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引导传统村落振兴发展研究--基于婺源县篁岭村的分析
1
作者 陈海龙 李松志 《凯里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6-73,共8页
传统村落如何实现振兴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解决此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婺源县篁岭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完好,并且已经通过发展旅游业充分实现了文化遗产的经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带动村民... 传统村落如何实现振兴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解决此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婺源县篁岭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完好,并且已经通过发展旅游业充分实现了文化遗产的经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带动村民提高收入,吸引村民居家就业创业,促进本土以及他地非遗文化的活化传承,保护与发展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传统 振兴 篁岭村
下载PDF
非宜居特色村落历史资源保护利用浅析——以婺源县篁岭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行 程露 车震宇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5期113-119,共7页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被誉为"最美乡村最美景致",但光鲜外表之下的篁岭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发生过多起地质灾害,一度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点,村落面临着物资交换不便、村民外移、村落景观资源逐渐消失的危险局面。本文...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被誉为"最美乡村最美景致",但光鲜外表之下的篁岭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发生过多起地质灾害,一度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点,村落面临着物资交换不便、村民外移、村落景观资源逐渐消失的危险局面。本文从篁岭村历史资源的双重特质着手,以问题为导向阐述篁岭村建设实践特征,对篁岭村的村落盘活策略和历史资源保护利用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供面临自然消亡的非宜居资源特色村落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篁岭村 历史资源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传统村落建筑美学研究——以婺源县篁岭村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其蓁 《传播与版权》 2017年第6期126-128,共3页
我国传统村落建筑美学具有理性之美、浪漫之美、和谐之美三大基本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建筑的杰出代表,篁岭村古建筑在建筑形态、空间、色彩、材质等要素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形式美、简单虚实美、综合意境美的美学特征... 我国传统村落建筑美学具有理性之美、浪漫之美、和谐之美三大基本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建筑的杰出代表,篁岭村古建筑在建筑形态、空间、色彩、材质等要素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形式美、简单虚实美、综合意境美的美学特征。针对篁岭村传统村落建筑存在的问题,可从继承传统、立足当代、着眼未来三个方面促进篁岭村建筑美的创新,实现篁岭村建筑现代弘扬,促进建筑生态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建筑美学 篁岭村
下载PDF
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地方营造——以江西婺源县篁岭村为例
4
作者 黄成昆 张行发 徐虹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4-1992,共19页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面临凋敝危机。旅游引发的景观符号生产与消费,为新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江西婺源县篁岭村为例,探究“晒秋”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的旅游...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面临凋敝危机。旅游引发的景观符号生产与消费,为新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江西婺源县篁岭村为例,探究“晒秋”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的旅游地方营造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在篁岭村旅游地方营造中,篁岭文旅公司始终扮演着关键行动者的角色,围绕“晒秋”景观的符号化运作,通过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推动着更多异质行动者加入行动者网络。(2)篁岭村的旅游地方营造经历了“晒秋”核心景观符号塑造与“晒秋”泛化景观符号融入两个阶段。在阶段演化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的强制通行点(OPP)由“发展乡村旅游,振兴篁岭”转变为“提升旅游项目品质,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3)关键行动者的能动性发挥、非人类行动者的属性挖掘与重要异质行动者的介入是在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驱动篁岭村旅游地方营造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从景观符号化运作的视角拓展了地方营造的理论内涵,为新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文化景观 符号化运作 旅游地方营造 行动者网络 篁岭村
原文传递
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与乡村治理格局演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洁莹 张京祥 张逸群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66,共6页
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为国有土地产权,是刺激资本下乡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意味着乡村治理格局发生转变,研究从关系产权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产权—主体”分析框架,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乡村集体土地... 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为国有土地产权,是刺激资本下乡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意味着乡村治理格局发生转变,研究从关系产权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产权—主体”分析框架,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的全过程研究,揭示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中包含的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关系产权运作逻辑。研究发现,在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中,市场化运作虽然能够保证企业运行的高效率,但是村民主体存在“脱嵌”风险,乡土传统文化面临难以传承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谨慎推动乡村集体土地产权转换,在维持乡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产权转换 关系产权 治理 江西省篁岭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