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于永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1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探讨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康复训练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时佩戴上肢屈肌... 目的探讨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康复训练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时佩戴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对每例患者患侧手功能在入组时和疗程2个月后分别进行FuglMeyer手功能(FMA)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P<0.01);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2个月后简式Fugl-Meyer手功能评分和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结合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康复 上肢痉挛抑制器 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在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永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2期1783-1784,共2页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在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合并上肢屈肌痉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配戴抑制器。结果 12周后两组均有疗效...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在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合并上肢屈肌痉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配戴抑制器。结果 12周后两组均有疗效,但治疗组上肢运动有关的Fugl-Meyer评分、肩肘关节活动度评分、痉挛及ADL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在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上肢痉挛 抑制器 疗效
下载PDF
六字诀与抗痉挛手法对比作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单园菲 陈碧华 +4 位作者 周鹏 唐征泳 卫静怡 崔蓉 张颖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3-36,42,共5页
目的:评价健身功法“六字诀”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有效性,综合评价对患者整体功能的受益程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康... 目的:评价健身功法“六字诀”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有效性,综合评价对患者整体功能的受益程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六字诀,对照组用常规抗痉挛技术。两组疗程均为4周,5次/周,1次/d,40 min/次。研究以反应痉挛的改良Tardieu量表(modifiled Tardieu scale,MTS)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改良Ashworth评价法(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躯干损伤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TI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The barthel index,BI)作为次要指标。入组0 d、4周进行主要和次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MTS的R1角度值(快速)和R2角度值(慢速)及BB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MTS的R1角度值(快速)及BBS评分改善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六字诀可以更好地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并改善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字诀 脑卒中 上肢痉挛 痉挛手法 常规康复训练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凌燕 陈丽雪 +3 位作者 曾清平 祝丽松 罗小军 钟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目的 分析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1于对照组2... 目的 分析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1于对照组2基础上加以热敏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1基础上加以针刀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肌张力改善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上肢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上肢FMA评分、MBI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张力,加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热敏灸 针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慢速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肢体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樊北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体外冲击波联合慢速牵伸训练后,对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体外冲击波联合慢速牵伸训练后,对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康复训练和慢速牵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对比两组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上肢肢体功能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5min后,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阻尼振动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两周后腕关节活动度和肘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慢速牵伸训练,有助于优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腕屈肌张力,提高肘关节、腕关节活动度,减轻后上肢肌肉痉挛程度并提高患者上肢肢体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脑卒中 上肢痉挛 张力 关节活动度 上肢肢体功能
下载PDF
离心收缩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屈肘肌群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图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巧娥 张勇 +1 位作者 董婵 卢甜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离心收缩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屈肘肌群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9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离心收缩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屈肘肌群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9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康复运动疗法,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离心收缩训练,对比两组屈肘肌群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以及表面肌电图指标。结果训练12周后,观察组屈肘肌群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组块测试(BBT)、改良Barthel指数(MBI)、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精细运动量表(PDMS-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及肌电积分值(iEMG)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离心收缩训练用于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中,能够有效调节患儿被动运动状态表面肌电图指标,显著改善其屈肘肌群痉挛状态,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收缩训练 痉挛型偏瘫脑瘫 痉挛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观察及表面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琳 席艳玲 +2 位作者 黄海霞 严会荣 陈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4-958,共5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收集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肘关节主动伸展角度、肱二、三头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协同收缩率(C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DL、FMA-U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主动伸展角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伸展角度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伸展肱三头肌iEM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伸展肱二头肌iEM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屈肘时的肱三头肌和伸肘时的肱二头肌CR值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痉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缓解上肢屈肌痉挛,增加肘关节主动伸展角度,协调上肢系统张力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机器人辅助训练 表面电图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 被引量:6
8
作者 许俭兴 马超 +2 位作者 伍少玲 区丽明 燕铁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剂量的肉毒毒素(100~150单位)稀释后分6~8点患侧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在注射后2,4,12周时,分别进行痉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再评估,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2,4,12周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分别为1.7±0.6,1.4±0.4,1.6±0.5均较注射前2.6±0.8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在注射2,4,12周后较注射前亦有显著增加,分别为(124.2±14.6)°,(126.8±10.5)°,(123.8±7.6)°和(108.6±12.1)°,(107.4±13.2)°,(103.2±8.6)°(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局部注射 治疗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药物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肘伸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朱琳 席艳玲 +2 位作者 严会荣 陈祢 黄海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肘伸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常规肢体康复训练的43例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肘伸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常规肢体康复训练的43例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在常规肢体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44例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FMA-UM)以及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肘关节主动伸展角度、肱二、三头肌肌电积分(iEMG)及协同收缩率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DL和FMA-UM评分同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均上升,M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ADL和FMA-UM评分为(51.36±7.03)、(34.71±4.07)分,均高于对照组[(44.58±5.70)、(27.52±3.05)分],观察组MAS评分为(2.12±0.29)分,低于对照组[(3.19±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肘关节伸展角度、肱二、三头肌iEMG同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观察组肘关节伸展角度为(48.52±6.14)°大于对照组[(32.15±4.03)°],肱二、三头肌iEMG为(276.39±40.38)、(37.51±8.36)mV/s,高于对照组[(223.51±44.68)、(31.69±7.09)m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肱二、三头肌协同收缩率同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肱二、三头肌协同收缩率为(15.36±2.16)%、(27.06±3.65)%,小于对照组[(17.26±2.09)%、(34.69±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在常规肢体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治疗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肘关节伸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康复机器人 上肢痉挛 肘伸展功能
下载PDF
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若星 李彦杰 +4 位作者 张志鑫 秦合伟 赵晶 任锟 邵庆敏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42-43,75,共3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麦粒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屈肌表面最大等长收缩时(MIVC)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及痉挛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伸肘i EMG和屈肘i EMG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痉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运动功能和屈肌表面肌电值,有效缓解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麦粒灸 康复训练 表面 痉挛分级
下载PDF
刺络拔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的效果观察及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鹏 陈欲晓 +1 位作者 代伟 乜莲风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0期75-75,共1页
目的:研究刺络拔罐结合康复训练运用在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80例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患者设置为对照组(40例,巴氯芬+康复训练)、实验组(40例,刺络拔罐+康复训练),对两组的肱二头肌... 目的:研究刺络拔罐结合康复训练运用在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80例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患者设置为对照组(40例,巴氯芬+康复训练)、实验组(40例,刺络拔罐+康复训练),对两组的肱二头肌IEMG、上肢运动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四周后,实验组肱二头肌IEMG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且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患者进行刺络拔罐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改善肱二头肌IEMG,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康复训练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肱二头 积分电值
下载PDF
针灸联合瓜蒌桂枝汤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肘痉挛状态及肌电积分值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国军 杨莉 刘莹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3068-3072,共5页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瓜蒌桂枝汤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肘痉挛状态及肌电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瓜蒌桂枝汤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肘痉挛状态及肌电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并口服巴氯芬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瓜蒌桂枝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肌电积分值、肌电F波、生命质量并比较;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CSI、MA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MBI、FM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FMA显著高于对照组,CSI、M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肱二头肌、尺侧腕屈肌、三角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肱三头肌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肱三头肌显著高于对照组,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电F波波幅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阈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力影响、家庭角色、语言功能、活动能力、情绪影响、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瓜蒌桂枝汤能通过改善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肌电,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生命质量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瓜蒌桂枝汤 脑卒中 上肢痉挛 电图 电F波 生命质量 痉挛指数 疗效
下载PDF
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对照观察
13
作者 曲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1S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疗效。[方法]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8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挂利嗪+阿魏酸酯治疗。观测痉挛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疗效。[方法]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8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挂利嗪+阿魏酸酯治疗。观测痉挛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头痛、颈肩痛等症状进行评分。治疗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手法应用于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上肢痉挛 推拿 盐酸氟挂利嗪 阿魏酸酯 对照观察
下载PDF
杵针结合冰袋贴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涛 沈音丽 +1 位作者 晋松 徐莉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杵针疗法结合冰袋贴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技术,包括上肢抗痉挛体位摆放和被动牵伸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杵针疗法... 目的:观察杵针疗法结合冰袋贴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技术,包括上肢抗痉挛体位摆放和被动牵伸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杵针疗法结合冰袋贴敷法,杵针疗法取百会八阵穴及肩髃、曲池、曲泽、外关、大陵等穴;冰袋贴敷法取化学冰袋于上肢屈肌痉挛局部体表进行冷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一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于治疗后12周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及12周后随访时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Barthel指数(MB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ADL评分、VAS疼痛评分及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在治疗4、8周及12周后随访时均有提高,但试验组在同时间点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疗效比较在治疗后4周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8周及12周后随访时,试验组改良Ashworth分级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技术治疗基础上采用杵针疗法结合冰袋贴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杵针 冰袋贴敷 中风 上肢 痉挛
下载PDF
针刺督脉腧穴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协调功能、动脉血流速度和GDF-15、Trk 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殷 张颖 +3 位作者 常永霞 曲淑婕 李超 王正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刺督脉腧穴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协调功能、动脉血流速度和GDF-15、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时间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将纳入研究的病例根... 目的 探讨针刺督脉腧穴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协调功能、动脉血流速度和GDF-15、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时间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将纳入研究的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对症生活指导和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针刺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督脉腧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MA)评估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的上肢运动协调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脑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以及阻力指数(P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酪氨酸受体激酶受体B(TrkB)含量。结果 针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85.42%(41/4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针刺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针刺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max、Vmean均明显升高(P<0.05),针刺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均明显降低(P<0.05),针刺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DF-15含量均降低(P<0.05),针刺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rkB含量均升高(P<0.05),针刺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督脉腧穴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肢体运动协调功能改善效果较好,促进动脉血液循环,降低GDF-15含量并增加TrkB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元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镜像神经元 康复训练 脑卒中 上肢痉挛 动脉血流 生长分化因子-15 酪氨酸受体激酶受体B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针灸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魏从兵 王丹 魏仁贤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9期515-517,549,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单瘫恢复期伴有上肢屈肌肌张力增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组、ESWT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灸组另予针...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单瘫恢复期伴有上肢屈肌肌张力增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组、ESWT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灸组另予针灸治疗,ESWT组另予ESWT,联合组另予针灸联合ESWT治疗,连续治疗4周。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评定法上肢部分(U-FMA)和Barthel指数(BI)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屈肌痉挛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各组MAS、U-FMA、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U-FMA、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U-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P<0.05)。结论: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针灸 脑卒中 上肢痉挛
下载PDF
振动疗法治疗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智慧 郭永亮 +1 位作者 冯重睿 张新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1期1696-1697,共2页
目的:分析振动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振动训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肱二头肌均方根(Root Mean Squa... 目的:分析振动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振动训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肱二头肌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均值[(5.289±2.378)μV]明显小于对照组[(7.148±4.265)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于治疗前[(8.666±4.882)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能更有效的改善卒中患者上肢的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表面 RMS 振动疗法
下载PDF
卒中后男性患者上肢屈肌痉挛模式表面肌电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重睿 郭永亮 张新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模式静止状态下表面肌电特点,并探讨肌肉痉挛肌电变化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出现屈肌痉挛模式男性患者15例,男性健康志愿者15例。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休息状态下患侧胸大肌、三角肌中部表面肌电振... 目的分析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模式静止状态下表面肌电特点,并探讨肌肉痉挛肌电变化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出现屈肌痉挛模式男性患者15例,男性健康志愿者15例。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休息状态下患侧胸大肌、三角肌中部表面肌电振幅。结果患侧胸大肌均方根(RMS)均值[(8.289±5.378)μV]明显高于健侧[(5.045±1.299)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正常人左侧[(4.666±0.882)μV]与右侧[(4.606±0.789)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角肌中部肌电RMS最大值[(23.484±11.721)μv]与正常人左侧[(13.692±2.481)μV]与右侧[(14.019±2.717)μV]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侧[(15.001±2.935)μV]相比,P〈0.05,与胸大肌[(18.895±8.029)μV]最大值相比,P〈0.05。结论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患侧胸大肌RMS平均值大于外展肌群三角肌中部,外展肌群三角肌中部表面肌电RMS最大值高于内收肌群胸大肌RMS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表面 RMS
下载PDF
上肢屈肌痉挛的康复体会
19
作者 郑小红 吕芙蓉 《工企医刊》 2007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上肢痉挛 康复训练 肩关节疼痛 康复治疗组 痉挛模式 上肢活动 偏瘫患者 物理治疗
下载PDF
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张晓宁 李广一 +1 位作者 张竞文 杨鹏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在Rood技术基础上又添加方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研究此方案产生的效果。方法:纳入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60例均是我院接收的,病例收集从2018年5月跨越到2020年12月,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各拥有病例数30例的2组... 在Rood技术基础上又添加方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研究此方案产生的效果。方法:纳入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60例均是我院接收的,病例收集从2018年5月跨越到2020年12月,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各拥有病例数30例的2组,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上又加入Rood技术,观察组在此之上又辅助了方氏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有了较大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观察组明升高更多,P<0.05。结论: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头针 Rood技术 脑卒中 上肢痉挛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