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筒间距对四筒导管架基础在砂土中承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乐丛欢 姜明涛 +3 位作者 任建宇 胡灏 张浦阳 丁红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238,共7页
导管架吸力筒基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基础,目前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四筒导管架海上风力机基础,通过建立不同筒间距的四筒导管架基础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筒间距对导管架基础在砂土中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 导管架吸力筒基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基础,目前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四筒导管架海上风力机基础,通过建立不同筒间距的四筒导管架基础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筒间距对导管架基础在砂土中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导管架基础的竖向承载力受筒间距变化的影响不大,而极限水平、抗弯以及抗扭承载力随筒间距的增大而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基础 承载力 筒间距
下载PDF
内外筒间距变化对内外型钢混凝土框架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阴正文 《建材与装饰》 2017年第20期18-19,共2页
本文在型钢混凝土(以下简称SRC)梁含钢率、SRC柱含钢率、SRC梁柱线刚度比、SRC梁柱配钢形式、SRC柱轴压比、柱间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静力弹塑性方法研究了内外筒间距变化对内外型钢混凝土框架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内外型钢混凝土框架 内外筒间距 静力弹塑性
下载PDF
砂土中吸力式筒形基础冲刷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学亮 隋淑环 +3 位作者 陈馨睿 任彦忠 吴成恩 宋启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2,共9页
为研究吸力式筒形基础在砂土中单向流作用下的冲刷机理和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流体体积法跟踪自由液面和嵌套网格技术手段,基于重正化群湍流模型和梅叶-彼德推移质输运公式对吸力筒基础的局部冲刷进行模拟计算。结果... 为研究吸力式筒形基础在砂土中单向流作用下的冲刷机理和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流体体积法跟踪自由液面和嵌套网格技术手段,基于重正化群湍流模型和梅叶-彼德推移质输运公式对吸力筒基础的局部冲刷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流速较低时,吸力筒局部冲刷经历快速冲刷-缓慢发展-冲刷平衡3个阶段;当单向流流速大于2 m/s时,局部冲刷深度出现波动变化,且流速越大,流速对于最大冲深的影响越剧烈;吸力筒露出床面的部分越多,冲刷程度越大,达到冲刷平衡也更快;吸力式三筒基础筒间距影响水流下游方向筒基础内外侧局部冲刷深度的发展。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工程中的吸力筒基础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基础 基础 局部冲刷 高径比 筒间距 单向流 数值模拟 砂土冲刷
下载PDF
四筒导管架基础在砂土中的抗扭承载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乐丛欢 庞雅博 +1 位作者 张浦阳 丁红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54-1662,共9页
针对砂土中的四筒导管架基础的抗扭承载特性问题,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建立一系列不同筒裙高度和筒间距的基础模型,研究了筒裙高度和筒间距对基础抗扭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筒导管架基础在纯扭矩... 针对砂土中的四筒导管架基础的抗扭承载特性问题,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建立一系列不同筒裙高度和筒间距的基础模型,研究了筒裙高度和筒间距对基础抗扭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筒导管架基础在纯扭矩荷载作用下的土体破坏和土压力分布多呈对角形态;随着筒裙高度的增加,四筒导管架基础达到抗扭承载力时筒壁深度方向的被动土压力明显增大,筒体底部沿筒周方向的筒体内外土压力呈现增大趋势;随着筒间距的增大,筒壁深度方向被动土压力较大的一侧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但筒体底部沿筒周方向的筒体内部土压力无明显变化。四筒导管架基础的扭矩极限承载力随着筒裙高度和筒间距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增长速率也近似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导管架基础 型基础 扭矩荷载 承载特性 裙高度 筒间距
下载PDF
永磁直驱式艾萨磨机搅拌盘与筒壁间距对磨矿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窦泽宇 任腾 王德喜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214,共8页
为探究永磁直驱式艾萨磨机搅拌盘与筒壁间距对矿物颗粒研磨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工程离散元法(EDEM)对磨机内磨矿介质运动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搅拌盘与筒壁不同间距对磨矿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结果确定磨机内磨矿介质运动分布... 为探究永磁直驱式艾萨磨机搅拌盘与筒壁间距对矿物颗粒研磨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工程离散元法(EDEM)对磨机内磨矿介质运动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搅拌盘与筒壁不同间距对磨矿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结果确定磨机内磨矿介质运动分布情况和最佳搅拌盘与筒壁间距。研究结果表明:磨矿介质在靠近搅拌盘穿孔与搅拌盘边缘位置研磨效果最好,但磨机内存在研磨不均匀的现象;随着搅拌盘与筒壁间距的不断增大,磨矿介质平均速度、平均碰撞能、磨机消耗功率呈逐渐减小趋势,而磨矿介质碰撞次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考虑磨矿介质碰撞频率与能效比等因素,确定搅拌盘与筒壁的最佳间距为1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式艾萨磨机 工程离散元法 搅拌盘与间距 运动速度 碰撞特征
原文传递
VCISR不同撞击间距下压力波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侠 熊卉 +1 位作者 刘丰良 郭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VCISR(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不同导流筒间距下压力波动的空间分布和时域分布进行研究,设定搅拌转速分别取为10,20和30r/s,上下两导流筒的间距分别取为60,100和140mm.结果表明:导流筒间距对压力波动的空间分布和时...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VCISR(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不同导流筒间距下压力波动的空间分布和时域分布进行研究,设定搅拌转速分别取为10,20和30r/s,上下两导流筒的间距分别取为60,100和140mm.结果表明:导流筒间距对压力波动的空间分布和时域分布有重大影响,同一转速下,导流筒间距为100mm时反应器内空间压力波动强度达到最大值,导流筒间距为60mm时反应器内时域压力波动强度达到最大值,微观混合效果分别达到最好;转速相同时,不同导流筒间距下时域压力波动曲线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即随着时间的增加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达到一个时间分界点后时域压力值基本保持不变,导流筒间距越大达到时间分界点所需的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压力波动 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 筒间距 转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