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室起搏管理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萍 杨明 +4 位作者 韩凌 陈欣 赵燕 胡文泽 李晓红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eal-time three-dimens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RT3D-STI)技术评价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eal-time three-dimens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RT3D-STI)技术评价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50例植入具有MVP功能双腔起搏器(Medtronic Adapta ADD01/ADDR01/ADDRL1)的SSS患者,先以双腔起搏(DDD/R)模式工作6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6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右心室起搏比例;测量两种模式下射血分数(LVEF); RT3D-STI测量两种模式下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轴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结果 DDD/R模式组患者的LVEF与MVP模式组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 05);而RT3D-STI测量的GLS、GCS、GRS、GAS与MVP模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DDD/R模式组累计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高于MVP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植入双腔起搏器的SSS患者,与DDD/R模式组比较,MVP模式能显著减少右心室起搏比例从而保护心功能。RT3D-STI技术可以评估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起搏管理 左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常莹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2-297,共6页
心室起搏管理(MVP)是以心房为基础的双腔起搏模式,是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的一种算法,可以克服不同起搏模式内在的限制。它以AAIR模式为基础进行心室事件的监测,当心室事件脱漏时,自动转换为DDDR模式;在DDDR模式下,定期进行自身房室传导... 心室起搏管理(MVP)是以心房为基础的双腔起搏模式,是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的一种算法,可以克服不同起搏模式内在的限制。它以AAIR模式为基础进行心室事件的监测,当心室事件脱漏时,自动转换为DDDR模式;在DDDR模式下,定期进行自身房室传导功能的评估,如房室传导功能恢复,则再恢复AAIR模式。MVP可引起过长的房室间期、造成短长短联律间期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些特殊功能也会导致不良事件,但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MVP是否能预防心房颤动或收缩功能不全、卒中的发生以及降低死亡率,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生理性起搏 综述 心室起搏管理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与精确心室起搏功能减少心室起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彭湖 刘烈 +5 位作者 梁远红 陈东骊 费洪文 陈燕 汤娇娇 陈泗林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比较心室起搏管理(management ventricular pacing,MVP)功能与精确心室起搏(refined ventricular pacing,RVP)功能减少右心室起搏的百分比的差异。方法 50例患者按照随机表1:1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MVP组和RVP组。MVP组为植入美... 目的比较心室起搏管理(management ventricular pacing,MVP)功能与精确心室起搏(refined ventricular pacing,RVP)功能减少右心室起搏的百分比的差异。方法 50例患者按照随机表1:1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MVP组和RVP组。MVP组为植入美敦力Adapt ADDR01起搏器,术后关闭MVP功能1个月;RVP功能组为植入Vitatron双腔起搏器TA1系列或CA3系列,术后关闭RVP功能1个月。1个月后开启MVP功能或RVP功能,术后1、3、6个月采用起搏器程控仪测试各项起搏参数,比较不同起搏功能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结果两组3个月后、6个月后心室起搏百分比中位数显著低于同组1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VP组:0.20vs.75.30,P<0.01;0.10vs.75.30,P<0.01。RVP组:6.00vs.88.40,P<0.01;26.00vs.88.40,P<0.01)。术后3个月、6个月MVP组的心室起搏百分比中位数低于R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vs.6.00,P=0.02;0.10vs.26.00,P<0.01]。结论 MVP功能在减少心室起搏百分比方面优于RVP功能,能够更有效的减少右心室起搏累计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室起搏管理 精确心室起搏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减少心室起搏比例的临床随访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春晖 王如兴 +3 位作者 张常莹 吴昊 陈晓亮 李豪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ulative ventricular pacing proportion,Cum VP%)的影响。方法 (1)42例患者植入具有MVP功能的起搏器后,分别在常规DDDR和MVP两种工作...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ulative ventricular pacing proportion,Cum VP%)的影响。方法 (1)42例患者植入具有MVP功能的起搏器后,分别在常规DDDR和MVP两种工作状态下进行随访研究。其中先以常规DDDR状态工作1个月后,再以MVP状态工作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计算累计心房起搏百分比(Cumulative atrial pacing proportion,Cum AP%)和Cum VP%;(2)计算在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Cum VP%小于40%的人数比例;(3)了解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传统DDDR模式工作1个月后,42例患者Cum VP%为(95.12±26.32)%。MVP模式工作下第1、6和12个月Cum VP%分别为:(19.63±44.80)%;(17.11±39.63)%;(15.62±46.80)%,(P<0.05);(2)常规DDDR工作状态下Cum VP%小于40%的人数为0;而MVP模式下随访期间分别为(95.21±7.81)%;(96.73±3.20)%;(97.70±2.80)%(P<0.05);(3)随访期间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与传统DDDR模式相比,MVP模式可显著减少Cum 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DDDR模式 心室起搏管理 累计心室起搏比例
下载PDF
对心室起搏管理的再认识 被引量:7
5
作者 邸成业 林文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心室起搏管理(MVP)这一功能为美敦力公司开发,MVP模式下,双腔起搏器的基本起搏模式为AAI(R),但起搏器的心室通道具有感知功能和备用起搏功能,起搏模式可以在AAI(R)和DDD(R)之间转换。在AAI(R)起搏模式下,单个心房激动未下传激动心室并... 心室起搏管理(MVP)这一功能为美敦力公司开发,MVP模式下,双腔起搏器的基本起搏模式为AAI(R),但起搏器的心室通道具有感知功能和备用起搏功能,起搏模式可以在AAI(R)和DDD(R)之间转换。在AAI(R)起搏模式下,单个心房激动未下传激动心室并不触发起搏器发生模式转换,也不触发起搏器发放心室脉冲(VP),心室备用脉冲的发放时间为心房逸搏间期计时结束后的80 ms处;如果连续4个P波中有2个不能下传激动心室,则AAI(R)起搏模式将自动转换为DDD(R)起搏模式。MVP功能进行自身房室传导搜索时的心室漏搏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心室漏搏造成的长短周期序列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即使起搏器能搜索到自身房室传导,但如果自身房室传导间期过长,则失去了房室顺序收缩对心输出量的改善。如存在心房起搏功能或心房感知功能不良会造成房室不同步。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有MVP功能的起搏器后,AAI(R)起搏模式下如果心房通道发生超感知,会导致心室漏搏。MVP功能打开时会抑制心室安全起搏功能发挥作用。如室性早搏或交界区早搏的QRS波位于心房起搏后80 ms内,不会被起搏器感知,使起搏器判断错误,起搏器误认为心室发生了漏搏,触发心室备用脉冲在心房逸搏间期结束后80 ms处发放。上述缺点限制了MVP功能在临床上的使用,如能对MVP功能做一改进,进行自身房室传导搜索时如果在两个心房事件间期的50%处或心房事件后一定时间处(如350 ms时)仍未搜索到自身房室传导时,起搏器发放心室备用脉冲,可能会减少MVP的不良影响,这一改进和AV Search的区别在于房室搜索是逐渐延长还是突然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 综述 心室起搏管理 心电图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功能降低病窦综合征患者高比例的右室起搏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欲晓 谢强 +4 位作者 李卫华 黄峥嵘 林开敏 吴荣 郑武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评估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对高比例右室起搏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的疗效。方法 35例SSS患者,房室传导正常或合并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至少植入了两年双腔起搏器(DDD/R),并计划更换,入组前1个月以上的心室起... 目的评估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对高比例右室起搏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的疗效。方法 35例SSS患者,房室传导正常或合并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至少植入了两年双腔起搏器(DDD/R),并计划更换,入组前1个月以上的心室起搏比例超过40%。均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随机程控MVP启动(MVP on组,n=17)或者关闭(MVP off组,n=18)。术前、术后6个月行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心脏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于术后6个月程控起搏器了解右室起搏比例、心房高频事件。结果术前两组血浆BNP及LVESD、LVEDD、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关心脏超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MVP on组术后较术前血浆BNP有明显下降(P﹤0.05),与MVP off组比较,MVP on组术后右室起搏百分比、心房高频事件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2.6%±0.6%vs 48.4%±10.5%,15.7%±2.3%vs 62.0%±7.8%;P﹤0.01)。结论具有MVP功能的DDD/R起搏器能降低高比例右室起搏的SSS的右室起搏比例及心房高频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病窦综合征 心室起搏管理 右室起搏比例 心房高频事件 血浆脑钠肽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降低累计心室起搏比例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常莹 肖春晖 +4 位作者 郑杰 李库林 崔志敏 刘晓宇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管理(MVP)对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VP%)的影响。方法在10例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先以传统DDDR模式工作1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1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起搏和感知的时间比例,比较CumVP%变化。结果 DDDR模...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管理(MVP)对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VP%)的影响。方法在10例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先以传统DDDR模式工作1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1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起搏和感知的时间比例,比较CumVP%变化。结果 DDDR模式下,CumVP%在所有患者中均较高;而MVP模式下,除持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外,CumVP%均较DDDR模式下显著降低。结论与DDDR模式相比,MVP模式能够显著降低Cum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DDDR 模式 心室起搏管理 累计心室起搏比例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典型及特殊的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新权 赵力 《心电与循环》 2017年第1期29-35,共7页
了解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设计原理、运作时伴或不伴起搏器功能障碍的心电图特点以及相关参数设置,有助于提高相关起搏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尽量避免误诊或漏诊。本文详细介绍了MVP功能设计原理、相关参数以及优缺点,并从MVP功能典型及... 了解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设计原理、运作时伴或不伴起搏器功能障碍的心电图特点以及相关参数设置,有助于提高相关起搏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尽量避免误诊或漏诊。本文详细介绍了MVP功能设计原理、相关参数以及优缺点,并从MVP功能典型及特殊的心电图表现两方面来详细解析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起搏管理功能 AAI+模式 动态心房不应期 起搏器功能障碍
下载PDF
起搏器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呈现不同心电图改变3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燕红 何方田 李成 《心电与循环》 2017年第3期188-190,共3页
选取3例不同情况下双腔起搏器开启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心电图表现,其中例1是在4个心动周期有2个起搏P′波顺传受阻;例2是起搏P′波顺传文氏型房室阻滞;例3是窦性P波顺传二度阻滞伴室性逸搏干扰。
关键词 双腔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功能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的原理与心电图图例分析
10
作者 张常莹 郑杰 +2 位作者 刘晓宇 李库林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6期479-483,共5页
心室起搏管理是以心房为基础的双腔起搏模式,抛弃了传统双腔起搏模式固有存在的心房和心室事件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的一种新功能,可表现出一些独特的心电图现象。
关键词 心电图学 心脏起搏 综述 心室起搏管理 心电图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曹佳齐 顾水明 徐亚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840-842,共3页
目的:观察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Medtronic Adapta ADD01/ADDR01/ADDRL1)的SSS患者,先以双腔起搏(DDD/R... 目的:观察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Medtronic Adapta ADD01/ADDR01/ADDRL1)的SSS患者,先以双腔起搏(DDD/R)模式工作6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6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右心室起搏比例,并比较两种模式下患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在DDD/R模式下,平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达43.6%,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从(56.5±2.6)%下降至(54.1±3.0)%(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从(49.6±2.6)mm升高至(51.4±2.4)mm(P=0.002),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从(77.0±16.2)pg/mL升高至(87.2±16.4)pg/mL(P=0.032)。在MVP模式下,平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仅为1.8%,LVEF从(54.1±3.0)%上升至(55.4±1.4)%(P=0.042),LVEDD从(51.4±2.4)mm下降至(50.2±2.0)mm(P=0.016),BNP从(87.2±16.4)pg/mL下降至(86.5±14.9)pg/mL(P=0.852)。另外,DDD/R模式下有4例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而MVP模式下仅1例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结论:与DDD/R模式比较,MVP模式能显著减少右心室起搏比例,且对心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起搏管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功能
下载PDF
一例心室起搏管理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12
作者 肖春晖 陈玉林 +3 位作者 张邢炜 杨向军 张常莹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1期93-93,共1页
1例因房室传导阻滞(AVB)植入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当房室传导功能正常时,以AAIR模式工作。出现间歇或短暂AVB,提供心室备用起搏。出现持续性AVB,转换为DDDR模式工作。具有MVP功能的起搏器可降低累计心室起搏百... 1例因房室传导阻滞(AVB)植入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当房室传导功能正常时,以AAIR模式工作。出现间歇或短暂AVB,提供心室备用起搏。出现持续性AVB,转换为DDDR模式工作。具有MVP功能的起搏器可降低累计心室起搏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学 心室起搏管理 累计心室起搏百分比 AAIR 起搏 DDDR 起搏
下载PDF
最小化心室起搏模式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敏 顾刚 +1 位作者 沈永初 吴立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Medtronic AdaptaADD01型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心室起搏管理(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 目的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Medtronic AdaptaADD01型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心室起搏管理(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模式起搏2个月后,比较此三种能减少右心室起搏工作模式的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在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未观察到与起搏器相关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MVP模式下,心室起搏百分比最低,为0.35%,明显低于Search AV+模式的0.70%和LAVD模式的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arch AV+模式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略高于LAVD模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中,MVP模式优于Search AV+模式和LAVD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最小化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最小心室化起搏与房室间期优化起搏对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心脏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曼华 张建 高启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3期2291-2293,共3页
目的比较双腔起搏器最小心室化起搏与房室间期优化起搏对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植入双腔起搏器的病人48例,随机分为自动延迟房室间期组(AV Delay组,25例)和超声下优化最佳房... 目的比较双腔起搏器最小心室化起搏与房室间期优化起搏对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植入双腔起搏器的病人48例,随机分为自动延迟房室间期组(AV Delay组,25例)和超声下优化最佳房室间期组(OAV组,23例),于术后1年、术后2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心室起搏百分比(VP)。结果术后1年,两组病人LAD、LVEDD、LVESD、LVEF、NT-proBN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OAV组LAD、LVEDD与术前及同期AV Delay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年,AV Delay组较OAV组病人VP明显低于OAV组(P<0.05),术后2年,AV Delay组心房颤动发生率低于OAV组(P<0.05)。结论与OAV起搏相比,AV Delay起搏可有效降低VP,改善心脏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双腔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 超声心动图 心室起搏百分比
下载PDF
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如辉 蒋金法 +3 位作者 许嘉鸿 宋浩明 方宏 徐文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比较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和固定长房室间期(fixed long AV)两种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对双腔起搏器植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中远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0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 目的:比较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和固定长房室间期(fixed long AV)两种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对双腔起搏器植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中远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0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MVP组和固定长AV间期组,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方式,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分别启用MVP模式和固定长AV间期模式。规范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室起搏比例差异以及相应的心超参数变化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MVP组心室起搏比例较固定长AV间期组心室起搏比例明显减少(1.0%对11.3%,P<0.01);固定长AV间期组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2个月明显下降、E/A比值降低,而MVP组心功能指标则没有明显变化。术后12个月固定长AV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缩短,而MVP组无明显缩短。结论: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心衰患者,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状态下,MVP模式较固定长AV间期模式对患者长期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负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力衰竭 心室起搏管理模式 固定长AV间期模式
下载PDF
最小化心室起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军 吴尚勤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2949-2952,共4页
最小化心室起搏是当前生理性起搏的方向。频繁的和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产生不利的长期影响,增加房颤及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的概率。因此,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的比例。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和心房基础双... 最小化心室起搏是当前生理性起搏的方向。频繁的和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产生不利的长期影响,增加房颤及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的概率。因此,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的比例。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和心房基础双腔最小化心室起搏是最小化心室起搏的两种策略。在此综述这两种策略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及新近的临床应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生理性起搏 最小化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如辉 蒋金法 +3 位作者 徐文俊 许嘉鸿 宋浩明 方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1-693,共3页
目的比较自动房室搜索(Search AV)和心室起搏管理(MVP)模式下,植入双腔起搏器(DDD起搏器)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58例,随机分入Search AV组和MVP组,植入DDD起搏器后分别启用Search... 目的比较自动房室搜索(Search AV)和心室起搏管理(MVP)模式下,植入双腔起搏器(DDD起搏器)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58例,随机分入Search AV组和MVP组,植入DDD起搏器后分别启用Search AV模式和MVP模式,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心室起搏比例,以及植入前、植入后12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和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 MVP组心室起搏比例为0.5%,显著低于Search AV组的4.2%(P<0.01);Search AV组植入后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的E峰与舒张晚期的A峰比值(E/A比值)均显著低于同组植入前(P值均<0.05),而MVP组植入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植入后12个月的NT-ProBNP水平均较同组植入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earch AV组植入后12个月与植入前NT-ProBNP的差值显著高于MVP组(P<0.05)。结论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的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状态下,MVP模式对患者长期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小于Search AV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起搏管理 自动房室搜索 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自身对照研究
18
作者 彭晖 马文英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对植入具有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两种设计运行(MVP和Search AV+)方法的Adapta起搏器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种起搏模式在减少心室起搏、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影响心脏重塑方面的差异。方法入选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 目的对植入具有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两种设计运行(MVP和Search AV+)方法的Adapta起搏器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种起搏模式在减少心室起搏、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影响心脏重塑方面的差异。方法入选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观察同一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通过起搏器程控计算心房起搏百分比,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房高频事件,同时观察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不同起搏模式分别观察3个月后,双腔起搏器+MVP较Search AV+更多降低心室起搏百分比(0.54%±0.10%比2.80%±0.16%),心房高频事件发生减少(2.00±0.84比3.06±0.88)。与术前比较,MVP及Search AV+模式均可使左房内径缩小(3.61±0.49比3.50±0.44;3.61±0.49比3.51±0.45),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左房内径与心室起搏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与Search AV+模式相比,MVP起搏模式能更有效减少心室起搏百分比,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室起搏百分比短期内(3个月)可影响心脏结构重塑,但未引起心室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起搏管理 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 房性心律失常 心脏重塑
下载PDF
起搏器自动化功能对右室起搏比率及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庆庆 汪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具备起搏模式策略和AV间期延长的策略功能的起搏器(Adapta)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组,置入具有自动化功能的Adapta起搏器(实验组,n=20)和其它类型双腔起搏器(对照组,n=19)。并分别在置入前及置入后1,2年进行随访... 目的观察具备起搏模式策略和AV间期延长的策略功能的起搏器(Adapta)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组,置入具有自动化功能的Adapta起搏器(实验组,n=20)和其它类型双腔起搏器(对照组,n=19)。并分别在置入前及置入后1,2年进行随访。随访中观察两组的右室起搏比例、心功能(纽约心功能分级、血脑钠肽)、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的变化。结果置入双腔起搏器术后1年及2年,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室起搏比例均明显降低(38.21%±46.01%vs 92.52%±2.70%;36.22%±73.09%vs 91.78%±7.63%,P均<0.05)。置入术后2年,对照组与实验组及与自身术前比较,LAD,LVEDD增大(LAD:43.11±7.08 mm vs 39.01±3.72 mm,40.02±4.70 mm;LVEDD:53.60±6.91 mm vs 47.71±4.79 mm,46.57±3.99 mm,P均<0.05)。其他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起搏器自动化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心室起搏比例、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双腔起搏 心室起搏管理 房室间期搜索 心室起搏百分比 心功能
下载PDF
起搏器MVP功能不恰当开启致心功能恶化1例
20
作者 李则林 金月琴 洪琦敏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12-113,117,共3页
1病例报告<br>  患者,男性,87岁,离休干部。1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美敦力公司的DDD起搏器,本次因反复活动后气急2周来院治疗。主诉置入该起搏器后,原先的“头晕、黑懵”等症状明显改善,但反复出现活动后气促,... 1病例报告<br>  患者,男性,87岁,离休干部。1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美敦力公司的DDD起搏器,本次因反复活动后气急2周来院治疗。主诉置入该起搏器后,原先的“头晕、黑懵”等症状明显改善,但反复出现活动后气促,明显感觉走路时“力不从心”。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置入术后。X线胸片及心肌酶谱检查均未见异常;心脏超声示房室腔大小正常,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均减退,EF值30%;心电监护反复提示心动过缓并报警。次日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为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记录到的一段心电图。图中可见规律出现的钉样信号,频率60次/min,钉样信号均落在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尾端上,其后可见自身下传的QRS波群,起搏器呈AAI工作方式,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型,AR间期580 ms。图2与图1为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图中可见心房刺激A脉冲继续规律发放,但AR间期逐渐延长,从A1R(580 ms)逐渐延长至A4R(700 ms),第5个A脉冲后QRS波群脱漏,出现二度房室阻滞,随后起搏器在第6次A脉冲后80 ms发放心室备用脉冲并顺利起搏心室(箭头所示AV间期80 ms),表现出典型MVP功能运作时的心电图表现。在心室备用脉冲发放后,起搏器仍然以AAI起搏模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美敦力公司 置入 起搏模式 功能 心室起搏管理 右室起搏 房室阻滞 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室起搏 模式转换 心室 DDD 房室顺序起搏 房室传导 波群 AAI MV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