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2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敬 王志明 姚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9月30日3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院感染防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照组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6月30日... 目的:探讨三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9月30日3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院感染防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照组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6月30日300例手术患者设为研究组,针对风险因素采用三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29例(9.67%),年龄>70周岁、四肢手术、全麻、手术时长≥2 h、合并基础疾病、外科洗手质量及无菌操作不达标、净化系统开启时间<30 min、术前空气质量不达标、低年资医护人员为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室空气质量合格率、净化操作与维护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三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后医护人员三级感控执行合格率、外科洗手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采用三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三级感控执行率、外科洗手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净化系统操作与维护正确执行率和术前空气质量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感控 多维度干预 手术室管理 感染风险
下载PDF
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夏燕 许淑华 +2 位作者 孔媛媛 张燕秋 景亚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2期287-292,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管理... 目的探究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率、护理质量、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连台手术周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无菌操作、文书记录、危急病处理、心理护理、专科知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心理疏导、入室宣教、护理水平、体位干预、服务态度等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师对手术器械与物品准备、手术配合、应急能力、特殊器械的保管及使用、术中器械传递、护理工作态度、无菌操作、护理技能、责任意识、仪器操作水平等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管理 九宫格思维模型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艳蕾 李晶莹 +1 位作者 侯继楠 乔敏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的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纳入患者A组,选择同期手术室护理人员20名纳入护理A组;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融入护理安全...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的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纳入患者A组,选择同期手术室护理人员20名纳入护理A组;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融入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纳入患者B组,选择同期手术室护理人员20名纳入护理B组,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患者B组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患者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B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高于护理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患者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B组风险管理认知评分高于护理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患者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融入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能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能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 护理质量评分 风险事件
下载PDF
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娟 管玉玲 +2 位作者 夏春 徐铭阳 穆国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 0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管理。比较两组护... 目的:分析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 0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使用手术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使用手术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 手术室管理 感染
下载PDF
医院护理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学 张金红 韩聪聪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医院护理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应用的概念、应用的理论依据、应用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统计化信息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希望能够对相... 本文介绍了医院护理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应用的概念、应用的理论依据、应用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统计化信息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内的从业者予以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护理 信息化技术 手术室管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脊柱骨折患者系统化手术室管理方案的建立效果
6
作者 耿伟 杨小林 +1 位作者 殷悦 沈洋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97-320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手术室管理方案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手术室管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干... 目的探讨系统化手术室管理方案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手术室管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值为(5.82±0.92),对照组为(5.87±0.95),观察组末次随访结束时的FRAX值为(4.36±0.55),对照组为(5.09±0.53),2组末次随访结束时的FRAX值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系统化手术室管理方案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可减小患者的骨折发生风险,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自我护理能力 系统化手术室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丽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临床收治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50例)和观察组(常规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5...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临床收治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50例)和观察组(常规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50例),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两组医院感染率、护理管理评估、患者满意度、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管理评分、SF-36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显著降低临床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临床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且患者心理状态更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管理预防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靳丽娟 汪红英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638-2642,共5页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管理预防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7月接受手术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接受围术期常规管理)和研究组(58例,开展围术期...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管理预防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7月接受手术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接受围术期常规管理)和研究组(58例,开展围术期常规管理+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管理)。统计2组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发生程度、发生部位与损伤面积,观察患者管理前、管理后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功能独立性、脊髓功能、感觉与运动水平的变化,记录2组围术期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15.52%(P<0.05);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2组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当天、术后3 d的压力性损伤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管理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自评量表(PTGI)、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中文版(SCIMⅢ)、国际脊髓损伤神经评分标准(ASIA)中的ASIA感觉功能评分(SS)、ASIA运动功能评分(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管理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提高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水平,改善功能独立性、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管理 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前馈控制模式结合标准作业流程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缪月琴 叶海兵 +1 位作者 窦红梅 曹秀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 观察前馈控制模式结合标准作业流程(SOP)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实施前馈控制模式结合SOP前的2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144例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实施前馈控制模式结合... 目的 观察前馈控制模式结合标准作业流程(SOP)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实施前馈控制模式结合SOP前的2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144例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实施前馈控制模式结合SOP后的2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144例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的准时上/下台率、患者心理状态、护士SAQ评分、护士RoCAES评分、不良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准时上台率95.83%、准时下台率83.33%均高于对照组88.89%、72.22%(P<0.05),各不良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士SAQ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AES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馈控制模式结合SOP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提高准时上/下台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态度、不良事件上报态度,减少不良差错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模式 标准作业流程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下载PDF
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芳茹 危琴 彭日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芦溪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 目的探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芦溪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2组生理应激状态、心理应激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麻醉苏醒期2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比入室时均有上升,但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比护理前均有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手术 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 生理应激状态 心理应激状态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关节镜修复肩胛下肌损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莹 薛飞 马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944-1946,197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关节镜修复肩胛下肌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肩胛下肌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关节镜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实验... 目的:探讨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关节镜修复肩胛下肌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肩胛下肌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关节镜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护理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RPN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护理质量评分(护患沟通、病情观察、服务流程、专业技术、心理疏导)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缺少应急预案、医护配合不默契、设备操作不规范、手术前后交接不顺、术中体位维持不佳、缺乏预防感染措施RP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肩胛下肌损伤关节镜修复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手术潜在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 关节镜修复 肩胛下肌损伤
下载PDF
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在肺癌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吕娜 宋赛琪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55-657,共3页
目的 探究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在肺癌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02例,按时间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比较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 目的 探究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在肺癌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02例,按时间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比较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认知、安全隐患管理态度、风险意识、安全隐患管理意向、工作积极态度评分相较于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手术准备工作、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专业精神、术后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和护理风险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手术室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并且可以促进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 安全隐患 自查模式 肺癌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管理对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沈进进 陶明明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3299-330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主题的手术室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肝癌切除术患者9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的手术室管理,比较...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主题的手术室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肝癌切除术患者9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的手术室管理,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各项指标(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应激反应指标(生长激素、C-反应蛋白、皮质醇水平)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主题的手术室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肝癌切除术 手术室管理 肝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欢 张松宇 +2 位作者 李鑫 高雅楠 陈天铭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70-73,共4页
本文通过对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文献的检索查阅,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手术室器械和物品质量管理、无菌技术使用以及操作、手术室安全、护理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好的应用。同时总结了手术室医护人员和患者满... 本文通过对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文献的检索查阅,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手术室器械和物品质量管理、无菌技术使用以及操作、手术室安全、护理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好的应用。同时总结了手术室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新护理专业学生培训情况,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手术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公共管理 手术室管理 护理学
下载PDF
前瞻性干预结合FME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玉龙 张立妍 王湘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前瞻性干预结合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前瞻性干预结合FMEA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前瞻性干预结合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前瞻性干预结合FME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入病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Ⅲ级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瞻性干预结合FMEA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 前瞻性干预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精细化手术室管理对骨科手术的作用评价
16
作者 李丹 丁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对骨科手术的影响作用。方法2022年1~12月对新沂市人民医院骨科手术室进行护理管理,在2022年1~6月期间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在2022年7~12月期间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2022年1~6月期间收治的391例患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对骨科手术的影响作用。方法2022年1~12月对新沂市人民医院骨科手术室进行护理管理,在2022年1~6月期间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在2022年7~12月期间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2022年1~6月期间收治的391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期间收治的467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实施期间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量表(MBI-GS)评分、干预质量、护理人员不规范事件及患者院内感染等情况。结果实施后,观察组的MBI-GS各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的以上分数均比实施前更好(P均<0.05)。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合计发生率和不规范事件合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精细化手术室管理应用于骨科手术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相关技能水平和干预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率及不规范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精细化手术室管理 职业倦怠 院内感染率 干预质量
下载PDF
骨折治疗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感染效果分析
17
作者 申梦云 陈苏雅 林笑寒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骨折治疗患者时,对其围手术指标及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并分析两组...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骨折治疗患者时,对其围手术指标及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并分析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围术期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其研究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通过加强其手术室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围术期相关指标,并降低术后感染率,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可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治疗患者 手术室护理管理 围术期指标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术患者实施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8
作者 傅健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1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观...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1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因子、下肢股静脉血流指标、髋关节功能、DVT发生率。结果两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流速干预后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两组医院膝关节评分、髋关节评分干预后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1.48%与对照组9.63%相比更低(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术患者实施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因子与血流指标,减少DVT发生,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 股骨颈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心理应激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19
作者 冯磊 王慧 +1 位作者 张梅 马翠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82-1585,1590,共5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手术室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究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手术室人性化管理,护理两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康复、心理应激、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16.79±4.12h)、术后住院时间(4.68±0.49d)、导尿管留置时间(8.59±2.27h)、初次排气时间(26.15±5.35h)均短于对照组(25.64±5.49h、5.62±0.79d、13.34±2.84h、35.24±7.35h),出院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8.16±2.19分)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35±1.98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11.63±2.54分、9.12±2.12分、17.0%),治疗依从性(97.5%)、出院时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6.15±1.24分)均高于对照组(82.5%、6.15±1.24分)(均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减少均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手术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 术后恢复 心理应激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20
作者 谢群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龙南医院收治的72例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 目的探讨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龙南医院收治的72例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2组入室前30 min和拔管后10 min生理应激状态[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护理前后心理应激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拔管后10 min实验组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HAMA、HAMD评分比护理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针对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开展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碎石术 循证手术室护理管理 生理应激状态 心理应激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