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采用固定管电流和固定噪声指数(NI)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固定管电流250 m A)、B组(ATCM技术,50~380 m A,NI 12)...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采用固定管电流和固定噪声指数(NI)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固定管电流250 m A)、B组(ATCM技术,50~380 m A,NI 12)各30例。其余扫描参数均一致。检查结束后分别对2组相同横断层面图像的股主动脉、腘动脉和胫后动脉图像噪声(SD)进行测量,并对重组后的三维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vol)、相应剂量长度乘积(DLP),对比2组数据之间差异。结果:2组的血管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后的三维图像均能完整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各级主要分支,满足诊断需要。B组的辐射剂量与A组比较,CTDIvol降低了51.72%(P=0.000,P<0.05)、DLP降低了47.87%(P=0.000,P<0.05)、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了43.90%。结论 :下肢血管CTA采用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行胸部螺旋CT检查时不同噪声指数(NI)条件下的成像效果和辐射剂量。方法选择100例肺结核复查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5例。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胸部螺旋CT检查,自动管...目的比较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行胸部螺旋CT检查时不同噪声指数(NI)条件下的成像效果和辐射剂量。方法选择100例肺结核复查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5例。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胸部螺旋CT检查,自动管电流强度70~300 m A。A组NI为标准值11.58,B、C、D组NI分别为13、15、19,其余扫描参数相同。比较各组肺尖及中、下肺部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各组受检者接受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 ①成像质量:A、B、C、D组受检者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4分。肺尖及中、下肺部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评分A、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低于A、B、C组,P均〈0.05。②辐射剂量:A、B组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采用固定管电流和固定噪声指数(NI)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固定管电流250 m A)、B组(ATCM技术,50~380 m A,NI 12)各30例。其余扫描参数均一致。检查结束后分别对2组相同横断层面图像的股主动脉、腘动脉和胫后动脉图像噪声(SD)进行测量,并对重组后的三维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vol)、相应剂量长度乘积(DLP),对比2组数据之间差异。结果:2组的血管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后的三维图像均能完整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各级主要分支,满足诊断需要。B组的辐射剂量与A组比较,CTDIvol降低了51.72%(P=0.000,P<0.05)、DLP降低了47.87%(P=0.000,P<0.05)、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了43.90%。结论 :下肢血管CTA采用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文摘目的比较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行胸部螺旋CT检查时不同噪声指数(NI)条件下的成像效果和辐射剂量。方法选择100例肺结核复查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5例。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胸部螺旋CT检查,自动管电流强度70~300 m A。A组NI为标准值11.58,B、C、D组NI分别为13、15、19,其余扫描参数相同。比较各组肺尖及中、下肺部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各组受检者接受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 ①成像质量:A、B、C、D组受检者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4分。肺尖及中、下肺部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评分A、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低于A、B、C组,P均〈0.05。②辐射剂量:A、B组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