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管状脑牵开器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易国庆 吴国建 +3 位作者 王宏 陈陆馗 苗伟 顾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究新型管状脑牵开器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3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其中20例采用新型管状脑牵开器,17例采用传统脑压板,比较两组在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皮层造瘘长度... 目的:探究新型管状脑牵开器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3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其中20例采用新型管状脑牵开器,17例采用传统脑压板,比较两组在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皮层造瘘长度、住院时间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方面的差异。结果:在血肿清除率方面新型管状脑牵开器组与传统脑压板牵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皮层造瘘长度、住院时间及GOS方面前者均优于后者。结论:新型管状脑牵开器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脑牵开器 高血压出血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神经导航+管状脑牵开器在侧脑室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贾颜锋 郭世文 万晓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究神经导航+管状脑牵开器在侧脑室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的80例侧脑室脑膜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手术中实施传统人... 目的探究神经导航+管状脑牵开器在侧脑室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的80例侧脑室脑膜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手术中实施传统人工测量标记物定位+传统脑牵开器干预,试验组手术中实施神经导航+管状脑牵开器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皮层切开长度、骨瓣面积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管状脑牵开器在侧脑室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创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管状脑牵开器 膜瘤
下载PDF
神经内镜联合管状脑牵开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明 赵鹏程 +4 位作者 许少年 黄振山 丁俊 邓鹏程 施建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管状脑牵开器(ViewSite Brain Access System,VBAS)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入院收治的47例神经内镜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管状脑牵开器(ViewSite Brain Access System,VBAS)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入院收治的47例神经内镜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分成A组31例(经额中回入路)和B组16例(经颞叶皮层入路),比较两组手术路径的距离、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神经重症病房(NICU)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术后2周的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ADL评分。结果47例病人均安全手术,无死亡病例。A组手术路径距离长于B组,但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区脑梗死情况等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颅内感染、术后再出血导致的二次手术率等并发症以及NICU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ADL评分较B组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神经内镜联合VBAS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术野暴露良好,止血彻底,血肿清除满意,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少,且经额叶皮层入路优势更明显,可作为基底节区的脑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神经内镜 小骨窗 管状脑牵开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