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视域下的筮卦变占
1
作者 王新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8,共7页
北宋苏轼,既因撰写《东坡易传》而具备了易学家的资格,又不时关注《易》的筮占之用,在筮卦变占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筮占操作可接通、感通大化流行的宇宙场域或曰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而将与疑惑相关的信息收摄呈现于所得... 北宋苏轼,既因撰写《东坡易传》而具备了易学家的资格,又不时关注《易》的筮占之用,在筮卦变占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筮占操作可接通、感通大化流行的宇宙场域或曰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而将与疑惑相关的信息收摄呈现于所得的六爻之卦上。卦有动爻时,断占的规则是,动爻有几个,之卦(变卦)就有几个,因而由本卦向之卦的变迁及其所昭示的时的境域变迁,就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这与春秋时人以及朱熹的见解存在莫大差异。在后者那里,无论动爻是一还是多,之卦只有一。前者较之后者具有别样深层的易学底蕴,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并给予超越筮术的易道层面的深入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筮卦 动爻 时的境域变迁
下载PDF
陕西淳化西周陶罐筮数易卦新探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效雷 张金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2,共7页
刻有十一个筮数易卦的西周陶罐在陕西淳化被发现后,姚生民、李学勤、李西兴、徐锡台、蔡运章等学者先后对之加以关注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灼见。各位时贤的已有成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但无庸讳言,各位先生所撰论文或有小误不安处... 刻有十一个筮数易卦的西周陶罐在陕西淳化被发现后,姚生民、李学勤、李西兴、徐锡台、蔡运章等学者先后对之加以关注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灼见。各位时贤的已有成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但无庸讳言,各位先生所撰论文或有小误不安处,或有尚未论及者,因此有必要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材料重新深入探究,以进一步阐明淳化陶罐筮数易卦在《周易》溯源研究和哲学、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淳化陶罐上的十一个筮数易卦,若顺行,首乾卦,次夬卦,再次大有卦,与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之前三卦正相吻合,故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非无本之木,可溯源于西周时期。淳化陶罐上之所以刻十一个筮数易卦,与五、六天地之中数相关。淳化陶罐环肩十格之三、六分界处之所以刻两卦,与三才、六爻之数相关。关于数字"三",还可用"函三为一"之哲学观来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 西周 陶罐 数易
下载PDF
《周易》卦筮探源
3
作者 蒋凡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0-28,共9页
《周易》卦爻辞之作在殷末周初,阴阳矛盾变化的文化观念构成了《周易》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他的一切思想,都是围绕着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范畴来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从殷商龟卜到《周易》用蓍草占筮,不能简单理解仅是筮卜工具的变化... 《周易》卦爻辞之作在殷末周初,阴阳矛盾变化的文化观念构成了《周易》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他的一切思想,都是围绕着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范畴来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从殷商龟卜到《周易》用蓍草占筮,不能简单理解仅是筮卜工具的变化,而是表现了所象征的内容、观念及其逻辑思考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爻辞 探源
下载PDF
《周易》“元亨利贞”新解——兼论周代习贞习惯与《周易》卦爻辞的形成 被引量:14
4
作者 夏含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5,共13页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和"事之干"。与此不同,不少注疏家将四个字分成两段,即"元亨"和"利贞",但是没有一致的理解。譬如,朱熹以为"利贞"是"利在于正"的意思,而高亨谓"利贞犹言利占也"。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但是与朱熹和高亨又有不同。本文首先论证"亨"原文应该是"饗","元亨"或"元饗"的意思是本次贞卜的祷告被鬼神享受,然后又提出"利贞"应该读作"利于贞卜"的意思。表面看来,第一次贞卜的结果告诉贞卜者再进行贞卜似乎有违情理,然而本文论证中国古代卜法往往进行习贞。"利贞"是指导贞卜者再作习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贞卜 筮卦 习卜
下载PDF
论清华简《筮法》的筮数系统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尚信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据清华简筮数与十二辰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测,清华简筮法实质上是通过十二辰的形式来效法日月之会或效法北斗的运行以及季节的变化以达到与天地相感通,从而达到占筮预测万事万物吉凶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宇宙论的意义。清华简筮法将十二辰划... 据清华简筮数与十二辰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测,清华简筮法实质上是通过十二辰的形式来效法日月之会或效法北斗的运行以及季节的变化以达到与天地相感通,从而达到占筮预测万事万物吉凶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宇宙论的意义。清华简筮法将十二辰划分为六组,每组各对应一个筮数。这种筮数系统,当与《淮南子》所论"六府"、"六合",与《太玄》、《五行大义》所论"支干别数"同属一脉。由京房开创的纳甲纳支的筮法,当亦与此一脉相承。清华简筮法各种筮数出现的概率相差悬殊,是与其筮法紧密相关的,此正如"大衍筮法"所得各筮数的概率亦非相等是同样道理。清华简称举筮数的顺序八、五、九、四除了反映它们出现的频次外,可能还有更多或更深的意涵。清华简专门例举筮数八、五、九、四的取象,可能表明清华简筮法取爻象为占时,当主要是取八、五、九、四之爻象来断卦。针对过去出土的数字卦(筮数易卦),李学勤先生曾以是否出现"七"总结出两种揲蓍法。而清华简以"一"代"七"的筮法,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数字(数易) 十二辰(十二支) 支干别数 六府 六合
下载PDF
《归藏》与清华简《筮法》、《别卦》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学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171,共3页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有两篇属于《易》类的书,分别以《筮法》和《别卦》为题收入2013年底出版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辑中。就卦名、次序、写法等内容来看,《筮法》与《别卦》确与《归藏》密切相关。
关键词 清华简 《归藏》 法》 《别
原文传递
《国语·晋语四》“贞屯悔豫皆八”为宜变之爻与不变之爻皆半说 被引量:6
7
作者 俞志慧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6,共9页
本文以《国语.晋语四》"贞屯悔豫皆八"的释义为主要讨论对象,重新检讨了前人对此的种种解释,如认为此占所用的方法为传说中的《连山》与《归藏》,以"八"为本卦不变之爻的营数,以"八"为本之二卦阴爻的营... 本文以《国语.晋语四》"贞屯悔豫皆八"的释义为主要讨论对象,重新检讨了前人对此的种种解释,如认为此占所用的方法为传说中的《连山》与《归藏》,以"八"为本卦不变之爻的营数,以"八"为本之二卦阴爻的营数等。通过对大量新材料的考索,运用文字学研究的新成果,笔者得出结论:基于《左传》、《国语》中所用的《易》占皆不出《周易》系统,因而理解本则材料也应放在《周易》的占筮方法中考察;从之卦豫卦反观本卦屯卦,"贞屯悔豫皆八"其实是指本卦屯卦宜变之爻与不变之爻各三爻,"皆八"就是皆半。"八"与"半"通作,在后世几已绝迹,但在先秦文献和器铭中却并不鲜见。论文还附带讨论了《国语》"泰之八"与《左传》"艮之八(艮之随)",指出二者不宜与"贞屯悔豫皆八"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连山》 《归藏》 贞屯悔豫皆八 数易
下载PDF
从《九章算术》刘徽“序”看筹算的起源——纪念刘徽注《九章》1730周年
8
作者 段邦宁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56-58,共3页
筮卦为筹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前提,筹算起源于筮卦。
关键词 筹算 筮卦 刘徽
下载PDF
大衍筮法与数字卦筮法关系研究
9
作者 陈作飞 范毓周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7-229,共3页
大衍筮法是典籍保存最早的关于《周易》的筮法。数字卦与《周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衍筮法是损益数字卦筮法而来的,是哲学时代到来的先声。大衍筮法其实就是宇宙生成论,易学的哲学思辨正是从这里出发。从大衍筮法推知天下变化之道... 大衍筮法是典籍保存最早的关于《周易》的筮法。数字卦与《周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衍筮法是损益数字卦筮法而来的,是哲学时代到来的先声。大衍筮法其实就是宇宙生成论,易学的哲学思辨正是从这里出发。从大衍筮法推知天下变化之道。由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来演绎天道人事的变化过程,由经卦重别来体现万物时态,于神秘中达到透彻认识。因此,本着大衍筮法来理解《易经》,尽管形式上依然是占筮,而哲思已充斥其间,成为占筮外衣下的主要内容。不理解数字卦和大衍筮法的损益关系,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内容和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衍 周易 数字 损益
原文传递
数字卦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四新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6,59,共8页
"数字卦"一名出现在1980年代后期,1999年开始学界展开了对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反思。本文认为,"筮卦"专指实占之卦;凡以《三易》为本原,不论何种形式的卦都可称为"易卦";"爻画"从爻形言,&qu... "数字卦"一名出现在1980年代后期,1999年开始学界展开了对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反思。本文认为,"筮卦"专指实占之卦;凡以《三易》为本原,不论何种形式的卦都可称为"易卦";"爻画"从爻形言,"卦画"从卦形言,凡易卦均有其卦画。"数字卦"一名突出"数字"之义,凡易卦均由三个或六个数字爻画组成,故皆可称为数字卦。"数字卦"等于"数字爻卦"或"数字爻画卦"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易卦其实不是数字。"数字卦"概念具有当代学术史的意义,但随着所谓"奇字"之谜的破解、易卦来源于筮数的证实及《周易》卦爻画之来源问题的解决,以"数字卦"为名义的所谓研究应当走向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筮卦 早期易学
原文传递
西周陶簋所见图画、筮数和文字简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运章 安亚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6,共6页
2002年7月,在洛阳市东车站东南唐城花园的基建过程中,发掘一座编号为C3M434的西周晚期墓葬。该墓出土C3M434:2号仿铜陶簋的内壁和底部,依顺时针方向刻有成组的图画、筮数和文字。这些图画、筮数和文字,构图奇特,内容丰富,极为罕... 2002年7月,在洛阳市东车站东南唐城花园的基建过程中,发掘一座编号为C3M434的西周晚期墓葬。该墓出土C3M434:2号仿铜陶簋的内壁和底部,依顺时针方向刻有成组的图画、筮数和文字。这些图画、筮数和文字,构图奇特,内容丰富,极为罕见。它们应是依据这些图画、筮数和文字的含义以及器物的用途等,在烘烧前刻画上去的,是“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本文谨就这些图画、筮数和文字的含义及其相关问题,略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陶簋 数易 田猎图画 陶器文字
原文传递
春秋卜、筮制度与解说文的生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高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8,共10页
本文从分析春秋时代的龟卜与筮占制度的人文性特点入手,对见于《左传》、《国语》等典籍中的春秋时代卿大夫解说龟兆、卦象的解说文的文体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春秋时代的解兆说卦之文具有依据龟兆、卦象之象征义,结合贞问者的身份、德... 本文从分析春秋时代的龟卜与筮占制度的人文性特点入手,对见于《左传》、《国语》等典籍中的春秋时代卿大夫解说龟兆、卦象的解说文的文体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春秋时代的解兆说卦之文具有依据龟兆、卦象之象征义,结合贞问者的身份、德行和所问之事的形势等进行灵活解说的特点。这种模式已经完全改变了此前因事命龟、据颂释象的僵化的礼仪写作模式,促使一种全新的文体——解说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代 制度解兆说之文生成
原文传递
论殷商时代的占卜易卦
13
作者 史东雨 史善刚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67,共7页
《易经》成书之前的占卜易卦,从文物考古资料所见,由八千年前传说中的伏羲时代、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至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禹时代,此可视为易卦由单卦(三爻一卦)演变到重卦(六爻一卦)的孕育期;再从殷墟出土的以易卦卜筮为代表的殷易来... 《易经》成书之前的占卜易卦,从文物考古资料所见,由八千年前传说中的伏羲时代、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至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禹时代,此可视为易卦由单卦(三爻一卦)演变到重卦(六爻一卦)的孕育期;再从殷墟出土的以易卦卜筮为代表的殷易来看,确证了殷易可视为易卦由单卦演变到重卦的完成期,并开始孕育卦爻辞。殷商时代的占卜易卦,在此需要深入探讨、厘清和确证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重卦的作者问题,一个是《易经》的来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易经来源
原文传递
战国成君鼎铭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运章 《中国历史文物》 2007年第4期44-44,45-48,65,共6页
洛阳发现战国晚期的成君鼎,作器者"成君"与《战国策》、《史记》所载周报王时的"成君"当是一人。鼎铭筮数《剥》卦是商周互体卦的珍贵资料.也是我国古代"制器尚像"习俗的产物。
关键词 青铜器 数易 成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