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筼筜竹名考
1
作者 陈松河 《竹子研究汇刊》 2007年第2期60-62,共3页
通过引证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厦门著名的“筼筜湖”、“筼筜渔火”、“筼筜夜色”等之“筼筜”竹名进行考证,认为筼筜竹是一种厦门地区广为分布的禾本科竹亚科竹属单竹类大型丛生竹类植物粉单竹。
关键词 筼筜竹 粉单 亚科 厦门
下载PDF
六重对话促生成——以执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例
2
作者 叶远明 《中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28期29-30,共2页
文章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教学为例,指出高效的课堂必须注重对话,教师不仅要与文本、学情、自己、学生、课外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还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对话,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生成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 对话 文本阅读 高效课堂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记》
下载PDF
打通学科壁垒 促进思维发展——以苏轼专题教学为例
3
作者 柴荣 《教育家》 2018年第26期64-65,共2页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要求的第三条写道:'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跨学科教学的关键是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寻找联结点,建...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要求的第三条写道:'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跨学科教学的关键是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寻找联结点,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作用于更广阔的学习领域,让知识成网络状,以促进学生对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文史融合正是对跨学科教学的一种探索。文史融合,就语文学科来讲,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语文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团练副使 核心素养 《方山子传》 《游沙湖》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 语文课程标准
下载PDF
富于理趣 不薄情趣—— 解读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4
作者 谭韬 《语文月刊》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记》 构思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文言文
原文传递
从交往关系看苏轼对文同的评价
5
作者 杨胜宽 《中国苏轼研究》 2018年第1期150-164,共15页
文同(1018—1079),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苏轼称其为'文翁之后也,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1]613。他比苏洵小十岁,比苏轼大二十岁,年龄更接近苏洵,且曾有过秘阁共事的短暂经历,但以辈分论,他是苏轼的从表兄,其子又娶苏... 文同(1018—1079),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苏轼称其为'文翁之后也,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1]613。他比苏洵小十岁,比苏轼大二十岁,年龄更接近苏洵,且曾有过秘阁共事的短暂经历,但以辈分论,他是苏轼的从表兄,其子又娶苏辙之女为妻,故两家既是世交也是姻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