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合金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宋润滨 左洪波 吉泽升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微弧氧化)是一项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生成氧化物陶瓷膜的原理、方法,陶瓷膜的性能特点及微弧氧化技术在轻合金中的研究进展状况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 微弧氧 轻合金 陶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表面改性技术──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PECC) 被引量:9
2
作者 左洪波 郝相君 +1 位作者 孙庆山 李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8-40,共3页
概述了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技术的原理、工艺、特点、陶瓷层性能;并展望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 表面改性 表面陶瓷 PECC 等离子体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技术 被引量:42
3
作者 左洪波 孔庆山 尚欠琦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1-22,共2页
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技术哈尔滨环亚微弧技术有限公司(150036)左洪波,孔庆山,尚欠琦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能、丰富的资源优势成为继钢铁、铝材以后的第三代工程材料,由于整体... 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技术哈尔滨环亚微弧技术有限公司(150036)左洪波,孔庆山,尚欠琦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能、丰富的资源优势成为继钢铁、铝材以后的第三代工程材料,由于整体陶瓷材料脆性大,可加工性差,一直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增强 电化学 陶瓷 金属表面 陶瓷复层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的电化学表面陶瓷化工艺技术(PECC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孔庆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铝、钛、铌、锆、钽等阀金属和半导体硅、镓、锗等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电解质中等离子体弧光放电增强的电化学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得到一特性优异的陶瓷膜层。其工艺较传统的阳极氧化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 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铝、钛、铌、锆、钽等阀金属和半导体硅、镓、锗等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电解质中等离子体弧光放电增强的电化学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得到一特性优异的陶瓷膜层。其工艺较传统的阳极氧化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膜层性能优异,花色品种多,镀液的污染极小,易于形成自动化生产。本文还介绍了等离子放电的一些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弧光放电 电击穿 陶瓷 表面处理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等离子增强电化学陶瓷化膜层的附着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力喆 金银东 +2 位作者 陈志军 张春莉 关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等离子增强电化学陶瓷膜层 附着性能
下载PDF
长春应化所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及应用取得突破
6
《表面工程资讯》 2012年第3期28-28,共1页
2012年2月21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集成电化学方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及其在材料电化学中的应用”,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长春应化所副所... 2012年2月21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集成电化学方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及其在材料电化学中的应用”,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长春应化所副所长周光远、董绍俊院士(TWAS)以及课题负责人牛利等参加了验收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表面等离子体 电化学方法 长春应 共振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基础研究 科学仪器
下载PDF
磷酸盐—重铬酸钾体系中钛合金微等离子体表面陶瓷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兆华 吴晓宏 +2 位作者 王福平 辛世刚 李益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6,共3页
采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陶瓷膜。在以磷酸盐体系为电解液的基础之上 ,为进一步提高膜层的抗腐蚀性能 ,尝试向电解液中添加重铬酸钾 ,对所得陶瓷膜与前者进行比较膜层的致密性增加 ;经 XPS分析 ,发现膜层中磷元... 采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陶瓷膜。在以磷酸盐体系为电解液的基础之上 ,为进一步提高膜层的抗腐蚀性能 ,尝试向电解液中添加重铬酸钾 ,对所得陶瓷膜与前者进行比较膜层的致密性增加 ;经 XPS分析 ,发现膜层中磷元素增加而且有少量的铬元素出现 ;经循环伏安测试 ,表明陶瓷膜的抗点腐蚀能力明显增强 ,并分析了重铬酸钾对所得陶瓷膜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重铬酸钾体系 钛合金 表面陶瓷 陶瓷 等离子体 抗腐蚀能力
下载PDF
纳米孔道电化学-拉曼光谱联用技术在单分子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谢保康 刘少创 +1 位作者 应佚伦 龙亿涛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纳米孔道电化学技术可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无标记、高通量的分析测量。然而,纳米孔道在测量分子之间的细微差异时仅能通过离子流电信号微弱差异进行识别分析,缺少对分子结构的直接表征分析能力。纳米孔道电化学-拉曼光谱联用检测技术能... 纳米孔道电化学技术可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无标记、高通量的分析测量。然而,纳米孔道在测量分子之间的细微差异时仅能通过离子流电信号微弱差异进行识别分析,缺少对分子结构的直接表征分析能力。纳米孔道电化学-拉曼光谱联用检测技术能够对分析物进行电化学和拉曼光谱表征,在记录孔道内分子的离子流信息的同时获取该分子的拉曼光谱,以表征该分子结构特征与组成。本综述以纳米孔道电化学-拉曼光谱联用检测技术为主题,系统介绍了等离子体纳米孔道的制备方法;阐述了纳米孔道光电联用检测仪器的技术路线;并对纳米孔道电化学-拉曼光谱联用检测技术在单颗粒分析,碱基识别,蛋白质结构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总结了纳米孔道电化学-拉曼光谱联用检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展望,为该技术后续在单分子分析方面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纳米孔道 纳米孔道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光电联用
下载PDF
Ti6Al4V表面HAP/聚乙酸乙烯酯杂化陶瓷膜层的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皓冰 林昌健 冷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3-777,共5页
应用电化学共沉积技术制备HAP 聚乙酸乙烯酯杂化陶瓷膜层 ,XRD、XPS、SEM表征结果指出 ,由电化学共沉积制备的复合膜层中无机相以HAP为主 ,有机物含量达 4% .HAP陶瓷膜层的表面结构形貌因引入有机高聚物而发生显著改变 .力学拉伸实验表... 应用电化学共沉积技术制备HAP 聚乙酸乙烯酯杂化陶瓷膜层 ,XRD、XPS、SEM表征结果指出 ,由电化学共沉积制备的复合膜层中无机相以HAP为主 ,有机物含量达 4% .HAP陶瓷膜层的表面结构形貌因引入有机高聚物而发生显著改变 .力学拉伸实验表明H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14V HAP/聚乙酸乙烯酯 陶瓷膜层 电化学合成 电化学共沉积 材料 结合力 钛合金 表面涂覆 人工植骨材料
下载PDF
铝合金等离子体电解质氧化陶瓷膜的相形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卫军 陈智琴 编译 《国外金属热处理》 2004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研究了铝合金等离子体电解质氧化时氧化物陶瓷膜中的相形成并建立其理论模型 ,认为氧化陶瓷膜的形成包含两个过程 ,即电化学表面氧化和放电区等离子体化学氧化物合成。对两种反应产物的形成及放电方式的加热与冷却进行了热力学计算... 本文研究了铝合金等离子体电解质氧化时氧化物陶瓷膜中的相形成并建立其理论模型 ,认为氧化陶瓷膜的形成包含两个过程 ,即电化学表面氧化和放电区等离子体化学氧化物合成。对两种反应产物的形成及放电方式的加热与冷却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偏差小于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等离子体电解质氧 陶瓷 电化学表面 热力学 相形成
下载PDF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研究进展
11
《中国有色金属》 2008年第13期77-77,共1页
针对影响摩擦性能的陶瓷涂层微结构、微缺陷等研究工作,中科院力学所研制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自动控制系统,建立了PEO瞬态伏安特性测定方法,研究了PEO瞬态伏安特性和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关系。从电化学分析角度,揭示出陶瓷涂层生长的... 针对影响摩擦性能的陶瓷涂层微结构、微缺陷等研究工作,中科院力学所研制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自动控制系统,建立了PEO瞬态伏安特性测定方法,研究了PEO瞬态伏安特性和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关系。从电化学分析角度,揭示出陶瓷涂层生长的3个不同特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对铝合金PEO陶瓷涂层在酸、碱、盐溶液中耐腐蚀性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陶瓷涂层 电解氧 金属 自动控制系统 电化学阻抗谱 伏安特性 电化学分析
下载PDF
纳米增强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各 朱君 +1 位作者 娄健 徐政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共5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具有高度局域化和近场增强的特性,能突破光的衍射极限。正因为SPPs这种独特的性质,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各种的器件与机理。本文以表面等离子技术为基础,从当前发展的较为成熟的多种SPR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具有高度局域化和近场增强的特性,能突破光的衍射极限。正因为SPPs这种独特的性质,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各种的器件与机理。本文以表面等离子技术为基础,从当前发展的较为成熟的多种SPR传感器、应用情况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旨在将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展示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局域 近场增强
下载PDF
沉积铁钝化膜的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佩根 柏志明 +1 位作者 仇立群 顾仁敖 《光散射学报》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利用恒电流沉积技术、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现场研究了0 1mol/LNaOH溶液中铁金属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表面氧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在电极预钝化区,表面首先生成的Fe(OH)2可由拉曼谱图中出现的550cm-1表征,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 利用恒电流沉积技术、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现场研究了0 1mol/LNaOH溶液中铁金属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表面氧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在电极预钝化区,表面首先生成的Fe(OH)2可由拉曼谱图中出现的550cm-1表征,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果。进入钝化区,表面二价氧化物逐步转化为高价氧化物Fe3O4及α 、δ 和γ FeOOH。在电位回扫的过程中,各氧化产物的还原以及铁表面SERS活性的逐渐消失导致谱峰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极 恒电流沉积 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化学活性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板材表面陶瓷化工艺的研究
14
作者 王宗仁 苏晖 《应用科技》 CAS 2002年第4期54-56,共3页
等离子体增强的电化学表面陶瓷化工艺应用在铝及铝合金板材表面强化处理上 ,使得表面形成α-Al2 O3,γ -Al2 O3相的陶瓷膜 ,具有建筑装饰性、电磁屏蔽性、耐腐蚀等多种性能。工艺简单 ,可在常温下进行 。
关键词 表面陶瓷工艺 铝合金板材 PECC技术 陶瓷膜层 铝板材 电化学处理
下载PDF
碳钢表面陶瓷化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浩宇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5年第10期14-16,共3页
对碳钢表面采取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其表面进行离子渗氮化钛、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沉积氮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辉与PVD技术可以在碳钢基体上形成厚度为10~20μm的氮化钛层,对钢基体起到强化作用。对渗氮化钛、碳钢试样分... 对碳钢表面采取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其表面进行离子渗氮化钛、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沉积氮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辉与PVD技术可以在碳钢基体上形成厚度为10~20μm的氮化钛层,对钢基体起到强化作用。对渗氮化钛、碳钢试样分别在10%H2SO4、3.5%NaCl及富液三种液体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度是双辉渗氮化钛的789.3倍、8.52倍和67.68倍。说明在三种腐蚀液中,以双辉渗氮化钛耐蚀性最好。另外,对双辉渗氮化钛、PVD及基体钢的硬度进行测试,其中双辉渗氮化钛硬度最高可达3497HV,几乎是基体碳钢的11倍还多。并对渗层的显微特征、结构形貌等进行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双辉氮 PVD 表面陶瓷 电化学腐蚀 显微组织硬度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陶瓷化技术
16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3-63,共1页
金属及合金表面陶瓷化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用廉价的金属代替贵重的金属材料,并克服陶瓷材料难以加工的问题,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可成型性和可加工性,同时能赋予材料一些其它表面强化技术无法得到的特殊性能,... 金属及合金表面陶瓷化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用廉价的金属代替贵重的金属材料,并克服陶瓷材料难以加工的问题,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可成型性和可加工性,同时能赋予材料一些其它表面强化技术无法得到的特殊性能,拓宽了陶瓷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应用领域。铝合金表面陶瓷化可利用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当前铝合金表面处理的一项新型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技术 表面陶瓷 铝合金 表面处理技术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等离子体增强 可加工性 使用性能
下载PDF
工模具表面陶瓷化PCVD技术和仿真立体软糖模具开发成功
17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67,共1页
PCVD(等离子体辅助化学)小型实验室设备已有研制,但仅为直流等离子体电源。模具要求大型工业设备,须配备脉冲直流电源,而国内迄今尚未研制。国外仅日本和奥地利等国拥有此类工业设备。西安交大等单位完成的这一项目,解决了脉冲直流P... PCVD(等离子体辅助化学)小型实验室设备已有研制,但仅为直流等离子体电源。模具要求大型工业设备,须配备脉冲直流电源,而国内迄今尚未研制。国外仅日本和奥地利等国拥有此类工业设备。西安交大等单位完成的这一项目,解决了脉冲直流PCVD制备硬质薄膜的若干理论和应用技术,突破了工业设备制造的电源瓶颈和工艺稳定性结构设计,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降低了设备成本。可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主要是机械零部件的成型和加工,如数控机床刀具、集成电路高速钻头、航空发动机叶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陶瓷 工模具 PCVD 数控机床 刀具 等离子体辅助化学 硬质薄膜 开发成功 工艺稳定性 成型
下载PDF
工模具表面陶瓷化PCVD技术开发成功
18
《新材料产业》 2003年第7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工模具表面陶瓷PCVD技术 中国 等离子体辅助化学 工业设备制造技术
下载PDF
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纳米压入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薛文斌 王超 +1 位作者 李永良 陈如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微弧氧化是一项较新的等离子体化学-电化学成膜技术,硬度和弹性模量是膜的基本微区力学性能.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铝酸盐溶液中在TA2纯钛表面制备出较厚的氧化膜,利用纳米压入法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相... 微弧氧化是一项较新的等离子体化学-电化学成膜技术,硬度和弹性模量是膜的基本微区力学性能.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铝酸盐溶液中在TA2纯钛表面制备出较厚的氧化膜,利用纳米压入法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从膜表层到膜内部,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并在内层膜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8GPa和176GPa,比钛基体高的多;膜不同深度处TiO2金红石和TiAl2O5相的相对含量变化决定了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 钝钛 纳米压入法 陶瓷 等离子体化学 表面处理 电化学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与设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阎峰云 《摩托车技术》 2007年第6期34-35,共2页
微弧氧化概念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期逐步引起国外学术界的研究兴趣,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期间出现了“微弧氧化”、“表面陶瓷化”和“微等离子体氧化”等不同的表述概念。其原理是将被处理的镁、铝、钛合金... 微弧氧化概念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期逐步引起国外学术界的研究兴趣,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期间出现了“微弧氧化”、“表面陶瓷化”和“微等离子体氧化”等不同的表述概念。其原理是将被处理的镁、铝、钛合金等制品做阳极,置于脉冲电场环境的电解液中,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在样品表面生成一层以冶金形式结合的氧化物复合陶瓷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 表面处理技术 镁合金 等离子体 设备 脉冲电场 表面陶瓷 复合陶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