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管保护对ZR-VV电缆绝缘失效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舒中俊 孙清辉 +1 位作者 陈南 杨守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3-477,共5页
采用自主设计的红外辐射加热炉对不同保护状态下的ZR-VV电缆受热时的绝缘失效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方式和加热环境对ZR-VV电缆绝缘失效温度的影响甚微,其失效温度约为183.5(1±10.7%)℃;试样的绝缘失效时间随热通量的增大显... 采用自主设计的红外辐射加热炉对不同保护状态下的ZR-VV电缆受热时的绝缘失效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方式和加热环境对ZR-VV电缆绝缘失效温度的影响甚微,其失效温度约为183.5(1±10.7%)℃;试样的绝缘失效时间随热通量的增大显著减小,穿管保护后,时间明显延长,变化规律采用指数函数能够很好拟合;当环境的热通量较低时,穿阻燃PVC管的保护效果略优于金属管;当热通量高时,后者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VV电缆 穿管保护 绝缘失效 失效温度 失效时间
下载PDF
颈内静脉置管保护袋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张燕萍 何文科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颈内静脉置管保护袋,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施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的固定透析导管方法,按照导管固定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颈内... 目的:设计一种颈内静脉置管保护袋,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固定,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施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的固定透析导管方法,按照导管固定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保护袋固定透析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及3 M透明敷贴进行透析导管固定,观察两组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度、脱管率及感染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34,P<0.05);观察组颈内静脉置管脱管率、感染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6,x^2=28.540;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保护袋可起到防止内层敷贴脱落、导管滑脱和预防感染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并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置管保护 颈内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腰带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方秀云 王淑华 +1 位作者 丛云霞 任秀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885-1885,共1页
关键词 腰带式 腹膜透析 管保护 临床应用 制作
下载PDF
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在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耿丽娟 吴春丽 +2 位作者 智晓旭 俞瑾 朱凤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7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在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进行胸腹腔积液引流术的58例恶性胸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在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进行胸腹腔积液引流术的58例恶性胸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30)。对两组患者进行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使用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为试验组患者固定引流管,使用清洁、干燥的敷贴为对照组患者固定引流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舒适率、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及对引流管固定效果的总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舒适率、对引流管固定效果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应用于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护 胸腹腔积液引流术 非计划性拔管 恶性胸腹水
下载PDF
防拔管保护鼻罩在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管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海娟 柏基香 +1 位作者 穆晓燕 孟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0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探讨防拔管保护鼻罩在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性拔管(UEX)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胃癌根治术后UEX高危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使用防拔管保护鼻罩作为非计划拔管预防措施前后分成对照组51... 目的探讨防拔管保护鼻罩在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性拔管(UEX)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胃癌根治术后UEX高危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使用防拔管保护鼻罩作为非计划拔管预防措施前后分成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非计划拔管预防措施,干预组在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基础上加用防拔管保护鼻罩。比较两组患者鼻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管道移位率、二次置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鼻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道移位率、二次置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拔管保护鼻罩使用于胃癌术后UEX高危患者,能有效预防鼻胃(肠)管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拔管保护鼻罩 胃癌 非计划性拔管 高危患者
下载PDF
鞘管保护下经T管窦道采用硬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志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鞘管保护下经T管窦道采用硬镜联合钬激光手术治疗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研究组78例。对照组行... 目的分析鞘管保护下经T管窦道采用硬镜联合钬激光手术治疗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研究组78例。对照组行经T管窦道下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手术,研究组行鞘管保护下经T管窦道硬镜联合钬激光手术,比较2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结石取净75例,结石取净率为96.15%;对照组结石取净50例,结石取净率为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评分为(90.5±4.7)分,高于对照组的(85.7±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68.9±19.0)min、住院费用(6843.1±960.7)元、术后住院时间(5.3±1.2)d均低于对照组的(96.1±26.3)min、(8256.7±998.1)元、(4.4±1.2)d、(7.0±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患者在鞘管保护下经T管窦道采用硬镜联合钬激光手术对机体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 硬镜 钬激光手术 管保护 T管窦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对黄浦江新增防洪工程原水引水管保护的监测分析
7
作者 孟凡雪 严国甄 +1 位作者 田军 陈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通过在黄浦江新增防洪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所碰到的原水引水管实施有效保护方案,并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测分析,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本文对此加以了介绍,该工程实施的保护方案和监测方法对类似情况的处理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黄浦江 防洪工程 原水引水管保护 监测范围 监测方法
下载PDF
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在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爽 关春莹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 比较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引流管不同固定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纳入鹤壁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胸腹腔积液引流术患者,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术后引流管固定中使用传统的胸... 目的 比较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引流管不同固定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纳入鹤壁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胸腹腔积液引流术患者,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术后引流管固定中使用传统的胸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研究组则采用自制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进行固定,比较两组引流时间、日引流液量、更换胶布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固定舒适度、引流管脱管、非计划性拔管及并发症发生率、固定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更换胶布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日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引流管固定方法的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引流管脱管、非计划性拔管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固定满意度(100%)高出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胸腹腔积液引流术后做好引流管固定具有重要作用,而使用胸腹腔引流管保护带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引流管保护 胸腹腔积液引流术 引流管 固定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过程中桥管的保护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桂芬 杨贤云 郭庭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2期41-42,共2页
对30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术中注意手术环境的恒温、恒湿,合理运用抗桥管痉挛药物,避免桥管剥离的损伤,合理运用血管保存液保护桥管内皮细胞,保持手术野视野清晰以利于血管吻合。结果30例手术成功,... 对30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术中注意手术环境的恒温、恒湿,合理运用抗桥管痉挛药物,避免桥管剥离的损伤,合理运用血管保存液保护桥管内皮细胞,保持手术野视野清晰以利于血管吻合。结果30例手术成功,术中搭桥2~4根,平均2.8根,无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收缩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均恢复良好,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个月至2.5年,桥血管仍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旁路血管移植 非体外循环 管保护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液化烃管道泄漏监测和保护技术研究
10
作者 魏忠昕 许艳赫 +2 位作者 戴海林 马慧明 刘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4-165,共2页
为应对液化烃管道突发性的泄漏事故,对该管道加装智能音波管道泄漏监测定位系统和泄漏保护系统。利用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甄别和分析音波信号,确定是否发生泄漏,并计算出发生泄漏的位置。一旦发生泄漏,泄漏保护系统可实现阀门... 为应对液化烃管道突发性的泄漏事故,对该管道加装智能音波管道泄漏监测定位系统和泄漏保护系统。利用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甄别和分析音波信号,确定是否发生泄漏,并计算出发生泄漏的位置。一旦发生泄漏,泄漏保护系统可实现阀门远程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完整性 泄漏检测 管保护
下载PDF
保护鼻泪管的鼻腔鼻窦息肉联合根治术
11
作者 刘峰 高俊文 +2 位作者 李华瑞 陈波 刘宏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40-1140,共1页
关键词 鼻泪管保护 鼻腔息肉 鼻窦息肉 联合根治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对高血压靶器管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叶琳 周南南 +1 位作者 李文华 赵勇 《中国康复》 2007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保护老年高血压病靶器管损害的优点。方法:选择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80例,分为3组各60例,A组口服贝那普利片10mg,B组给予氯沙坦片50mg,C组2种药联合应用,均每天1次。结果:治疗1年后3组患者平均血...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保护老年高血压病靶器管损害的优点。方法:选择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80例,分为3组各60例,A组口服贝那普利片10mg,B组给予氯沙坦片50mg,C组2种药联合应用,均每天1次。结果:治疗1年后3组患者平均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肌苷及醛固酮水平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或0.01);A、B2组比较无差别。血尿酸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B、C组均低于A组(P<0.05或0.01)。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组<C组<B组(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应用能通过多种机制保护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靶器管的损害,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氯沙坦 老年高血压 靶器管保护
下载PDF
基于独立保护层方法的立管风险研究
13
作者 孙晓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28期112-113,共2页
文章探讨了ALARP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了国际风险可接受水平标准,并采用定量方法对某海上平台立管进行了ALARP分析,论证了已有安全措施满足甲方的风险可接受水平,无需增加额外保护,节约了工程成本。本方法的实际工程应用为解决类... 文章探讨了ALARP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了国际风险可接受水平标准,并采用定量方法对某海上平台立管进行了ALARP分析,论证了已有安全措施满足甲方的风险可接受水平,无需增加额外保护,节约了工程成本。本方法的实际工程应用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可接受水平 管保护 撞船风险
下载PDF
气液执行机构电子爆管保护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亮 彭忍社 +1 位作者 刘英杰 李瑜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8-902,共5页
基于国内天然气管道紧急截断保护的关键装备——气液执行机构的研制过程和产品应用的经验及成果,结合国内诸多设计、施工和用户单位对电子爆管保护功能认知不足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天然气管道常见的气液执行机构电子爆管保护单元的... 基于国内天然气管道紧急截断保护的关键装备——气液执行机构的研制过程和产品应用的经验及成果,结合国内诸多设计、施工和用户单位对电子爆管保护功能认知不足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天然气管道常见的气液执行机构电子爆管保护单元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特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电子爆管保护单元在实际使用中涉及到的国内和国际上强制要求的标准和规范,最后介绍了近年出现的爆管保护新技术及其应用特点,以期对国内天然气管道气液执行机构爆管保护的合理设计、正确施工及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气液执行机构 电子爆管保护 装备国产化 能源输送安全
原文传递
使用中藏品的保护和管理
15
作者 李正平 《中国博物馆》 1999年第4期55-56,83,共3页
关键词 藏品 博物馆 管保护 陈列展览 修复复制 职业道德 保护工作 使用环境 博物馆工作 安全保护
下载PDF
虹梅路立交桥基础施工对污水总管的保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瑞芬 徐韧 《中国市政工程》 2007年第A01期94-96,共3页
中环线虹梅路立交桥,有1根φ2 000mm污水总管穿越承台桩基。通过采用板桩加固的保护方法,保护了污水总管。成功的实施,确保了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也为今后管道检修维护提供必要条件。
关键词 立交桥 基础施工 污水管保护 方案制订 中环线(浦西段) 快速路
下载PDF
是“保护”还是“捞钱”
17
作者 曾昭训 《新湘评论》 1997年第Z1期9-9,共1页
关键词 挂牌保护 党政机关 职能部门 不合理负担 乡镇企业发展 外部环境 廉洁自律 管保护 健康发展 实际操作
下载PDF
新型S-Spar概念设计及时域动力响应分析
18
作者 常爽 黄维平 于卫红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6-786,共11页
本文概念性地提出了新型Spar平台S-Spar用于深水和超深水海洋油气开发。S-Spar连接软舱和硬舱的是和中央井同尺寸的圆形立柱。有别于传统的经典Spar和Truss Spar,S-Spar有一个细长的中间段,垂荡板安装在中间段增加垂荡阻尼的同时,封闭... 本文概念性地提出了新型Spar平台S-Spar用于深水和超深水海洋油气开发。S-Spar连接软舱和硬舱的是和中央井同尺寸的圆形立柱。有别于传统的经典Spar和Truss Spar,S-Spar有一个细长的中间段,垂荡板安装在中间段增加垂荡阻尼的同时,封闭的中段可以保护立管免受波流荷载。文中介绍了S-Spar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频域和时域耦合动力响应分析,并进行了S-Spar连接的顶张式立管的动力响应和VIV疲劳分析,将计算结果和Truss Spar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新型S-Spar能改善平台的水动力性能,同时封闭的中央井对立管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 S-Spar 动力响应 管保护
下载PDF
SCT-2000T-11型CT机的维护与保养
19
作者 汪义成 张凌 《攀枝花医药》 2001年第2期14-15,共2页
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CT扫描已日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县区医院CT的普及),CT已成为影像诊断学中必备的、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良好的CT技术管理及维修、维护与保养,是保证CT机使用率,诊断率提高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己的... 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CT扫描已日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县区医院CT的普及),CT已成为影像诊断学中必备的、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良好的CT技术管理及维修、维护与保养,是保证CT机使用率,诊断率提高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我院CT机使用14年的全面维护与保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此,谈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T-2000T-11型 CT机 仪器维护 仪器保养 医疗仪器 稳定电源 管保护
下载PDF
A continued study on the bisoprolol and isosorbide dinitrate transdermal patches: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巍 傅继华 +7 位作者 苏长海 单英 王渊 孔树佳 赵继会 吕万良 王树明 王丽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8年第3期241-248,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action of a newly developed transdermal patch by incorporating bisoprolol and isosorbide dinitrat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s the ...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action of a newly developed transdermal patch by incorporating bisoprolol and isosorbide dinitrat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s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these two synergistic drugs at low doses through a suitable form of administration could provide optimal therapeutic benefit, we further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a 42 d period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groups: control (blank patch), bisoprolol fumarate tablets (BP-FT, 20.0 mg/kg, i.g.), bisoprolol transdermal patch (BP-TP, 20.0 mg/kg), isosorbide dinitrate transdermal patch (ISDN-TP, 20.0 mg/k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P and ISDN in a transdermal patch at low doses (8 and 12 mg/kg,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via biochemical indicators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had synergistic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blood pressure with the benefit of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compared to BP-FT and BP-TP. The combined treatment also reduced heart rate as well as BP-FT and BP-TP, while ISDN-TP had no evident 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Combination therapy was superior to BP-TP and BP-FT at increasing blood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itric oxide, while also reducing cardiac hydroxyproline and endothelin-1 with no difference in blood endothelin-1 and cardiac malondialdehyde levels. Cardiovascular remodeling differed among the groups, with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reducing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the aortic media/lumen ratio. The consequential improvements in relaxation in response to cumulative concentrations of acetylcholine may explain the associated improvement in endothelial function. Combi- nation treatment with a transdermal patch exhibited a 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 Such favorable cardiovascular effects with nitric oxide donors and β-blockade combination through a transdermal patch may provide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during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dermal patch HYPERTENSION Isosorbide dinitrate BISOPROLOL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