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肌群穴位埋线对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徐可欣 李敏 石建爽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观察核心肌群穴位埋线配合内科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 观察核心肌群穴位埋线配合内科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核心肌群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患侧下肢肌力及静息状态下腹直肌厚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患侧下肢肌力显著改善,静息状态下腹直肌厚度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患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患侧下肢肌力及静息状态下腹直肌厚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核心肌群穴位埋线能显著改善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疗法 埋线 中风后遗症 偏瘫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肌骨超声
下载PDF
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2 位作者 鲍春龄 焦志华 东贵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的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39例)、平补平泻组(37例)和捻转泻法组(40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力式刺入3... 目的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的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39例)、平补平泻组(37例)和捻转泻法组(40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力式刺入3针,分别施以捻转补法、平补平泻法、捻转泻法,每针操作1 min,间隔10 min以相应手法行针1次,留针30 min。针刺结束后即刻和1、2、3 h以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和肢体部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量表评价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结果针刺后即刻、1 h和2 h,捻转补法组FMA明显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而针刺后3 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即刻和1、2、3 h,捻转补法组NDS均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平补平泻组与捻转泻法组各时点FMA和N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捻转补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优于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补泻手法 急性缺血性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即刻效应 简化fugl-meyer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03
3
作者 欧海宁 康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评分 康复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FM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3
4
作者 莫林宏 刘爱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3期4065-40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对照...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步态、平衡能力、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患肢/健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患肢/健肢)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步态,促进平衡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经颅磁刺激 康复功能训练 步态 平衡能力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下载PDF
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东林 邱周凌潇 +3 位作者 刘婉 寇智君 楚佳梅 包烨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观察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傍针刺组。康复组采用平衡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傍针刺组在康复组基础上采用传统针刺加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治... 目的观察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傍针刺组。康复组采用平衡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傍针刺组在康复组基础上采用传统针刺加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星期5次,连续治疗4星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星期后用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10 m步行时间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4星期后两组Fugl-Meyer评分、10 m步行时间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傍针刺组Fugl-Meyer、10 m步行时间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均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及针刺基础上,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能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加患者步行安全性,从而减少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柱 头针平衡区 电针 卒中 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1
6
作者 欧海宁 康健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6期649-65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运动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fugl-meyer评分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劳溢权 戴慧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偏瘫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并比较2组数据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功功能、生活能力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三种量表评分的变化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巴氏指数治疗组由34.86±11.87升高到57.98±11.54,对照组由33.68±10.33升高到52.14±12.75,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运动功能恢复 偏瘫患者 fugl-meyer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巴氏指数 脑梗死偏瘫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 治疗组 临床依据 常规治疗 治疗前后 生活能力 量表评分
下载PDF
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戚询中 孙光涛 +2 位作者 刘丽霞 刘文娟 吴成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2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在治疗前...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2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下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康复治疗后,两组下肢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蜡疗联合肌力训练能够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蜡疗 肌力训练 康复 ADL 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
下载PDF
综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文龙 余瑞云 薛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抑郁状况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较治疗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综合心理干预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汉密顿抑郁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下载PDF
大鼠胸段脊髓损伤后两种不同行为评分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新家 孔抗美 +1 位作者 叶卫莲 尚建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比较两种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对大鼠脊髓损伤 (SCI)模型行为功能的评价。方法 :大鼠急性SCI模型按轻、中、重度损伤随机分组 ,分别应用联合行为评分 (CBS)和BBB评分方法对大鼠后肢行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均与损伤... 目的 :比较两种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对大鼠脊髓损伤 (SCI)模型行为功能的评价。方法 :大鼠急性SCI模型按轻、中、重度损伤随机分组 ,分别应用联合行为评分 (CBS)和BBB评分方法对大鼠后肢行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均与损伤程度相关 ,其中BBB评分方法相关性较高 ,且体现在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每一阶段。结论 :BBB评分方法对大鼠SCI模型运动功能评价优于CBS评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BBB 脊髓损伤 胸段 行为功能 运动功能恢复 方法评价 评分方法 SCI 同行
下载PDF
镜像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辉 周海云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镜像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镜像运动疗法,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 目的探讨镜像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镜像运动疗法,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评定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血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测法、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及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镜像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镜像运动疗法 fugl-meyer 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志民 刘金霞 陶胜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23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PNF对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损伤遗留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NF组各30例,分别于康复前、康复4周、康复8周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康复4周、8周时PNF组功能独立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目的观察PNF对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损伤遗留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NF组各30例,分别于康复前、康复4周、康复8周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康复4周、8周时PNF组功能独立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可有效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神经肌肉 促进法 治疗 脑损伤 患者 运动功能障碍 疗效观察 brain damage 功能独立性评定 康复 运动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 对照组 PNF 统计学意义 随机 评分 结果 方法
下载PDF
大接经法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信君 梁家彬 +1 位作者 陆彦青 刘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930-1934,共5页
【目的】观察大接经法联合分期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现代康复训练,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大接经法联合分期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现代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软瘫期分期针刺治疗,试验组给予大接经法联合软瘫期分期针刺治疗,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结果】(1)试验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病例脱落,均能完成全部试验。(2)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FMA评分和MBI评分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大接经法联合分期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分期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接经法 分期针刺治疗 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脑静脉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彬 龙莉玲 +3 位作者 关德增 徐嗣正 王钊 吴旻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静脉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资料,记录在SWI上病灶内静脉增多、增粗情况,以及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FM)评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静脉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资料,记录在SWI上病灶内静脉增多、增粗情况,以及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FM)评分,分析患者的脑静脉变化特征与治疗前后F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22例(47.8%)患者静脉增多,23例(50.0%)患者静脉增粗,20例(43.5%)患者同时合并静脉数增多及增粗。脑梗死患者治疗后FM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FM评分差值为0~56分,中位评分为14.5分。脑静脉增多、增粗与治疗前后FM评分差值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脑静脉SWI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好转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静脉 运动功能 fugl-meyer评分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晓娟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各40例。药物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中药补气化痰通络汤治疗,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各40例。药物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中药补气化痰通络汤治疗,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各治疗3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Fugl-Meyer运动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DS评分均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药组NDS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运动评分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药组FuglMeyer运动评分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针药组90.0%,药物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针药结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fugl-meyer运动评分 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对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虞璐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电针对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118例急性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组和高频组,低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20 Hz治疗,高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50 Hz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电针对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118例急性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组和高频组,低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20 Hz治疗,高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50 Hz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及肌力、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低频组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高频组(P<0.05);低频组患者2、4、5级肌力提升效果明显优于高频组(P<0.05);低频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频组(P<0.05)。结论低频电针治疗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更佳,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不同频率 卒中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中风后遗症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马艾峰 邢勇胜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上下肢痉挛状况[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和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肌电生理指标[H反射H/M max值、表面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FMA评分、CSI评分、上肢痉挛分级、H反射H/M max值、iEMG、RMS及M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和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H/M值和肌电信号变化,缓解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中风后遗症 偏瘫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改良Ashworth量表 临床痉挛指数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FMA评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8
作者 苟荣 王凤玲 符文雄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9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筋理论指导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96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筋... 目的:探讨经筋理论指导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96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筋理论指导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束后测定两组FMA评分,同时对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加以评定,对比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FM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临床经筋理论指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恢复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早期康复护理 脑中风偏瘫 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娇云 陈桂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讨论临床对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以及对其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颅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外伤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6)应用康复护理,... 目的讨论临床对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以及对其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颅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外伤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6)应用康复护理,对照组(n=46)应用传统普通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NIHSS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得到降低(P <0.05)。结论临床对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加速神经功能复常进程,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医学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NIHSS神经功能评分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英子 王精 王嘉怡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 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等速肌力... 目的 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改善后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积分。结果 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8周治疗后,等速肌力训练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等速肌力训练组患者接受训练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改善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及患侧肢体膝关节稳定性,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训练 偏瘫 脑卒中 运动功能 fugl-meyer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