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后再发呼吸困难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1
作者 黄波 兰桂萍 +1 位作者 司勇锋 李冰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79-80,共2页
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在抢救、治疗、预防等方面都有着实际的作用,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而在行气管切开后再次发生呼吸困难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多^[1]。如套管偏小、滑脱:呼吸道病变;纵隔气肿;呼吸肌麻... 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在抢救、治疗、预防等方面都有着实际的作用,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而在行气管切开后再次发生呼吸困难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多^[1]。如套管偏小、滑脱:呼吸道病变;纵隔气肿;呼吸肌麻痹;呼吸中枢衰竭:医护意外等。但关于气管切开术后因精神或心理因素导致的呼吸困难却甚少见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气管切开 呼吸困难 临床分析 术后再发 管切开术后 管切开 呼吸肌麻痹 纵隔气肿
下载PDF
32例甲状腺疾病预防性气管切开指征探讨
2
作者 黄天立 周忠信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1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气管和甲状腺解剖位置密切,甲状腺疾病在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常引起气管狭窄,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致窒息[1].8年来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2 520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17例,全部病愈出院;紧急气管切开8例,死亡3例...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气管和甲状腺解剖位置密切,甲状腺疾病在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常引起气管狭窄,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致窒息[1].8年来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2 520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17例,全部病愈出院;紧急气管切开8例,死亡3例;呼吸困难未行气管切开7例中3例直接死于呼吸道梗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气管切开 术中 结节性 管切开 管切开 双侧喉返神经 甲状腺肿 地方病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病 内分泌病 指征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管切开留置鼻胆管引流治疗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刘进衡 王妍亭 +2 位作者 廖芮 黄粲宸 宋海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术中行胆囊管切开置入胆道镜,取净结石后留置鼻胆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27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总管直径≤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术中行胆囊管切开置入胆道镜,取净结石后留置鼻胆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27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总管直径≤0.8 cm为胆总管正常直径组(n=125),胆总管直径>0.8 cm为胆总管扩张组(n=147)。胆总管正常直径组经胆囊管切开入路取石后缝合胆囊管,胆总管扩张组直接切开胆总管取石后一期缝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胆总管正常直径组较胆总管扩张组结石小[(0.67±0.12)cm vs(1.21±0.32)cm],术后鼻胆管引流量少[150.00(100.00,250.00)mL vs 200.00(150.00,300.00)mL],术后第1天ALT低[92.00(52.00,167.50)U/L vs 129.00(85.00,208.00)U/L]、总胆红素低[20.00(14.00,34.30)μmol/L vs 25.30(18.40,42.50)μmol/L],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高[9.6%(12/125)vs 3.4%(5/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管切开取石,留置鼻胆管引流安全可行,可减少患者胆总管创伤,促进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 正常直径 胆总管结石 胆囊管切开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联合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张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联合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泪小管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泪小管切开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观察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联合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泪小管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泪小管切开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水平、临床症状(泪小管周围红肿症状、溢泪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术后1周,两组SⅠt水平和血清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泪小管周围红肿症状、溢泪症状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泪小管炎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联合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可降低SⅠt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效果优于单纯泪小管切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 泪小管切开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临床症状 并发症
下载PDF
多发伤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体会
5
作者 仲逸群 潘国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7-139,共3页
本文对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多发伤重症患者,术后气道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达措施作出分析。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多发伤重症患者,在2023.01-12这段期间,选取行气管切开术的82例患者,作为本项目的调查对象,进行电脑双盲法,分成各41例的两组,包... 本文对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多发伤重症患者,术后气道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达措施作出分析。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多发伤重症患者,在2023.01-12这段期间,选取行气管切开术的82例患者,作为本项目的调查对象,进行电脑双盲法,分成各41例的两组,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防性护理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SF-36评价结果表明,在护理之前,他们的各项评分都没有太大的差异(P>0.05),经过护理之后,他们的生存质量都得到了提高,这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出血,感染,粘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44%,对照组为29.2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护理评估方面,在评分方面,观察组在服务态度评分、交流技巧、健康教育和操作技巧方面的满意度都要比对照组高得多,(P<0.05)。结论 对多发伤重症患者,予以气管切开术,同时配合预防性护理,对患者术后气道出血具有预防效果,可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重症 管切开 气道出血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主管切开引流支管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叶茂 龚光辉 焦鹏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第1期67-67,共1页
2005年5月~2009年5月我院肛肠科开展“中医微创”外科手术对复杂性肛瘘术式进行改造和创新,采用主管切开引流、支管拖线术式治疗复杂性肛瘘60例,经临床观察、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管切开引流 管切开拖线
下载PDF
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 被引量:30
7
作者 叶琳 张敬先 邓宏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观察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01/2010-12来我院泪道专科门诊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40例,采取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所有患者中28例治愈,12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 目的:观察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01/2010-12来我院泪道专科门诊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40例,采取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所有患者中28例治愈,12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泪小管切开 泪道置管术 逆行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体会
8
作者 许杰峰 何女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3期259-,共1页
  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的上端,因外伤、手术后组织移位、水肿、分泌物阻塞等常造成呼吸道梗阻而发生窒息,而气管切开术不仅是抢救窒息病人唯一有效的措施,而且预防性气管切开能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所以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越来越...   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的上端,因外伤、手术后组织移位、水肿、分泌物阻塞等常造成呼吸道梗阻而发生窒息,而气管切开术不仅是抢救窒息病人唯一有效的措施,而且预防性气管切开能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所以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切开 口腔 病人 并发症 管切开 并发病 疾病 领面部 预防性气管切开 气管导管 带管时间 呼吸道梗阻 切口缝合 分泌物
下载PDF
内镜下腕管松解术与常规腕管切开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熊小龙 余斌 +3 位作者 崔壮 张凯瑞 戴海飞 陈志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37-542,共6页
目的对内镜下腕管松解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和常规腕管切开松解术(open carpal tunnelrelease,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Co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2010年3月... 目的对内镜下腕管松解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和常规腕管切开松解术(open carpal tunnelrelease,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Co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2010年3月)、EMBASE(1966年~2010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1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2009年12月),并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4.2.2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ECTR与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Meta分析显示,ECTR组与OCTR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观满意率、手术时间及术后手握力和捏力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R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恢复工作时间显著低于OCTR组(P〈0.05)。结论与OCTR相比,ECTR可降低腕管综合征的术后疼痛发生率,缩短恢复工作时间;2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观满意度、手术时间、术后握力与捏力无统计学差异。因研究质量及样本的局限性,2种手术方法与手术时间和手功能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内镜下腔管松解术 常规腕管切开松解术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琳 陈琳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09/2014-10我院就诊的43例泪小管炎患者,病例组22例行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对照组21例行泪小管排石、泪小管内抗生素注射的保守...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09/2014-10我院就诊的43例泪小管炎患者,病例组22例行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对照组21例行泪小管排石、泪小管内抗生素注射的保守治疗,随访1a观察二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病例组中21例治愈,1例好转,未有无效患者,有效率100%。对照组中10例治愈,5例好转,6例无效行手术治疗,有效率71%。病例组较对照组能有效提高泪小管炎治疗的有效率,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微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泪道内窥镜 泪小管切开
下载PDF
开胸术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潜艳 董翠萍 +1 位作者 曾铁英 付向宁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7期1626-1627,共2页
开胸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常见,虽然有较为完善的术前准备,但其仍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性气管切开主要是针对术前吸烟指数高、戒烟时间短、重度COPD、肺功能差、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及术中呼吸道分泌物多、肺弹性和顺应性差的年老... 开胸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常见,虽然有较为完善的术前准备,但其仍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性气管切开主要是针对术前吸烟指数高、戒烟时间短、重度COPD、肺功能差、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及术中呼吸道分泌物多、肺弹性和顺应性差的年老体弱的开胸患者。通过预防性气管切开,以确保术后安全,降低术后病死率。我科2011年6月~2013年1月,对4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有预见性地进行了气管切开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气管切开 开胸术患者 护理
下载PDF
气管切开病人危险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波 黄金凤 张新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45-645,共1页
关键词 管切开病人 护理防范 危险因素 预防性气管切开 护理人员 护理体会 治疗性 抢救性
下载PDF
开胸术中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广 王晓军 +3 位作者 张新英 马素芬 董云章 赵振田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4期1739-1740,共2页
目的探讨开胸术中预防性气管切开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开胸患者辅助气管切开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按适应证选择,适宜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并切开者称预防性气管切开组,适宜或不适宜气管切开而未切开,术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目的探讨开胸术中预防性气管切开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开胸患者辅助气管切开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按适应证选择,适宜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并切开者称预防性气管切开组,适宜或不适宜气管切开而未切开,术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切开者称紧急气管切开组。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实施手术时间为开胸术中麻醉拔管前进行。紧急气管切开组为术后1~3d。比较2组相关生命体征,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呼吸机的使用情况。结果紧急气管切开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切开前均有明显异常,切开后得到显著改善。而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相关生命体征较平稳。紧急气管切开组术后2d24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而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术后2d仅10例使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老体弱、肥胖、术前长期大量吸烟、肺功能低下者开胸术中应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尽量避免开胸前有切开指征的紧急气管切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预防性气管切开 紧急气管切开
下载PDF
改良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宗媛 陈琴 +1 位作者 梁亚 袁志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被诊断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27例43眼患者施行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记录患者的性别、接受该手术治疗时的年龄、是否有青光眼家族史、术前术后最... 目的:观察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被诊断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27例43眼患者施行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记录患者的性别、接受该手术治疗时的年龄、是否有青光眼家族史、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眼压及其它手术情况。记录具体手术步骤及术中术后是否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果: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术后2a的成功率为74%,术前平均眼压为35.38±7.15mmHg。2a后,患者平均眼压16.50±2.52mmHg,眼压下降值为18.88mmHg(P<0.01)。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长期随访的数据显示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合其术中、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优点,该手术有望成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 青少年型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凯 黄全顺 +1 位作者 李建成 廖圣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 :对比分析紧急气管切开 2 1例与预防性气管切开 6 5例。结果 :紧急气管切开中 85 .7%为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而施术 ,其并发症占 14%。预防性气管切开避免术后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 :对比分析紧急气管切开 2 1例与预防性气管切开 6 5例。结果 :紧急气管切开中 85 .7%为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而施术 ,其并发症占 14%。预防性气管切开避免术后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其并发症占 4%。结论 :正确运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提高手术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气管切开 口腔颌面外科 安全性
下载PDF
全程鞘管切开手术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朝祥 刘鸣江 +2 位作者 谢义松 张卫 贺洪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鞘管切开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术中采用全程鞘管切开,对肿瘤彻底切除。结果全组肿瘤均彻底干净切除,对降低复发率有一定疗效,术后无畸形发生,手指的外形及其功能没有影响。结论... 目的探讨全程鞘管切开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术中采用全程鞘管切开,对肿瘤彻底切除。结果全组肿瘤均彻底干净切除,对降低复发率有一定疗效,术后无畸形发生,手指的外形及其功能没有影响。结论全程鞘管切开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对手指的外形及其功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复发 全程鞘管切开
下载PDF
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晓艳 李洁琼 韩娟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2期31-32,共2页
对10例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结果8例患者带管10~120d成功拔管,均未发生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收入ICU第28天死亡;1例转院。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与用物、环境准备;术中摆好体位,分工协作配合手术... 对10例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结果8例患者带管10~120d成功拔管,均未发生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收入ICU第28天死亡;1例转院。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与用物、环境准备;术中摆好体位,分工协作配合手术;术后科学的气道护理结合理疗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粘性小管切开术与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燕玲 袁志兰 +2 位作者 张为中 张薇玮 李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在粘性小管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计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察16例粘性小管切开术,25例小梁切除术手术前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在粘性小管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计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察16例粘性小管切开术,25例小梁切除术手术前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粘性小管切开术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最小细胞面积(MIN),最大细胞面积(MAX),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细胞密度(CD)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梁切除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较术前增加(P<0.05),平均细胞面积(AVE)较术前增加(P<0.05),细胞密度(CD)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H%)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粘性小管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粘性小管切开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较小,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小管切开 小梁切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 中央角膜厚度
下载PDF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9
作者 万叔良 梁志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术和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对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术和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手术情况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6.75±17.61)ml,下床活动时间为(0.48±0.21)d,手术时间为(123.50±48.7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51±25.59)ml、(3.13±0.56)d、(167.31±18.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及结石残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术后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疗效
下载PDF
选择性胆囊管切开探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春国 袁爱军 +2 位作者 胡伟 虞正鑫 杨峻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囊管切开探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37例胆囊管切开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胆囊管结石106例;经胆囊管胆道造影25例,其中胆总管结石8例,胆管变异5例。探查阳性率27.2%。结论:选择性胆囊管...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囊管切开探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37例胆囊管切开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胆囊管结石106例;经胆囊管胆道造影25例,其中胆总管结石8例,胆管变异5例。探查阳性率27.2%。结论:选择性胆囊管切开探查可有效避免胆囊管残石及胆总管残石,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切开探查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