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存在SCN4A基因突变(附1家系报告)
被引量:
5
1
作者
栾兴华
陈彬
+3 位作者
刘旸
郑日亮
张巍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对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1家系进行分析研究,先证者为17岁男性,1岁开始出现发作性面肌、咀嚼肌和四肢肌无力,以及寒冷或活动诱发的肌肉僵硬,发作间期持续性...
目的探讨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对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1家系进行分析研究,先证者为17岁男性,1岁开始出现发作性面肌、咀嚼肌和四肢肌无力,以及寒冷或活动诱发的肌肉僵硬,发作间期持续性肢体乏力。家族中连续4代10例出现类似临床表现。对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肌肉活检。对母子及家族中无症状者行SCN4A基因序列检测。结果在先证者和其母亲的Ⅱ型肌纤维肌纤维内均发现异常沉积物,分别占所有肌纤维的10%和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病变肌纤维内tau、dysferlin和泛素阳性表达。电镜检查显示沉积物为大量聚集的微管结构。基因测序发现母子两人的SCN4A基因第13号外显子存在T704M突变。结论病理检查证实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该病和SCN4A基因突变有关,出现副肌强直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聚集
SCN4A突变
常染色体遗传性微
管聚集
性
肌
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微管聚集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赖小梅
朱啸巍
+2 位作者
张晓洁
栾兴华
王文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640,共5页
微管聚集是肌肉活检中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异常,可出现在多种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肌肉活检标本中。现报告1例34岁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口服甲泼尼龙、羟氯喹、他克莫司等,药物调整过程中出现双下肢近端间歇性肌无力。肌酸激酶...
微管聚集是肌肉活检中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异常,可出现在多种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肌肉活检标本中。现报告1例34岁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口服甲泼尼龙、羟氯喹、他克莫司等,药物调整过程中出现双下肢近端间歇性肌无力。肌酸激酶正常,抗U1-RNP/Sm 49.45 RU/mL增高,肌电图示左侧髂腰肌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见肌纤维内微管聚集现象,经基因检测排除遗传性微管聚集肌病。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微管聚集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微管聚集相关疾病诊断的认识。本例患者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波动性肌无力以及肌肉病理微管聚集现象,调整SLE药物后症状可部分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肌
无力
肌
肉活检
微
管聚集
管聚集肌病
药物性
管聚集肌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
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TIM1基因突变导致Stormorken综合征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孙文强
朱雪萍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Stormorken综合征(Stormorken syndrome, STRMK)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 STIM1)突变致STRMK患儿的临床资料,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目的探讨Stormorken综合征(Stormorken syndrome, STRMK)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 STIM1)突变致STRMK患儿的临床资料,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以抽搐、反复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 完善基因检测提示STIM1基因存在c326A>G杂合突变, 该突变非新发突变, 确诊STRMK。文献复习共检索到19篇英文文献, 共报道52家系87例STRMK患者, 主要由STIM1 EF-hand、STIM1 CC1、ORAI1突变后诱发, 该例突变位点位于STIM1 EF-hand, 其中7例和该例患儿突变类型相同。结论 STIM1 EF-hand和ORAI1突变以肌肉系统受累为主, 前者以肌无力及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后者常表现为肌肉挛缩、痉挛及脊柱强直。而STIM1 CC1突变主要影响血液系统、生长及语言发育等。对于儿童不明原因的抽搐、血小板减少, 除常见原因外, 需警惕STRMK, 积极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rmorken综合征
微
管聚集
性
肌
病
血小板减少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原文传递
题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存在SCN4A基因突变(附1家系报告)
被引量:
5
1
作者
栾兴华
陈彬
刘旸
郑日亮
张巍
袁云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对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1家系进行分析研究,先证者为17岁男性,1岁开始出现发作性面肌、咀嚼肌和四肢肌无力,以及寒冷或活动诱发的肌肉僵硬,发作间期持续性肢体乏力。家族中连续4代10例出现类似临床表现。对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肌肉活检。对母子及家族中无症状者行SCN4A基因序列检测。结果在先证者和其母亲的Ⅱ型肌纤维肌纤维内均发现异常沉积物,分别占所有肌纤维的10%和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病变肌纤维内tau、dysferlin和泛素阳性表达。电镜检查显示沉积物为大量聚集的微管结构。基因测序发现母子两人的SCN4A基因第13号外显子存在T704M突变。结论病理检查证实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该病和SCN4A基因突变有关,出现副肌强直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型。
关键词
管聚集
SCN4A突变
常染色体遗传性微
管聚集
性
肌
病
Keywords
Tubular aggregates SCN4A mutation Autosomal dominant tubular aggregate myopathy
分类号
R74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微管聚集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赖小梅
朱啸巍
张晓洁
栾兴华
王文政
机构
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市神经系统罕见疾病生物样本库和精准诊断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640,共5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4ZR1456900)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编号:23DZ2291500)
+1 种基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基础科研面上项目培育项目(编号:ynms202209)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0680)。
文摘
微管聚集是肌肉活检中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异常,可出现在多种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肌肉活检标本中。现报告1例34岁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口服甲泼尼龙、羟氯喹、他克莫司等,药物调整过程中出现双下肢近端间歇性肌无力。肌酸激酶正常,抗U1-RNP/Sm 49.45 RU/mL增高,肌电图示左侧髂腰肌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见肌纤维内微管聚集现象,经基因检测排除遗传性微管聚集肌病。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微管聚集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微管聚集相关疾病诊断的认识。本例患者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波动性肌无力以及肌肉病理微管聚集现象,调整SLE药物后症状可部分缓解。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肌
无力
肌
肉活检
微
管聚集
管聚集肌病
药物性
管聚集肌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
病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Muscle weakness
Muscle biopsy
Tubular aggregates
Tubular aggregate myopathy
Tubular aggregate myopathy of drugs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分类号
R593.24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47.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TIM1基因突变导致Stormorken综合征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孙文强
朱雪萍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782-78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1423, 82271741)。
文摘
目的探讨Stormorken综合征(Stormorken syndrome, STRMK)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 STIM1)突变致STRMK患儿的临床资料,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以抽搐、反复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 完善基因检测提示STIM1基因存在c326A>G杂合突变, 该突变非新发突变, 确诊STRMK。文献复习共检索到19篇英文文献, 共报道52家系87例STRMK患者, 主要由STIM1 EF-hand、STIM1 CC1、ORAI1突变后诱发, 该例突变位点位于STIM1 EF-hand, 其中7例和该例患儿突变类型相同。结论 STIM1 EF-hand和ORAI1突变以肌肉系统受累为主, 前者以肌无力及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后者常表现为肌肉挛缩、痉挛及脊柱强直。而STIM1 CC1突变主要影响血液系统、生长及语言发育等。对于儿童不明原因的抽搐、血小板减少, 除常见原因外, 需警惕STRMK, 积极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
Stormorken综合征
微
管聚集
性
肌
病
血小板减少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存在SCN4A基因突变(附1家系报告)
栾兴华
陈彬
刘旸
郑日亮
张巍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微管聚集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赖小梅
朱啸巍
张晓洁
栾兴华
王文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TIM1基因突变导致Stormorken综合征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
孙文强
朱雪萍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