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凤庆地区箐头山花岗岩的特征——古特提斯洋碰撞汇聚向伸展转换的证据
1
作者 田素梅 刘军平 +6 位作者 范振华 包佳凤 孙柏东 俞赛赢 吴嘉林 朱勋早 宋冬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0-1296,共17页
笔者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出露于滇西临沧岩浆弧北部凤庆箐头山地区原1∶25万凤庆县幅划分的二叠纪糜棱岩化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花岗岩体中,锆石具典型的振荡环带,Th/U值均大于0.2,为岩浆成... 笔者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出露于滇西临沧岩浆弧北部凤庆箐头山地区原1∶25万凤庆县幅划分的二叠纪糜棱岩化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花岗岩体中,锆石具典型的振荡环带,Th/U值均大于0.2,为岩浆成因,其LA-ICP-MS U-Pb年龄为213±5 Ma,应当为岩浆结晶年龄,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而非前人认为的二叠纪。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箐头山花岗岩Na_(2)O/K_(2)O值低,富Al_(2)O_(3),铝饱和指数(A/NCK值)平均为1.18,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配分曲线右倾,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弱亏损、负铕异常明显的特征(δEu=0.36~0.5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Zr。在Rb—(Y+Nb)判别图解中,箐头山花岗岩投影点落入后碰撞花岗岩区,并具有明显向板内花岗岩转换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等认为获得的213 Ma可能代表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闭合之后地壳由碰撞后造山向构造伸展转换的时限,为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碰撞后造山作用的结束提供时代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昌宁—孟连结合带 弧—陆碰撞 箐头山花岗岩 云南凤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