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金膜表面等离体子共振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建亚 于晓明 +9 位作者 张天浩 方哲宇 杨海东 尹美荣 贾峰 康慧珍 路彦珍 杨大鹏 杨嘉 满江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36-1239,共4页
表面等离体子波(SPW)可与入射光横磁波极化能量耦合并被共振激发,这种现象被称为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SPR)。主要利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技术和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技术相结合,来研究金膜表面等离体子共振。设计并建立了结构独... 表面等离体子波(SPW)可与入射光横磁波极化能量耦合并被共振激发,这种现象被称为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SPR)。主要利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技术和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技术相结合,来研究金膜表面等离体子共振。设计并建立了结构独特的新型Kretschmann型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耦合装置,同时又设计了具有厚度梯度的表面等离体子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测量了改变入射角条件下的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曲线,测得该装置的等离体子共振角灵敏度为1°。并且对金膜表面进行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条件下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在共振时金膜表面的扫描成像比不共振时清晰,而且增加了很多细节。应用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技术将可以明显提高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信噪比、分辨力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光学 表面等离体 表面等离体子共振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克里施曼配置
原文传递
金纳米棒状微粒的胶囊模型及吸收光谱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杨 颜丙海 王永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78,共4页
提出了金纳米棒状微粒的胶囊模型,用Waterman发展的T矩阵方法计算了金纳米棒状微粒的吸收光谱计算谱和实验谱基本符合,520nm左右处的吸收峰对应于金纳米棒的横向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横模),长波长处的吸收峰对应于金纳米棒的纵向表面等离... 提出了金纳米棒状微粒的胶囊模型,用Waterman发展的T矩阵方法计算了金纳米棒状微粒的吸收光谱计算谱和实验谱基本符合,520nm左右处的吸收峰对应于金纳米棒的横向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横模),长波长处的吸收峰对应于金纳米棒的纵向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纵模)随着金纳米棒纵横比的增加,纵模吸收峰表现出显著的红移,横模吸收峰则微弱地蓝移此外,计算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状微粒 胶囊模型 吸收光谱 等离体子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