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温热解废弃蔬菜叶的生物炭性质
1
作者 张艺腾 程星星 +1 位作者 王学涛 王志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431,共8页
以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进行高值利用为目标,以废弃白菜叶(waste cabbage leave,WCL)为原料,在系列热解温度(420,520,620,72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生物炭进行表征,考察热解气体与生物炭性质之间的关... 以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进行高值利用为目标,以废弃白菜叶(waste cabbage leave,WCL)为原料,在系列热解温度(420,520,620,72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生物炭进行表征,考察热解气体与生物炭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质的能量回收要聚焦工艺条件,与热解气、升温速率等条件相关,而生物炭的生产则与热解终温和保持时间等相关.不同的热解气体与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变化、微观碳结构可以建立对应关系.低温生物炭表面官能团丰度较高,含氧官能团丰度可以达到55%,高温生物炭结构更有序;此外,520℃可能是WCL的生物热解特征温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废弃蔬菜叶 TG-FTIR 等温热解 表面官能团
下载PDF
相继等温热解气相色谱法研究高密聚乙烯的热解 被引量:11
2
作者 冀星 刘以荣 +1 位作者 钱家麟 王剑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1-305,共5页
采用相继等温热解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高密聚乙烯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高密聚乙烯的热解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 C2 - C4( 气体部分) , C5 - C11( 汽油馏分) , C12 - C20( 柴油馏分) , C21 - C3... 采用相继等温热解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高密聚乙烯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高密聚乙烯的热解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 C2 - C4( 气体部分) , C5 - C11( 汽油馏分) , C12 - C20( 柴油馏分) , C21 - C30( 重油馏分) 及各组分的生成反应为平行一级反应,计算了各组分生成反应的 k 、 E、 A 值;考察了冷却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裂解产物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开发了高密聚乙烯的热解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此研究对废聚乙烯油化技术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继等温热解 气相色谱法 高密聚乙烯
下载PDF
乙烯-辛烯共聚物/淀粉共混物的非等温热解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尚晓娅 扶雄 +2 位作者 杨连生 何小维 文仁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3-98,共6页
利用动态热重分析(TG)技术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糊化蜡质玉米淀粉(GWCS)共混物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热性能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解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的热失重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材... 利用动态热重分析(TG)技术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糊化蜡质玉米淀粉(GWCS)共混物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热性能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解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的热失重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材料的外延起始温度降低,即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说明淀粉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最大热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最大热分解速率增大.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发现随着淀粉含量增加,共混物体系的热分解E/logA值降低,表明淀粉含量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热解 动力学 乙烯-辛烯共聚物 淀粉 共混物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东胜褐煤等温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亦男 王光华 +2 位作者 李文兵 王晴东 陈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8-271,共4页
对东胜褐煤进行等温热解试验,分析热解温度对褐煤热解气的组成、产量和热值的影响,并利用FTIR对褐煤及其热解产物半焦的主要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等温热解温度的升高,褐煤热解产物半焦中脂肪烃类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减少;热解气... 对东胜褐煤进行等温热解试验,分析热解温度对褐煤热解气的组成、产量和热值的影响,并利用FTIR对褐煤及其热解产物半焦的主要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等温热解温度的升高,褐煤热解产物半焦中脂肪烃类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减少;热解气中CO和H2的含量逐渐增加,CO2的含量明显降低,CH4和CnHm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热解气的产量和热值明显增加;当热解温度为700℃时可得到较高热值的热解气,此时φ(H2)高达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等温热解 温度
下载PDF
生活垃圾典型组分的等温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白丛生 李晓东 +2 位作者 沈祥智 池涌 严建华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能进行大物量热重分析的实验装置,对垃圾典型组分(纸屑、木屑、织物、塑料、橡胶和厨余)及其模化组合的快速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列出了单组分热解实验部分的实验结果,并同程序升温热解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它们... 通过自行设计的能进行大物量热重分析的实验装置,对垃圾典型组分(纸屑、木屑、织物、塑料、橡胶和厨余)及其模化组合的快速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列出了单组分热解实验部分的实验结果,并同程序升温热解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等温热解
下载PDF
东胜和Yallourn褐煤等温热解煤气的性质
6
作者 王晴东 王光华 +2 位作者 李文兵 朱亦男 陈彪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内蒙东胜褐煤和澳大利亚Yallourn褐煤为研究对象,应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等温热解实验.主要对比考察了等温热解温度对两种褐煤热解气组成、产量和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褐煤的脂肪烃类结构及含氧官能团比较... 以内蒙东胜褐煤和澳大利亚Yallourn褐煤为研究对象,应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等温热解实验.主要对比考察了等温热解温度对两种褐煤热解气组成、产量和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褐煤的脂肪烃类结构及含氧官能团比较多;随着等温热解温度的升高,CO和H2的含量(体积分数)增加,CO2的含量(体积分数)明显减少,热解气的产量和热值增加;东胜褐煤热解过程中获得的H2量较高,更适合作为热解制氢的原料.相同热解温度下,等温热解与程序升温相比,得到的煤气热值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获得高热值的热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红外光谱 等温热解
下载PDF
二维聚硫杂酞青铜的非等温热解动力学和机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栋华 袁誉洪 +2 位作者 沈玉芳 邓偶辉 彭正合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用TG-DTG技术,对二维聚硫杂酞青铜(PCuS8Pc)的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氮气气氛和升温速率为20℃·min-1时,PCuS8Pc的热分解为3步,其热分解机制均受随机核化和生长(Am)... 用TG-DTG技术,对二维聚硫杂酞青铜(PCuS8Pc)的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氮气气氛和升温速率为20℃·min-1时,PCuS8Pc的热分解为3步,其热分解机制均受随机核化和生长(Am)控制.各步分解的活化能分别为49.80,54.03和162.33kJ·mol-1,指前因子分别为1.19×107,1.44×104和1.10×1010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聚硫杂酞青铜 热分 等温热解
下载PDF
废线路板等温热解能耗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冲 宋珍珍 +3 位作者 崔沐 王晓丹 徐小锋 黎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管式热解炉进行废线路板等温热解实验,选择高精度电表及特殊的时间统计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以精准获得废线路板热解能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秒表记录热解过程中高精度电表每跳动0.01 kW·h所需时间,可以进一步提...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管式热解炉进行废线路板等温热解实验,选择高精度电表及特殊的时间统计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以精准获得废线路板热解能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秒表记录热解过程中高精度电表每跳动0.01 kW·h所需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使其与废线路板热解能耗在同一数量级,减小误差至3%以内;废线路板单位热解反应热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最佳热解温度700℃时单位热解反应热为854.34 kJ/kg,随温度升高,热解反应耗时逐渐减少;热解所得热解气热值完全可满足线路板热解反应所需热量,若提高热解炉床能力,可实现废线路板热解完全自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线路板 等温热解 能耗 自热回用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废线路板等温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冲 徐小锋 +1 位作者 黎敏 霍芊羽 《有色冶金节能》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管式热解炉在氮气保护气氛下进行废线路板等温热解研究,考察了热解温度、保温时间对废线路板热解率及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热解产物中溴元素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700℃、热解时间40 min条件下,废线路板可进行... 利用管式热解炉在氮气保护气氛下进行废线路板等温热解研究,考察了热解温度、保温时间对废线路板热解率及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热解产物中溴元素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700℃、热解时间40 min条件下,废线路板可进行充分热解,热解率达到97.74%,固、液、气产物产率分别为72.67%、15.51%、11.82%,此时溴元素在固、液、气产物中的分布比例为15.02%、5.72%、7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线路板 等温热解 管式热
下载PDF
PLA/ZnO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冲 周晓静 +5 位作者 何晓红 钟俊文 魏永春 蔡阳伦 詹世景 廖正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8年第8期11-16,共6页
利用热重分析(TGA)技术,对聚乳酸(PLA)/纳米氧化锌(ZnO)复合材料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热性能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ZnO含量的增加,PLA/ZnO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降解速... 利用热重分析(TGA)技术,对聚乳酸(PLA)/纳米氧化锌(ZnO)复合材料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热性能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ZnO含量的增加,PLA/ZnO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降解速率对应的温度均降低,即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采用Kissinger和Ozawa(F-W-O)两种方法进行热解动力学研究,发现随着ZnO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解活化能(Ea)先增后降,表明ZnO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氧化锌 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等温热解动力学
下载PDF
水曲柳木屑的等温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兴业 何峣 陈思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1期18-19,39,共3页
本文研究了水曲柳木屑在不同工况下的等温热解特性。采用管式炉反应器,分别在400、450、500、550和600℃的N_2气氛(400mL/min)下对水曲柳木屑进行了等温热解实验,比较了生物油、炭残渣和热解气产量随等温热解时间(0~20.0 min)的变化情... 本文研究了水曲柳木屑在不同工况下的等温热解特性。采用管式炉反应器,分别在400、450、500、550和600℃的N_2气氛(400mL/min)下对水曲柳木屑进行了等温热解实验,比较了生物油、炭残渣和热解气产量随等温热解时间(0~20.0 min)的变化情况。与此同时,考察了N_2流量(100~1200 mL/min)、木屑原料用量(2.0、4.0 g)对生物油、炭残渣和热解气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400和450℃,等温热解时间对生物油和炭残渣产量影响显著,生物油产量在等温热解时间5.0 min达到最大值;在较高温度500、550和600℃,等温热解时间对生物油和炭残渣产量影响甚微;热解气产量总体上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外,N_2流量的增大会导致生物油产量减小,而木屑原料用量也会对水曲柳木屑的热解产物分布产生微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木屑 等温热解 生物油 炭残渣
下载PDF
用非等温热解重量法对金属氧化物还原的动力学研究—第Ⅱ部分:粉末床还原...
12
作者 Bust.,JA 陈安庆 《钨钼材料》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关键词 粉末 等温热解 重量法 金属氧化物 还原
下载PDF
脱矿物质对煤热解的影响
13
作者 许维春 《煤质技术》 1996年第A04期38-40,共3页
研究了5种不同变质程度煤脱矿物质对其热解的影响。煤热解在常压下、N2气氛中进行,加热速度为5℃/min。脱矿物质引起褐煤热解产物析出速率的明显变化,但对较高变质程度煤几乎看不出变化。其原因在于酸处理煤中含氧官能团的变化。
关键词 脱矿物质 等温热解
全文增补中
煤热失重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学栋 朱子彬 张成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3-228,共6页
以具有Gaussian活化能分布的平行反应模型考察了我国煤化程度不同的八种煤的非等温热解过程。研究表明:煤热解的活化能呈Gaussian正态分布,其平均活化能介于210~245kJ·mol-1之间,近似于高分子化... 以具有Gaussian活化能分布的平行反应模型考察了我国煤化程度不同的八种煤的非等温热解过程。研究表明:煤热解的活化能呈Gaussian正态分布,其平均活化能介于210~245kJ·mol-1之间,近似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热解活化能。模型能够描述自低温到高温煤的非等温热解的全过程,对煤种和升温速率变化有宽广范围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活化能 分布模型 等温热解
下载PDF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Decomposition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润静 陈建峰 +2 位作者 郭奋 吉米 沈志刚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2-306,共5页
Experiments 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ere carried out in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of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5 to 20K·min-1). The Coats and Red... Experiments 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ere carried out in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of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5 to 20K·min-1). The Coats and Redfern's equa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s. The mechanism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aster plots, Coats and Redfern's equation and the kinetic compensation law.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perty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bulk calcite.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began to decompose at 640℃, which was 180℃lower than the reported value for calci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kinetics were compatible with the mechanism of one-dimensional phase boundary movement.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as estimated to be 151kJ·mol-1 while the literature value for normal calcite was approximately 200kJ·mol-1.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pre-exponential factors was estimated to be 10~9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non-iso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 mechanism
下载PDF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Abietic Acid in Static Air 被引量:3
16
作者 农韦健 陈小鹏 +3 位作者 王琳琳 梁杰珍 钟玲萍 童张法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24-729,共6页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bietic acid in air was investigated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A-DTA) technique with heating rates of 5, 10, 15 an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bietic acid in air was investigated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A-DTA) technique with heating rates of 5, 10, 15 and 25 K.min-~. 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via the analysis of the ther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ic (TG-DTG) curves by using Flynn-Wall-Ozawa method and Kissinger metho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abietic acid was studied with four integral methods (Satava-Sestak, MacCallum-Tanner, ordinary integral and Agraw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is nu- cleation and growth, and the mechanism function is Avrami-Erofeev equation with n equates 1/2.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are 64.04 kJ.mol^-1 and 5.89×10^5 s^-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etic acid activation energy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integr~ method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CuSe 被引量:1
17
作者 Huan LUO Heng XIONG +5 位作者 Wen-long JIANG Lang LIU Guo-zheng ZHA Tian-tian ZHEN Bin YANG Bao-qiang X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478-3486,共9页
Experiments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uSe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The kinetic parameters and mechanism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model-free and model... Experiments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uSe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The kinetic parameters and mechanism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model-free and model-based analyses.The decomposition rate and decomposition behavior of CuS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vacuum thermogravimetric furna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3 model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probable mechanism function under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average values of activation energy and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12.344 J/mol and 0.152 s^(−1),respectively.The actual decomposition rate of CuSe was found to be 0.0030 g/(cm^(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e thermal decomposition non-isothermal kinetics MECHAN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