等效界值、目标参数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述。结论 :等效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已得到推广使用 ,但在应用上还存在很大的可塑性 ,不利于新药审评标准的把握 ,应加强等效性评价方法的正确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性评价 药物临床研究 新药开发 生物等效性 临床等效性 综述
下载PDF
赤芍配方颗粒与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药理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雪君 赵新新 +3 位作者 黄晓丹 甘海宁 赵自明 黄奕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赤芍配方颗粒与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的药理等效性。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及同批次饮片煎液,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后检测APTT、PT、TT,计算其抑制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抑制率主成分建立曲线回归模... 目的 探讨赤芍配方颗粒与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的药理等效性。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及同批次饮片煎液,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后检测APTT、PT、TT,计算其抑制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抑制率主成分建立曲线回归模型,确定合适的量效回归方程。比较两药等效应剂量及等剂量效应,分析两药的药理等效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APTT、PT及TT均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赤芍配方颗粒各剂量组APTT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赤芍饮片2~8倍剂量组APT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赤芍配方颗粒及饮片8倍剂量组P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赤芍配方颗粒8倍剂量组T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根据剂量-效应进行曲线拟合后选择最合适的量效曲线方程,根据方程计算等效应剂量及等剂量效应,回归方程分别为:赤芍配方颗粒(g生药·kg^(-1))=0.382 1×DEE赤芍饮片(g生药·kg^(-1))+0.160 1及EED赤芍配方颗粒(%)=-0.029 8×EED赤芍饮片2(%)+3.894 5×EED赤芍饮片(%)-52.38。结论 在对应的效应范围内,1 g生药·kg^(-1)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主成分抑制率效价约相当于0.382 1 g生药·kg^(-1)的赤芍配方颗粒,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主成分抑制率大于赤芍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等效性 赤芍配方颗粒 赤芍饮片 抗凝 血瘀
下载PDF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方法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等效性对比中的应用
18
作者 苗妍 路露 +9 位作者 谢梦迪 岳佑凇 桂新景 宋明坤 王艳丽 姚静 施钧瀚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2,共12页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厂砂仁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方法可快速、直观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A、B、C三厂的炙甘草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均不能判定与其传统汤剂等效,经当量比校正后,代表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的两个置信椭圆部分相交或包含,表明二者可部分或完全替代;D、E厂白芍,F、G、H厂砂仁的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和校正后均不能判定与传统汤剂等效,二者无法相互替代。所建立的方法通过图形化形式快速直观综合判断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二者之间的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 等效性
下载PDF
利伐沙班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19
作者 解染 程璐 +7 位作者 周双 张雪媛 王晓如 赵侠 何旭 赵楠 贾博 崔一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片在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和餐后组各入选28例健康受试者,试验采用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各周期服药剂量为10 mg(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采用HPLC-MS/MS测定血样中利伐沙班的浓度。采用Phoenix WinNonli...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片在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和餐后组各入选28例健康受试者,试验采用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各周期服药剂量为10 mg(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采用HPLC-MS/MS测定血样中利伐沙班的浓度。采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PK)参数,进而评价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空腹组T和R两制剂的Cmax分别为(186.57±56.41)、(187.61±50.89)ng/mL;AUC0-t分别为(1 156.21±335.85)、(1 177.59±343.72)h·ng·mL^(-1);AUC0‐∞分别为(1 235.77±384.03)、(1 223.53±392.10)h·ng·mL^(-1)。两制剂的上述三个PK参数几何均值比(GMR)的90%置信区间(CI)分别为90.81%~105.67%,92.83%~103.85%,95.04%~107.13%;个体内变异比率90%CI上限值分别为1.56、1.41、1.73。餐后组T和R两制剂的Cmax分别为(207.81±45.26)、(211.04±36.62)ng/mL;AUC0-t分别为(1 271.26±260.92)、(1 233.23±201.85)h·ng·mL^(-1);AUC0‐∞分别为(1 290.76±264.90)、(1 251.68±203.73)ng·h·mL^(-1)。两制剂的上述三个PK参数GMR 90%CI分别为92.82%~102.28%,97.68%~106.68%,97.71%~106.68%;个体内变异比率90%CI上限值分别为1.76、1.47、1.47。结论:两种利伐沙班片在人体内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生物等效性 窄治疗窗药物
下载PDF
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常见问题与关注点
20
作者 成玘 叶丽卡 +1 位作者 段炼 谢志红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39-41,共3页
目的减少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在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中不必要的偏差,使试验过程更规范、严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中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在BE试验中的要求,并结合试验中心的试验经验,总结BE试验在试验方案审核期、启动期、试验期、试验结束... 目的减少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在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中不必要的偏差,使试验过程更规范、严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中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在BE试验中的要求,并结合试验中心的试验经验,总结BE试验在试验方案审核期、启动期、试验期、试验结束期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与结论应重点关注药物储存、给药过程及受试者管理的注意事项,在易产生问题的关键节点做好质量控制或演练,能帮助研究者更规范、严谨地完成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的BE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 生物等效性试验 质量控制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