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认知损害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分项相关性分析及其中医防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俞璐 李敏琤 夏明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6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不同分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不同体质MCI患者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分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国际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163例MCI患... 目的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不同分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不同体质MCI患者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分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国际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163例MCI患者并进行aMCI(遗忘型)和naMCI(非遗忘型)分型,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神经心理测试量表、临床表现和舌脉,根据王琦等制订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判断中医体质类型。结果纳入的163例MCI患者中,aMCI 126例,naMCI 37例。MMSE量表中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与aMCI相关(P <0.05),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书写/叙述能力与naMCI相关(P <0.05)。MCI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患者MMSE量表中注意力及计算力的得分率最低,痰湿质患者记忆力得分率最低。结论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是aMCI较易损害的认知领域;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书写/叙述能力是naMCI较易损害的认知领域。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患者认知损害领域集中在注意力及计算力,痰湿质患者集中在记忆力。研究有利于识别MCI早期认知功能变化,为MCI中医防治提供有益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分项 中医防治
下载PDF
不同MMSE评分下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因素的贝叶斯分位数回归联合模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廉源 杨毅 +8 位作者 丛慧文 王浩桦 包绮晗 李承圣 周立雯 丁子琛 李艳丽 石福艳 王素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5-401,共7页
目的:探讨校正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轨迹后的阿尔兹海默病(AD)发病风险影响因素,阐明不同MMSE评分人群AD发病的风险因素。方法:基于AD神经成像计划数据库收集2005—2016年的随访数据,经筛选后最终纳入425名随访者的随访数据,采用L... 目的:探讨校正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轨迹后的阿尔兹海默病(AD)发病风险影响因素,阐明不同MMSE评分人群AD发病的风险因素。方法:基于AD神经成像计划数据库收集2005—2016年的随访数据,经筛选后最终纳入425名随访者的随访数据,采用LASSO方法对变量进行筛选;采用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MMSE评分在不同分位数上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模型和贝叶斯分位数回归联合模型方法分析影响AD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经筛选后,纳入的变量包括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糖浓度等10个变量。贝叶斯分位数回归联合模型的纵向子模型分析,在MMSE评分的不同分位数处,影响MMSE评分轨迹变化的因素相同,均为白蛋白、血糖浓度、年龄、性别、载脂蛋白E4 (APOE4)基因、种族和教育评分。联合模型的Cox回归子模型分析,种族和APOE4基因在所有分位数上均对AD发病有影响,其中APOE4基因在4个分位数上的风险比分别为2.188 (95%CI:1.775,2.620)、1.751 (95%CI:1.422,2.042)、1.706 (95%CI:1.391,2.102)和2.056 (95%CI:1.439,3.206)。总胆固醇水平和家族史仅在部分分位数上对AD发病有影响。结论:不同MMSE评分分布的人群,AD发病的风险因素不同,影响程度也有差异。有APOE4基因和白种人在不同分位数上均是AD发病的风险因素,总胆固醇水平和家族史仅在部分分位数上是AD发病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位数回归联合模型 位数回归模型 Cox模型 阿尔兹海默病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风险因素
下载PDF
男性帕金森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晓 刘卫国 闫福岭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男性帕金森病(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nhn-Yahr分期(H&Y stag-in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WHO国... 目的:观察男性帕金森病(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nhn-Yahr分期(H&Y stag-in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对140例男性PD患者进行评估,所有PD患者完成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的换算。结果:140例PD患者中,58例存在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1.43%。PD患者性功能障碍组和无性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间年龄、受教育程度、起病时间、病程、UPDRSⅢ、H&Y分期和LED没有差异;性功能障碍组HAMD得分(14.95±9.12)分,无性功能障碍组为(10.96±9.8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和PD患者HAMD得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功能障碍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PD患者抑郁程度和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性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 统一帕金森病评量表 HoenhnYahr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